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新银行集团(02356) - 2025 - 中期财报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净利息收入增长9.4%至27.76亿港元[5] - 净服务费及佣金收入增长20.4%至7.27亿港元[5] - 除税前溢利增长15.1%至18.19亿港元[5] - 净交易收入大幅增长至2.72亿港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5.7885亿港元[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间溢利为13.96074亿港元,2025年同期增长13.1%[1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股东应占溢利为157.885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9.607亿港元增长13.1%[66][67] - 用于计算稀释每股盈利的溢利为147.523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30.802亿港元增长12.8%[67] - 扣除若干投资及固定资产之收益及亏损前之营运溢利为13.60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1.48亿港元增长18.5%[182] - 公司总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9.4%,从253.87亿港元增至277.65亿港元[190][194] - 公司总非利息收入增长36.2%,从74.81亿港元增至101.91亿港元[190][194] - 跨分项抵销后集团2025年上半年总营运收入3,795,596千港元,同比增长15.5%[198] - 香港及其他地区2025年上半年营运收入为3,616,656千港元,同比增长16.7%[198] - 澳门地区2025年上半年营运收入180,141千港元,同比下降4.2%[19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信贷减值亏损增加33.8%至7.28亿港元[5] - 雇员薪酬及福利支出增长至12.2767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1.13239亿港元增长10.3%[48] - 信贷减值损失新增准备净额(扣除回拨)为7.792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82402亿港元增长33.8%[50] - 客户贷款及垫款信贷减值损失为7.0641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50546亿港元增长28.3%[50] - 香港利得税支出为2.44732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54065亿港元增长58.9%[63] - 公司总信贷减值损失增加33.8%,从54.40亿港元增至72.81亿港元[190][194] - 企业银行业务信贷减值损失增加10.7%,从27.75亿港元增至30.73亿港元[190][194] 各业务线表现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净利息收入大幅增长48.5%,从65.07亿港元增至96.65亿港元[190][194] - 个人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增长7.2%,从109.45亿港元增至117.31亿港元[190][194] - 企业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下降7.9%,从58.22亿港元降至53.63亿港元[190][194] - 财资及环球市场业务非利息收入激增508.8%,从2.10亿港元增至12.80亿港元[190][194] - 服务费及佣金收入从2024年6月的71.2467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82.9048亿港元,增幅为16.4%[39] - 零售投资及财富管理服务收入从2024年6月的6.6704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12.4822亿港元,增幅为87.1%[39] - 证券经纪佣金收入从2024年6月的5.2123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的8.3861亿港元,增幅为60.9%[39] - 信用卡服务费收入从2024年6月的12.6008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10.6245亿港元,降幅为15.7%[39] - 服务费及佣金支出从2024年6月的10.9081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1.02285亿港元,降幅为6.2%[39] - 外汇交易净收益大幅增长至24.299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8.9746亿港元增长170.8%[44] - 持作交易用途的证券净收益由亏损767,000港元转为盈利1.503亿港元[44]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及其他地区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1,845,870千港元,同比增长20.1%[198] - 澳门地区2025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26,812千港元,同比由盈利42,981千港元转为亏损[198] 资产和负债 - 客户存款达2039.55亿港元[8] - 贷款总额达1436.01亿港元[8] - 总资产增长至2606.84亿港元[8] - 股东资金增至348.29亿港元[8]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权益合计为351.40583亿港元,较年初338.23372亿港元增长3.9%[1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42.86982亿港元,较期初129.35848亿港元增长10.5%[13] - 交易证券及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20.106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中的33.374亿港元,增幅达66.0%[69] - 非上市债务证券投资从2024年底的19.966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33.280亿港元,增长66.7%[69] - 客户贷款及垫款总额从2024年底的1383.743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中的1394.894亿港元,增长0.8%[80] - 贸易票据从2024年底的14.765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9.772亿港元,增长33.9%[80] - 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83.74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94.89亿港元[84] - 以公平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末的448.09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67.34亿港元,增长4.3%[109] - 债务证券投资中,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发行部分从128.86亿港元增至179.19亿港元,增长39.1%[109] - 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末的355.54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36.22亿港元,减少5.4%[111] - 客户存款总额为203,954,890千港元,较2024年底的201,568,051千港元增加1.2%[127] - 活期及往来存款为36,666,211千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29.4%[127] - 储蓄存款为49,050,060千港元,较2024年底增加21.7%[127] - 已发行存款证账面值为1,890,009千港元,较2024年底的4,294,996千港元减少56.0%[129] - 后偿债务总额为4,273,505千港元,较2024年底的4,146,914千港元增加3.1%[132] - 股东资金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35.12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48.29亿港元,增幅为3.9%[14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为260,683,805千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56,339,081千港元增长1.7%[160][163] - 客户存款从2024年底的201,568,051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203,954,890千港元,增长1.2%[160][163] - 各项贷款及其他账目由143,048,675千港元增至143,600,870千港元,微增0.4%[160][16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14,131,725千港元增至14,896,976千港元,增长5.4%[160][163] - 1个月内到期的负债从2024年底的69,257,756千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86,702,513千港元,大幅增长25.2%[160][163] - 以摊余成本列账的金融资产由35,522,368千港元降至33,622,144千港元,减少5.3%[160][163] - 后偿债务从4,146,914千港元增至4,273,505千港元,增长3.1%[160][163] - 公司总资产增长1.7%,从2563.39亿港元增至2606.84亿港元[190][194] - 公司总负债增长1.4%,从2225.16亿港元增至2255.43亿港元[190][194] - 集团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达260,683,805千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7%[198] - 集团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225,543,222千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1.4%[198] 现金流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净流入20.16466亿港元,而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9.58962亿港元[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6926.7万港元[1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83566亿港元[13] - 经营活动中产生的现金净流入为20.1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净流出19.59亿港元显著改善[182] - 客户存款变动带来23.87亿港元现金流入,较2024年同期的9.10亿港元增长162.3%[182] 信贷资产质量 - 阶段3减值准备从2024年底的8.730亿港元增至2025年中的11.589亿港元,增长32.8%[80] - 其他资产从2024年底的47.525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40.692亿港元,减少14.4%[80] - 减值准备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15.32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9.17亿港元[84] - 信贷减值贷款占贷款总额百分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3.21%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2%[84] - 逾期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8.09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0.89亿港元[88] - 逾期贷款占比从2024年12月31日的2.75%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93%[88] - 阶段3减值准备从2025年1月1日的8.73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59亿港元[105] - 期内贷款撇销金额达3.68亿港元[105] - 收回抵押品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8亿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57亿港元[99] - 预期信贷亏损准备总额从2024年1月1日的11.82亿港元增至2024年12月31日的15.99亿港元,增长35.3%[107] - 阶段3预期信贷亏损准备大幅增加至8.73亿港元,较期初增长79.9%[107] - 期内信贷亏损准备变动中,因PDs/LGDs/EADs及前瞻性假设变动增加9.21亿港元[107]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盈利1.12港元[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3.04501亿港元[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2024年末期股息5.48243亿港元[10]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支付额外权益性工具派发款项1789.7万港元[10] - 利息收入从2024年6月的620.57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531.885亿港元,降幅为14.3%[35] - 利息支出从2024年6月的366.7009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254.2396亿港元,降幅为30.7%[35] - 证券投资利息收入从2024年6月的218.3686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203.834亿港元,降幅为6.7%[35] - 各项贷款利息收入从2024年6月的362.804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294.7737亿港元,降幅为18.8%[35] - 客户存款利息支出从2024年6月的332.7335亿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227.5216亿港元,降幅为31.6%[35] - 联营公司重庆银行投资于2024年6月30日确认减值损失1600万港元[53] - 对重庆银行投资的初始成本为12.13亿港元[53] - 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4.05752132亿股,与上年同期持平[64] - 衍生金融工具名义本金总额从2024年底的4771.152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4647.906亿港元,减少2.6%[74][77] - 交易用途衍生工具资产从2024年底的18.000亿港元降至2025年中的16.621亿港元,减少7.7%[74][77] - 贸易票据在2025年6月30日和2024年12月31日均无逾期超过3个月的余额[95] - 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内地持有可变现价值5618.4万港元的其他物业[100] - 行产及其他固定资产从2024年末的30.01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24亿港元[113] - 行产、傢俬及设备期内新增投资1.42亿港元[117] - 行产、傢俬及设备期内折旧支出1.25亿港元[117] - 使用权资产保持稳定,从2024年末的3.52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52亿港元[113] - 使用权资产(物业)为352,435千港元,较2024年底的352,098千港元基本持平[120] - 租赁负债为378,672千港元,较2024年底的377,340千港元略有增加[120] - 投资物业价值为758,246千港元,较2024年底的708,021千港元增加50,225千港元[122] - 投资物业新增50,225千港元,而2024年全年新增262,687千港元[122] - 2024年投资物业重估产生公平值亏损101,882千港元[122] - 保留盈利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8.77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58.90亿港元,增长4.1%[140] - 监管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5.445亿港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4.554亿港元,下降16.4%[141][143] - 已签约但未提拨准备的资本开支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82.1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39.4万港元,减少11.7%[145] - 信贷承诺合约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41.93亿港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43.24亿港元,增长0.2%[147] - 信贷风险加权数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21.55亿港元激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8.63亿港元,增长172.1%[149] - 已抵押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43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1.67亿港元,增长177.1%[153] - 经营租赁未来应收最低付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3188.4万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048.3万港元,减少4.4%[156] - 净流动性差距由33,823,372千港元扩大至35,140,583千港元,增长3.9%[160][163] - 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从4,083,731千港元减少至3,226,219千港元,下降21.0%[160][163] - 3个月至1年到期的资产从39,161,173千港元增至43,681,090千港元,增长11.5%[160][163] - 按公平值计量的资产总额为53,297,244千港元,其中第1级4,926千港元,第2级51,674,843千港元,第3级1,617,475千港元[169] - 按公平值计量的负债总额为4,621,197千港元,全部归类于第2级[169] - 第3级金融资产为非上市实体股份投资,其公平值计量采用市盈率20.41倍至44.85倍作为关键参数[170][173] - 若第3级资产关键参数发生5%有利变动,公司其他全面收益将增加8,0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7,800万港元)[170][173] - 若第3级资产关键参数发生5%不利变动,公司其他全面收益将减少8,000万港元(2024年12月31日:7,800万港元)[170][1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债务证券投资以公平值计量且变动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额为45,115,692千港元,全部归类于第2级[169] - 交易用途债务证券资产为3,332,932千港元,全部归类于第2级[169] - 交易用途衍生金融工具资产为1,662,107千港元,全部归类于第2级[169] - 对冲用途衍生金融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