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梦天地(01119) - 2025 - 中期财报
创梦天地创梦天地(HK:01119)2025-09-12 16:3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收益为人民币685.798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45.223百万元下降18.9%[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6.8579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9%[24] - 公司总收益同比下降18.9%至人民币6.858亿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8.452亿元)[25][26]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845,223千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685,798千元,降幅为18.9%[136]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18.9%至6.857亿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8.452亿人民币)[99] 成本和费用变化 - 收益成本同比下降28.4%至人民币3.963亿元,占收益比例从65.5%降至57.8%[30] - 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上升39.4%至人民币1.084亿元,占收益比例从9.2%升至15.8%[31] - 研发开支同比下降68.2%至人民币4870万元,占收益比例从18.1%降至7.1%[33] - 公司总开支同比下降28.1%至600.58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834.87百万人民币[139] - 渠道成本同比下降23.2%至212.88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277.06百万人民币[139] - 内容供应商收益分成同比下降49.3%至110.01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217.08百万人民币[139] - 雇员福利开支同比下降45.4%至80.46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147.36百万人民币[139] - 推广及广告开支同比上升40.7%至98.76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70.19百万人民币[139] - 财务成本净额同比下降42.9%至28.40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的49.74百万人民币[141] - 研发开支大幅减少68.2%至4874.3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1.533亿人民币)[99] 利润和盈利能力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除所得税前利润为人民币34.741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07.393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利润为人民币32.952百万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109.279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8]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调整期间利润为人民币95.13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3.297百万元大幅增长2785.3%[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利润为3295.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亏损1.09279亿元人民币[24] - 公司从去年同期亏损1.093亿元转为盈利3300万元[37] - 经调整期间利润同比大幅增长2785%至人民币9514万元[38] - 公司经调整期间利润从2024年的人民币3,297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的人民币95,139千元,增幅达2,786%[41] - 经营利润转亏为盈达4531.1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5462.4万人民币)[99] - 年度净利润扭亏为盈达3295.2万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093亿人民币)[99] - 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期间利润为人民币2851.4万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09817亿元实现扭亏为盈[106] - 公司实现净利润28.51百万人民币,对比去年同期净亏损109.82百万人民币[144] 业务线收益表现 - 游戏业务收益同比下降18.6%至人民币6.690亿元,占总收益97.5%[26][27] - 信息服务收益同比下降22.8%至人民币1360万元,占总收益2.0%[26][28] - 游戏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822,238千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668,968千元,降幅为18.6%[136] - 信息服务业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7,618千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人民币13,590千元,降幅为22.9%[136] 游戏产品表现 - 游戏《地铁跑酷》付费率较2024年增长近30%[11] - 游戏《梦幻花园》日活跃用户平均付费同比提升超过9%[12] - 游戏《机甲战队》Fanbook社区用户规模较2024年年底提升超36.6%[12] - 游戏《冲冲奇兵》自海外上线以来流水近300百万美元,全球累计下载已突破8000万[13] - 游戏《超级洞洞乐》自2024年8月至今流水超70百万美元[13] - 公司自研游戏《卡拉彼丘》PC端MAU提升9.9%,流水增长74.8%[14] - 《卡拉彼丘》PC端付费率提升23.2%,月活跃用户平均付费提升59.0%[14] - 《卡拉彼丘》嘉年华活动吸引现场玩家近5000名,线上直播观看人数峰值突破100万[14] - 《卡拉彼丘》移动端一测期间自传播新增用户占总新增用户的46.5%[16] - 联合研发游戏《三角洲行动》日活跃用户规模突破2000万[16] AI技术应用成效 - 公司研发整体效能因AI代码助手提升30%以上[18] - AI系统助力《卡拉彼丘》在Steam平台好评率提升24%,KOL建联效率提升超30%[18] - AI客服系统实现75%高频问题自助解决,人工介入率下降40%[18] 现金流和融资活动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96.9百万元减少46.7%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5.0百万元[42] - 公司完成配售100,252,800股普通股,配售价每股0.72港元,所得款项总额约72.18百万港元,净额约70.19百万港元[5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配售所得款项已动用约23.02百万港元,未动用金额为47.17百万港元[54] - 公司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5785.6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3380万元增长71.2%[107] - 公司购买无形资产支出人民币8542.6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465.3万元增长91.3%[107] - 公司发行新股获得款项净额人民币6650万元[106][107] - 公司回购库存股份支出人民币3320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45.7万元增长508.3%[106][107] - 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1.05013亿元,较期初人民币1.96926亿元减少46.7%[107] - 公司偿还借款人民币6.08736亿元,新增借款人民币5.3274亿元[107] - 公司已付利息开支人民币3310.5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4145.6万元减少20.1%[10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46.7%至1.05亿人民币(2024年末为1.969亿人民币)[102] - 公司通过配售发行100,252,800股新股,募集资金66,500千元用于游戏开发和推广[176] 借款和负债结构 - 公司总借款从2024年底的人民币1,070.1百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94.1百万元,下降7.1%[42] - 公司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59.5%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56.5%[43]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2024年底的75.0%改善至2025年6月30日的67.1%[43] - 公司约70.3%的借贷总额(人民币698.7百万元)由资产抵押[45] - 公司借款于2025年6月30日合约现金流为人民币1,024,074千元,其中一年内到期部分为人民币887,405千元[12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资本负债比率为67.06%,较2024年12月31日的74.99%有所改善[122] - 公司银行借款账面值为人民币43,000,000元,需遵守资产负债率不高于60%等财务契约[122] - 公司综合负债净额融资总额(不包括收购贷款)不得超过人民币1,800,000,000元[123] - 公司借款总额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9.94079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0.70075亿元减少[193] - 长期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3.66%(2024年:3.79%),短期银行借款加权平均年利率为3.85%(2024年:4.46%)[193] - 2028年可换股债券本金总额为3.86亿港元(约人民币3.52804亿元),初始兑换价为每股3.64港元,调整后为每股3.58港元[196] - 可换股债券负债部分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2.71367亿元,权益部分为人民币1.26702亿元[198] - 可换股债券利息开支按实际年利率16.07%计算,2025年上半年确认人民币883.4万元[198] 资产和投资变动 - 金融资产减值亏损净额同比下降56.0%至人民币3620万元[34] - 公司资本开支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58.7百万元增加46.5%至2025年上半年的约人民币86.0百万元[47] - 总资产下降2.2%至35.121亿人民币(2024年末为35.902亿人民币)[102][103] - 贸易应收款项减少36.6%至1.004亿人民币(2024年末为1.584亿人民币)[102] - 公司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23,84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13,275千元,降幅为3.3%[126] - 第3级金融资产(未上市实体和私募基金投资)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96,661千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289,866千元[126][130] - 第3级金融负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6,201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24,201千元,降幅为1.6%[126][132] - 2025年上半年第3级金融资产产生公平值变动收益人民币2,395千元[130] - 2025年上半年第3级金融负债产生公平值变动损失人民币2,000千元[132] - 无形资产增加18.5%至1,155.25百万人民币,对比期初的1,085.94百万人民币[148] - 投资物业公平值下降1.8%至11.65百万人民币,对比期初的11.86百万人民币[154] - 使用权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79,67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72,933千元,降幅8.5%[156] - 租赁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7,75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413千元,降幅68.9%[156] - 以权益法入账的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87,755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205,053千元,增幅9.2%[160] - 联营公司投资从2024年12月31日的149,786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167,250千元,增幅11.7%[160] - 计入非流动资产的以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297,905千元,较期初296,661千元增长0.4%[164] - 计入流动资产的以公平值计量金融资产期末余额为15,370千元,较期初27,180千元下降43.5%[164]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2,79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28,029千元,降幅29.3%[16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4,37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589千元,降幅22.4%[166] - 账龄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6%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55.5%[168] - 质押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66,54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546千元,降幅55.6%[170] - 预付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4,952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88,094千元,降幅为8.9%[171] - 预付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98,980千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9,342千元,降幅为70.4%[171][174] - 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6,933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62,095千元,降幅为19.8%[171] - 公司期内撇销贸易应收款项73,206千元,主要因客户偿付能力不足[172] - 预付款项减值拨备期内撇销款项69,638千元,去年同期为108,634千元[174] - 受限制现金人民币1.3816亿元已作为贷款抵押按金[194] 股东权益和储备 - 权益总额增长5.0%至15.283亿人民币(2024年末为14.554亿人民币)[102][103] - 公司权益总额增至人民币15.28301亿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16.37537亿元减少6.7%[106] - 股份溢价从2024年12月31日的3,967,098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000,594千元,增幅为0.8%[176] - 总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971,254千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985,704千元,增幅为1.5%[178] - 法定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4,10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11,869千元,增幅为7.5%[178] - 货币换算差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93,713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4,422千元,增幅为0.8%[178] - 公司货币换算差额产生收益人民币70.9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504.1万元减少85.9%[106] 股份激励和购股权计划 - 公司于2025年1月购回20,856,800股股份,总代价35,791,300港元,最高价1.89港元/股,最低价1.54港元/股[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23,390,000股库存股份[64] - 首次公开发售前受限制股份单位计划涉及股份总数为86,270,45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的4.78%[77] - 2023年股份激励计划预留股份数为28,207,966股,占公司采纳日期已发行股本的2%[80] - 2023年新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1月1日购股权数量为29,789,900份[81] - 2023年新购股权计划在2025年上半年新授出23,245,000份购股权[81] - 2023年新购股权计划于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51,974,472份[8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51,974,472份[91] - 2025年1月23日向其他雇员参与者授予6,245,000份购股权,行使价1.654港元[88] - 2025年5月27日向董事授予总计6,000,000份购股权,其中陈湘宇2,000,000份行使价1.000港元,关嵩和杨佳亮各2,000,000份行使价0.748港元[86] - 2025年5月27日向其他雇员参与者授予11,000,000份购股权,行使价0.748港元[8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新授予购股权23,245,000份,失效1,060,428份[90] - 2024年1月25日向高管授予800,000份购股权,其中高炼惇和关嵩各400,000份,行使价均为1.592港元[83] - 2024年6月6日向其他雇员参与者授予8,278,500份购股权,行使价3.010港元[83] - 2023年7月28日向其他雇员参与者授予总计4,668,000份购股权,行使价介于3.580-4.920港元[83] - 截至2025年1月1日,公司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29,789,900份[83][84] - 所有购股权行使期限均为10年,从授予日期起计算[83][86][88] - 公司授出购股权总数达51,974,472股[93] - 2025年5月27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为0.748港元[93] - 购股权计划中可供未来授出的购股权数量从26,626,033份减少至4,441,461份[95] - 潜在发行股份总数占公司已发行总股本加权平均数的1.37%[95] - 公司完成配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