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天机控股(01520) - 2025 - 中期财报
天机控股天机控股(HK:01520)2025-09-10 16:37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收入下降约22.7%至约2312.2万港元(2024年:2993.0万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总收入从去年同期29.93亿港元下降至23.12亿港元,减少22.8%[36][40] - 公司总收入同比下降22.7%至2312.2万港元(2024年:2993万港元)[139][142] - 毛利下降46.9%至约292.9万港元(2024年:552.1万港元)[11] - 毛利润同比下降46.9%至292.9万港元(2024年:552.1万港元)[150] - 整体毛利同比下降46.9%至292.9万港元(2024年:552.1万港元)[15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期間虧損增加51.5%至约4266.0万港元(2024年:2816.2万港元)[11] - 2025年上半年期间亏损为42,965千港元[19] - 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2840.3万港元[36] - 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为426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16.2万港元增长51.5%[5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间亏损同比扩大51.5%至4266万港元[164][167]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銷售及分銷費用增至约233.9万港元(2024年:153.3万港元)[13] - 行政開支增至约3874.0万港元(2024年:2202.3万港元)[13] - 融資成本降至约66.5万港元(2024年:331.5万港元)[13] - 雇员福利开支(含董事酬金)增至239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91.8万港元增长85.5%[47] - 已确认开支的存货成本为2019.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440.9万港元下降17.3%[47] - 销售及分销费用同比增加52.6%至233.9万港元,占收入比例从5.1%升至10.1%[159][161] - 行政开支同比增加75.9%至3874万港元,主要因产生1075.4万港元股份报酬支出[160][162]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80.0%至66.5万港元(2024年:331.5万港元)[163][166] - 报告期确认股份支付费用1075.4万港元(2024年:无)[135][13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服飾業務錄得負毛利約4.4万港元(2024年:毛利46.4万港元)[11] - 貸款融資業務毛利約270.6万港元(2024年:305.6万港元)[11] - 知識產權應用及產品業務毛利約26.8万港元(2024年:200.1万港元)[11] - 总营收2312.2万港元,其中服装业务贡献78.2%[33] - 分部总亏损1487.7万港元,贷款服务业务亏损占比39.3%[33] - 服装业务收入1808.7万港元,占三大主营业务收入78.2%[33] - 贷款融资服务分部资产从2024年末63.16亿港元大幅下降至49.83亿港元,减少21.1%[34][37] - 服饰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1.8%至1808.7万港元(2024年:2312.2万港元)[140][143] - 贷款融资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5%至270.5万港元(2024年:305.6万港元)[144][146] - 知识产权应用及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9%至233万港元(2024年:375.2万港元)[148] - 知识产权应用及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7.9%至233万港元(2024年:375.2万港元)[152] - 贷款业务年利率区间维持8%-24%,与2024年持平[144][14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收入从去年同期26.87亿港元下降至20.42亿港元,减少24.0%[40] - 客户A收入从去年同期18.78亿港元下降至14.24亿港元,减少24.2%[42] - 客户B收入从去年同期4.15亿港元下降至2.33亿港元,减少43.9%[4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未分配企业支出2764.1万港元,远超分部亏损总额[33] - 除税前亏损4297.6万港元,融资成本66.5万港元[33] - 金融资产公平值亏损从去年同期411.3万港元收窄至191.5万港元[45]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产生公允价值亏损191.5万港元(2024年:411.3万港元)[170][172] - 公司与西藏水资源有限公司签订5年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可续期2年,基于Web3.0模式销售5100品牌定制产品[173] - 公司持有信桥资本集团11,112股优先股,可转换为11,112股普通股[180] - 公司董事长梅唯一持有信桥资本集团约36.83%的已发行股份[180] - 天机新消费与信桥签订技术许可协议,许可期自2025年4月7日至2027年12月31日[184] - 技术许可年费上限为每年低于970万港元[190] - 公司以1,500万港元收购信桥10,860股普通股,约占其10%股权[195] - 收购对价将通过发行3,750万股公司新股支付[195] - 收购完成后公司持股比例(完全稀释后)约为9.07%[195] - 公司收购信桥10%股权(10,860股普通股)对应代价为1500万港元[198] - 代价股份发行数量为37,500,000股新股份[198] - 收购股权占信桥全部股权约10%[198] - 优先股悉数转换后股权占比摊薄至约9.07%[198] - 交易构成须予披露及关连交易需遵守上市规则第14A章[198] - 交易需经股东特别大会批准包括授出特别授权[198] - 交易对手方为巫政先生及高冲先生属独立第三方[198] - 交易与12个月内认购信桥优先股合并计算[198] - 相关公告日期包括2025年7月14日及8月25日等[200]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银行结存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1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86千港元,减少6.9%[16]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801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8,998千港元,增长6.0%[16] - 应收贷款及利息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232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6,534千港元,减少13.5%[16]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100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8,120千港元,增长38.3%[16]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3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156千港元,增长133.6%[16] - 流动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56,888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9,258千港元,减少31.0%[16] - 非流动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7,460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0千港元,减少100%[17] - 经营现金净流出2607.5万港元,同比改善47.9%[20] - 投资现金净流出645.5万港元,同比减少58.2%[20] - 融资现金净流入3227.3万港元,同比减少26.3%[20] - 现金及等价物期末余额578.6万港元,较期初621.8万港元减少6.9%[20] - 汇率变动造成现金减少17.5万港元[20]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末195.0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189.19亿港元,减少3.0%[34][37] - 公司总负债从2024年末65.05亿港元大幅下降至42.70亿港元,减少34.4%[34][37] - 其他公司负债从2024年末34.28亿港元大幅下降至10.90亿港元,减少68.2%[34][37]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50.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53.6万港元下降6.2%[47] - 应收贷款及利息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74.7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72万港元增长1.0%[47] - 使用权资产折旧为128.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24.3万港元增长3.2%[47] - 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29.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8.9万港元增长1.4%[47] - 于联营公司权益总额增至811.4万港元,较2024年末的61.4万港元大幅增长1221.5%[64] - 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增至7.1347亿股,较2024年同期的5.5338亿股增长28.9%[58] - 当期所得税费用为净抵免1.1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支出2.4万港元[49] - 联营公司总账面金额从2024年底的614,000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8,114,000港元,增幅达1221%[69] - 存货总额从2024年底的13,100,000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8,120,000港元,增长38%[74] - 在制品存货从409,000港元激增至3,938,000港元,增幅达863%[74] - 贸易应收款项净值从36,801,000港元增至38,998,000港元,增长6%[76] - 超过180天的贸易应收款项从9,633,000港元增至13,117,000港元,增长36%[80] - 应收贷款从78,234,000港元降至74,333,000港元,减少5%[82] -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上市股本证券从10,872,000港元降至8,957,000港元,减少18%[84]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基本持平,从6,500,000港元微增至6,556,000港元[86] - 其他借款总额从23,897,000港元大幅减少至9,272,000港元,下降61%[8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未产生任何物业、厂房及设备的资本支出[70][72] - 租赁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0.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42万港元,增长138%[90] - 可换股债券于2025年6月30日已全部赎回,赎回金额为137.1万港元[94] - 公司于2025年4月28日完成配售122,652,000股新股,配售价格为每股0.4港元,募集资金总额为4,906万港元[96][98] - 股份合并于2024年11月20日生效,每四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合并为一股面值0.04港元的股份[98] - 应收贷款及利息(扣除拨备)减少13.5%至3653.4万港元(2024年末:4223.2万港元)[145][146] - 应收贷款及利息(扣除拨备)减少13.5%至3653.4万港元(2024年末:4223.2万港元)[156][157] - 贸易应收账款预期信贷损失拨备50.3万港元(2024年:53.6万港元)[151][154] - 应收贷款及利息预期信贷损失拨备274.7万港元(2024年:272万港元)[155][157] 董事及股权激励 - 董事酬金从2024年上半年的432.6万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519.5万港元,增长251%[102] - 2025年上半年向关联公司支付许可费15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费用[104] - 公司于2021年12月8日授予6,00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155港元[105] - 公司于2022年4月19日授予8,710万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278港元[107] - 公司于2023年1月17日授予16,885万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23港元[110] - 2023年1月17日公司授出168,85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0.230港元[111] - 董事李阳持有2023年授出的4,950,0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0.92港元[114] - 董事田一妤持有2023年授出的4,950,0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0.92港元[114] - 董事陈明亮500,000份购股权于期内注销[114] - 董事龚晓寒行使4,225,000份购股权[114] - 董事龚晓寒行使2023年授出的4,950,000份购股权[117] - 董事邓澍焙持有2023年授出的250,0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0.92港元[117] - 董事韩铭生持有2023年授出的250,000份购股权加权平均行使价0.92港元[117] - 董事罗咏诗250,000份购股权于期内注销[1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数为57,798,748份[121] - 董事购股权于期内全部注销250,000份[121] - 雇员购股权因转拨增加4,225,000份至4,725,000份[121] - 2023年购股权行使价经股份合并后调整为0.92港元[121][123] - 2022年购股权行使价经股份合并后调整为1.112港元[121][123] - 2021年购股权行使价经股份合并后调整为0.62港元[121][123] - 股份奖励计划授予50,619,358股奖励股份予董事及雇员[126] - 所有奖励股份设12个月归属期且附业绩条件[126] - 2023年购股权定价采用99%预期波幅及3.1%无风险利率[123] - 期内未产生任何股份支付费用[124] - 2025年1月16日授予董事及雇员合计5061.9358万份奖励股份,每股公允价值0.42港元[129][133] - 奖励股份采用Black-Scholes模型估值,预期波动率107%,无风险利率3.4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