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89.14百万元,同比下降6%[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为人民币4.891亿元,同比下降6%[32] - 公司收益同比下降6.0%至4.891亿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5.206亿元人民币)[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89.14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0%(2024年同期为520.60亿元)[80] - 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062百万元,同比下降87%[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人民币406.2万元,同比下降87%[32] - 净利润为人民币406万元,同比下降87.1%[42] - 期内利润同比下降87.1%至406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156万元人民币)[53] - 公司净利润406.2万元人民币,同比大幅下降87.1%(2024年同期3155.9万元)[91] - 经营利润同比下降72.4%至918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3326万元人民币)[53] 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变化) - 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97.909百万元,同比下降1%[1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国内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979亿元[24] - 2025年上半年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3.979亿元,同比下降0.6%[33] - 商品销售收入397.91亿元人民币,同比微降0.6%(2024年同期400.40亿元)[80] CDMO/CMO业务收入(同比变化) - CDMO/CMO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7.301百万元,同比下降32%[15] - CDMO/CMO业务收入为人民币7730万元,同比下降32.1%[33] - CDMO/CMO业务收入77.30亿元人民币(某一时间点19.46亿+某一时间段57.84亿),同比下降18.6%(2024年同期113.79亿元)[80]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562.8万元,同比减少[32] - 研发费用为人民币3563万元,同比下降22.6%[34] - 研发相关支出(临床试验+材料)146.8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82.3%(2024年同期186.8万元)[88]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2.774亿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32] - 销售开支为人民币2.774亿元,同比增长0.3%[35]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3472.5万元,同比增加[32] - 一般及行政费用为人民币3473万元,同比增长8.2%[36] 现金流和现金等价物 - 经营活动现金净额同比上升25%至人民币34.83百万元[15] -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入人民币3483万元,同比增长25.3%[4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上升25.3%至348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2780万元人民币)[6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3.84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0.7%[44]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微增0.7%至3.840亿元人民币(期初为3.813亿元人民币)[55][60]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同比下降61.4%至2651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6878万元人民币)[60] - 汇率变动造成现金等价物减少53.3万元人民币[60] - 公司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相若[75] 借款和负债 - 未偿还银行借款为人民币3.961亿元[45] - 总借款下降11.8%至3.961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3.939亿元人民币)[55][56] - 银行借款总额为人民币396,118千元,其中短期借款为人民币40,485千元,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为3.33%[103][106] - 公司借款总额(含应付利息)为453,576千元,其中短期借款(不足1年)52,826千元,较2024年底81,521千元下降35.2%[73][74] - 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不足1年)为248,360千元,较2024年底274,337千元下降9.5%[73][74]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人民币276,841千元,其中人民币计值的部分占绝大部分(人民币275,568千元)[108] - 公司租赁负债总额(含应付利息)为1,108千元,较2024年底1,494千元下降25.8%[73][74] - 公司非流动负债中其他项目金额为31千元,与2024年底持平[73][74] - 公司金融负债合约现金流总额为702,075千元,其中短期(不足1年)占比43.0%[73] - 未提取银行融资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299,05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469,050千元,增幅为56.9%[104] 资产和应收款项 - 存货同比上升36.0%至1.478亿元人民币(2024年末为1.087亿元人民币)[55]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157,728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129,958千元,降幅为17.6%[94][95]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3,183千元大幅增加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8,940千元,增幅达181%[94][98] - 账龄超过一年的贸易应收款项在2025年6月达到人民币18,080千元,而2024年末该数值为0[96] - 物业、厂房及设备期末净值697.43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2024年同期708.97亿元)[93] - 合约负债33.5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0%(2024年末29.41亿元)[81] CDMO业务表现 - 新增CDMO项目16个(其中ADC项目14个),累计项目总数达169个[9] - 协助12个项目从临床前推进至临床阶段,临床前项目111个,临床阶段项目50个[9][10] - 已签约未完成订单金额达人民币2亿元[9] - 公司CDMO业务复购率达73%[9] - 公司ADC原液年产能960公斤,制剂年产能530万瓶[21] - 公司抗体原液年产能30万升,制剂车间年产能3000万支[21] - 公司拥有80+库存载荷和400+库存连接子[16] - 公司累计接受超过60次GMP审计[21] - 公司可将XDC项目从DNA序列至IND申报时间缩短至最快11个月[20] - 公司ADC研发领域硕博占比77%[21] 产品研发与注册进展 - 公司TAE020(创新靶点)针对急性骨髓性白血病处于临床III期阶段[22] - 公司朴欣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于2021年11月30日获NMPA批准上市[22] - 公司替至安®(替莫唑胺胶囊)于2021年5月31日获NMPA批准上市[22] - 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通过尼日利亚及巴基斯坦上市批准,并通过6国GMP核查[12] - 公司已启动35个海外国家的药品注册申请,其中26国申请获受理[24] - 替至安(替莫唑胺胶囊)已进入多个省际联盟集采续约供应[25] 市场规模预测 - 公司核心产品朴欣汀(贝伐珠单抗)全球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达人民币49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7.6%[23] - 朴欣汀中国市场规模预计2030年将增至人民币18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3%[23] 人力资源 - 公司全职员工604人,同比增长5%,CDMO团队524人,同比增长7%,占集团总人数87%[21] - 雇员总数604人,其中生产制造占比60.6%[47] 会计准则与未来应用 - 公司采用香港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缺乏可交换性),自2025年1月1日起生效[67] - 公司计划自2026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本(金融工具分类与计量)[68] - 公司预计2027年1月1日起应用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财务报表列报与披露)[68] - 公司确认无重大未生效准则将影响财务表现[69] 股份结构与股东信息 - 董事刘军博士通过股本衍生工具持有1,100,000股(0.14%)公司股份[113] - 董事刘军博士作为信托受益人持有5,699,999股(0.74%)公司股份[113] - 董事黄纯莹女士实益拥有5,465,700股(0.71%)公司股份[113] - 董事黄纯莹女士通过股本衍生工具持有1,162,500股(0.15%)公司股份[113] - 董事黄纯莹女士作为信托受益人持有2,897,383股(0.37%)公司股份[113] - 晟德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实益持有213,311,700股(27.60%)公司股份[117] - 晟德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通过受控法团持有7,646,300股(0.99%)公司股份[117] - Advantech Capital关联实体合计持有49,136,800股(6.36%)公司股份[117] - Vivo Capital关联实体合计持有103,245,000股(13.36%)公司股份[117] - 维梧资本关联实体合计持有116,250,000股(15.04%)公司股份[118]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普通股数量为772,787,887股,股本为人民币2,297,499千元[102] 股份奖励计划 - 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下尚未行使的股份总数为7,819,600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库存股份除外)的1.01%[122] - 刘军博士持有1,000,000股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约0.286美元/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变动[121] - 黄纯莹女士持有1,162,500股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约0.286美元/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变动[122] - 顾问持有310,000股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约0.286美元/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变动[122] - 高级管理层及其他雇员承授人持有5,247,100股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行使价约0.286美元/股,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变动[122] - 2020年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可向受托人配发及发行的股份总数上限为57,000,000股[124] - 2020年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向单个参与者授予股份上限为5,700,000股[124] - 2020年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年度配发上限为14,250,000股[124] - 2020年向84名承授人(含2名董事)授予31,413,796股受限制奖励股份[125] - 2022年向8名承授人(含执行董事刘军博士)授予7,558,390股受限制奖励股份[12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0年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下可向受託人配發的剩餘股份數目為5,274,913股,約佔已發行股份(庫存股份除外)的0.68%[1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由受託人持有且可重新分配予非關連人士的未歸屬股份數目為13,141,591股[126] - 董事劉軍博士通過Teeroy Limited持有5,699,999股尚未行使的受限制獎勵股份,佔該計劃披露總額的絕大部分[128] - 劉軍博士部分獎勵股份的授出代價為每股0.28634美元,另一部分為每股0.6港元[128] - 部分獎勵股份的歸屬條件與實現若干研發目標掛鉤,最早歸屬日期為達成目標當日[128] - 2020年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的終止日期現時預期為2030年5月28日[128] - 公司擬終止使用2020年計劃,未來將根據新採納的2024年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授出獎勵[126] - 2020年計劃下的未歸屬股份可被轉移至2024年計劃以滿足其項下的授出[126] - 2020年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下於2025年6月30日尚未行使的股份總數為34,449,357股[129] - 董事黃純瑩女士通過Teeroy Limited持有2,897,383股未行使受限制股份,每股成本0.28634美元[129] - 顧問通過Tricor Trust持有772,634股未行使受限制股份,每股成本0.28634美元[129] - 高級管理層及其他僱員持有25,079,341股未行使受限制股份,包含多批次不同成本(0.28634美元/0.6港元)及績效條件[129] - 2024年新受限制股份獎勵計劃獲批,總授權股份數為77,278,788股,佔已發行股份10.00%[131] - 2024年計劃中服務提供者參與者的股份授出上限為3,863,939股[131] - 單一經選定參與者12個月內授出股份不得超過7,727,878股[131] - 董事或最高行政人員12個月內授出股份限制為772,787股[13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根據2024年計劃授出任何獎勵[132] - 公司于2020年5月29日采纳2020年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并于2020年7月29日、2021年12月23日、2022年11月1日及2022年12月31日修订[145] - 公司于2024年6月26日采纳2024年受限制股份奖励计划[145] 融资与资金使用 - 2022年认购事项完成,晟德大药厂获配33,750,000股,维梧苏州基金获配116,250,000股,每股认购价3.15港元[138] - 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4.725亿港元(约4.05788亿元人民币),净额约4.71116亿港元(约4.04593亿元人民币)[1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已使用所得款项净额约2009.3万元人民币[1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尚未使用的所得款项净额约1813.1万元人民币[140] - TAA013(抗HER2 ADC)Ⅲ期临床试验分配款项使用436.3万元,剩余507.2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141] - TAE020及TAC020临床前及临床试验分配款项使用304.6万元,剩余184.8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141] - 已上市产品持续优化分配款项使用1266.3万元,剩余123.2万元预计2025年12月31日前使用[141] - 抗体及偶联技术平台发展分配款项使用2.1万元,剩余997.9万元预计2026年12月31日前使用[141] - 全球研发服务中心及产能升级建设分配款项已全部使用完毕(约1.416亿元人民币)[141] - CDMO/CMO业务发展、三款已上市产品商业化及营运资金用途分配款项已全部使用完毕[141] 公司基本信息与历史 - 公司决定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35] - 公司股份于2019年11月8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份代号:1875)[145] - 晟德大药厂股份有限公司为1959年11月4日在台湾注册成立的公司其股份于台北柜买中心上市(股份代号:4123)[145] - 维梧苏州基金为2021年11月26日在中国成立的有限合伙企业[148] - Vivo Capital Fund VIII为2014年12月17日在美国特拉华州组建的有限合伙企业[148] - 公司前称为东源国际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2月4日在香港注册成立[145] - 本报告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8月12日[146] - 公司2024年年报于2025年4月28日发布[145] - 来自授权许可收益新增471.7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为0)[80] - 中国内地收益476.84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97.5%(2024年同期514.16亿元)[86] - 每股基本盈利0.01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5.0%(2024年同期0.04元)[91] - 资本承担中的物业、厂房及设备开支承诺从2024年末的人民币47,944千元减少至2025年6月的人民币28,999千元[110] - 公司面临美元、新台币及人民币的外汇风险[52]
东曜药业-B(01875)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