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报告期间收益为人民币3,095,669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2,533,904千元增长22.2%[26] - 公司除所得税前溢利为人民币117,224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6,704千元增长75.7%[26] - 公司期内溢利为人民币110,116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5,988千元增长66.9%[26] - 公司期内综合收益总额为人民币109,291千元,较去年同期的人民币66,876千元增长63.4%[26] - 公司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66.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10.1百万元人民币,增长66.9%[29] - 剔除股份支付费用31.1百万元人民币后,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141.2百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增长114.0%[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人民币30.957亿元,同比增长22.2%[77][78] - 集团毛利为人民币4.197亿元,同比增长38.5%[87][90] - 集团毛利率为13.6%,同比提升1.6个百分点[87][90] - 公司期內溢利同比增长66.9%,从2024年上半年的6600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1010万元[107][113]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26.759亿元,同比增长19.9%[86][89] - 销售及营销开支为人民币1.82亿元,同比增长20.7%[91]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5660万元,同比增长8.2%[92] - 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042亿元,同比增长13.3%[93] - 研发费用从2024年上半年的92.0百万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同期的104.2百万元人民币,增长13.3%[34] - 公司销售及营销成本上升20.7%,从2024年上半年的15080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8200万元[97] - 公司研发成本增长13.3%,从2024年上半年的9200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10420万元[99] - 员工总数2,986人,报告期员工总成本人民币273.8百万元,较去年同期人民币245.1百万元增长11.7%[142][145]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资产和负债 - 公司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4,324,343千元人民币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5,384,029千元人民币,增幅24.5%[28] - 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2,668,289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705,080千元人民币,增长38.8%[28] - 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2,517,16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3,402,789千元人民币,增长35.2%[28] - 非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309,445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01,102千元人民币,增长29.6%[28] - 公司贸易应付款项大幅增长86.5%,从2024年末的48330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90110万元[125] - 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增长40.8%,从2024年末的49170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69230万元[120][123] - 公司贸易应收账款增长26.9%,从2024年末的31270万元增至2025年中的39670万元[109][115] - 公司总负债对总资产比率从2024年末的65.4%上升至2025年中的70.7%[1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554.5百万元增加91.2%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1,060.2百万元[128][131]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83.3百万元增加86.5%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901.1百万元[129] - 总资产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4,324.3百万元增加24.5%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5,384.0百万元[130] - 总负债从2024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2,826.6百万元增加34.6%至2025年6月30日的人民币3,803.9百万元[130] - 总资产负债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4%上升至2025年6月30日的70.7%[130] - 杠杆比率从2024年12月31日的68.1%增加13.4%至2025年6月30日的81.5%[132][136] - 计息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1,261.9百万元,占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的33.2%[133][136] - 银行授信总额为人民币3,736.0百万元,已动用人民币2,485.9百万元[134][137] - 资本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139.6百万元增加7.6%至2025年的人民币150.3百万元[135][13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其他财务项目 - 公司财务收入净额暴跌97.5%,从2024年上半年的1250万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30万元[105][111] - 公司所得税开支激增892.7%,从2024年上半年的70万元增至2025年同期的710万元[106][112] - 公司其他收益净额下降80.6%,从2024年上半年的1370万元降至2025年同期的270万元[104][110]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电动自行车销售收入为人民币19.968亿元,同比增长29.2%,占总收益64.5%[79][82] - 电池销售收入为人民币5.965亿元,同比增长16.5%,占总收益19.3%[79][83] - 其他产品销售收入为人民币2350万元,同比增长303.2%[79][85] - 2025年上半年推出超过20款新车型包括K50、MS95和Moda50D等领先产品[36] - 与哈啰单车达成战略合作,成为其2024年旗舰产品主要供应商[45][47] - 成为滴滴青桔电动两轮车主要供应商,2025年供应量持续稳定增长[45][47] - 按采购量计算,公司成为美团近两年增长最迅速的供应商[45][47] - 线上销售额突破5亿元人民币,通过明星代言和IP联名提升年轻女性市场渗透率[50] - 线上销售额超过人民币5亿元[51] - 抖音平台总销售额增长72.7%[51] - 公司高端品牌LYVA瞄准人民币10,000元价位段高端电助力自行车市场[67][69] - 现有电动车存量市场约4亿辆,公司将提供智能设备改装服务[73] - 电池交换服务通过战略投资初创公司获得深圳等地方政府政策支持[73] - 租赁业务整合美团等平台获取客户[73] - LYVA品牌集成AI算法及六类传感器(扭矩/速度/加速度/阻力/坡度/心率)[68][69] - 中置驱动电机技术和数字电池管理系统构成核心技术壁垒[62][68] 各地区表现 - 国际业务新进入3个国家,重点拓展南亚、非洲及欧美市场[46][48] - 线下分销网络覆盖中国内地31个省级行政区的336个城市,拥有超过14,000家零售门店[42][44] - 亚太地区占全球电助力自行车市场约63%,欧洲占31.4%,北美占3.9%[64][65] 生产与研发能力 - 公司生产设施包括位于中国重庆市大足高新区万古镇的重庆工厂[15] - 重庆智能生产基地于2025年2月正式投产,致力于打造全链条智能制造领先企业[39] - 重庆智能工厂于2025年2月正式投产,目标建成全链条智能制造领军企业[4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912项专利,2025年上半年新增222项专利申请和183项专利授权[30][34] - 通过模块化组装和智能生产管理经验输出,构建跨境技术赋能合作生态[46][48] - 公司计划2026年前建成国家级智能工厂[63] - 公司计划通过智能制造转型实现2026年获得国家认可的目标[61] - 公司计划通过标准化和模块化组件系统降低复杂性[61] - 重庆工厂预计2026年产能逐步达到每年约200万辆[161][16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计划2025年优先发展高端电助力自行车[57][59] - 电助力自行车市场预计从2024年35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62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近10%[64][65] - 2025年新国标实施将推动合规电动车替代需求[73] - 董事会不建议支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178][183] - 自2024年年报发布后公司业务无重大变化[177][182]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委任丁霄先生为联席公司秘书[5] - 公司于2025年3月28日接受陈郭胜先生辞任联席公司秘书[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授予购股权对应16,73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约4.08%[147][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行使购股权对应15,073,035股,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约3.67%[147][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以零对价授予8,316,500份股份奖励,占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股)约2.03%[148][151]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授权限额调整为16,736,0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08%[194][19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授予108名合资格参与者总计16,736,000股购股权[200]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有效期为10年剩余期限约8年[195][196] - 首次公开发售前股份计划未对单一参与者设置授予上限[194][196] - 首次公开发售前奖授予无需支付对价[200] 融资与资金使用 - 公司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64亿港元[19] - 全球发售所得款项净额约为7.064亿港元[160][162] - 2024年8月30日董事会决议将4200万港元未动用所得款项重新分配至西南地区新生产设施建设[161][16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为1670万港元,占总募集资金706.4百万港元的2.4%[167] - 研发能力提升项目已动用197.6百万港元,占原计划211.9百万港元的93.2%,剩余143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167][173] - 销售渠道建设项目已动用209.5百万港元,占原计划211.9百万港元的98.8%,剩余25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167][173] - 产能建设项目已全额动用211.9百万港元,其中广西厂房91百万港元因行政程序延迟至2025年6月底完成使用[167][173] - 国际市场营销项目延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610万港元,预计2025年底前使用[173] - 新产品研发项目延迟,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4100万港元,占该子项目总额169.5百万港元的24.2%[173] - 总募集资金706.4百万港元中已动用689.7百万港元,整体使用率达97.6%[167] - 土地使用权的实际支出从原计划84.8百万港元增至126.8百万港元,超支49.5%[167] - 山东厂房产能扩张支出从原计划63.6百万港元缩减至21.6百万港元,减少66.0%[167] - 董事会确认资金重新分配不会对集团现有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165][166] 企业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2451[4] - 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开发区石城街168号[4] - 公司核数师为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9]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为中国农业银行金华经济开发区分行[12] - 公司通过资本化发行发行288,000,000股股份[15] - 公司股份于2023年10月12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19] - 报告期间为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6月30日[20] - 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为2025年9月18日[17] 营销与品牌活动 - 线上渠道引流带动约30万台电动两轮车销售,消费者满意度同比增长20%[43][44] - 全域线上平台总曝光量超过10亿次,抖音平台总销售额增长72.7%[43][50] - 多主播联合直播项目内容曝光量突破10亿次[51] - 车型耐久性测试直播曝光量超过100万次[51] - 公司获世界品牌实验室认定为"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之一[51] - 公司在南京、郑州、天水、上海、合肥等城市开展全国安全公益行活动[52][53] 资产抵押与担保 - 集团物业、厂房及设备抵押净账面值为人民币3.836亿元,使用权资产抵押净账面值为人民币4610万元[154][157] - 集团质押存款证金额为人民币6.35亿元作为应付票据担保[154][157] - 集团质押全资子公司广西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100%股权及若干专利作为银行借款担保[155][157] 环境与社会责任 - 公司新建重庆智能生产工厂严格按照"绿色工厂"标准建设[55][56] 其他重要内容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持有16,497,000股库存股份[186][190] - 公司及其子公司报告期内未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85][1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集团无任何重大或有负债[149][152] - 报告金额及百分比数字均经凑整处理[175][180]
绿源集团控股(0245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