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整体财务表现 - 集团收入为3.024亿港元,同比下降38%[3] - 集团总收入302,381,000港元,同比下降38%[22][24] - 公司收入为3.024亿港元,同比下降38.2%[69] - 总收入同比下降38.2%,从2024年上半年的4.894亿港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3.024亿港元[1][4][7] - 集团毛利80,146,000港元,同比下降40%[22][25] - 公司毛利润为8010万港元,同比下降39.8%[69] - 期内亏损收窄至4264万港元,同比下降8%[3] - 期内亏损42,641,000港元,同比减少8%[22] - 集团期内亏损为4264.1万港元,去年同期为4618.4万港元[34] - 期内净亏损为426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4618万港元亏损收窄7.7%[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录得亏损4264.1万港元(2024年同期:4618.4万港元)[83] - 经调整后亏损41,200,000港元,同比减少21%[22] - 经调整后亏损为412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231.4万港元减少21%[34][36] - 公司净亏损收窄至3.497亿港元,较2024年上半年的4.102亿港元改善14.7%[4][7] - 期内亏损为3497.2万港元(归属于公司股权持有人)[79] - 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亏损为3497万港元[69]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6港仙[69] - 每股基本亏损从2024年6月30日的0.30港仙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0.26港仙[118] 医智诺业务表现 - 医智诺分部亏损收窄至1186万港元,同比下降30%[3] - 医智诺收入为2.411亿港元,同比下降35%[5] - 医智诺实现收入241.08百万港元,同比下降35%[9]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241,084,000港元,同比下降35%[22][27] - 数字化运营服务收入同比下降35.4%,从3.733亿港元降至2.411亿港元[1][4][7] - 医智诺毛利率为33.1%,较去年同期32.5%保持稳定增长[9]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毛利79,775,000港元,同比下降34%[22] - 医智诺合作医药企业达367家,较2024年末增长11.9%[7] - 平台注册医生数量增至6.8万名,较2024年末增长12.9%[7] 獴哥健康业务表现 - 獴哥健康分部亏损收窄至202万港元,同比下降56%[3] - 獴哥健康收入为6107万港元,同比下降47%[5] - 獴哥健康收入为61.07百万港元,同比缩减47%[16] - 智慧健康服务平台收入61,068,000港元,同比下降47%[22][27] - 医药及保健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4%,从1.161亿港元降至6107万港元[1][4][7] - 獴哥健康分部亏损大幅收窄56%至2.02百万港元[16] - 智慧健康服务平台毛利338,000港元,同比下降97%[22] 媒体及娱乐业务表现 - 媒体及娱乐业务收入为23万港元,分部利润为97万港元[5] - 娱乐及媒体业务收入为229,000港元,去年同期无收入[19] - 娱乐及媒体分部利润为965,000港元,去年同期亏损2,104,000港元[19] - 娱乐及媒体业务新产生IP产品销售收入22.9万港元[1][4] - 联营公司HB娱乐实现盈利73.6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10.4万港元[33] 成本与费用 - 融资费用净额增至1028万港元,同比增长50%[3] - 融资费用净额为1028.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6.6万港元增加50%[32] - 融资费用净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6866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03亿港元,增幅49.8%[112] - 可换股债券利息支出从2024年6月30日的4096万港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501万港元,增幅83.1%[112] - 公司销售成本为2.222亿港元,同比下降37.6%[69] - 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成本从2024年6月30日的2520.3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613.11亿港元,降幅36.0%[114] - 研发费用为779.8万港元,与去年同期772万港元基本持平[30] - 行政费用为3146.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3791.4万港元减少17%[31] - 折旧开支总额从89万港元降至83.9万港元,降幅5.7%[124] - 摊销费用从62.4万港元增至64.5万港元,增幅3.4%[125] 现金流与流动性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730.2万港元,较去年底3445万港元减少50%[3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9.8%,从34.45亿港元降至17.3亿港元[73][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9.8%至17.302百万港元,其中人民币计值部分下降52.3%至15.636百万港元[147]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2.8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35亿港元改善55.6%[77] - 经营业务现金净流出2817.2万港元(2024年同期:6345.4万港元)[83] - 融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1.2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7.85亿港元下降84.5%[77] - 租赁现金流出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6318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88万港元,降幅49.5%[122] 资产负债与资本结构 - 流动负债净额为1.4512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动资产净额280.4万港元[39] - 流动比率从去年底的1.02降至0.61[39]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达1.451亿港元(2024年末为流动资产净额280.4万港元)[83] - 1.2亿港元可换股债券重分类为流动负债,到期日为2026年3月[39] - 可换股债券于2026年3月21日到期[83] - 资本负债比率于2024年12月31日为4.9倍[40] - 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总额约为1.174亿港元(2024年12月31日:1.159亿港元)[40][43] - 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约为8818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7505万港元)[40][43]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7505.1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8817.6万港元,增长17.5%[153] - 即期借贷从2024年末5539.7万港元增至8817.6万港元,增长59.2%[153] - 其他借贷中约6644.5万港元须于一年内偿还,1644.8万港元按加权平均年利率6.00%计息[154] - 若可换股债券悉数兑换,备考资本负债比率将达30.99%[41] - 公司总资产从3871.24亿港元增至4138.77亿港元,增幅6.9%[73] - 公司权益总额从23.69亿港元转为负19.4亿港元[74] - 累计亏损从21.95亿港元扩大至22.61亿港元[79] - 银行及其他借贷流动部分增加59.2%,从55.4亿港元增至88.18亿港元[74] - 可转换债券从11.59亿港元流动负债转为11.74亿港元非流动负债[74] - 应收账款及票据激增106.1%,从38.24亿港元增至78.8亿港元[73] - 应收账款总额从2024年末47.878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末87.515百万港元,增幅82.8%,其中0-3个月账期金额增长33.5%至48.568百万港元[140] - 存货大幅增加328.0%,从2.32亿港元增至9.93亿港元[73] - 存货中制成品金额大幅增长328%至9.934百万港元,同期销售成本下降41.7%至60.728百万港元[144]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少50.0%,从56.24亿港元降至28.17亿港元[73] - 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净额从134.729百万港元降至127.503百万港元,其中未动用电影投资金额减少19.0%至34.633百万港元[141][143] - 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5341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8441.2万港元,增长58.0%[156]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负债从2024年末6031.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8025.8万港元,增长33.1%[157] - 合约负债从2024年末260.8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153.6万港元,下降41.1%[157] 业务战略与运营 - 医药行业政策强化企业合规要求导致数字化营销项目暂缓[9] - 公司进行集团组织架构重组以降低长远核心固定费用[10] - 医智诺下半年业务预计逐步恢复并重新实现增长[10] - 战略聚焦前20名核心客户实施"全产品线服务准入"策略[14] - 持续深耕创新药领域巩固细分市场领先地位[14] - 獴哥健康主动压降低利润业务规模,集中资源开拓高增长潜力赛道[16] - 全职雇员数量降至175名(2024年12月31日:221名)[45] 关联方交易与投资 - 董事袁海波持有2,397,340,107股,占已发行股本17.65%[56] - 董事赵令欢通过可换股债券持有1,183,431,952股,占已发行股本8.71%[56] - 腾讯控股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5.58%股份,对应2,116,251,467股[60][62] - 袁海波持有公司17.65%股份,对应2,397,340,107股[60][62] - 赵令欢通过控股法团权益持有公司8.71%股份,对应1,183,431,952股[60][62] - 高振顺通过控股法团权益持有公司9.29%股份,对应1,262,000,000股[60][62] - 关联方其他借贷结余:袁海波先生2,426千港元(2024年末:1,404千港元)[171] - 公司于2021年8月以人民币2000万元收购Deep Sea Health Limited 21.88%股权,该投资于2024年12月31日被重新分类为持作出售资产[149] - 公司将以人民币2320万元代价出售所持DSH投资予其控股股东,较初始投资成本2000万元增值16%[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DSH投资公平值为1260.2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1241.1万港元因汇率变动产生19.1万港元收益[149][150] - DSH估值采用市销率倍数0.91及缺乏市场流通折价20%作为主要假设[151] 地区与客户收入 - 来自中国地区收入从2024年6月30日的4893.9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023.81亿港元,降幅38.2%[110] - 客户A收入从2024年6月30日的10.4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44亿港元,降幅38.2%[111] - 客户B收入在2025年6月30日达到4.04亿港元,占总收入10%以上[111] 公允价值与金融工具 - 第三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2541.6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2503万港元增长1.5%[95] - Deep Sea Health Limited持作出售资产公允价值1260.2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1241.1万港元增长1.5%[95] - Deep Sea Health Limited认沽期权公允价值1281.4万港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1261.9万港元增长1.5%[95] - 公允价值计量中第三级资产占比100%(2025年6月30日)[95] - 利率风险、信用风险和外汇风险仍是主要财务风险[92] - 期内各级别公允价值计量无层级间转移[96] - 北京一药良心公允价值保持稳定,2025年6月30日与2024年末持平[100] - 一药良心于2025年6月30日公允价值与2024年12月31日持平,估值采用市销率倍数2.84及缺乏市场流通性折扣40%[138] - 认沽期权公允价值因时间间隔短而保持稳定,采用Black-Scholes模型估值,输入参数包括预期波动率26.75%、无风险利率1.09%及行使概率100%[138] - 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财务资产中认沽期权价值从1261.9万港元增至1281.4万港元,增幅1.5%[135] - 投资物业公平值从1062.9万港元增至1079.3万港元,增幅1.5%[131] - 投资物业产生公平值收益16.4万港元[131]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11.7万港元[133] - 外汇波动产生汇兑收益净额约113万港元(2024年同期:汇兑亏损31万港元)[42] - 汇兑储备从-7420.6万港元改善至-7313.9万港元[79] 股份与激励计划 - 股份计划授权限额为13.585亿股(占已发行股份10%)[50] - 服务供应商分项限额为1.359亿股(占已发行股份1%)[50] - 期内未授予任何购股权或股份奖励[49][51] - 股份奖励计划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授出任何股份(2024年同期:无)[164] - 股份奖励计划在期内因归属条件未达成而没收股份0股(2024年同期:15,000,000股)[164] - 股份奖励计划在期内确认以股份为基础薪酬开支约31,000港元(2024年同期:拨回3,356,000港元)[164] - 公司于2024年3月发行1.2亿港元10厘可换股债券,到期日为2026年3月[52] - 可换股债券兑换价为每股0.1014港元,若全额兑换可转换为1,183,431,952股股份[52] - 可换股债券发行净所得款项约1.181亿港元[5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医疗产业数字化运营服务已全额动用3800万港元[54] - 经营智慧健康服务平台已全额动用1200万港元[54] - 原定支付可换股债券利息的2400万港元中,1471.2万港元被重新分配至一般营运资金[54] - 一般营运资金用途总额为4410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全额动用[54] - 公司于2024年3月发行10厘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120,000,000港元[165] - 可换股债券初步兑换价每股0.1014港元可转换1,183,431,952股新股份[165] - 可换股债券分A、B两批次各本金60,000,000港元年息10%每半年付息[166]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于2025年6月30日余额117,397千港元权益部分2,204千港元[168] - 可换股债券发行公允价值与面值差额产生收益4,243,000港元[1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可换股债券被兑换或赎回(2024年12月31日:无)[169] 资产与物业详情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期初284.6万港元下降至期末205.1万港元,降幅28%[124] - 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从期初118.6万港元下降至期末77.6万港元,降幅34.6%[125] - 商誉账面净值从271.98万港元增至273.84万港元,增幅0.7%[126] - 对联营公司HB Entertainment Co., Ltd.的投资权益从1029.51万港元增至1062.26万港元,增幅3.2%[128] - 为其他借贷抵押的按金保持48.650百万港元不变,对应抵押借贷金额约48.468百万港元[143][146] - 已终止业务"北湖9号俱乐部"产生的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为22.167百万港元,较期初基本持平[143] - 健康消费业务向供应商支付的按金减少60.3%至3.194百万港元[143] - 抵押银行账户金额约为62
弘毅文化集团(00419)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