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趣致集团(00917) - 2025 - 中期财报
趣致集团趣致集团(HK:00917)2025-09-17 16:32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入人民币676.2百万元,同比增长31.3%[11][12] - 总收入从人民币515.1百万元增至人民币676.2百万元,同比增长31.3%[27]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76.18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110] - 总收入增长至676189千元,同比增长31.3%[123][126] - 毛利人民币385.5百万元,同比增长37.0%[11][12] - 毛利从人民币281.4百万元增至人民币385.5百万元,增长37.0%,毛利率从54.6%提升至57.0%[35] - 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385.5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0%[110] - 期内利润人民币128.4百万元,去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846.2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11][13] - 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人民币128.4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亏损人民币1,846.2百万元实现扭亏为盈[43]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3.955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83.708亿元人民币[110] - 税前利润由2024年亏损人民币1,837,084千元转为2025年盈利人民币139,550千元[135] - 2025年上半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为12.339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亏损184.786亿元人民币[110] - 母公司普通股持有人应占利润由2024年亏损人民币1,847,864千元转为2025年盈利人民币123,391千元[138]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从人民币233.7百万元增至人民币290.7百万元,增长24.4%[34] - 销售及分销费用从人民币141.9百万元增至人民币172.7百万元,增长21.7%[37] - 研发投入人民币77.8百万元,同比增长107.7%[13] - 研发开支由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37.5百万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77.8百万元,增长107.7%[40] - 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7.783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7%[110] - 研发开支同比大幅增长107.7%,从2024年人民币37,484千元增至2025年人民币77,837千元[130] - 2025年上半年其他费用为人民币3.8百万元,主要为汇兑损失[41] - 所得税开支由2024年上半年的人民币9.2百万元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人民币11.2百万元,实际税率8.7%[42] - 所得税开支总额同比增长22.1%,从2024年人民币9,161千元增至2025年人民币11,187千元[135] - 以股份为基础的开支约人民币754.2万元,同比下降14.4%(2024年同期:881.4万元)[83] - 股份激励计划开支同比下降14.4%,从2024年人民币8,814千元降至2025年人民币7,542千元[13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亏损在2025年为零,而2024年为人民币1,899,415千元[130] 营销服务业务表现 - 营销服务收入人民币568.0百万元,同比增长37.9%[11][15] - 营销服务毛利人民币353.3百万元,同比增长43.8%[15] - 标准化营销服务收入人民币483.2百万元,同比增长34.3%[15] - 增值营销服务收入人民币84.9百万元,同比增长63.1%[15] - 营销服务收入从人民币411.8百万元增至人民币568.0百万元,同比增长37.9%[29] - 标准化营销服务收入从人民币359.7百万元增至人民币483.2百万元,同比增长34.3%[29] - 增值营销服务收入从人民币52.0百万元增至人民币84.9百万元,同比增长63.1%[29] - 营销服务收入达568020千元,同比增长38.0%[126] - 每名大客户平均收入增至人民币16.2百万元,同比增长52.2%[16] 商品销售业务表现 - 商品销售分部收入为人民币83.2百万元,同比增长6.1%[21] - 商品销售分部毛利为人民币21.3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1] - 商品销售收入从人民币78.4百万元增至人民币83.2百万元,同比增长6.1%[32] - 商品销售收入为83219千元,同比增长6.1%[126] 其他服务业务表现 - 其他服务分部收入为人民币25.0百万元,同比增长0.2%[23] - 其他服务分部毛利为人民币10.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3] - 其他服务收入从人民币24.9百万元增至人民币25.0百万元,同比增长0.2%[33] - 其他相关服务收入保持稳定为24950千元,同比增长0.2%[126] 资产和现金流状况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达人民币1,141.2百万元[1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892.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141.2百万元[50]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14.1187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8.0%[112]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至1141177千元,较期初增长28.0%[117]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底的891,987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1,141,177千元,增长27.9%[151]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大幅增长至216443千元,同比增长172.7%[11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73500千元,同比改善39.0%[117]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106715千元,同比下降83.0%[117] - 新筹集银行贷款290000千元,同比增长13.8%[117] - 贸易应收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10.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14.1百万元,周转天数保持172.3天[45] - 2025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51.408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0.8%[112]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510,008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514,088千元,增长0.8%[143][144]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从2024年底的53,996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57,008千元,增长5.6%[143] - 贸易应付款项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19.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7.0百万元[4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底的19,002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56,982千元,增长199.9%[145][152]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底的218,085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178,299千元,下降18.3%[142] - 存货周转天数由2024年12月31日的65.3天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2天[4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同比下降16.0%,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134,579千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113,063千元[140] - 体验式自动贩卖机成本同比下降0.5%,从2024年12月31日人民币262,909千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人民币261,532千元[140] - 期内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人民币25,250千元,相比2024年全年折旧人民币50,468千元[141]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从2024年底的276,524千元降至2025年6月的230,240千元,下降16.7%[151] - 金融资产总额从2024年底的1,720,386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2,109,452千元,增长22.6%[151] - 金融负债总额从2024年底的481,927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633,492千元,增长31.5%[152] - 2025年6月30日总权益为170.157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8.7%[113] 债务和借款状况 - 银行借款由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26.8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44.7百万元[50] - 资产负债率由2024年12月31日的25.7%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29.4%[51] - 2025年6月30日计息银行借款为54.46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底增长27.6%[112] - 计息银行借款从2024年底的426,840千元增至2025年6月的544,690千元,增长27.6%[152] 技术研发与知识产权 - 在中国注册的软件著作权增至159项[18] - 新提交的专利申请达34项[18] 员工和人力成本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共有195名雇员,较2024年12月31日的186名增长4.8%[59] - 报告期内员工成本总额为人民币22.3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9.7百万元增长13.2%[59]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使用情况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20.51百万港元[68] - 扩展终端网络及提高市场渗透率使用所得款项净额76.38百万港元,占分配额134.56百万港元的56.8%[69] - 优化营销服务使用所得款项净额19.20百万港元,占分配额54.67百万港元的35.1%[69] - 品牌知名度提升使用所得款项净额32.46百万港元,占分配额63.08百万港元的51.5%[69] - 中国一线及新一线城市终端网络扩展使用56.18百万港元,占分配额100.92百万港元的55.7%[69] - 新增终端部署成本使用20.20百万港元,占分配额33.64百万港元的60.0%[69] - 会员体系优化使用16.77百万港元,占分配额42.05百万港元的39.9%[69] - 商业拓展人员招聘使用5.85百万港元,占分配额21.03百万港元的27.8%[6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为4.2051亿港元[71] - 已实际使用所得款项净额2.0103亿港元,占总额47.8%[71] - 未使用所得款项净额2.1948亿港元,占总额52.2%[71] - 加强技术研发投入已使用1837万港元,占计划额度42.05百万港元的43.7%[71] - 战略联盟和收购已使用2203万港元,占计划额度42.05百万港元的52.4%[71] - 一般营运资金已使用1155万港元,占计划额度42.05百万港元的27.5%[71] 股东结构和持股情况 - 殷珏辉女士持有公司股份27.52%权益[73] - 曹理文先生持有公司股份3.36%权益[73] - Beyond Branding持有72,294,252股,占已发行股本27.52%[91] - Jovie Holding Limited持有72,294,252股,占已发行股本27.52%[91] - Q-robot Holding Limited持有8,819,184股,占已发行股本3.36%[91] - 殷珏莲女士持有2,516,224股,占已发行股本0.96%[91] - 上海源及致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有4,000,020股,占已发行股本1.52%[92] - 君联资本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持有21,999,948股,占已发行股本8.37%[95] - 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持有18,000,036股,占已发行股本6.85%[97] - 上海源与趣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持有21,301,836股,占已发行股本8.11%[94] - 无锡源渡一期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持有21,301,836股,占已发行股本8.11%[94] - 金勇先生持有21,301,836股,占已发行股本8.11%[94] - 厦门建鑫投资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8,000,03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85%[98] - 厦门建发新兴产业股权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公司18,000,03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85%[98] - 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18,000,036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85%[98]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发行普通股总数为262,705,446股[101] - 殷珏莲女士通过股份激励计划购股权有权获得最多2,516,224股股份[101] - 吴文洪先生通过股份激励计划购股权有权获得最多1,000,000股股份[101] - 钱俊先生通过股份激励计划购股权有权获得最多2,500,000股股份[101] - 厦门建发有限合伙由厦门建鑫作为普通合伙人持有约1.52%权益[104] - 厦门建发创投作为厦门建发最大有限合伙人持有约49.09%权益[104] - 厦门建发股权投资由厦门建发集团拥有90.0%股权[104] 股份激励计划 - 股份激励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39,318,824股,占已发行股份14.8%[77] - 股份激励计划剩余有效期约6年1个月[82] - 2025年上半年以权益结算的股份奖励计划增加754.2万元人民币[115] - 购股权定价模型采用二项式模型,预期波幅范围53.35%-53.93%[83] - 无风险利率范围2.66%-2.82%[83] - 未行使购股权涉及股份总数39,318,824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5.0%[86][87] - 报告期内无新授出购股权[87] - 董事殷珏辉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50万股(150万股行权价1.0982元/股,100万股行权价6.9444元/股)[85] - 71名雇员持有未行使购股权21,102,600股[85] - 购股权归属期为2-4年[89] - 购股权无绩效目标[89] - 用于计算每股盈利的加权平均普通股数量同比增长94.8%,从2024年134,812,153股增至2025年262,705,446股[139] 金融资产和投资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为人民币230,240千元,其中上市公司投资占226,240千元,非上市公司投资占4,000千元[157] - 上市公司投资公允价值较2024年末下降17.0%,从人民币272,524千元减少至226,240千元[157][158] - 非上市公司投资公允价值保持稳定,维持在人民币4,000千元[157][158]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计量中第1级(活跃市场报价)占比98.3%,第3级(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占比1.7%[157] - 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总额较2024年末下降16.7%,从人民币276,524千元减少至230,240千元[157][158] - 所有金融资产均采用期权定价模型进行公允价值计量[155] - 上市公司投资全部采用第1级公允价值计量(活跃市场报价)[157] - 非上市公司投资全部采用第3级公允价值计量(重大不可观察输入数据)[15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未偿还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158] 公司资本和股本结构 - 公司法定股本为50,000美元,分为5,000,000,000股每股面值0.00001美元的普通股[146] - 公司于2025年7月23日完成配售3,000,000股新股,配售价为每股106.60港元[160] 地区市场表现 - 来自中国内地的收入为676189千元,占全部收入[12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