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淀粉(03838) - 2025 - 中期财报
中国淀粉中国淀粉(HK:03838)2025-09-11 16: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51.1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56.46亿元人民币下降9.4%[3] - 总收入下降至511485万元,同比减少9.4%[14] - 公司收入下降至人民币51.14852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6.45514亿元减少9.4%[60]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2.2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7亿元人民币下降15.4%[3] - 归属于公司拥有人的净利润为1.5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15亿元人民币下降29.5%[3] - 公司归母净利润为人民币1.513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466亿元下降29.5%[23]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254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0.0360元人民币下降29.4%[3] - 毛利润下降至人民币4.2875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5.0718亿元减少15.5%[60] - 税前利润29713万元,同比下降16.4%[14] - 税前利润下降至人民币2.9713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3.55294亿元减少16.4%[61] - 税后利润下降至人民币2.2563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2.67482亿元减少15.6%[61]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存货成本401834万元,同比下降10.0%[19] - 研发费用207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52.6%[19] - 研究费用大幅减少至人民币2073.1万元,同比下降52.5%[89] - 分销费用大幅减少至6370万元人民币,主要因销量和交付成本下降[84][85] - 员工成本增加至人民币15365.8万元,同比增长12.5%[98] - 公司当期所得税为人民币8079.7万元,较上年同期的4529.8万元增长78.3%[23] - 公司递延所得税项为人民币-436.7万元,上年同期为收益4251.4万元[23] - 集团总销售成本下降8.8%至468.61亿元人民币[78][83] 各条业务线表现 - 上游产品收入314972万元,同比下降10.6%[14] - 发酵及下游产品收入196513万元,同比下降7.4%[14] - 上游产品收入大幅下降10.6%至314.97亿元人民币,毛利率降至2.9%[67][68] - 玉米淀粉销量约为85.65万吨,平均售价降至每吨2465元人民币[67][68] - 发酵及下游产品总收入下降7.4%至196.51亿元人民币,但毛利率提升2.6个百分点至17.2%[73][74] - 赖氨酸产品收入为155.31亿元人民币,国内销量增至24.76万吨,但平均售价降至每吨5644元人民币[75] - 淀粉糖收入为2.23亿元人民币,液态产品占比81.7%,平均售价降至每吨2248元人民币[76] - 变性淀粉收入大幅减少至1.10亿元人民币,主要因加强污水管控[77] - 新生物基材料及其他收入增长至7922万元人民币,得益于分销网络增强[77][82] - 赖氨酸业务营业额保持稳定但受中国倾销调查影响转向国内市场[57][62] - 淀粉糖业务面临餐饮需求疲弱及同业产能扩张导致的竞争压力[58][62] - 变性淀粉业务销量因污水控制措施加强而大幅减少[59][63] - 新型生物基材料业务表现满意,分销网络扩展并推出新产品[59][63] 现金流变化 - 经营现金流转为净流出8447万元,同比由流入48268万元恶化[7]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3360万元,同比由净流入21581万元恶化[7]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9316万元,同比净流出50378万元收窄[7] - 总现金及等价物减少至199865万元,较期初减少10.6%[7] 资产和负债变化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22.10亿元人民币减少9.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存货为8.3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11亿元人民币增加36.7%[4] - 公司存货总额增至人民币8.355亿元,较期初6.111亿元增长36.7%,其中制成品大幅增加至3.378亿元[25]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收款增至人民币5.353亿元,较期初4.383亿元增长22.1%[26]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总额人民币345,263,000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人民币360,653,000元下降4.3%[35] - 一年内银行借款人民币1,337,864,000元(2025年6月30日),较2024年末下降5.8%[37]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133786.4万元,全部为短期人民币借款[95] - 控股股东贷款人民币6110.1万元,年利率0.5%[95] - 控股股东提供港元计值贷款人民币61,101,000元,年利率0.5%(2025年6月30日)[3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46.52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44.94亿元人民币增加3.5%[5] - 非控股股东权益增至4.4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88亿元人民币增加15.7%[5][6] 财务比率和信贷 - 杠杆比率从21.3%降至20.1%[95] - 流动比率从2.0提升至2.1[95] - 速动比率从1.8降至1.7[95] - 采购平均信贷期为80日(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35] - 银行承兑票据到期期限为180日,近期无违约记录[31] 抵押和担保 - 贴现票据人民币37,864,000元抵押予银行作为应付票据抵押(2025年6月30日)[31] - 银行承兑票据人民币2,000,000元及贴现票据人民币58,301,000元抵押予银行作为借款抵押(2024年12月31日)[31] - 资产抵押总额达人民币11.38亿元[101][107]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执行董事兼主席田其祥先生实益拥有怡兴54.58%的股份,对应131股[115] - 公司执行董事高世军先生实益拥有怡兴25.00%的股份,对应60股[115] - 公司执行董事于英泉先生实益拥有怡兴0.42%的股份,对应1股[115] - 怡兴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3,705,385,194股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62.12%[121] - 公司间接非全资附属公司金玉米生物科技的实缴股本为人民币200,000,000元[122] - 高世军先生通过君泽持有晟玉1,500,000股股份,间接拥有金玉米生物科技0.75%的权益[122] - 于英泉先生通过星辰大海持有晟玉460,000股股份,间接拥有金玉米生物科技0.23%的权益[122] - 刘象刚先生通过象印持有圣玉375,000股股份,间接拥有金玉米生物科技0.19%的权益[122] 公司基本信息和治理 - 公司注册办事处位于开曼群岛Cricket Square Hutchins Drive P.O. Box 2681 Grand Cayman KY1-1111[136] - 香港总部及主要营业地点位于湾仔告士打道39号夏慤大厦11楼1101-1104室[136][137] - 执行董事包括主席田其祥先生及行政总裁高世军先生[136] - 核数师为信永中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138] - 香港法律顾问为郭叶陈律师事务所[138] - 开曼群岛法律顾问为康德明律师事务所[138] - 主要往来银行包括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及兴业银行[138] - 开曼群岛股份过户登记处为Suntera (Cayman) Limited[138] - 香港股份过户登记分处为卓佳证券登记有限公司[139] - 公司网址为www.chinastarch.com.hk[139][14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保持59.645亿股不变[30] - 公司已发行普通股5,964,492,043股(2025年6月30日及2024年12月31日)[32] - 公司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59.645亿股,与上年同期的59.655亿股基本持平[23] 其他运营数据 - 员工总数减少至2073人,同比下降8.5%[98] - 玉米粒平均采购成本为每吨2068元人民币,低于2024年上半年但高于2025年下半年[79][83] - 其他净收入下降至人民币4943.7万元,同比减少13.9%[90][91][97] - 2025年上半年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5330万元人民币[6] - 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减少至人民币19.305亿元,期内新增5844.7万元,折旧1.347亿元[25] - 公司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人民币4.104亿元,期内折旧518.5万元[25] - 公司银行承兑票据总额为人民币2.741亿元,其中手头票据1.979亿元,背书票据3840.5万元,贴现票据3786.4万元[28][29] 市场环境与风险 - 中国2025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38] - 玉米淀粉行业面临低价木薯淀粉进口替代及饲料需求疲弱压力[39] - 国内玉米价格因供应紧缩及物流受阻在2025年上半年稳步上涨[45] - 玉米淀粉及下游产品因需求疲软导致利润率收缩[45][51] 权益披露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公司董事、主要行政人员及其关联人士均无需要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17][11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除已披露情况外,无其他人士(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除外)拥有需要记录的权益或淡仓[12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