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脉阳光(02522) - 2025 - 中期财报
一脉阳光一脉阳光(HK:02522)2025-09-18 21:26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4.67049亿元,同比增长12.9%[8] - 公司报告期内总收入为人民币4.67亿元[17] - 公司收入为人民币467.0百万元,同比增长12.9%,环比增长34.6%[57] - 收入较2024年下半年的人民币3.469亿元环比增长34.6%[10]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583.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545.9%[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644.3万元,同比增长328.6%[8] - 期内溢利大幅增长至人民币15.8百万元,同比上升1,545.9%[68]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64亿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3840万元[167] - 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6,443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溢利人民币3,836千元,增长328.7%[173][174] - 经营溢利同比增长142.7%至人民币3.73亿元[167] - 基本每股盈利为人民币0.046元,去年同期为人民币0.011元[167] - EBITDA为人民币1.35443亿元,同比增长18.7%[8] - EBITDA增长至人民币135,443千元,同比上升18.7%[69] 成本和费用 - 毛利为人民币1.37246亿元,同比下降14.0%[8] - 毛利为人民币137.2百万元,同比下降14.0%[61] - 毛利率为29.4%,同比下降9.2个百分点[61] - 毛利同比下降14.0%至人民币13.7亿元[167]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29.8百万元,同比增长29.8%[60] - 销售开支减少至人民币26.9百万元,同比下降18.5%[62] - 行政开支减少至人民币75.0百万元,同比下降32.5%[63] - 研发开支增加至人民币7.6百万元,同比上升33.3%[64] - 财务成本净额增加至人民币11.5百万元,同比上升16.2%[66] - 公司雇员福利开支约为人民币92.9百万元[84] 影像中心服务业务表现 - 影像中心服务收入约为人民币2.996亿元[18] - 影像中心服务收入同比下降6.1%[18] - 影像中心服务收入环比增长4.5%或人民币1280万元[18] - 影像中心服务收入为人民币299.6百万元,同比下降6.1%[57] - 新增开发11个影像中心(按签署协议)并开始运营12个影像中心(按签署运营确认函)[1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开发影像中心126个(含10个旗舰型/34个区域共享型/68个专科医联体型/14个运营管理型)[22] - 同期已运营影像中心115个(含9个旗舰型/30个区域共享型/60个专科医联体型/16个运营管理型)[22] - 在建影像中心11个(含1个旗舰型/3个区域共享型/7个专科医联体型)[23] - 公司拥有覆盖全国的115个医学影像中心网络[44] - 医学影像中心网络平均每天产生2-3万例标准化医学影像数据[44] - 公司通过四类影像中心提供服务[18] 影像解决方案服务业务表现 - 影像解决方案服务新增客户354家[10] - 影像解决方案服务新增客户354家[41] - 公司影像解决方案服务收入达人民币1.609亿元,同比增长88.9%[24] - 影像解决方案服务收入环比增长人民币1.085亿元(207.1%)[24] - 影像解决方案服务收入为人民币160.9百万元,同比增长88.9%[57] - 将原有服务拆解标准化为30余个可独立组合的轻小型模块产品[41] 一脉云服务业务表现 - 一脉云服务收入人民币650万元,同比下降31.9%[27] - 云平台服务收入同比增长16.9%[27] - 一脉云服务收入为人民币6.5百万元,同比下降31.9%[57] 业务拓展和战略合作 - 公司通过收购布局核医学业务[17] - 公司收购高脉健康70%股权以强化核医学能力[22] - 公司与讯飞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交所上市代码:2506)签署战略合作协议[29] - 公司与京东健康等互联网平台合作,通过线上问诊+线下影像检查交付模式实现日均联合服务量大幅增长[100] - 公司协同汉吉健康管理推动影像技术在肿瘤早筛、老年痴呆预防等健康管理领域应用[100] - 公司与高校药企共建临床研究影像平台,为新药研发提供影像数据支持[100] - 公司与设备厂商构建设备+服务深度捆绑合作范式,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一体化服务包[94] - 公司通过"一证多址"模式在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设立区域共享型影像分中心[20] - 公司在江西等地已实现"一证多址"业务模式[108] 数据产品和AI技术发展 - 公司孵化企业发布全球首个全模态医学影像基座大模型[15] - 公司数据产品已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架[15] - 公司附属公司在上海数据交易所上架CT胸部病变标注数据(挂牌编号:1571967301-YLIIIEJ5101)[30] - 公司附属公司南昌一脉阳光医学影像诊断有限公司获得全国首个医学影像智慧平台标准数据库登记[29] - 公司附属公司北京一脉阳光医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完成医学影像结构化数据标准集登记[29] - 公司被授牌成为南昌市数商生态联盟成员单位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基础设施建设[32] - 公司在湘潭区域为9家医院打造一体化医学影像云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33] - 公司优化全模态智慧PACS系统,支持DICOM、HL7等多协议接入,兼容国内外主流影像设备[95] - 公司推进与各地政府建立全域影像互认标准体系,实现县域内所有公立医院数据互通[97] - 公司建立可追溯可审计的数据治理SOP,采用患者授权+匿名化处理双重保障机制[97] - 公司扩大数据产品上架范围,从单病种标注数据拓展至多模态融合数据等高端产品[97] - 公司依托一脉云平台规模化数据积累,以量足质优类全数据支撑AI训练[98] - 公司以全线覆盖影像中心网络为试验场,提供AI产品从原型测试到规模化验证全周期支撑[98] - 公司持有97项软件著作权及2项医疗器械注册证[27] 海外业务表现 - 海外业务累计完成15个销售项目合同签署[34] - 公司与马拉威共和国达成百万美元级别医疗设备合作[34] - 公司与塞拉利昂共和国完成首批造影剂产品跨国交付[34] - 公司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及北非等区域接洽逾3家专业医疗机构推动合作[34] 现金流和财务状况 - 经营现金流净额增长至人民币93.0百万元,同比显著改善[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至人民币364.7百万元[7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长39.0%至人民币36.47亿元[1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为人民币364,729千元,较期初的262,387千元增长39.0%[176] - 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93,020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34,127千元增长172.5%[176]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人民币64,071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5,389千元减少63.5%[176]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人民币73,39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257,962千元减少71.5%[176] - 资产总额增长7.1%至人民币242.38亿元[170] - 总权益增长9.5%至人民币162.57亿元[17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5年初的人民币1,455,64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593,687千元,增长9.5%[173] - 资产负债比率优化至25.6%,下降3.6个百分点[74] - 流动资产净值上升至人民币620.4百万元,同比增长25.1%[75] - 公司非衍生金融负债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97,988千元人民币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77,234千元人民币,减少20,754千元[191] - 公司借款及利息总额从476,554千元人民币降至435,656千元人民币,减少40,898千元[19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6,485千元人民币大幅增加至58,977千元人民币,增长123%[191] - 租赁负债从159,460千元人民币减少至123,718千元人民币,下降22%[191] - 公司资本开支总额约为人民币23.7百万元[81] - 收购附属公司支出人民币27,828千元[176] - 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支出人民币18,883千元,较2024年同期的179,308千元减少89.5%[176] - 公司已抵押资产总额约为人民币476.5百万元[82] 融资和资本活动 - 完成配售975万股配售股份,配售价每股2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1.8229亿港元[12] - 配售股份9,750,000股,配售价每股20.00港元,所得款项总额195.00百万港元,净额182.29百万港元[117] - 2025年8月28日完成第二次配售35,000,000股,配售价每股16.76港元[124] - 通过股份配售筹集资金人民币169,294千元[173]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183.48百万港元已全部动用完毕[116] - 50%款项(91.73百万港元)用于扩充医学影像中心网络并已完成[116] - 20%款项(36.70百万港元)用于医学影像领域战略合作及并购并已完成[116] - 20%款项(36.70百万港元)用于拓展东南亚及中东等海外市场并已完成[116] - 10%款项(18.35百万港元)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公司用途并已完成[116]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50%(91.15百万港元)用于业务投资及并购,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24.55百万港元[117]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25%(45.57百万港元)用于海外业务拓展,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117]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15%(27.34百万港元)用于数据及研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117] - 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中10%(18.23百万港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5.83百万港元[117] - 公司于联交所购回846,000股股份,总代价14,217,040港元[114] - 2025年5月购回535,500股,每股价格区间16.68-19.84港元,总代价9,905,170港元[114] - 2025年6月购回310,500股,每股价格区间13.38-14.52港元,总代价4,311,870港元[114] - 购回股份支出人民币49,329千元[173] 股权结构和股东信息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66,061,832股,包括106,933,758股未上市股份和259,128,074股H股[133] - 董事长兼CEO陈朝阳通过员工激励平台及个人持有总计59,088,588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16.18%[132][133] - 员工激励平台赣江新区一脉直接持有59,088,588股股份,包括19,463,291股H股和39,625,297股未上市股份[133] - 北京高盛顾问有限公司持有26,866,770股H股,占H股总数10.37%,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34%[136] - 高盛集团有限公司合计持有26,893,270股H股(含21,000股淡仓),占H股总数10.38%,占已发行股份总数7.35%[137] - 北京人保健康养老产业投资基金持有16,834,403股H股,占H股总数6.50%,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60%[137] -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通过关联公司合计持有16,834,403股H股,占H股总数6.50%,占已发行股份总数4.60%[137] - 执行董事何英飞持有36,000股H股,占H股总数0.01%,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1%[132] - 执行董事兼CFO冯勰持有25,000股H股,占H股总数0.01%,占已发行股份总数0.01%[132] - 除披露外,公司确认无其他董事/高管持有须披露的股份权益或淡仓[135] - 百度集团通过多层控股结构间接持有22,058,814股H股,占H股类别8.51%,占总股本6.03%[140][145] - 中国人寿保险通过控股实体持有22,058,814股H股,权益占比与百度集团完全一致(H股8.51%,总股本6.03%)[140][145] - 江西省国资委通过多层控股持有16,055,834股未上市股份,占未上市股份类别15.01%,占总股本4.39%[140][145] - 赣江新区创新产业投资直接持有14,558,319股未上市股份,占该类别13.61%,占总股本3.98%[140][145] - 高盛集团通过多个实体持有26,866,770股H股好仓及21,000股H股淡仓,控股链最终由高盛集团有限公司100%控制[142] - 雇员激励平台赣江新区一脉直接持有59,088,588股股份(含19,463,291股H股及39,625,297股未上市股份)[142] - 个人股东顾军军持有9,758,849股未上市股份,占该类别9.13%,占总股本2.67%[141] - 浙江金科汤姆猫文化通过江西奋勇科技间接持有9,317,271股未上市股份,占类别8.71%,占总股本2.55%[141][145] - 第二次配售后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401,061,832股,含846,000股库存股份[124] 股份奖励计划 - 公司于2024年10月21日采纳H股股份奖励计划,有效期10年,采用现有股份支付方式[146][147] - 股份奖励计划最高授予股份数目不超过已发行股份总数10%即35,631,183股[154] - 计划上限计算需排除根据条款失效的奖励股份[154] - 股份奖励计划可授予奖励数量为35,631,183股股份[165] - 个别参与者授予上限不得超过计划上限总额[156] - 禁止在年度业绩公布前60天内授予奖励[157] - 禁止在季度或半年度业绩公布前30天内授予奖励[159] - 奖励资金来源包括公司电汇资金或信托现金收入[160] - 受托人可通过场内或场外交易购买H股实施奖励授予[160] - 退还可使用退还股份满足新奖励授予需求[160] - 购买H股可设定价格区间及资金上限等交易条件[160] - 因工丧失劳动能力或身故者未归属股份可按原计划继续归属[1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董事及监事未获授予或行使任何股份购买权利[129] 金融资产和公允价值计量 - 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总额从63,831千元人民币增至72,617千元人民币,增长14%[19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债务工具从54,388千元人民币增至56,684千元人民币[195]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非上市股权投资从6,043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3,533千元人民币,增长124%[195] - 所有按公允价值计量的金融资产均归类为第三层级,无可观察市场数据[195] - 第三层级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70,217千元人民币,较期初增长16.2%[198] - 第三层级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7,290千元人民币[198] - 企业合并中的或然代价增加第三层级资产2,551千元人民币[198] - 第三层级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400千元人民币,较期初下降29.4%[20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到期结算及贴现减少400千元人民币[200]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削减资本减少600千元人民币[200] - 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期初余额60,431千元人民币[198] - 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期初余额3,400千元人民币[200] - 2024年同期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59,093千元人民币[198] - 2024年同期按公允价值计入其他全面收益的金融资产期末余额2,494千元人民币[200] 未来计划和战略指引 - 新影像中心项目预计2025年下半年逐步交付运营[18] - 公司计划通过区域共享影像中心服务半径拓展至5-8个县域及乡镇[85] - 公司计划在大病慢病高发乡镇推广筛查中心模式,如低剂量肺癌筛查影像中心,结合AI辅助诊断工具提升基层疾病早期筛检率[88]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