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浩森金融科技(03848) - 2025 - 中期财报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总收益为4970万元人民币,其中小额贷款业务贡献4950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99.5%[9] - 公司收益为人民币49.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54.8百万元下降[17] - 小贷利息收入为人民币49.5百万元,去年同期为53.5百万元[17]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9.7百万元,较去年同期的7.7百万元增长[24] - 收益同比下降9.3%,从2024年54,816千元降至2025年49,725千元[72] - 公司股东应占期内溢利同比增长25.9%,从7,694千元增至9,690千元[72] - 基本每股盈利增长25.8%,从4.92分增至6.19分[72]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1016.8万元人民币[93] - 公司所得税开支为47.8万元人民币[93]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9.3%至49,725千元人民币[99][100]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9,690,000元人民币,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7,694,000元人民币增长25.9%[110] - 每股基本盈利基于156,417,000股加权平均普通股计算,二零二四年同期为156,562,000股[11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净额同比下降22.6%,从21,407千元降至16,575千元[72] - 减值亏损拨备总额为人民币67.0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96.2百万元显著减少[15] - 已付利息支出为603.5万元人民币[84] - 应付债券减少2.9%至27,349千元人民币对应利息支出增长33.5%达1,108千元人民币[95][103] - 坏账收回净额1,429千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同期计提坏账1,267千元人民币[104] - 雇员福利开支增长5.2%至12,578千元人民币其中股权激励支出增长48.6%[104] - 所得税开支减少30.2%至1,296千元人民币[94] - 二零二五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为478,000元人民币,相比二零二四年同期的1,296,000元人民币下降63.1%[105]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二零二四年同期的804,000元人民币大幅下降至二零二五年上半年的184,000元人民币,降幅达77.1%[105] - 递延税项开支为279,000元人民币,较二零二四年同期的716,000元人民币下降61.0%[105] - 以权益结算之股份付款金额为3,843千元[78] 各条业务线表现 - 融资租赁及保理服务分部业绩亏损335.0万元人民币[93] - 小额贷款及贷款中介服务分部业绩盈利1851.2万元人民币[93] - 证券买卖及经纪服务分部业绩亏损74.4万元人民币[93] - 公司总收益为4972.5万元人民币,其中小额贷款及贷款中介服务贡献4947.5万元人民币占比99.5%[93] - 小额贷款及贷款中介业务贡献主要收益占比99.3%达49,361千元人民币[100] - 证券买卖及经纪业务收益同比大幅下降82.1%至163千元人民币[100] - 分部业绩显示小额贷款业务盈利17,822千元人民币而融资租赁和证券业务分别亏损799千元和680千元人民币[94] - 综合资产总额增长0.7%至808,827千元人民币其中小额贷款分部资产占比98.1%达749,015千元人民币[95]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总额为3,813,000元人民币,较二零二四年末的10,190,000元人民币大幅下降62.6%[116] - 应收融资租赁款项中已逾期及信贷减值部分为2,258,000元人民币,占总额的59.2%[118] - 应收其他贷款总额为4,903千元,较2024年末的4,929千元下降0.5%[124][125] - 证券交易业务中来自孖展客户的应收账款为779千元,较2024年末的198千元增长293%[126] - 来自香港结算的应收账款为1,457千元,较2024年末的121千元增长1104%[126]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地区收益占比99.6%达49,528千元人民币香港地区收益下降50.1%至197千元人民币[99] 贷款组合及信贷质量 - 公司客户贷款总额为8.03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8.021亿元人民币基本持平[11][13] - 贷款客户数量从851名减少至645名,贷款总数从922笔减少至704笔[10] - 金额不超过100万元人民币的贷款占比83.5%,较2024年末的86.9%有所下降[10] - 抵押贷款金额为3.303亿元人民币,担保贷款金额为4.689亿元人民币,信用贷款金额为476万元人民币[11] - 逾期及信贷减值贷款金额为5471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8447万元人民币有所改善[14] - 91至365日到期贷款金额为4.18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3.202亿元人民币增加[13] - 超过500万元人民币的大额贷款数量从36笔增加至39笔[10] - 尚未逾期且无信贷减值的贷款金额为7.254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的6.924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4] - 0至30日到期贷款金额从1.215亿元人民币减少至4672万元人民币[13] - 应收贷款总额为人民币807.8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812.3百万元略有下降[15] - 十大客户未偿还本金总额为人民币177.1百万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21.9%[15] - 贷款及应收账款增加至人民币748百万元,2024年末为721百万元[29] - 应收贷款增长11.9%,从251,341千元增至281,171千元[74] - 贷款及应收账款总额净值为747,941,000元人民币,较二零二四年末的721,399,000元人民币增长3.7%[113] - 应收小额贷款(非流动部分)为307,591,000元人民币,较二零二四年末的272,830,000元人民币增长12.7%[113]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总额为67,036,000元人民币,其中非流动部分拨备26,420,000元人民币,流动部分拨备40,616,000元人民币[113] - 应收小额贷款总额为803,939千元,较2024年末的802,107千元基本持平[121][122] - 应收小额贷款中逾期超过365天的金额为307,590千元,较2024年末的272,830千元增长12.7%[121] - 应收小额贷款中已逾期及信贷减值的金额为54,706千元,较2024年末的84,471千元下降35.2%[122] 现金流及财务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3.6百万元,较2024年末的33.4百万元大幅减少[26] - 经营现金净流出为1330.3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404.6万元人民币增长228.8%[84]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238.3万元人民币,较期初3201.8万元人民币减少61.3%[84]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77.3万元人民币[8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大幅减少59.1%,从33,354千元降至13,640千元[74]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增长2.4%,从583,914千元增至597,666千元[74] - 公司股东应占权益总额增长2.5%,从581,390千元增至595,887千元[76] - 保留溢利增长16.9%,从57,404千元增至67,094千元[7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总额为13,640千元,较2024年末的33,354千元下降59.1%[131] - 银行借款总额为142,098千元,较2024年末的142,293千元下降0.1%[136] - 应付关联公司款项中董事部分为13,929千元,较2024年末的13,118千元增长6.2%[130] - 应收账款总额净值为2,322千元,较2024年末的377千元增长516%[126] 借款及融资安排 - 公司拥有本金额约人民币1亿元的银行借款,实际年利率为5.5%(2024年末:7.5%),按LPR+2.4%计息(2024年末:+4.05%)[137] - 银行借款以公允价值约人民币7927.8万元的物业(卢先生及配偶共有)和人民币3189.1万元的物业(卢庆明拥有)作抵押[137] - 关联公司及卢暖培共同提供最高人民币1亿元的担保(2024年末相同)[137] - 另一笔银行借款本金人民币4200万元需于2025年9月偿还,实际年利率5.98%按LPR+2.65%计息[138] - 第二笔借款以公允价值人民币6327万元的物业(卢先生配偶拥有)抵押,由深圳市富道投资及卢先生共同担保[138] - 账面值约人民币1.42098亿元的银行借款需履行契约条款(2024年末:1.42293亿元),未发生违约[138] 公司治理及股权结构 - 资产负债率为24.0%,2024年末为24.4%[28] - 雇员人数为60名,去年同期为74名[31] - 公司委任谢灼畴担任全资附属公司法定代表负责新供应链业务[34] - 公司风险控制委员会拥有项目最终审批绝对权力[35] - 公司风险管理系统包含风险管理部、业务开发部和会计财务部[35] - 公司计划完善信息技术系统以提升客户财务审查效率[36] - 公司计划扩大风险管理团队以应对业务扩展需求[3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担保或然负债[37] - 2017年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为15,552,300股[39] - 2022年12月14日授予2,72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5.93港元[4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有2,725,000份购股权尚未行使[41] - 购股权行使价不低于授予日收市价或前五日平均收市价[43] - 2017年购股权计划下于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2,725,000份[44]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于2024年4月23日授出15,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2.2港元[47] - 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于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3,500,000份[49]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授权限额为15,658,300股,占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10%[47][52] - 2023年购股权计划服务供应商上限为1,565,83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47][52] - 可供日后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6,883,300股,占公告日期已发行股份约10.59%[49] - 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以来未发行任何股份或授出奖励[50] - 2023年股份奖励计划自采纳以来未发行任何股份或授出奖励[52]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终止2017年购股权计划和2019年股份奖励计划[46][52] - 非执行董事吴佳琦持有1,553,000份尚未行使购股权,行使价5.93港元[44] - 公司主席兼行政总裁卢伟浩直接及实益持有101,974,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5.19%[64][67] - 主要股东富登投资有限公司持有101,974,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65.19%[67] - 非执行董事吴佳琦个人持有798,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51%[64] - 非执行董事万婷婷个人持有79,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0.05%[64] - 报告期内公司及附属公司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61]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审阅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且无异议[57] - 公司确认所有董事在报告期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62] - 报告期内除附注3披露外无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或核算方法变更[63]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负责审议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政策[58] - 提名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负责董事会架构评估及董事任命建议[60] - 公司法定股本为200亿股(面值0.01港元),对应200万港元;已发行股本1.56417亿股(2024年末:1.56457亿股)[139] - 期内注销4万股普通股,股本金额保持人民币135.7万元不变[139] - 关联方交易总额人民币646千元,含租赁负债付款313千元及楼宇管理费281千元[142]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总额人民币1495千元,含董事袍金531千元和薪金津贴870千元[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