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美资源(09936) - 2025 - 中期财报
稀美资源稀美资源(HK:09936)2025-09-10 16:31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收益增长至95.4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9.542亿元,同比增长5.7%[4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902.6百万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954.2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7%[5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同期的902,59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954,200千元人民币,增幅约5.7%[175] - 公司收益同比增长5.7%至95.42亿元人民币[157] - 期内溢利大幅增长至10.7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1.4%[1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075亿元,同比增长71.4%[45] - 期内溢利增加4480万元至10750万元,增幅71.4%[69]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71.4%至10.75亿元人民币[157]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182亿元,非控股权益分占人民币1.567亿元,合计全面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0.159亿元[165]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增加2960万元至9180万元,增幅47.5%[7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从2024年同期的62,26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91,821千元人民币,增幅约47.4%[181]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激增3343.5%至1567万元人民币[157] - 毛利润同比增长18.8%至22.63亿元人民币[157] - 每股基本盈利同比增长52.9%至0.26元人民币[1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7.279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1590万元或2.2%[59] - 原材料成本占比60.4%,同比下降6.5个百分点[58][59] - 贸易产品成本占比25.2%,同比上升5.2个百分点[58] - 毛利为人民币2.263亿元,毛利率23.7%,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60] - 毛利率提升至23.7%,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17] - 其他收入及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093万元,同比增长人民币360万元或49.7%[62] - 政府补贴为人民币533.5万元,同比增长4.8%[61][62]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972.5万元,同比下降1.2%[63]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7393.8万元,其中研发开支占比45.3%[65] - 衍生金融工具公平值收益净额为人民币190万元,同比增长1837%[61][62] - 行政开支由8750万元减少至7390万元,降幅15.6%[66] - 员工成本减少650万元至2040万元,降幅24.1%[66] - 研发开支减少350万元至3350万元,降幅9.5%[66] - 研发成本从2024年的36,993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的33,466千元人民币,降幅约9.5%[176] - 融资成本总额由1387.4万元减少至1250.4万元,降幅9.9%[67] - 所得税开支由1300万元增加至2290万元,增幅76.2%[68] - 期内税项支出总额从2024年的12,974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22,904千元人民币,增幅约76.5%[178] - 贸易应收账款减值从2024年的1,366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4,910千元人民币,增幅约259.4%[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钽铌金属及其制品收益从419.5百万元人民币增至504.6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0.3%[56] - 鉭鈮金属及其制品收益从2024年的419,538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504,590千元人民币,增幅约20.3%[175] - 钽铌湿法化合物收益从306.3百万元人民币降至233.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减少23.6%[55] - 鉭鈮濕法化合物收益从2024年的306,263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的233,840千元人民币,降幅约23.7%[175] - 贸易产品、加工服务及其他收益从176.8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15.8百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1%[53] - 贸易产品、加工服务及其他收益为人民币2.158亿元,同比增长人民币3900万元或22.0%[57] - 高温合金出货量显著增长,主要受益于航空航天、能源及工业领域需求扩大[30] - 钽酸锂年出货量突破10吨大关[50] - 稀美广东具备年产700吨高铌扩产技改项目的氧化物生产能力[52] - 钽铌湿法冶炼直收率同比上升,超导铌锭等产品单耗大幅下降[51] - 向关联方中核华中新材料有限公司采购有色金属产品达108,864千元人民币[187] 各地区表现 - 来自中国客户的收益为人民币73.054亿元,同比增长3.1%(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0.879亿元)[171] - 亚洲地区收益大幅增长至人民币5.370亿元,同比增长638.5%(去年同期为人民币7270万元)[171] - 非流动资产超过90%位于中国内地,未呈现地域分布细节[172]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坚持"六化"战略定位(专业化、一体化、规模化、高端化、国际化、资本化)[106] - 通过"星耀计划"及"师带徒项目"建立人才培养机制[107] - 持续优化薪酬福利制度以提升员工满意度[109] - 重点项目建设以延伸产业链扩大产业规模[105] - 强化研发投入开拓增量及替代市场空间[105] - 新能源、半导体及高端制造领域对稀有金属需求具增长潜力[104] - 管培生留存率逐年提高[47] 产能与生产设施 - 公司湿法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约为40%[7] - 稀美雷州规划年产能为3000吨高性能钽铌氧化物[7] - 联营公司中核华中设计年产能为1000吨氧化物[7] - 稀美贵州火法产品规划年产能为1500吨[8] - 公司在全国建成六大生产基地[5] - 子公司稀美广东被认定为广东省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7] - 建造新生产设施以生产钽粉及钽条实际使用金额人民币26.8百万元(占总额28.9%)[111] - 购买及安装相关机器设备实际使用金额人民币33.4百万元(占总额36.0%)[111] - 物业厂房及设备增加350万元至3.905亿元[72] - 物业、厂房及设备收购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8,275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的25,368千元人民币,增幅约206.5%[182] - 回顾期间资本开支为254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830万元人民币增长206.0%[95]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44.1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37.7百万元增长17.0%[98] - 公司合约承担中的厂房及设备金额为44,063千元人民币(2024年12月31日:37,740千元人民币)[186] 市场趋势与行业数据 - 五氧化二钽年均价达1,728.4元/公斤,较2024年上涨8.6%[21] - 五氧化二铌年均含税价为378.6元/公斤,较2024年微涨0.1%[25] - 消费电子领域钽电容器需求预计达8.2-8.3亿美元,同比增长6%-7%[28] - 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同比增长6%,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增加7%[28] - 罗尔斯·罗伊斯公司预计2025年民用航空业务大型发动机飞行小时将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110-115%[30] - 氢燃料适配燃机占比达15%[30] - 2022年全球超导材料市场规模为68亿欧元,同比增长3%[33] - 超导材料市场预计2022-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3.1%[31][32][33] - 低温超导材料目前占超导市场的96%左右[31] - 2024年全球芯片市场预计同比增长19%达到6300亿美元[34] - 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同比增长13.8%达到7167亿美元(Gartner预测)或同比增长12.5%达到6870亿美元(WSTS预测)[34] - 2023年全球半导体收入为5300亿美元,同比下降11.7%[37] - 2024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为6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8.8%[37] - 全球钽酸锂薄膜调制器市场规模2023年达2亿美元,预计2029年将达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41.0%[43] - 钯基负极电池可实现超过10,000次循环充放电[39] - 钯基负极电池充电时间仅需6分钟或更短[39] - 钯基负极电池电芯级体积能量密度超过130Wh/kg和350Wh/L[39] - 基于薄膜钯酸锂的光子处理器原型能效较传统芯片提升30倍[43] - 基于薄膜钯酸锂的光子处理器运算速度提高50倍[43] - 钽酸锂光子集成电路在电信波长下的光损失率低至5.6 dB/m[43] - 钽酸锂光子集成电路电光带宽高达40 GHz[43] 资产与负债状况 - 流动比率降至2.00,同比下降11.5%[17] - 速动比率降至0.84,同比下降30%[17] - 资本负债率升至32.2%,同比增加5.5个百分点[17] - 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26.7%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32.2%[93] - 存货总额由7.445亿元增加至10.746亿元,增幅44.4%[76] - 存货大幅增长44.3%至107.46亿元人民币[160] - 平均存货对销售产品收益比率由40.2%上升至47.7%[76] - 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06.2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37.4百万元,增幅7.7%[79] - 贸易应收账款增长7.7%至43.74亿元人民币[160] - 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平均周转日数从2024年上半年的80.5天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0.0天[80][81] - 预期信贷损失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9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百万元,增幅102%[80] - 超过90天逾期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8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1.7百万元,增幅57.7%[80] - 31日至60日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0.7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0百万元,增幅22.7%[80] - 61日至90日账龄的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2.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87.7百万元,增幅40.1%[80]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7.1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97.6百万元,降幅31.2%[82] - 贸易应付账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62.3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48.6百万元,降幅22.0%[83] - 贸易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266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8,620千元人民币,降幅达21.9%[184] - 贸易应付账款平均周转日数从2024年上半年的14.9天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8天[83][84] - 一至两个月账龄的贸易应付账款从24,011千元人民币大幅减少至11,242千元人民币,降幅达53.2%[184] - 超过三个月账龄的贸易应付账款从10,168千元人民币降至8,399千元人民币,降幅17.4%[184] - 平均贸易应收账款及应收票据占总收益比例保持在22.1%[78]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1.119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9460万元人民币,减少15.5%[85] - 银行借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5.99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7.955亿元人民币,增长32.7%[86][88] - 银行借款总额增长38.8%至79.55亿元人民币[160] - 银行借款账面价值从599,349千元人民币增至795,500千元人民币,增幅32.7%[189] - 银行借款占负债总额比例从2024年12月31日的71.2%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79.2%[86] - 即期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70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172亿元人民币,增长52.5%[86] - 无抵押银行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99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6.531亿元人民币,增长39.0%[87] - 银行借款公平价值从506,627千元人民币增至772,672千元人民币,增幅52.5%[189]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1.820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1.451亿元人民币,减少20.3%[90]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20.3%至14.51亿元人民币[160] - 债务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约6.073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约8.007亿元人民币,增长31.8%[92] - 权益总额增长6.3%至138.2亿元人民币[161] - 定息借款实际利率区间为2.45%至4.90%[90] - 或有负债、法律诉讼及潜在诉讼于2025年6月30日无重大事项[97] 现金流量 - 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负人民币17.596亿元,同比转差(去年同期为正人民币12.827亿元)[16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14.513亿元,较期初减少人民币3.688亿元[167] - 新增银行贷款人民币36.915亿元,同比大幅减少59.1%(去年同期为人民币90.215亿元)[167] - 偿还银行贷款人民币17.300亿元,同比减少80.3%(去年同期为人民币87.931亿元)[167] - 已宣派及支付股息合计人民币2.186亿元,包括末期股息人民币1.825亿元[165][167] - 汇兑损失导致其他全面收益减少人民币589万元,主要来自财务报表折算损失人民币469万元[165] 公司基本信息与股权结构 - 公司于2020年3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5] - 公司历史始于2006年5月9日[6] - 战略股东江西赣锋锂业持股比例为16.7%[5] -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持有60,000,000股股份占比16.67%[119] - 子公司稀美广东获得人民币6000万元注资[5] - 董事长吴理觉通过控股公司持有公司56.94%股份[116] - 主要股东Jiawei Resources Seychelles持有205,000,000股股份占比56.94%[119] - 主要股东Ruan Xiaomei女士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05,000,000股股份占比56.94%[119] - 黄骅先生通过配偶权益持有260,000股股份占比0.07%[119] - 公司公众持股量符合上市规则要求,最低25%的已发行股份由公众股东持有[140]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由吴理觉一人兼任,与上市规则企业管治守则第C.2.1条有所偏离[150]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刘国煇担任主席[1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资料未经审计师审计[1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未持有需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18] 研发与知识产权 - 公司累计获授权专利120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占比23.3%),实用新型专利92件(占比76.7%)[49] - 另有79件专利处于申请审理阶段[49] - 研发项目开支实际使用金额人民币16.6百万元(占总额17.9%)[111] 员工与薪酬 - 员工总数663名,较2024年12月31日632名增长4.9%[108] - 员工总成本约人民币64.5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人民币57.7百万元增长11.8%[108]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从2,698千元人民币增至3,383千元人民币,增长25.4%[188]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为人民币92.7百万元(约105.5百万港元)[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所得款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