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益为4.0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9.3%[11] - 收益为1.97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3%[11] - 收益同比下降12.4%,从2024年上半年的225,411千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568千元人民币[22]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25,41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568千元,降幅为12.4%[63]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25,41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97,568千元,降幅为12.4%[83] - 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127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6.4%[11] - 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5000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4%[11] - 经营亏损为9440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10.1%[11] - 经调整经营亏损为5520万元人民币,同比收窄24.7%[11] - 经营亏损改善10.2%,为94,344千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5,013千元人民币有所收窄[22] - 本公司股东应占亏损为2.574亿元人民币,同比扩大7.9%[11] - 期内亏损增加8.5%,从2024年上半年的239,246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59,552千元人民币[2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为2.594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008亿元亏损收窄13.7%[36] - 公司报告期内亏损约259,552,000元[53] - 公司除税前亏损从2024年上半年的235,831千元扩大至2025年上半年的265,484千元[8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股东应占亏损约为人民币2.574亿元,较上年同期亏损人民币2.385亿元有所扩大[97][99] 成本和费用 - 折旧开支为1.05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16] - 财务费用净额大幅增加30.5%,从2024年上半年的132,548千元人民币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173,018千元人民币[22] - 财务费用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32,548千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173,018千元,增幅为30.5%[85][91] - 总借贷成本为215,325千元,其中已资本化利息支出为42,350千元[91] - 员工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1,36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8,875千元[93] - 折旧开支为105,165千元[85] - 期内物业及设备折旧总额为人民币1.052亿元[102] 现金流状况 - 2025年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9577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8308万元增长15.3%[38] -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约95,772,000元[53]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999.8万元,主要用于购置物业及设备支出1002万元[38] - 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59,347千元,较去年同期的-102,134千元有所改善[41] 资产和负债变动 - 公司总资产净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11,57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8,289千元,降幅为37.8%[30]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12月31日的10,710千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33,355千元,增幅为211.4%[28] - 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1,436,874千元,较2024年末的1,572,570千元有所改善[28] - 非流动负债中的银行及其他借贷从2024年12月31日的4,256,919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376,581千元,增幅为2.8%[30] - 投资物业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1,345,377千元微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347,093千元[28] - 物业及设备价值从2024年12月31日的3,517,687千元略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503,188千元[28] - 应付账款及其他应付款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8,068千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738,040千元,增幅为27.7%[28] - 归属于本公司股东的权益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489,277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98,282千元,降幅为39.0%[30] - 公司累计亏损从2024年底的32.597亿元扩大至2025年6月30日的35.172亿元[36] - 公司总权益从2024年底的5.116亿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3.183亿元,降幅为37.8%[36] - 物业重估储备从2024年底的15.773亿元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97亿元,增幅为4.0%[36] - 非控股权益从2024年底的2230万元减少至2025年6月30日的2001万元,降幅为10.3%[36] - 公司流动负债超出流动资产约1,436,874,000元[53] - 应付账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578,068千元人民币增加至2025年6月30日的738,04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7.7%[143] - 银行及其他借贷总额从4,853,688千元人民币微增至4,918,58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1.3%[146] - 长期银行及其他借贷(非即期部分)从4,256,919千元人民币增至4,376,581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8%[146] 业务分部表现 - 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分部收益为128,650千元,超级市场分部收益为68,918千元[83] - 公司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61,83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56,843千元,降幅为8.1%[83] - 百货商场及购物中心分部经调整税息折旧及摊销前盈利为49,299千元,超级市场分部为7,544千元[83] 收入来源细分 - 商品销售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100,68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5,610千元,降幅为14.9%[63] - 特许专柜销售净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67,001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0,542千元,降幅为9.6%[63] - 特许专柜销售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38,360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4,003千元,降幅为22.0%[69] - 租金收入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30,062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178千元,降幅为12.9%[63][69] - 管理及行政服务费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7,667千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5,238千元,降幅为8.8%[63][69] 运营效率指标 - 交易单价从2024年上半年的1,419元人民币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361元人民币[21] - 全年化坪效同比下降10.6%,从2024年上半年的9,795元人民币/平方米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757元人民币/平方米[21] 融资与借贷活动 - 新增银行贷款所得款项为153,305千元,远高于去年同期的4,000千元[41] - 其他借贷所得款项为125,000千元,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664,045千元[41] - 偿还银行贷款116,412千元,偿还其他借贷97,000千元[41] - 短期银行贷款从160,212千元人民币增至224,00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9.8%[147] - 无抵押无担保的其他借贷从27,000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105,00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88.9%[147] - 长期银行贷款总额从2024年12月31日的6.5449亿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27595亿元[148] - 其他借贷总额在两个报告期末均保持稳定,为39.54486亿元[148] - 长期借贷总额(扣除即期部分后)由2024年末的42.56919亿元增至2025年中的43.76581亿元[148] - 一年内到期的银行贷款从1.429亿元减少至1.355亿元[149] - 一年内到期的其他借贷显著减少,从2.09157亿元降至7000万元[149] - 一年后但两年内到期的其他借贷由37.45329亿元增加至38.84486亿元[149] 关联方交易与支持 - 控股股东承诺提供约39.0亿元额外贷款融资及担保[53] - 控股股东已将约3,759,486,000元到期贷款延长两年[53] - 控股股东在报告期内额外授予长期贷款约14.4亿元[53] - 应付关连人士款项从1,036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4,750千元人民币,增长约2,288.8%[143] - 向曲江金融控股偿还其他借贷26,401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29,000千元减少了约9%[191] - 来自曲江金融控股的已收垫款净减少25,425千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40,185千元减少了约37%[191] - 支付给合营公司的管理费为533千元,而2024年同期无此项费用[191] - 曲江金融控股为集团银行及其他借贷提供的担保为774,595千元,相比2024年末的800,202千元减少了约3.2%[191] - 向曲江金融控股提供的垫款为79,157千元,与2024年末余额持平,该垫款无抵押、免息且无固定还款期[191] - 来自曲江金融控股的其他借贷为3,899,486千元,相比2024年末的3,735,330千元增加了约4.4%[191] 物业、设备及投资物业 - 收购物业预付款项之减值亏损为3920万元人民币[16] - 投资物业之估值收益为1,716千元人民币,与2024年同期的1,730千元人民币基本持平[22] - 重估持作自用之土地及楼宇盈馀为62,326千元人民币,高于2024年同期的57,814千元人民币[24] - 投资物业之估值收益为1,716千元[85] - 物业及设备总账面价值于2025年6月30日为人民币35.032亿元,其中以公允价值列账的土地及楼宇价值为人民币31.269亿元[102] - 期内对持作自用土地及楼宇进行重估,产生重估盈余人民币8310万元[102] - 期内物业及设备添置总额为人民币1058.1万元[10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在建工程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977.3万元[102] - 公司自用土地及楼宇于2024年重估产生盈余15.067亿元人民币[106] - 公司于2024年将账面价值约52.8108亿元人民币的物业由物业及设备重分类至投资物业[106][108][109] - 公司物业及设备总额从2024年初的43.506亿元人民币下降至年末的38.138亿元人民币,减少12.3%[10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确认持作自用土地及楼宇重估盈余(扣除税项)约6232.6万元人民币[107][109] - 公司物业及设备在2024年度的折旧费用为2.1429亿元人民币[106] - 公司物业及设备在2024年因处置产生的拨回为3525.1万元人民币[106] - 公司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4年初的40.854亿元人民币降至年末的35.177亿元人民币[106] - 用于担保借贷的物业及设备账面价值约为31.27亿元[151] - 用于担保借贷的投资物业账面价值约为13.47亿元[151] 无形资产及商誉 - 公司无形资产账面价值截至2025年6月30日为2.44482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末持平[112][114] - 公司无形资产中“金花”商标使用权价值为1亿元人民币[114] - 公司无形资产累计减值损失为2.8033亿元人民币[112] - 商誉账面价值为35,129千元人民币,累计减值亏损为1,416,685千元人民币[119] - 商誉减值测试使用的贴现率为15.66%,高于2024年末的15.61%[120][123] - 现金流预测采用的前五年年销售增长率范围为2.00%至30.00%,低于2024年末的2.00%至42.00%[120][123] - 五年期后的现金流永续增长率为2.02%[120][123] - 金花钟楼现金产生单元的前五年销售增长率为0.00%[123] - GCX现金产生单元的前五年销售增长率范围为2.00%至10.00%,低于2024年末的2.00%至18.00%[123] - Ideal Mix Limited现金产生单元的前五年销售增长率范围为2.00%至30.00%,低于2024年末的2.00%至42.00%[123]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亏损为22.4分人民币[11]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22元人民币,略高于2024年同期的0.21元人民币[22] - 公司累计亏损在2024年上半年增加238,457千元,导致期内全面收益总额为负212,110千元[32] - 公司股本保持稳定,为103,602千元[30] - 2025年上半年其他全面收益为6626万元,主要由物业重估储备增加6233万元驱动[36] - 2025年上半年汇兑储备增加488.8万元,期末余额为7414万元[36] - 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加权平均普通股股数为11.497亿股,与上年同期持平[97][99] - 公司为收购在建商业物业支付了预付款,总代价为1,651,112,750元人民币[126] - 指定為FVOCI的權益證券投資(金花企業A股)數量維持1,304,536股,於回顧期內未出售任何股份[131][133] - 存貨總額從2024年末的23,399千元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20,346千元,減少了3,053千元(約13.0%)[135] - 已售存貨賬面值從2024年同期的84,721千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71,289千元,減少了13,432千元(約15.8%)[135] - 應收第三方賬款淨額從2024年末的22,043千元降至2025年中的13,410千元,減少了8,633千元(約39.2%)[137] - 其他應收第三方款項從2024年末的16,462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28,616千元,增加了12,154千元(約73.8%)[137] - 賬齡超過3個月的應收賬款從2024年末的0元增至2025年中的123千元[137] - 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從2024年末的5,314千元大幅增至2025年中的31,741千元,增加了26,427千元(約497.5%)[139] - 銀行結存及手頭現金(未扣除受限部分)從2024年末的10,710千元增至2025年中的33,355千元,增加了22,645千元(約211.5%)[139] - 受限銀行現金從2024年末的5,396千元降至2025年中的1,614千元,減少了3,782千元(約70.1%)[139] - 用於特許專櫃供應商表現擔保的受限現金從2024年末的5,065千元大幅降至2025年中的1,200千元,減少了3,865千元(約76.3%)[139][141] - 特许专柜销售产生的应付账款从138,512千元人民币增至181,297千元人民币,增长约30.9%[143] - 购买存货产生的应付账款从25,436千元人民币增至38,585千元人民币,增长约51.7%[143] - 应付借贷利息支出及交易成本从117,732千元人民币大幅增至214,126千元人民币,增长约81.9%[143] - 账龄在一个月内或按需支付的应付账款从219,882千元人民币降至163,948千元人民币,下降约25.4%[146] - 用于担保借贷的银行结存金额为35.6万元[15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未违反任何与银行及其他借贷相关的契约[153] - 已发行但未消费商联卡总额为302,651,000元,较2024年末的357,538,000元下降15.4%[156] - 公司确认商联卡相关拨备为159,533,000元,较2024年末的177,502,000元下降10.1%[156] - 公司递延所得税负债净额为726,994,000元,较2024年末的711
世纪金花(0016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