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总收入为54.987亿美元,同比增长13.1%[7] - 快递服务收入为53.414亿美元,同比增长12.7%[7] - 期间利润为8893.2万美元,同比增长186.6%[7] - 经调整EBITDA为4.356亿美元,同比增长24.2%[7]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处理包裹139.9亿件,同比增长27.0%,实现收入549.8亿美元,同比增长13.1%,经调整净利润156.3百万美元,同比增长147.1%[14] - 公司总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48.62亿美元增长13.1%至2025年上半年54.99亿美元[50] - 公司快递服务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47.40亿美元增长12.7%至2025年上半年53.41亿美元[51] - 其他收入增长29.2%至157.3百万美元,主要来自货运服务业务增长[52] - 收入同比增长13.1%至54.99亿美元[138] - 毛利微增0.5%至5.39亿美元[138] - 经营利润增长9.0%至1.25亿美元[138] - 期内利润大幅增长186.7%至8.89亿美元[138] - 每股基本盈利从0.3美分增至1.0美分[138] - 公司期内利润为8636.5万美元[146] - 2025年上半年歸母淨利潤86,365千美元同比增長213%,基本每股收益1.0美分[192]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13.1%,从48.62亿美元增至54.99亿美元[170][172] - 期内利润大幅增长186.7%,从3103万美元增至8893万美元[17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总营业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4,731.2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5,370.4百万美元,增长13.5%[66] - 履约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2,326.5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661.6百万美元,增长14.4%[67] - 集团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11.0%降至2025年上半年9.8%[70] - 公司整体毛利率从11.0%提升至9.8%[170] 东南亚市场表现 - 东南亚市场包裹量达32.262亿件,同比增长57.9%[11][13] - 东南亚市场份额从27.4%提升至32.8%[11][13] - 东南亚分部收入19.704亿美元[9] - 东南亚市场包裹量达32.3亿件,同比增长57.9%,市场份额32.8%,同比增长5.4个百分点,经调整EBIT达234.6百万美元,同比增长74.0%,单票经调整EBIT维持0.07美元[15] - 公司自2020年起按包裹量计一直是东南亚市场排名第一的快递运营商,2025年上半年市场份额32.8%[20] - 东南亚前五大快递运营商中,公司A市场份额27.7%,同比增长3.4个百分点,公司B市场份额5.8%,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公司C市场份额5.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公司D市场份额4.4%,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22] - 东南亚包裹量同比增长57.9%至32.3亿件,市场份额达32.8%[23] - 东南亚单票成本同比下降16.7%,从0.60美元降至0.50美元[24][27] - 东南亚经调整EBIT同比增长74.0%至2.346亿美元,EBIT率提升3.0个百分点至11.9%[28] - 东南亚日均包裹量达1780万件,单票经调整EBIT维持0.07美元[27][28] - 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50.5%至3.128亿美元[28] - 东南亚收入增长29.6%至1,970.4百万美元,包裹量增长57.9%至3,226.2百万件,市场份额达32.8%[53] - 东南亚单票收入从0.74美元降至0.61美元,单票成本从0.60美元降至0.50美元[56][57] - 东南亚单票揽派成本从0.37美元降至0.32美元,运输成本从0.16美元降至0.12美元[58] - 东南亚分拣成本从0.06美元降至0.05美元,自动化分拣设备增至57套[59] - 东南亚包裹量从2024年上半年2,042.9百万件增至2025年上半年3,226.2百万件,增长57.9%[68] - 东南亚市场经调整EBITDA由2024年上半年的207.8百万美元增长50.5%至2025年上半年的312.8百万美元[78] - 东南亚市场收入增长29.6%,从15.20亿美元增至19.70亿美元[170] - 东南亚市场经调整EBITDA增长50.6%,从2.08亿美元增至3.13亿美元[171] 中国市场表现 - 中国市场包裹量达105.989亿件,同比增长20.0%[11][13] - 中国分部收入31.365亿美元[9] - 中国市场包裹量达106.0亿件,同比增长20.0%,市场份额11.1%,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市场排名提升至第5名[15] - 中国快递行业包裹量同比增长19.3%至956.4亿件,收入增长10.1%至7187.8亿元[29] - 中国行业平均价格同比下降7.7%,但政策推动价格边际回升[30] - 中国电商零售市场预计达2.2万亿美元(同比+7.4%),快递量预计2043.8亿件(同比+16.7%)[2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处理包裹量106.0亿件,同比增长20.0%[32] - 公司单票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0.32美元降至0.28美元,同比下降10.3%[35][37] - 公司单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0.34美元降至0.30美元[36] - 公司在中国市场份额为11.1%,较2024年同期提升0.1个百分点[31] - 中国快递行业业务量达956.4亿件,同比增长19.3%[33] - 公司经调整EBIT为12.9百万美元,经调整EBITDA为155.1百万美元[36] - 公司在中国排名第5,较2024年排名提升1位[31] - 中国收入增长4.6%至3,136.5百万美元,包裹量增长20.0%至10,598.9百万件,市场份额达11.1%[54] - 中国单票收入从0.34美元降至0.30美元,单票成本从0.32美元降至0.28美元[60][61] - 中国单票揽派成本从0.20美元降至0.18美元,运输成本从0.07美元降至0.06美元[62] - 中国转运中心数量达83个,自动化分拣设备达270套,较2024年同期新增65套[63] - 单票分拣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0.05美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0.04美元,降幅0.01美元[63] - 中国包裹量从2024年上半年8,835.7百万件增至2025年上半年10,598.9百万件,增长20.0%[69] - 中国市场经调整EBITDA由2024年上半年的198.9百万美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55.1百万美元[78] - 中国市场收入增长4.6%,从29.98亿美元增至31.37亿美元[170] - 中国市场经调整EBITDA下降22.1%,从1.99亿美元降至1.55亿美元[171] 新市场表现 - 新市场包裹量达1.659亿件,同比增长21.7%[11][13] - 新市场包裹量达1.7亿件,同比增长21.7%,市场份额6.2%,同比提升0.1个百分点,首次实现经调整EBITDA扭亏为盈[16] - 新市场2025年GDP预计达5.8万亿美元[40] - 新市场2025年电商零售交易额预计达1635.5亿美元同比增长23.6%[40] - 新市场快递行业2025年上半年包裹量26.5亿件同比增长18.6%[41] - 新市场快递行业2025年包裹量预计达53.7亿件同比增长17.1%[41] - 公司新市场包裹量2025年上半年达1.659亿件同比增长21.7%[42] - 公司新市场市场份额从2024年上半年6.1%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6.2%[42] - 公司新市场拥有35个转运中心超200辆干线车辆和超2000个网点[44] - 新市场收入增长24.3%至362.4百万美元,包裹量增长21.7%至165.9百万件,市场份额提升至6.2%[54] - 新市场单票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2.14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2.18美元[64] - 新市场单票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1.88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1.92美元[65] - 新市场经调整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7.8百万美元扭亏为盈至2025年上半年的1.6百万美元[79] - 新市场收入增长24.3%,从2.92亿美元增至3.62亿美元[170] - 新市场经调整EBITDA实现扭亏为盈,从亏损784万美元转为盈利157万美元[171] 跨境业务表现 - 跨境收入下降43.1%至29.5百万美元,主要因业务转型调整[55] - 跨境业务毛利率从2024年上半年-0.9%提升至2025年上半年15.2%[74] - 跨境业务经调整EBITDA从2024年上半年亏损7.2百万美元扭亏为盈至2025年上半年的2.9百万美元[80] 运营和基础设施 - 公司拥有约19,200个网点,239个转运中心,337套自动化分拣设备,运营超过12,100辆干线车辆,其中包括超6,800辆自有干线车辆[14] - 公司网点自动化设备数量较2024年底增长25%[38] - 公司全網投入无人物流车600辆[39] - 公司在全球12个国家布局仓库179个,总面积超过67万平方米[39] - 公司包裹总量从2024年上半年110.1亿件增长27.0%至2025年上半年139.9亿件[51] - 公司总包裹处理量达139.9亿件,同比增长27.0%[13] - 东南亚平均投递时间低于2天,遗失率与破损率持续优化[26] - 公司获得印尼百强品牌一等奖,客户群持续扩展[26]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预计2025年东南亚电商零售市场交易额达到约3,262.6亿美元,同比增长28.5%,电商渗透率提升至24.9%[18] - 2025年上半年东南亚快递市场包裹量达到98.4亿件,同比增长32.2%,预计2025年总包裹量达到207.2亿件,同比增长29.6%[19] 财务成本和现金流 - 财务成本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5.0百万美元下降13.5%至2025年上半年的38.9百万美元[81] - 公司运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从2024年上半年的345.6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421.1百万美元[8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1.9百万美元,流动负债项下借款总额为412.6百万美元[84] - 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4%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4.3%[85] - 资本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165.2百万美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30.3百万美元[88] - 抵押受限制存款为27百万美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9.5百万美元减少[92]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16.62亿美元[140] - 总资产增长2.0%至74.42亿美元[140][142] - 借款总额达17.07亿美元[142] - 权益总额增长5.4%至26.58亿美元[140][142] - 货币换算差额改善显著,从亏损7212万美元转为收益1369万美元[139]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为4.3879亿美元[147] - 公司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4.21112亿美元[147] - 公司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77913亿美元[147] - 公司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8288.4万美元[14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6.61901亿美元[147] - 公司购回股份支出3620.2万美元[146] - 公司员工福利开支-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开支为6734.7万美元[146] - 公司已付所得税为4587.6万美元[147] - 公司借款所得款项为3.47806亿美元[147] 投资和金融工具 - 持有Yimi可换股债券公允价值493.1百万美元,占集团总资产6.6%[93] - Yimi可换股债券投资总成本559百万美元,公允价值变动收益14.6万美元[93] - 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774,483千美元,其中第三级资产占比最大,达605,495千美元(78.2%)[158] - 2025年6月30日第三级金融负债为652,337千美元,占按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负债总额的99.9%[158] - 2025年6月30日第一级金融资产为92,027千美元,较2024年末的98,547千美元下降6.6%[158] - 2025年6月30日第二级金融资产为76,961千美元,较2024年末的43,823千美元大幅增长75.6%[158] - 2025年6月30日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流动金融资产为639,542千美元,较2024年末的572,770千美元增长11.7%[158] - 2025年6月30日短期投资为57,980千美元,全部为第一级金融工具[158][159] - 第三级金融工具估值采用贴现现金流量模型,依赖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如预计未来现金流量和贴现率假设[162] - 公司第三级资产包括对Windfall T&L SPC的若干投资和Yimi Global Limited的可换股债券[162] - 2025年上半年公允价值层级间未发生任何转移[163] 股权结构和激励计划 - 董事李杰通过控股实体持有971,390,048股A类股份(占该类股份100%)[97] - 董事李杰持有7,943,362股B类股份(占该类股份0.10%)[97] - 董事郑玉芬持有40,008,020股B类股份(占该类股份0.50%)[97] - 董事张源持有331,831,635股B类股份(占该类股份4.15%)[97]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533,278,240股B类股份(占该类股份6.67%)[100] - Boyu Capital关联实体合计持有约458-465百万股B类股份(占比5.73%-5.81%)[100] - 陈明永及配偶Liang Xiaojing共同持有700,887,980股B类股份(占该类股份8.76%)[100] - 陈明永先生被视为拥有其配偶Liang Xiaojing女士持有的327,712,070股B类股份权益[102]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激励计划最高发行38,000,000股A类普通股(相当于190,000,000股B类股份)[104] - 李杰先生被视为拥有Jumping Summit Limited持有的971,390,048股A类股份及7,943,362股B类股份权益[105] - 腾讯被视为通过三家关联公司合计持有533,278,240股B类股份权益[106] - Boyu Capital系机构合计持有464,619,113股B类股份权益[106] - 2024年股份激励计划可供授出总额为726,343,361股B类股份(计划授权)及176,243,324股B类股份(服务提供者分项)[108] - 2024年8月向251名员工授出85,994,057股B类股份奖励,公允价值每股6.80港元[108][109] - 2025年3月向668名员工授出73,089,720股B类股份奖励,公允价值每股6.15港元[108][10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归属奖励数量为64,126,861股(2024年授予)和28,045,204股(2025年授予)[109] - 报告期内取消奖励2,885,025股(2024年授予)和1,325,490股(2025年授予)[109] - 李杰先生持有971,390,048股A类股份及7,943,362股B类股份,占总投票权约55.12%[112] - 若所有A类股份转换为B类股份,将新增971,390,048股B类股份,占已发行B类股份总数约12.15%[113] - 公司根据2024年股份激励计划发行70,825,173股B类股份[123] 融资和资金使用 - 全球发售募集资金净额为35.535亿港元[119] - 募集资金用途分配:30%用于物流网络(10.6605亿港元)、30%用于扩大服务范围(10.6605亿港元)、30%用于研发(10.6605亿港元)、10%用于运营资金(3.5535亿港元)[12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已使用2.58亿港元,剩余15.48亿港元未使用[
极兔速递(0151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