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2.09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273亿港元下降7.8%[30][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0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540万港元减少460万港元,毛利率从6.8%降至5.2%[31][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利润390万港元,对比上年同期为亏损7200万港元[40][43] - 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272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961亿港元,增幅达822%[89] - 公司从持续经营业务中实现期内溢利39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7198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85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9238.7万港元[90]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6港仙,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11.68港仙[9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溢利850千港元[9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92,387千港元[98]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883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2,114千港元[9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850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92,387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4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仙,相比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13.58港仙实现盈利[14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09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73亿港元下降约7.8%[1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行政及经营开支从上年同期的600万港元降至430万港元,主要因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170万港元[32][35] - 公司融资成本相对稳定,2024年上半年及上年同期均为30万港元[36][41]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0.9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5.4万港元,降幅约为17.8%[128] - 售出存货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211,591千港元下降至198,521千港元,降幅约为6.2%[132]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从2024年同期的2,785千港元下降至1,819千港元,降幅约为34.7%[132]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3,706千港元下降至2,556千港元,降幅约为31.0%[134]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从1920千港元降至828千港元,下降56.9%[157][162] - 应计负债从8270千港元降至6093千港元,下降26.3%[152] - 员工成本从上年同期的280万港元降至期间的180万港元,员工总数从23名减少至20名[61] 销售材料业务表现 - 销售材料业务收入约为2.096亿港元[13] - 上年同期销售材料业务收入为2.273亿港元[13]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境内的持续经营业务(销售材料)[122][126] - 公司对销售材料业务的长期前景保持信心[20] - 公司目前仅有一个报告分部(销售材料业务),因此未提供分部分析[121] 物业投资业务表现 - 物业投资业务已于2024年9月完成出售[21] - 本期间物业投资业务无租金收入[14] - 上年同期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为10万港元[14] - 物业投资业务出售总代价为2港元[21] - 公司于2024年9月以2港元总代价出售两间主要从事物业投资的全资附属公司,终止物业投资业务[23]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26日完成出售物业投资业务(出售集团),该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已列为终止经营业务[120] 业务拓展与投资活动 - 公司于2022年10月合资成立杭州峻衡以拓展下游业务[12] - 公司通过杭州峻衡扩大在中国建筑行业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19] - 公司于2025年7月签订协议,以6800万港元收购主要从事中国装修服务的Sapphire Asia Limited的60%股权[24][27] - 报告期后公司订立有条件协议,拟以6800万港元收购Sapphire Asia Limited的60%股权[80] - 收购代价将通过发行1,360,000,000股代價股份支付,每股发行价为0.05港元[81] - 收购事项完成後,目标集团的财务业绩将纳入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入账[82] - 报告期后,公司于2025年7月28日签订协议,以6800万港元收购一家主要从事中国装修服务的目标公司60%股权[175][180] - 收购代价将通过发行13.6亿股代价股份支付,每股发行价为0.05港元[175][180] 财务状况与流动性 - 公司总贷款为11,662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港元贷款为7,000千港元,第二至第五年到期的为人民币贷款4,662千港元[4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处于净现金状况,净负债为-21,087千港元,资本总额为20,842千港元[4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权益总额约为1,49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70万港元增长,主要由于期间经营溢利贡献[5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为1.48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027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5,低于2024年12月31日的1.8[5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3,270万港元,其中96.4%为人民币,3.6%为港元[5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其他贷款为4,662千港元,股东贷款为3,600千港元,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为2,851千港元,来自关联方贷款为549千港元[49] - 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3604.6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92.9万港元,增长16.3%[94][95] - 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1.056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9亿港元,增长41.1%[94]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5344.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553.5万港元,增长78.7%[94] - 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6032.5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68亿港元,增长70.2%[94] - 非控股权益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2330.4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7.3万港元,增长16.2%[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1274.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5.6万港元,增长16.6%[95]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1,929千港元,较2025年1月1日的36,046千港元增长16.3%[97] - 期末银行及现金结余为32,749千港元,较期初37,702千港元减少13.1%[10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0,2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3,897千港元有所改善[100]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00千港元,主要来自股东贷款2,000千港元[10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非金融资产)约为65万港元,全部位于香港,而2024年12月31日该值为零[122]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53,447千港元增加至95,535千港元,增幅约为78.7%[147] - 账龄超过120天的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在2025年6月30日为14,737千港元,而2024年末此项为零[149] - 使用权资产增加约530千港元,主要用于办公场所,2024年同期无增加[142]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4,685千港元下降至2,400千港元,降幅约为48.8%[150] - 应付贸易账款从35277千港元增至68590千港元,增长94.4%[152] - 账龄30天内的应付贸易账款从28004千港元增至68112千港元,增长143.2%[152] - 其他应付款项从368千港元增至2358千港元,增长540.8%[152] - 其他贷款(非流动)从4281千港元增至4662千港元,增长8.9%[154] - 来自股东潘先生和周先生的贷款分别为1200千港元和400千港元,于2025年重分类为流动负债[159][164] - 2025年4月从Amethyst Asia Limited获得贷款2000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60][164]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WIFHL和Longma的贷款分别为2500千港元和400千港元,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65][167] - 来自关联方WIFL和汤先生的贷款分别为400千港元和200千港元,于2025年重分类为流动负债[166][168] 债务与资本重组 - 公司于2024年产生一次性债务资本化亏损约8070万港元,涉及将约4490万港元债务以每股0.05港元发行资本化股份[37][39][42] - 债务资本化协议将约4490万港元债务转换为896,993,536股资本化股份,每股发行价0.05港元[66] - 债务资本化于2024年6月3日完成,约4490万港元债务已悉数清償[68] - 2024年上半年通过债务资本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125,579千港元[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继续优化业务板块和管理团队以加强运营管理[21] - 公司管理层认为凭借手头流动资产及未动用贷款融资,有充足财务资源满足持续经营需求[53, 55, 56]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经营,中国内地业务交易以人民币计值,香港业务交易以港元及美元计值,未使用货币对冲工具[58, 62] 公司管治与股东信息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期间中期股息[70]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与2024年同期一致[137]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期间的中期股息[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无需要披露的权益或短仓[184][187] - 主要股东Amethyst Asia Limited持有731,358,37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0.81%[190] - 主要股东吴建荣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731,358,37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0.81%[190] - 主要股东华德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94,266,48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55%[190] - 主要股东李刚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08,543,24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54%[1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439,385,743股[195]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95][196] - 华德投资实益拥有公司0.99%已发行股份[195] - 华德金融开曼由华智及璞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约55.95%及41.79%权益[195] - 华智由李刚先生拥有约72.01%权益[195] - 华德投资由华智及璞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约58.44%及18.38%权益[195] - 于本期间,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96][200] - 公司于报告期内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关于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分离的条文C.2.1[198] 资本市场活动 - 要约方收购公司股份约49.26%,触发强制性现金要约,要约涉及最多595,742,780股,约占已发行股本41.39%[74] - 强制性现金要约最高现金代价约为2980万港元,要约价为每股0.05港元[75] - 强制性现金要约于2025年3月11日成为无条件,并于2025年3月25日截止[7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54, 59, 60, 63, 64, 57] - 公司未持有任何价值超过集团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69] - 公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信息以千港元为单位列报,且未经审计,但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109][110] - 公司采用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当前期间及过往年度的财务呈报无重大影响[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173][1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74][179]
环能国际(01102)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