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收益为2320.2万港元,同比下降66.3%[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总收益为23,202千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68,889千港元下降66.3%[18] - 对外收益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6888.9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320.2万港元,降幅66.3%[28]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2320.2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888.9万港元减少66.3%[75] - 股东应占亏损为419.3万港元,同比减少19.9%[4] - 合併除稅前虧損為4,211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5,332千港元虧損改善21.0%[24][26] - 公司普通权益股东应占期内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523.5万港元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419.3万港元,改善幅度19.9%[37][38]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权益股东应占亏损约419.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523.5万港元减少19.9%[78]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70港仙[5] - 毛利为71.6万港元,同比大幅下降[5]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约71.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200.7万港元减少64.3%[7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存货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6370.4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64.9万港元,降幅69.2%[31]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销售成本约2248.6万港元较去年同期6688.2万港元减少66.4%[76]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122.4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为零[31] - 折旧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820万港元(自有物业602万+使用权资产218万)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95万港元(自有物业105万+使用权资产190万)[31] - 核数服务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54.4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33.9万港元[31]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行政开支约559.7万港元较去年同期727.9万港元减少23.1%[77] - 未分配企業開支為5,597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7,279千港元減少23.1%[24][26] - 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成本约1.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8.8万港元减少85.2%[77] - 主要管理人员薪酬为929千港元(2024年同期:928千港元)[6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分銷業務收益為19,809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64,408千港元下降69.2%[18] - 電訊服務收益為3,393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4,481千港元下降24.3%[18] - 分銷業務分部溢利為240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804千港元下降70.1%[24][26] - 電訊服務分部溢利為476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1,203千港元下降60.4%[24][26] - 客戶A分銷業務收益為11,813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29,289千港元下降59.7%[18] - 客戶B分銷業務收益為1,583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18,966千港元下降91.7%[18] - 客戶C分銷業務收益為4,896千港元,較2024年同期的12,094千港元下降59.5%[18] - 香港电讯服务收益3,376,000港元,较去年同期4,460,000港元减少24.3%[65] - 香港分销业务收益6,829,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1,288,000港元减少78.2%[67] - 中国分销业务收益1,167,000港元,较去年同期3,831,000港元减少69.5%[68] - 新加坡流动及数据充值分销业务收益11,813,000港元,较去年同期29,289,000港元减少59.7%[69]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574.8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20.5万港元,降幅71.5%[28] - 新加坡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928.9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181.3万港元,降幅59.7%[28] - 公司员工总数18名,其中香港8名、中国9名、新加坡1名,与2024年末持平[8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新加坡电子商贸平台营办商自2025年5月起采购金额明显减少[70] - 新加坡供应商2025年6月提出加价,但公司无法将成本转嫁客户[70] - 公司决定自2025年第三季度起暂停销售流动及数据充值电子券[70] - 2024年访港旅客中内地及非内地人次分别增长27%与44%[71] - 向主要客户提供的信贷期最长可延长至3-6个月(2024年同期:3-6个月)[45] 其他财务数据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2297.2万港元,较期初减少[6][9] - 贸易应收款项为831.8万港元,略有下降[6] - 净资产为3062.2万港元,较期初减少[7] - 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372.0万港元[9] - 存货为12.7万港元,较期初大幅减少[6] - 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为81.1万港元[6] - 存货总额从2024年末的98.2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12.7万港元,降幅87.1%[42] - 贸易应收款项净额从2024年末的890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831.8万港元[4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的26,571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的22,972千港元,减少13.5%[46] - 已质押银行存款为236千港元(2024年12月:234千港元)[46]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的3,527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的3,298千港元,减少6.5%[47][48] - 超过12个月的贸易应付款项为2,364千港元(2024年12月:2,330千港元)[48] - 合约负债中电讯服务预付款项从2024年12月的4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的131千港元,增长191%[47] - 非交易上市证券公允价值从2024年12月的1,059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的811千港元,减少23.4%[52][54] - 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2297.2万港元较2024年末2657.1万港元减少13.5%[80] - 2025年6月30日流动比率5.9低于2024年末的6.2[80]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约3062.2万港元较2024年末3479.6万港元减少12.0%[79] - 银行质押存款236,000港元用于履约保证,较2024年末234,000港元增加2,000港元[82] 关联方交易和股东信息 - 关联方交易中数据处理及账单管理费用为240千港元(2024年同期:240千港元)[59] - 公司向关联方租用物业,2025年全年月租总额为30,000港元[63] - 公司与股东订立贷款协议,本金12,000,000港元,固定年利率2%[63] - 股东贷款资本化项下发行股份增加股本12,000千港元[49] - 董事李健诚通过控股公司持有104,437,500股(42.65%),个人直接持有65,062,500股(26.57%)[89] - 控股股东New Everich持股104,437,500股(42.65%),由李健诚(54%)及郭景华(46%)共同控制[92] - 次要股东Golden Brand Holdings持股16,500,000股(6.74%),由白志峰全资持有[92] - 非执行董事李健诚通过直通电讯持有RF-SIM海外特许经营权[99] - 李健诚全资拥有的盛华集团从事RF-SIM产品研发生产销售[101] - 公司子公司拥有香港及澳门RF-SIM独家特许经营权[102] 公司治理和风险 - 银行向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发出履约保证金200,000港元[64] - 存在200,000港元银行履约保证金作为通讯服务牌照担保[83] - 公司未持有任何用于对冲汇率风险的衍生金融工具[81]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85] - 报告期内未进行重大收购、出售或投资活动[84]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03] - 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被确认为充足有效[103] - 未经审核业绩经审核委员会审阅并认为符合会计准则[103]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未就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派发股息[88] - 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5,562,500份[96] - 公司未在期间内授出或注销任何购股权[95] - 截至期末购股权计划项下无任何尚未行使的购股权[95] - 公司确认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股份[99]
直通电讯(08337)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