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同比增长14.6%至761.736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664.518百万港元)[5][12] - 收入同比增长14.6%至761,736千港元(2024年同期:664,518千港元)[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为761,73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64,518千港元增长14.6%[6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6.9%至234.866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219.782百万港元)[5][12]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增长6.9%至234,866千港元(2024年同期:219,782千港元)[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2.34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198亿港元增长6.9%[49] -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加6.9%至234,866千港元[89] - 期间利润增长2.3%至245,936千港元(2024年同期:240,344千港元)[3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245,936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0,344千港元增长2.3%[74][76] - 经营利润增长2.5%至265,341千港元(2024年同期:258,878千港元)[38] - 每股盈利为0.28港元(2024年同期:0.26港元)[5][10]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增长7.7%至0.28港元(2024年同期:0.26港元)[38] - 每股基本盈利为0.28港元,较去年同期0.26港元增长7.7%[89] - 期间综合收益总额增长10.6%至259,761千港元(2024年同期:234,812千港元)[4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汇兑收益为1.209亿港元,显著优于2024年同期的汇兑损失5,133万港元[49]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综合收益出现负值825,000港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9]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毛利同比增长2.5%至463.038百万港元(2024年同期:451.77百万港元)[5][9] - 毛利增长2.5%至463,038千港元(2024年同期:451,770千港元)[38] - 公司出售存货成本同比增加55.1%至262,616千港元[81] - 公司员工成本为1.13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045亿港元增长8.6%[25]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增加8.7%至113,545千港元[81] - 宣传及广告开支同比大幅减少75.5%至9,879千港元[81] - 净财务收益同比下降24.0%至24,141千港元[83] - 当期所得税同比增加54.2%至39,623千港元[85] - 资本开支为1640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20万港元增长46.4%[2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分部收入434,934千港元,同比增长30.3%[74][76] - 中国内地分部收入117,993千港元,同比增长1.4%[74][76] - 海外分部收入208,809千港元,同比下降2.6%[74][76] - 香港分部业绩195,634千港元,同比增长52.8%[74][76] - 中国内地分部业绩7,099千港元,同比下降65.3%[74][76] - 海外分部业绩21,622千港元,同比下降39.8%[74][76] - 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跌3.3%(中药零售类别同比下跌3.4%)[12] - 澳门2025年第一季度零售业销货量指数同比下跌17.8%[12] 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4.80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经营所用现金3.039亿港元显著改善[52] - 公司于2025年上半年支付股东股息2.9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762亿港元增长6.1%[49][52] - 已付年度股息为292,985千港元,较去年276,243千港元增加6.1%[9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89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7.21亿港元增长3.9%[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581亿港元,主要由于短期银行存款增加1.699亿港元[5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181亿港元,主要用于支付股息[52] 资产负债及权益 - 现金及银行结余同比增长10.2%至2,005.545百万港元(2024年末:1,819.753百万港元)[5] - 现金及银行结余达20.055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18.198亿港元增长10.2%[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0.9%至1,788,954千港元(2024年末:1,773,074千港元)[44] - 存货减少8.3%至1,457,297千港元(2024年末:1,589,016千港元)[44] - 存货总额同比下降8.3%至1,457,297千港元[96]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同比下降18.4%至408,849千港元[97] - 总资产同比下降0.5%至4,534.467百万港元(2024年末:4,559.525百万港元)[5] - 总资产减少0.6%至4,534,467千港元(2024年末:4,559,525千港元)[44]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4,559,525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4,534,467千港元,减少0.6%[78]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313,091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312,257千港元,减少0.3%[78] - 权益总额同比下降0.6%至4,222.21百万港元(2024年末:4,246.434百万港元)[5]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2.22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9.70亿港元增长6.3%[49] - 非流动资产总额为6.096亿港元,流动资产净额为37.089亿港元,净资产为42.222亿港元[28] - 流动比率为18.2,较2024年底的16.9有所提升[28] - 负债比率为3.4%,较2024年底的2.9%有所上升[2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非控股权益为1.937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636亿港元增长18.4%[49] - 公司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量为837,100,000股,对应股本为938,789千港元[99]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126,307千港元,其中贸易应付款项为50,412千港元,较经审计的38,345千港元增长31.5%[99] - 贸易应付款项账龄分析显示,90天内到期的金额为40,974千港元,占总额的81.3%[100] - 365天以上的长期贸易应付款项为7,168千港元,较经审计的6,874千港元增长4.3%[100] - 资本承担中已订约但未拨备的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无形资产为13,234千港元,较经审计的16,050千港元下降17.5%[101] - 一年内租赁承担为1,867千港元,较经审计的1,013千港元增长84.3%[102] 公司治理与关联交易 - 陈飞于2025年5月12日辞任执行董事、常务副总经理、竞争执行委员会成员及授权代表[127] - 乐拯于2025年5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会副主席[127] - 严晗于2025年5月12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竞争执行委员会成员及授权代表[127]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合并中期财务资料及中期报告[131]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为5,518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4,160千港元增长32.6%[108] - 关联方交易中销售产品金额为74,557千港元,其中向同系附属公司销售68,999千港元[104] - 自关联方购买产品金额为31,179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2,770千港元下降62.3%[104] - 主要股东同仁堂科技持有公司股份318,54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的38.05%[112] - 公司、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及同仁堂集团公司订立不竞争契据,界定业务分野,控股股东共同实际拥有公司权益不低于30%时需遵守限制[118] - 控股股东承诺在获要约或得悉新业务机会后7天内书面通知公司,并在30个营业日内由董事决定是否投资[120] - 公司获授予优先认购权,可收购同仁堂集团公司所持北京同仁堂香港药业管理等公司权益[120] - 公司成立由两名无权益董事组成的执行委员会监察母集团竞争业务[122] - 公司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的监察委员会,每季度审阅竞争执行委员会记录[125] - 竞争执行委员会对母集团分销渠道进行季度检查,监测非中国内地市场灵芝类产品销售情况[125] 其他运营事项 - 公司累计搜索近140个电商平台及药店配合香港海关打假行动[15] - 员工总数789名,较2024年的779名增加10名[25] - 公司未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35] - 公司无任何重大投资、收购及出售事项[32] - 公司无抵押资产及重大或然负债[33][34]
同仁堂国药(03613)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