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大幅增长至26,026千港元,同比增幅约40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益为26,026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180千港元增长402%[17] - 物业销售收益为20,724千港元,去年同期为零[17] - 公司营业额从518万港元大幅增加402%至2603万港元,主要因物业销售交付面积增加[45] - 期内亏损为43,586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溢利8,121千港元[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10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0.20港仙[2]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43.6百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盈利8.1百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10港仙,去年同期为盈利0.20港仙[23] - 公司股东应占业绩由盈利812万港元转为亏损4359万港元,主要由于金融负债产生汇兑亏损2725万港元(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1939万港元)[45] 成本和费用 - 已出售物业成本为16,11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零[19] - 财务费用为545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638千港元下降15%[18]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薪酬)为8,911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558千港元下降7%[19] - 员工成本约为804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约869万港元下降7.5%[62] - 期内所得税开支总额为6,378千港元,去年同期为1,228千港元,主要为中国土地增值税[21] 现金流状况 - 经营业务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17,595千港元[7]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2,552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所得8,080千港元[8] - 来自主要股东之垫款为流出3,371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流入2,770千港元[8] 现金及资产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至13,665千港元,较期初下降约58%[3]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结余为684千港元,较期初的6,695千港元下降90%[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3,665千港元,其中已抵押及受限制部分为12,981千港元,占比95%[8]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为约1367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约3276万港元下降58.3%[58] - 资产净额为809,080千港元,较期初轻微增长约0.7%[3][4] - 持作出售物业为778,068千港元,是公司最主要的流动资产[3] 物业资产 - 发展中的物业价值为594,424千港元,较期初增长约3.7%[3] - 发展中的物业账面值从573,263千港元增至594,424千港元,主要由于汇兑调整增加19,846千港元[27] - 投资物业账面值从205,447千港元增至210,898千港元,其中已落成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196,184千港元[27]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从188,190千港元增至194,683千港元,主要部分为在建楼宇,价值193,815千港元[24] 其他财务数据 - 汇兑亏损净额为27,249千港元,去年同期为收益19,386千港元[2] - 因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收益48,892千港元,计入其他全面收入[2][5] - 其他收入及收益为120千港元,较去年同期的595千港元下降80%[1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844千港元降至2,010千港元,其中超过90天逾期的款项为1,095千港元[29] - 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从12,476千港元增至19,064千港元,主要由于其他应收款项从7,063千港元增至13,115千港元[31]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为3,736千港元,期内新增办公物业使用权资产4,232千港元[25] - 租赁负债即期部分从554千港元大幅增至3,759千港元[26]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从2531.1万港元减少至2230万港元,其中超过90天账龄的款项占比极高,为2149.6万港元(占96.4%)[32] - 流动负债总额为约11.7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约11.32亿港元增加3.7%[58] - 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9%,较2024年12月31日约2.5%上升0.4个百分点[58] 资本承担及或然负债 - 公司资本承担总额从3.988亿港元增至4.144亿港元,主要为应付联营公司贷款注资2.095亿港元和建设发展物业2.049亿港元[35] - 已订约资本承担总额约4.14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约3.99亿港元增加3.9%[59] - 或然负债从约1.65亿港元增加至约1.75亿港元,主要为向物业买家提供的银行住房贷款担保[36] - 向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贷款担保约1.75亿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约1.65亿港元增加5.8%[60] 关联方交易 - 向关联方大中华国际集团租赁物业的租金支出从71.4万港元增至110.9万港元[40] - 关联物业租赁协议月租总额为16.46万元人民币[56] 项目进展 - 金丽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3万平方米,第一期已获预售许可,第二期建设计划正待当局审批[46] - 唐海县项目收购代价共约人民币9249万元,尚有人民币1200万元代價因卖方未缴清个人所得税而未支付[47][48] - 金宝城项目物业销售确认为收益2072万港元[51] - 金宝城项目预售款项为5900万港元[51] - 红海湾项目法律诉讼拨备约1400万元人民币[52] - 红海湾项目法院裁决需支付约1670万元人民币[52] - 合庆项目股东贷款诉讼申索约1.239亿元人民币[54] 管理层及公司治理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5年及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2]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酬金总额从86.7万港元微增至87.6万港元[39] - 董事黄世再先生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46.49%[63] - 董事黄文稀女士持有公司已发行股本约16.00%[63] - 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3,975,233,406股[66]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业绩[72] - 公司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郑康棋担任主席[72] 人力资源 - 雇员人数为74名,较2024年12月31日81名减少8.6%[62] 投资物业收入 - 东方新天地大厦租金收入为61万港元,同比下降22.8%[49]
大中华控股(0002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