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意网集团(01686) - 2025 - 年度财报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同比增长10%至29.38亿港元[19]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EBITDA)同比增长15%至21.28亿港元[19]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至9.79亿港元[19] - 收入同比增长10%至29.38亿港元[20] - EBITDA同比增长15%至21.28亿港元[20] - EBITDA利润率从69%提升至72%[20]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至9.79亿港元[20] - 年收入同比增长10%至29.38亿港元[47] - 营运溢利同比增长17%至15.02亿港元[47] - EBITDA同比增长15%至21.28亿港元[47] - EBITDA利润率提升至72%[47] - 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同比增长8%至9.79亿港元[48] 现金流表现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不包括营运资金变动)同比增长23%至20.63亿港元[19] - 营运现金流(不含营运资金变动)同比增加23%至20.63亿港元[20] - 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同比增长23%至20.63亿港元[48] 数据中心及IT设施业务表现 - 数据中心及资讯科技设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27.20亿港元[19] - 数据中心及IT设施业务收入同比增长11%至27.20亿港元[47] 超低电压及IT系统业务表现 - 超低电压及IT系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至2.18亿港元[47] 成本和费用 - 融资成本同比上升53%至3.37亿港元[48] 数据中心容量和扩张 - 运作中数据中心总楼面面积达230万平方呎[12] - MEGA IDC未来期数总楼面面积将达70万平方呎,容量由150兆瓦增至超过280兆瓦[12] - MEGA IDC第一期于2024年成功启用[22] - 具备客户订单确认后4-6个月内交付容量的能力[23] - MEGA Gateway部署容量已有逾90%被使用[37] - MEGA IDC总楼面面积约120万平方呎 支持高达180兆瓦电力容量[39] - MEGA IDC第一期提供500,000平方呎总楼面面积及50兆瓦电力容量[40] - MEGA IDC第二期将增加350,000平方呎总楼面面积 计划2026/2027年度竣工[40] - 公司数据中⼼总楼⾯⾯积将从230万平方呎扩充⾄近300万平方呎[40] - 公司电⼒容量将从150兆瓦增加⾄超过280兆瓦[40] - MEGA-i⽀持约15,000条光纤互连⽹线[35] 环境、社会和治理(ESG) - 公司取得LEED⾦级建筑设计和建设认证[28] - 公司连续三年维持碳中和内部运作[28] 资产负债和财务结构 - 经调整资产负债率维持在44%[24] - 不含股东贷款的资产负债率为31%[24] - 净银行贷款约114.03亿港元较2024年底减少2%[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经调整负债比率计算中使用的资本化率假设介于4.75%至6.25%之间[54] - 经调整负债比率按假设资本化率介乎4.75%⾄6.25%计算[30] 股息信息 - 建议派发末期股息每股12.00港仙[21] - 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末期股息每股12.00港仙,较2024年每股11.20港仙增加7.1%[98] - 全年股息总计每股12.00港仙,2024年为每股11.20港仙[98] - 公司股份将于2025年11月4日起除息[98] - 末期股息将于2025年11月20日派发,有待股东周年大会批准[98] 董事及高管酬金 - 主席郭炳联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60,000港元[58] - 副主席冯玉麟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52,500港元[60] - 执行董事董子豪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62] - 执行董事兼首席营运总监陈文远2025财年总酬金约为7,199,000港元(含袍金45,000港元及其他酬金约7,154,000港元)[66] - 张先生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270,000港元[70] - 郭基泓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72] - David Norman Prince 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150,000港元[75] - 廖家俊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150,000港元[78] - 萧汉华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80] - 陈康祺2025财年董事袍金为45,000港元[82] - 李安国董事袍金为240,000港元[83] - 金耀基董事袍金为240,000港元[85] - 黄启民董事袍金为240,000港元[87] - 李惠光董事袍金为175,000港元[8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陈真光每年董事袍金为175,000港元[90] 董事及高管个人信息 - 郭基泓年龄38岁[71] - David Norman Prince年龄74岁[73] - 廖家俊年龄57岁[76] - 萧汉华年龄72岁[79] 股权和购股权计划 - 因行使购股权计划,公司已发行及配发21,457,000股股份,总代价为125,001,538港元[109] - 公司于2025年5月26日授予21,790,000份购股权[126] - 公司2022年购股权计划于2022年11月1日生效,取代2012年计划[125] - 2025年6月30日根据2022年计划可授出购股权限额为198,115,733份[131] - 2025财年根据2022年计划授出购股权对应发行股份加权平均占比0.93%[131] - 2025财年购股权总行使量21,457,000份[128] - 2025财年购股权总授出量21,790,000份[128] - 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总结余40,165,000份[128] - 董事陈文远行使2023年授出购股权700,000份[128] - 其他雇员行使2023年授出购股权2,259,000份[128] - 2025年5月26日授出购股权行使价6.25港元[128] - 关连实体参与人士获2025年授出购股权2,930,000份[128] - 刘若虹因辞任董事导致2,500,000份购股权重新分类[127][128] - 2022年计划下可发行股份数量为227,541,733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约9.64%[134] - 所有购股权计划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0%[133] - 2012年计划中未行使购股权可发行股份数不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30%[133] - 每名参与者12个月内通过购股权及奖励获发股份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1%[140] - 2022年计划购股权归属期不得少于12个月[140] - 购股权行使价取以下较高者:要约日收市价、前五个营业日平均收市价、或面值(仅2012年计划)[140] - 2012年计划已于2022年11月1日终止[140] - 2022年计划有效期为2022年10月28日起10年[140] - 年度内未发行或兑换任何可换股票据[139] - 年度内未订立任何股票挂钩协议[138] 主要股东持股 - 郭炳联持有公司股份3,48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15%[121] - 冯玉麟持有公司股份12,000,000股(含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0.51%[121] - 陈文远持有公司股份5,512,000股(含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0.23%[121] - 郭基泓持有公司股份13,272,658股,占已发行股份0.56%[121] - 廖家俊通过购股权持有公司股份1,50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6%[121] - 金耀基持有公司股份1,000股,占已发行股份0.00%[121] - Sunco Resources Limited持有公司股份1,730,722,500股及衍生工具相关股份1,719,427,500股,总计3,450,1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46.16%[146] - 新鸿基地产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总计3,450,150,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46.16%[146][149] - HSBC Trustee (C.I.) Limited被视为持有公司股份总计3,453,635,000股,占已发行股份146.31%[146][149] - 可换股票据金额为171,942,750港元,可兑换1,719,427,500股股份,兑换价为每股0.10港元[149] - 郭炳联持有新鸿基地产股份613,856,234股,占已发行股份21.18%[122] - 郭基泓持有新鸿基地产股份591,098,588股,占已发行股份20.40%[122] - 郭炳联通过信托持有数码通股份5,162,337股,占已发行股份0.47%[123][124] - 郭基泓通过信托持有数码通股份12,011,498股,占已发行股份1.09%[123][124] - 郭基泓额外通过信托持有数码通股份6,849,161股[124] - 郭炳联和郭基泓通过信托持有Vivid Synergy Limited股份963,536,900股,占已发行股份20.00%[123] - 郭炳联通过两项酌情信托持有新鸿基地产股份42,317,805股[122] - 郭基泓通过一项酌情信托持有新鸿基地产股份21,158,902股[122] 董事会构成和变动 - 陈真光于2025年4月15日获委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9] - 郑嘉丽及梁国权于2024年11月1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刘若虹于2025年4月15日辞任非执行董事[112] - 廖家俊于2025年4月15日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12] - 郑嘉丽和梁国权于2024年11月1日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99] - 刘若虹辞任非执行董事廖家俊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均自2025年4月15日起生效[199] - 陈真光医生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成员自2025年4月15日起生效[199] - 董事会由15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主席3名执行董事6名非执行董事和5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99] 资本支出和利息 - 年度内拨作资本性支出的利息总额为423,165,000港元[108] 业务性质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收益及业绩主要来自香港业务[95][96] 已发行股份信息 - 公司已发行股份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表注释第27项[110] 贷款信息 - 银行贷款及股东贷款详情分别载于综合财务报表注释第25项及第26项[106][107] 融资协议 - 中国银行2021年融资协议提供定期贷款和循环贷款各不超过15亿港元[178] - 中国银行2022年融资协议提供定期贷款和循环贷款各不超过10亿港元[178] - 汇丰融资协议提供总额不超过30亿港元融资,包括20亿定期贷款和10亿循环贷款[180] - 创兴融资协议提供10亿港元定期贷款和6亿港元循环贷款[180] - 新鸿基地产须维持不少于38亿港元股东贷款融资金额[179] - 新鸿基地产须直接或间接拥有公司至少51%已发行股本[179] - 宏偉發展與中國銀行簽訂承諾融資協議獲得總額30億港元銀行融資包括22億港元定期貸款和8億港元循環貸款[181] - 中銀2024年定期貸款融資期限為首次動用日起60個月後償還[181] - 中銀2024年循環貸款融資要求每個利息期末償還或重新出借所有未償金額需在融資到期日全數償還[181] - 宏偉發展與中國建設銀行(亞洲)簽訂融資協議獲得總額12億港元融資包括8億港元定期貸款和4億港元循環貸款[183] - 建行融資協議還款期限為自簽訂日起60個月[183] - 建行融資協議規定新鴻基地產需直接或間接持有至少51%本公司已發行股本否則構成違約事件[183] - 違反中銀2024年融資承諾且在7個營業日內未補救將觸發違約事件導致所有未償金額立即到期[182] 重大合同和承诺 - 建筑合同总金额为821,143,855港元,用于兴建总楼面面积约201,700平方呎的21层楼宇[150] - 建筑合同2总金额为3,605,000,000港元,分两期进行,第一期金额2,030,000,000港元,第二期金额1,575,000,000港元,用于兴建总楼面面积约120万平方呎的数据中心[150] - 主要合同金额为142,791,000港元加10%应付款项,用于兴建三层高对外电讯站[150] - 项目管理协议总金额为11,000,000港元,其中荃湾项目7,000,000港元,柴湾项目4,000,000港元[151] - 与力安订立保安系统工程合同总额为450.567万港元,先前合同总额为1483.5365万港元[152] - RBL1219保安系统工程合同总额为396.4万港元,数据大厅部分最高238.1万港元[152] - TKO131保安系统工程合同总额为3404.8万港元,数据大厅部分最高1338.7万港元[152] - 签订11年5个月仓库租约协议总租金约2.51亿港元[153] - 认可人士顾问服务协议总额1540万港元[154] 持续关连交易 - 系统及网络安排服务2026财年上限3.066亿港元[158] - 系统及网络安排服务2025财年实际收入1.51964亿港元[158] - 维修安排服务2026财年上限9660万港元[159] - 维修安排服务2025财年实际收入6128.1万港元[159] - 系统及网络分包安排截至2026年6月30日止三个财政年度年度上限分别为1770万港元、2170万港元及4310万港元[16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系统及网络分包安排实际支付/应付总额为1369.7万港元[160] - 维修分包安排截至2026年6月30日止三个财政年度年度上限分别为590万港元、840万港元及1440万港元[16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维修分包安排实际支付/应付总额为383.4万港元[161] - 机房及机柜租赁安排截至2026年6月30日止三个财政年度年度上限分别为490万港元、510万港元及540万港元[16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机房及机柜租赁安排实际收取/应收总额为482.1万港元[162] - 物业管理安排截至2026年6月30日止三个财政年度年度上限分别为1470万港元、1520万港元及1610万港元[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物业管理安排实际支付/应付总额为460.7万港元[163] - 保险安排截至2026年6月30日止三个财政年度年度上限分别为970万港元、1030万港元及1090万港元[1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保险安排实际支付/应付保费总额为787.1万港元[165] 供应商和客户集中度 - 五大供应商占集团总购货额约38%,最大供应商占19%[173] - 五大客户占集团总商品销售或服务提供收益约53%,最大客户占18%[173] 退休福利计划 - 集团支付退休福利计划供款为9,427,426港元[176] - 强制性公积金计划供款为雇员每月有关入息的5%,上限1,500港元[176] 合规和管治 - 公司确认維持符合上市規則規定的公眾持股量[185] - 公司已完全遵守香港聯交所企業管治守則的所有守則條文[188] - 獨立非執行董事任職情況符合不超過六間上市公司的規定[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