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滇池水务(03768) - 2025 - 中期财报
滇池水务滇池水务(HK:03768)2025-09-18 16:34

收入和利润(同比)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6.708亿元人民币[12]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708亿元[1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总收入为6.70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79][82] - 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70,82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9.2%[46] - 公司总收入从人民币7.386亿元下降至6.708亿元,降幅为人民币6780万元或9.2%[88] - 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319亿元人民币[12] - 股东应占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319亿元[15] - 归属于公司权益持有人的净利润为131,867千元人民币[46]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132,04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1%[46] - 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13元人民币[12]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基本每股收益约为0.13元人民币[12] - 基本每股收益约为人民币0.13元[15] - 基本及稀释每股收益为0.13元人民币[46] - 2025年上半年税前利润为157,78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3%[46] - 税前利润从人民币1.979亿元降至1.578亿元,降幅为人民币4010万元或20.3%[110] - 税前利润为人民币157.8百万元,同比下降40.1百万元(降幅20.3%)[115] - 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32.0百万元,同比下降11.7%[117] - 非控制性权益利润为182千元人民币[46] - 所得税费用为25,740千元人民币[46] - 所得税开支净额降至人民币25.7百万元,同比减少23.8百万元,实际税率16.3%(降8.7个百分点)[116] 成本和费用(同比)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公司毛利为3.139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4.5%[79][82] - 销售成本从人民币3.716亿元降至3.569亿元,降幅为人民币1470万元或4.0%[87][89] - 公司毛利率从49.7%下降至46.8%,下降2.9个百分点[93][97] - 经营利润从人民币3.067亿元降至2.56亿元,降幅为人民币5070万元或16.5%[102][107] - 财务成本减少至人民币121.1百万元,同比下降10.5百万元,主要因平均利率下降[114] - 公司金融资产和合同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4995.3万元人民币[84] 业务线表现(污水处理) - 公司污水处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73.3%[79][82] - 污水处理业务收入从人民币5.441亿元降至4.92亿元,降幅为人民币5210万元或9.6%[88] - 公司自营污水处理厂在2025年上半年处理污水3.144亿立方米[13] - 自营污水处理厂实现污水处理量3.144亿立方米[16] - 2025年上半年污水处理量314,424千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328,896千立方米下降4.4%[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污水处理产能为1,865千立方米/日,较2024年1,853千立方米/日增长0.6%[48] - 公司运营38个特许经营水厂,包括14个TOO项目、20个BOT项目、2个TOT项目和2个BOO项目[72][75] - 公司污水处理总能力达每日187万立方米,其中99.9%达到国家一级A类排放标准[73][76] - 公司受托管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设计处理能力为每日15万立方米[73][76] - 污水处理持续稳定达标排放且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全面达标[16] - 污水处理业务资本开支同比显著下降,从2024年上半年的13,916千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4,032千元[195] 业务线表现(供水)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供水(包括自来水和再生水)5360万立方米[13] - 供水量(含自来水和再生水)达5360万立方米[16] - 再生水供应量49,616千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48,402千立方米增长2.5%[50] - 自来水供应量3,973千立方米,较2024年同期3,907千立方米增长1.7%[50] - 再生水业务占10.2%,自来水供应占16.5%[79][82] - 供水业务收入从人民币5880万元增至6810万元,增幅为人民币930万元或15.8%[86][88] - 再生水供应产能达334千立方米/日,较2024年329千立方米/日提升1.5%[48] - 自来水供应产能保持75千立方米/日未增长[48] - 公司再生水设施设计日产能达33.4万立方米[74][77] - 公司自来水供应量约为397.3万立方米[78][81] - 供水业务销售成本从人民币2810万元增至3620万元,增幅为人民币810万元或28.8%[91][96] - 水供给业务资本开支同比大幅增长,从2024年上半年的1,891千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24,792千元[195] 业务线表现(其他) - 其他业务收入从人民币1.357亿元降至1.108亿元,降幅为人民币2490万元或18.3%[86][88] - 其他业务销售成本从人民币5400万元降至3790万元,降幅为人民币1610万元或29.8%[92][96] - 公司TOO项目模式贡献总收入63.8%,TOT及BOT项目模式贡献14.8%[71][75] 运营和资本开支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为人民币28.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9百万元大幅增长81.8%[192][193] - 2025年上半年资本开支按业务划分:污水处理人民币4,032千元,水供给人民币24,792千元,其他人民币40千元[195] - 公司预计2025年全年资本开支将达到人民币68.5百万元[195][196] - 特许项目及建设项目资产为人民币717,399千元,较2024年末的人民币730,962千元略有下降[190] - 已签约但未产生的资本性承诺中,不动产、工厂及设备部分为人民币84,030千元[191]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98.5百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入28.5百万元)[121][125] -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人民币50.6百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入42.8百万元)[121][127] - 融资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207.9百万元(去年同期净流出169.5百万元)[121][128]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9.774百万元[121]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98万元大幅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977万元[137] - 受限资金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97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11万元[137] 资产和应收账款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流动资产为人民币18.951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3.204亿元增加5.647亿元[138][142] - 公司总流动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0.164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5.562亿元,主要由于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增加[138][142]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096亿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3.366亿元[137] - 公司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809.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6,336.6百万元,增加527.0百万元或9.1%[154][155] - 应收账款总额中超过2年的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2,055.3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830.5百万元,减少224.8百万元[158] -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913.1天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250.8天,增加337.7天[158] - 应收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项周转天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73.1天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29.6天,增加456.5天[158] - 应收账款中来自地方政府的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4,138.0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596.5百万元,增加458.5百万元[154] - 其他应收款项中来自关联方的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1,154.7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166.7百万元,增加12.0百万元[154] - 应收账款亏损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0.9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73.8百万元,增加12.9百万元[154] - 其他应收款项亏损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50.2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7.4百万元,增加7.2百万元[154] - 特许经营权协议下的应收款项(流动资产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50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036万元,增长4.6%[140][143] - 存货从2024年12月31日的621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25万元,增长17.7%[145][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期间存货周转天数为3.4天,较2024年增加0.5天[146][150] - 应收客户建造合同款(流动资产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2458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062万元,增加604万元[147][151] 负债和借款 - 公司总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45.89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7.969亿元人民币[175][178] - 公司平均实际利率从2024年的5.77%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76%[175] - 净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5%微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46.8%[184] - 短期借款(即期或1年内)为24.055亿元人民币,占借款总额的50.1%[184] - 1至2年内到期的借款为14.28亿元人民币[184] - 由污水处理收益担保的借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6.797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34亿元人民币[178][181] - 昆明自来水集团为公司3.33亿元人民币的借款提供了担保[179][182] - 公司为昆明自来水集团1亿元人民币的借款提供了担保[179][182] - 公司与兴业金融租赁订立人民币400百万元融资租赁回租协议[132] - 与建信金融租赁订立总额不超过人民币200百万元融资租赁回租协议[132] 应付账款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1,984.4百万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977.4百万元,减少7.0百万元或0.4%[163][164] - 应付账款中1年以内的部分从2024年12月31日的369.6百万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59.1百万元,增加189.5百万元[167] - 应付账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257.9天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92.2天[170]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周转天数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7.4天显著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999.1天[170][172]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6.960亿元微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6.611亿元[137]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昆明发展投资集团持有公司20,959,760股内资股,占公司总股本的2.04%[37] - 昆明城投由昆明市国资委直接持股约84.42%[37] - 昆明农业投资由昆明市国资委持股约90%[36] - 安居集团由昆明市国资委直接持股65.05%[34] - 公司股份包括H股及内资股[39] - 内资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36] - H股每股面值为人民币1.00元[36] - 公司于2010年12月23日在中国云南省成立[34] - 报告期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39]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9月12日[39] 管理举措 - 公司成立财务中心优化资金与融资管理体系[24][25] - 上半年完成多子企业的清算注销工作以实现组织精简[20][22] - 应收账款催收力度持续加强以提升资金效益[24][25] - 完成7座水质净化厂光伏电站并网发电[20][22] 员工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1,091名全职员工,其中运营人员最多,达527人[198][199] - 2025年上半年员工福利及劳务开支为人民币70.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0.4百万元微增0.7%[199][200] 资产处置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出售绥江国润水务80%股权,现持股20%[40]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出售彝良国润水务80%股权,现持股20%[40] - 公司于2023年12月29日出售昭通国润水务80%股权,现持股20%[40] 行业政策与趋势 - 国家发布《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强化工业园水污染防治及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要求[57] - 生态环境领域科技创新实施意见聚焦智能流域水污染监测和新兴污染物处理技术[57] - 持续推进污水处理行业定价机制改革,推动生态补偿方式向市场化补偿转型[57] - 国家出台《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行动方案(2025–2027年)》提出提升入河排污口整治效能等多项措施[58] - 国家推动污水处理行业收费机制改革与健全,积极拓展生态保护补偿方式[58] - 《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和《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升行动(2023–2025年)》为再生水利用设定了明确目标[62][64] - 《关于加快发展节水产业的指导意见》和《重点城市再生水利用三年行动计划》等政策加大了再生水市场普及[62][64] - 中国政府出台《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和《城镇水务数字化转型指南》,将城市供水纳入国家战略体系[65][67] - 政策重点转向推动智慧水务平台覆盖率提升和再生水利用率提高[65][67] - 地方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鼓励企业参与老旧管网改造和技术研发[65][67] - 物联网传感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决策系统广泛应用于供水全生命周期管理[66][68] - 在“双碳”目标推动下,供水行业将更加注重绿色化与资源化发展[66][68] -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城市供水需求将持续增长,对水安全和服务便捷性要求不断提升[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