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回顾期间收益为人民币12.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9.3百万元或61.7%[6][9] - 回顾期间毛利为人民币10.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3百万元或75.5%[11] - 回顾期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人民币16.9百万元,2024年同期为溢利0.7百万元[6][14]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61.7%,从2024年同期的3129.7万人民币降至1199.5万人民币[59] - 毛利同比增长75.4%,从2024年同期的570.6万人民币增至1001.2万人民币[59] - 期内亏损扩大至1690.6万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盈利66.1万人民币[59] - 公司净亏损约人民币1690.6万元[68] - 公司总收益为人民币1199.5万元,同比下降61.7%[74][7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6906千元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溢利661千元人民币[8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回顾期间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0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3.6百万元或92.3%[10] - 回顾期间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4.6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增加8.6百万元或143.1%[12] - 雇员薪酬福利成本于2025年上半年为人民币5.2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2.5百万元增长108%[36] - 融资成本同比增长143.2%,从2024年同期的600.5万人民币增至1459.7万人民币[59] - 融资成本为人民币1459.7万元[77] - 未分配一般及行政开支为人民币618.9万元[77] - 公司使用权资产折旧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504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310千元人民币,降幅38.5%[8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无香港利得税拨备(0元),而2024年同期拨备为124千元人民币[83] - 公司其他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89千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千元人民币[81] - 2025年6月30日主要管理人员短期雇员福利为87.8万人民币[115]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代理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05.4万元,医疗业务收入为人民币594.1万元[77] - 代理服务分部溢利为人民币269.2万元,医疗业务分部溢利为人民币340万元[77] - 收购浙江康源医疗器械有限公司58.11%权益[33] 各地区表现 - 公司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91千元人民币大幅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30793千元人民币,增幅超过100倍[79]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并建议采纳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业绩[44] - 公司确认于报告日期公众持股量维持在25%以上[45] - 新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届满,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行使购股权[46] - 截至报告日贷款人未就财务担保提出索赔[98] - 2014年购股权计划规定,授出购股权相关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本10%[108] - 任何12个月内,向各合资格参与者发行股份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1%[108] - 授予主要股东或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购股权若超逾已发行股份0.1%或总值超过500万港元需股东批准[109] 资产、债务和现金流 - 于2025年6月30日债务总额为人民币449.73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103.231百万元[18] - 于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4.63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减少4.989百万元[18] - 于2025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借贷为人民币315.659百万元,占债务总额的70.2%[19] - 财务担保合约账面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133,00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77,008千元减少24.84%[24][26] - 债务总额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449,731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52,962千元下降18.67%[29] - 总资产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44,41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334,075千元增长3.09%[29] - 负债对资产比率于2025年6月30日为130.58%,较2024年12月31日的165.52%改善21.11个百分点[29]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51.8%,从2024年末的962.3万人民币降至463.4万人民币[61] - 流动负债净额为负的5.93亿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7.09亿人民币有所改善[61]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1923.6万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74.1万人民币增加235%[63] - 总资本亏绌为2.77亿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99亿人民币有所改善[61]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约人民币5.93亿元,负债净额约人民币2.77亿元[68] - 公司借款总额约人民币3.16亿元,将在未来12个月内到期[68] - 公司不受限制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463.4万元[68] - 公司为前附属公司财务担保合约承担未清偿贷款,账面值约人民币1.33亿元[68] - 公司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底的0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8732千元人民币,全部账龄在三个月内[8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498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956千元人民币,增幅近13倍[9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95.6万人民币,其中三个月内账龄占比93.0%(647.2万人民币)[93] - 其他借贷总额为3.156亿人民币,其中无抵押借贷占比90.4%(2.856亿人民币)[94] - 财务担保合约账面值从1.770亿人民币下降至1.330亿人民币,降幅24.8%[99] - 无抵押公司债券从1200.8万人民币增至1892.2万人民币,增幅57.6%[94] - 超过一年的贸易应付款项从49.8万人民币降至48.4万人民币[93]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公司通过发行410,156,509股新股筹集87,000,000港元偿还借贷及人民币44,000,000元解除财务担保[20] - 2025年2月21日通过发行146,520,146股新股完成人民币44,000,000元贷款资本化[21] - 法院裁定债务重组核准金额分别为人民币383,156,000元及人民币60,789,000元[20] - 公司通过发行新股筹资偿还债务,其中1.46亿股新股用于解除4400万人民币财务担保[96][104] - 苏州第一制药债务重组涉及财务担保总额约4.439亿人民币(3.832亿+0.608亿)[95] - 已发行股本从26.409亿股增至67.425亿股,增幅155.3%[102] - 股份合并于2024年7月3日生效,合并比例10:1[103] 投资活动 - 按公允值列入损益之金融资产公允值变动造成亏损221.8万人民币[59] - 公司非上市股本投资(北京康辰)公允价值变动,2025年上半年产生亏损2218千元人民币,期末账面值为315064千元人民币[89][90] 外汇和汇兑 - 回顾期间无汇兑收益,公司未采用任何金融工具对冲外汇风险[16] - 海外业务财务报表换算产生汇兑差额收益1364.4万人民币,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751.1万人民币[59] 税务 - 回顾期间无所得税开支,2024年同期为人民币0.1百万元[13] 股权和股东结构 - 董事吴铁通过个人、家族及公司权益合计持有303,925,563股,占公司权益45.12%[48][50] - 董事钱余通过个人及公司权益合计持有303,925,563股,占公司权益45.12%[48][50] - 董事余梓山持有15,000股,占公司权益0.002%[48] - 主要股东Golden Base Investment Limited持有303,425,563股,占公司权益45.08%[52] - 股东杨溢持有146,520,146股,占公司权益21.73%[52] - 股东杨宗孟持有54,762,300股,占公司权益8.15%[52][54] - 股东沈宁通过家族权益持有54,762,300股,占公司权益8.15%[52][54] - 公司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从2024年上半年的264090千股大幅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558677千股,增幅111.5%[87] - 2024年12月31日尚未行使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为0.16美元,加权平均剩余合约年期0.52年[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行使购股权[112] 关联方交易 - 2025年6月30日关联方结余中,Annie Investment Co., Ltd. 结余为2.192亿人民币[116] - 2025年6月30日关联方结余中,Golden Base 结余为876.8万人民币,较2024年底7784.3万大幅减少[116] - 2025年6月30日吴静杰先生关联方结余为86.8万人民币[116] - 2025年6月30日关联方其他借贷总结余为2.425亿人民币,较2024年底3.138亿减少[116] 员工情况 - 全资雇员人数于2025年6月30日为21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名减少4.55%[36]
泰凌医药(0101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