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营业额为人民币8,438,364千元,同比增长11.9%[14] - 公司整体收益为人民币8438.4百万元,同比增长11.9%[25] - 集团收入为人民币84.384亿元,同比增长11.9%[61][62][63][64] - 公司总收益增长11.9%,从75.42亿元人民币增至84.38亿元人民币[75] - 公司收益从75.43亿人民币增长至84.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9%[181] - 毛利为人民币864,354千元,同比下降18.6%[14] - 毛利润下降18.6%,从10.62亿元人民币降至8.64亿元人民币,毛利率从14.1%降至10.2%[77][79] - 毛利从10.62亿人民币下降至8.64亿人民币,同比减少18.6%[181]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9,482千元,同比下降71.3%[14]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93,741千元,同比下降61.7%[14]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6950万元,同比下降71.3%[61][63]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9370万元,同比下降61.7%[61][63] - 税后利润大幅下降至695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2.42亿元人民币)[93][98] - 期内溢利暴跌71.3%,从2.42亿人民币降至6948.2万人民币[181]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下降61.7%,从2.45亿人民币降至9374.1万人民币[181]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07元[14][16] - 每股基本盈利从人民币0.18元降至0.07元,减少61.1%[181] - 税前溢利大幅下降56.2%,从2.66亿人民币降至1.17亿人民币[18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税后溢利为6948.2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下降[19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税前溢利为11.6541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6.6049亿元人民币下降56.2%[196] - 截至2024年6月止六个月,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2.45亿元[192]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9374.1万元人民币,其中母公司拥有人应占部分为9374.1万元人民币,非控股权益为亏损2425.9万元人民币[193]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销售成本增长16.9%,从64.81亿元人民币增至75.74亿元人民币[76][78]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长24.1%,从2.46亿元人民币增至3.06亿元人民币[81][85] - 员工总数为17,957人,员工福利开支为835.9百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714.0百万元增长17.1%[113] - 折旧与摊销总额为408.88亿元人民币,其中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3.6169亿元人民币,投资物业折旧908.4万元人民币,使用权资产折旧2064.5万元人民币,无形资产摊销14.1982亿元人民币[19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网络电源电池业务销售额为人民币3,428.8百万元,占总销售额40.6%[24] - 网络电源电池销售额同比增长9.4%[24] - 网能电池业务收入人民币3428.8百万元,占总销售额40.6%,同比增长9.4%[26] - 起動電池业务收入人民币3115.3百万元,占总销售额36.9%,同比增长9.6%[28][30] - 动力电池业务收入人民币621.8百万元,占总销售额7.4%,同比下滑9.5%[29][31] - 回收铅业务收入人民币1089.5百万元,同比大幅增长46.4%[32][35] - 电源解决方案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3.489亿元,同比增长8.1%[62][64] - 回收铅业务收入为人民币10.895亿元,同比增长46.4%[62][64] 各地区表现 - 中国内地销售收入为人民币47.648亿元,同比增长9.2%,占总收入56.5%[69][71] - EMEA地区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5.347亿元,同比增长31.7%[70][72] - 美洲地区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4.124亿元,同比增长4.7%[70][72] - 亚太地区(不含中国内地)销售收入为人民币7.264亿元,同比增长9.3%[70][72] - EMEA地区收益大幅增长31.7%,从11.65亿元人民币增至15.35亿元人民币[7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翻倍至945太瓦时,占全球总用电量约3%[33][36] - 公司战略投资数据中心和通信高端铅酸电池业务作为核心增长引擎[43][44] - 售后渠道市场利润率和现金流优于前端市场[47] - 墨西哥生产基地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52][55] - 公司正加速锂电池配套系统研发创新[48][50] - 构建锂电池技术为核心、铅碳电池和钠离子电池协同发展的多元化产品矩阵[51][54] - 通过SAP系统动态调整北美与东南亚产能分配比例[53][56] - 已启动墨西哥基地产能扩张和美国本土建厂可行性研究[57] - 2025年2月提议分拆子公司Leoch Energy Inc在美国独立上市[59] - 分拆业务涵盖EMEA、美洲和亚太地区(除中国大陆及港澳)的备用电池、启动电池和动力电池[59] - 公司计划2025年2月分拆Leoch Energy Inc.在美国单独上市[60]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入及收益增长111.7%,从6590万元人民币增至1.39亿元人民币[80][8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2.75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为14.06亿元人民币)[99] - 银行借款总额为53.42亿元人民币(2024年底为51.22亿元人民币)[100] - 资产负债率为34.6%(2024年底为35.3%)[101] - 公司净流动资产为640.3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96.2百万元下降50.6%[104] - 现金及银行存款为1,275.4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406.0百万元减少9.3%[104] - 银行借贷为5,342.0百万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121.5百万元增加4.3%[104] - 银行借贷实际利率区间为2.00%至8.25%,较2024年12月31日的2.00%至9.60%有所收窄[104] - 资产负债比率为34.6%,较2024年12月31日的35.3%下降0.7个百分点[104] - 非流动资产总额从520.0亿人民币增长至569.9亿人民币,增加9.6%[185] - 流动资产总额从932.4亿人民币增至972.7亿人民币,增长4.3%[185]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7.44亿人民币减少至6.54亿人民币,下降12.1%[185] - 贸易应收款项从37.04亿人民币增至39.75亿人民币,增长7.3%[185]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80.28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90.86亿元,增长13.2%[187] - 计息银行借贷(流动部分)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0.05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3.96亿元,增长9.8%[187] - 流动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2.96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6.40亿元,下降50.6%[187] - 非流动负债总额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4.77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2.95亿元,下降12.3%[187] - 计息银行借贷(非流动部分)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1.16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9.46亿元,下降15.3%[187] - 可换股债券(流动部分)在2025年6月为人民币7253万元,而2024年末为零[187] - 贸易及票据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6.03亿元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0.81亿元,增长18.3%[187] - 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5.98亿元微增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6.48亿元,增长1.1%[188]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20亿元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3.96亿元,下降5.8%[188] - 公司宣派2024年末期股息导致保留溢利减少9140.4万元人民币[193] - 公司行使购股权导致股本增加224.9万元人民币,股份溢价账增加2899.1万元人民币,购股权储备减少90.69万元人民币[193] - 公司综合储备从2024年12月31日的445.326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450.1001亿元人民币[19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存货增加13.8807亿元人民币,贸易应收款项增加3.05977亿元人民币[1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增加4.77621亿元人民币[19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5.0277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经营所用现金5.99191亿元人民币有显著改善[197]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的人民币-3.72亿元扩大至2025年的人民币-7.08亿元[199] - 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为人民币5.86亿元,与去年同期的人民币5.76亿元基本持平[199] - 无形资产增加支出大幅上升至人民币1.8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03亿元增长80.5%[199] - 已收利息大幅减少至人民币666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642万元下降59.4%[199] - 新借银行借贷大幅增加至人民币45.58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33.66亿元增长35.4%[200] - 偿还银行借贷增至人民币42.96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8.79亿元增长49.2%[200]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下降至人民币1.13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66亿元减少57.4%[200]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6.5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8.57亿元减少23.7%[200] - 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7.4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15.63亿元大幅减少52.4%[20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人民币-9143万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7.06亿元有所改善[200] 股息和股东回报 - 建议每股中期股息为无[14][17][18] - 集团未建议派付期内中期股息[17][18] - 董事会不建议宣派中期股息(2024年同期为每股4港仙)[122][124] 公司治理和股权结构 - 董李博士通过全资公司Master Alliance Investment Limited实益持有1,018,547,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1.11%[135]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32,319,357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132][135] - RAYS Capital Partners Limited持有96,256,993股,占股6.72%[135] - Asian Equity Special Opportunities Portfolio Master Fund Limited持有84,079,804股,占股5.87%[135] - 新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为19,521,500股,占已发行股本1.36%[140] - 2010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为2,987,000股,占已发行股本0.21%[137] - 洪渝女士持有1,284,000股股份及700,000股新购股权计划期权[128] - 吴扣月先生持有700,000股股份及600,000股新购股权计划期权[132] - 曹亦雄先生持有950,000股股份及150,000股新购股权计划期权[128] - 刘智杰先生持有350,000股购股权(2010年计划200,000股+新计划150,000股)[128] - 2010年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2,987,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21%[141][144] - 新购股权计划可供发行股份总数为97,335,966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6.80%[141][144] - 新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数为19,521,500股,占已发行股本约1.36%[1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股份加权平均收市价为每股2.27港元[141][144] - 审计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曹亦雄任主席 刘智杰和卢志强为成员[165][169] - 公司主席董李博士因公务未能出席2025年5月16日股东周年大会[161][164]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卢志强自2025年7月24日起担任亚洲电视控股执行董事及主席[162] 融资和贷款安排 - 公司于2025年6月16日偿还Facility Agreement I贷款,包括231,075,000港元和70,375,000美元[146][149] - Facility Agreement I贷款分五期偿还,比例分别为15%、17.5%、20%、22.5%和25%[147] - Facility Agreement II提供总额428,000,000元人民币循环贷款(A段)和172,000,000元人民币定期贷款(B段)[152][154] - B段贷款分五期偿还,比例分别为5%、5%、10%、20%和60%[157] - 控股股东董李博士需直接或间接持有公司至少51%股权及投票权,否则构成违约[148][150][157][158] - 总承诺金额在加入新贷款人后可增加至不超过1,000,000,000元人民币[152][154] 审计和合规 -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对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中期财务资料出具无保留审阅结论[176][178]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08][115] - 无价值超过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111][118] - 无重大收购或出售子公司、联营公司或合营企业事项[112][119]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无任何库存股份持有[166][170] - 公司期内未进行任何股本集资活动或出售库存股份[167][171] - 公司期内及其附属公司未购买 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66][170] - 自2025年6月30日至报告发布日无影响集团的重大事件发生[168][172]
理士国际(0084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