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能国际(01102)
搜索文档
环能国际(01102) - 截至二零二五年九月三十日之月报表
2025-10-02 16:40
FF301 股份發行人及根據《上市規則》第十九B章上市的香港預託證券發行人的證券變動月報表 截至月份: 2025年9月30日 狀態: 新提交 致: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 公司名稱: 環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的有限公司) 呈交日期: 2025年10月2日 I. 法定/註冊股本變動 | 1. 股份分類 | 普通股 | 股份類別 | 不適用 | | 於香港聯交所上市 (註1) | | 是 | | | --- | --- | --- | --- | --- | --- | --- | --- | --- | | 證券代號 (如上市) | 01102 | 說明 | | | | | | | | | | 法定/註冊股份數目 | | 面值 | | | 法定/註冊股本 | | | 上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5 HKD | | 500,000,000 | | 增加 / 減少 (-) | | | | | | HKD | | | | 本月底結存 | | | 10,000,000,000 | HKD | | 0.05 HKD | | 500,000,000 | ...
环能国际(01102) - 致非登记股东之信函 - 於本公司网站登载公司通讯之通知及申请表格
2025-09-30 16:36
為了支援通過電郵進行電子通訊,建議非登記股東向代其持有股份的銀行、經紀、託管商或代理人(統稱「中介機構」)提供 其有效的電郵地址。如 本公司沒有收到 閣下的中介機構透過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提供 閣下的有效的電郵地址 或郵寄地址,本公司將不會向閣下發送公司通訊登載通知。 Enviro Energ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環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102) 各位非登記股東1: 於本公司網站登載公司通訊之通知 謹此通知 閣下,環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本公司」)之下述公司通訊2(「本次公司通訊」)之中、英文版本,現已登載 於本公司網站 www.enviro-energy.com.hk ( 「 本公司網站 」)及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聯交所 」)網站 www.hkexnews.hk(「聯交所網站」)以供閱覽: • 中期報告2025 請於本公司網站「年報」及「通函」欄或聯交所網站內讀取本次公司通訊。若 閣下早前曾要求收取公司通訊的印刷本,本次 公司通訊的印刷本已隨函附上。 1. 非登記股東指將所持有之本公司股份存放於中央結 ...
环能国际(01102) - 致登记股东之信函 - 於本公司网站登载公司通讯之通知及变更申请表格
2025-09-30 16:32
Enviro Energy International Holdings Limited 環能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於開曼群島註冊成立之有限公司) (股份代號:1102) 各位註冊股東: 於本公司網站登載公司通訊之通知 股東有責任提供有效的電郵地址。若 閣下沒有提供有效的電郵地址,本公司將透過郵寄方式向 閣下發送 (i) 於本 公司網站登載公司通訊之通知函,以及(ii) 所有日後可供採取行動的公司通訊2的印刷版本,直至 閣下向本公司的香 港股份過戶登記分處提供有效的電郵地址以接收該等公司通訊的電子版本。如果本公司向股東提供的電郵地址發送 公司通訊及/或可供採取行動的公司通訊而未收到任何「未送達」信息,則本公司將被視為已遵守聯交所證券上市規 則。 閣下可隨時以填妥、簽署及交回附奉之變更申請表格(「變更申請表格」)或發送書面通知至香港股份過戶登記分 處(如上述地址)或電郵至is-ecom@vistra.com,以更改日後公司通訊之收取方式及語言版本之選擇或索取本次公司 通訊的印刷本。在收到 閣下索取本次公司通訊的印刷本的書面形式請求後,本公司會及時地將相關本次公司通訊的 印刷本免費向閣下寄發。 倘 閣下對本通知有任 ...
环能国际(01102) - 2025 - 中期财报
2025-09-30 16:30
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2.096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273亿港元下降7.8%[30][3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持续经营业务毛利为1080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540万港元减少460万港元,毛利率从6.8%降至5.2%[31][3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录得持续经营业务利润390万港元,对比上年同期为亏损7200万港元[40][43] - 收入从2024年上半年的2.272亿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0.961亿港元,增幅达822%[89] - 公司从持续经营业务中实现期内溢利390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7198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89]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溢利为85万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9238.7万港元[90]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0.06港仙,而2024年同期为亏损11.68港仙[90]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溢利850千港元[97]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录得亏损92,387千港元[98] - 2025年上半年全面收益总额为5,883千港元,其中本公司拥有人应占2,114千港元[97]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税前利润为850千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亏损92,387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141]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仙,相比2024年同期每股亏损13.58港仙实现盈利[141]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入为2.096亿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273亿港元下降约7.8%[126]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公司行政及经营开支从上年同期的600万港元降至430万港元,主要因法律及专业费用减少170万港元[32][35] - 公司融资成本相对稳定,2024年上半年及上年同期均为30万港元[36][41] - 公司融资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30.9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5.4万港元,降幅约为17.8%[128] - 售出存货成本从2024年同期的211,591千港元下降至198,521千港元,降幅约为6.2%[132]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从2024年同期的2,785千港元下降至1,819千港元,降幅约为34.7%[132] - 中国企业所得税开支从2024年同期的3,706千港元下降至2,556千港元,降幅约为31.0%[134] - 关键管理人员薪酬从1920千港元降至828千港元,下降56.9%[157][162] - 应计负债从8270千港元降至6093千港元,下降26.3%[152] - 员工成本从上年同期的280万港元降至期间的180万港元,员工总数从23名减少至20名[61] 销售材料业务表现 - 销售材料业务收入约为2.096亿港元[13] - 上年同期销售材料业务收入为2.273亿港元[13] - 公司所有收入均来自中国境内的持续经营业务(销售材料)[122][126] - 公司对销售材料业务的长期前景保持信心[20] - 公司目前仅有一个报告分部(销售材料业务),因此未提供分部分析[121] 物业投资业务表现 - 物业投资业务已于2024年9月完成出售[21] - 本期间物业投资业务无租金收入[14] - 上年同期物业投资租金收入为10万港元[14] - 物业投资业务出售总代价为2港元[21] - 公司于2024年9月以2港元总代价出售两间主要从事物业投资的全资附属公司,终止物业投资业务[23] - 公司已于2024年9月26日完成出售物业投资业务(出售集团),该业务在2024年上半年的业绩已列为终止经营业务[120] 业务拓展与投资活动 - 公司于2022年10月合资成立杭州峻衡以拓展下游业务[12] - 公司通过杭州峻衡扩大在中国建筑行业的销售网络和客户群[19] - 公司于2025年7月签订协议,以6800万港元收购主要从事中国装修服务的Sapphire Asia Limited的60%股权[24][27] - 报告期后公司订立有条件协议,拟以6800万港元收购Sapphire Asia Limited的60%股权[80] - 收购代价将通过发行1,360,000,000股代價股份支付,每股发行价为0.05港元[81] - 收购事项完成後,目标集团的财务业绩将纳入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入账[82] - 报告期后,公司于2025年7月28日签订协议,以6800万港元收购一家主要从事中国装修服务的目标公司60%股权[175][180] - 收购代价将通过发行13.6亿股代价股份支付,每股发行价为0.05港元[175][180] 财务状况与流动性 - 公司总贷款为11,662千港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港元贷款为7,000千港元,第二至第五年到期的为人民币贷款4,662千港元[4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处于净现金状况,净负债为-21,087千港元,资本总额为20,842千港元[49]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权益总额约为1,490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70万港元增长,主要由于期间经营溢利贡献[51] - 公司2025年6月30日流动资产约为1.489亿港元,流动负债约为1.027亿港元,流动比率为1.5,低于2024年12月31日的1.8[5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为3,270万港元,其中96.4%为人民币,3.6%为港元[52] - 公司2025年6月30日其他贷款为4,662千港元,股东贷款为3,600千港元,来自同系附属公司贷款为2,851千港元,来自关联方贷款为549千港元[49] - 总资产净值从2024年末的3604.6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4192.9万港元,增长16.3%[94][95] - 流动资产从2024年末的1.056亿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9亿港元,增长41.1%[94] - 应收购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从2024年末的5344.7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9553.5万港元,增长78.7%[94] - 流动负债从2024年末的6032.5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268亿港元,增长70.2%[94] - 非控股权益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2330.4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707.3万港元,增长16.2%[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4年末的1274.2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85.6万港元,增长16.6%[95] - 于2025年6月30日,公司权益总额为41,929千港元,较2025年1月1日的36,046千港元增长16.3%[97] - 期末银行及现金结余为32,749千港元,较期初37,702千港元减少13.1%[100] - 2025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净额为10,222千港元,较去年同期13,897千港元有所改善[100]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800千港元,主要来自股东贷款2,000千港元[100]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非流动资产(非金融资产)约为65万港元,全部位于香港,而2024年12月31日该值为零[122] - 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53,447千港元增加至95,535千港元,增幅约为78.7%[147] - 账龄超过120天的贸易及票据应收款项在2025年6月30日为14,737千港元,而2024年末此项为零[149] - 使用权资产增加约530千港元,主要用于办公场所,2024年同期无增加[142]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4,685千港元下降至2,400千港元,降幅约为48.8%[150] - 应付贸易账款从35277千港元增至68590千港元,增长94.4%[152] - 账龄30天内的应付贸易账款从28004千港元增至68112千港元,增长143.2%[152] - 其他应付款项从368千港元增至2358千港元,增长540.8%[152] - 其他贷款(非流动)从4281千港元增至4662千港元,增长8.9%[154] - 来自股东潘先生和周先生的贷款分别为1200千港元和400千港元,于2025年重分类为流动负债[159][164] - 2025年4月从Amethyst Asia Limited获得贷款2000千港元,分类为流动负债[160][164]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WIFHL和Longma的贷款分别为2500千港元和400千港元,分类为非流动负债[165][167] - 来自关联方WIFL和汤先生的贷款分别为400千港元和200千港元,于2025年重分类为流动负债[166][168] 债务与资本重组 - 公司于2024年产生一次性债务资本化亏损约8070万港元,涉及将约4490万港元债务以每股0.05港元发行资本化股份[37][39][42] - 债务资本化协议将约4490万港元债务转换为896,993,536股资本化股份,每股发行价0.05港元[66] - 债务资本化于2024年6月3日完成,约4490万港元债务已悉数清償[68] - 2024年上半年通过债务资本化发行股份募集资金125,579千港元[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继续优化业务板块和管理团队以加强运营管理[21] - 公司管理层认为凭借手头流动资产及未动用贷款融资,有充足财务资源满足持续经营需求[53, 55, 56] - 公司主要在中国内地及香港经营,中国内地业务交易以人民币计值,香港业务交易以港元及美元计值,未使用货币对冲工具[58, 62] 公司管治与股东信息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期间中期股息[70] - 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与2024年同期一致[137] - 公司董事会决议不宣派本期间的中期股息[18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及最高行政人员于公司股份、相关股份及债券中无需要披露的权益或短仓[184][187] - 主要股东Amethyst Asia Limited持有731,358,37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0.81%[190] - 主要股东吴建荣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731,358,37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50.81%[190] - 主要股东华德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持有94,266,480股,占已发行股份约6.55%[190] - 主要股东李刚先生通过受控制法团权益持有108,543,246股,占已发行股份约7.54%[1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数目为1,439,385,743股[195] - 公司未持有任何库存股份[195][196] - 华德投资实益拥有公司0.99%已发行股份[195] - 华德金融开曼由华智及璞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约55.95%及41.79%权益[195] - 华智由李刚先生拥有约72.01%权益[195] - 华德投资由华智及璞石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分别拥有约58.44%及18.38%权益[195] - 于本期间,公司或其任何附属公司并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96][200] - 公司于报告期内未遵守《企业管治守则》中关于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应分离的条文C.2.1[198] 资本市场活动 - 要约方收购公司股份约49.26%,触发强制性现金要约,要约涉及最多595,742,780股,约占已发行股本41.39%[74] - 强制性现金要约最高现金代价约为2980万港元,要约价为每股0.05港元[75] - 强制性现金要约于2025年3月11日成为无条件,并于2025年3月25日截止[7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54, 59, 60, 63, 64, 57] - 公司未持有任何价值超过集团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69] - 公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信息以千港元为单位列报,且未经审计,但已由审计委员会审阅[109][110] - 公司采用的新订及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对当前期间及过往年度的财务呈报无重大影响[11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173][1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174][179]
环能国际(01102) - 截至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之月报表
2025-09-01 16:40
股份数据 - 截至2025年8月底,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10,000,000,000股,面值0.05港元,法定/注册股本500,000,000港元[1] - 截至2025年8月底,已发行股份(不包括库存股份)数目为1,439,385,743股,库存股份数目为0,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439,385,743股[2] - 2025年8月公司相关股份数目均无增减[1][2]
环能国际(01102.HK)中期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2.1亿港元 同比减少7.8%
格隆汇· 2025-08-29 23:49
财务表现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2.096亿港元 较上年同期2.273亿港元下降7.8% [1] - 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行业竞争激烈 [1] - 持续经营业务溢利390万港元 上年同期为亏损7940万港元 实现扭亏为盈 [1] 经营状况 - 报告期覆盖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财务数据 [1] - 业绩改善显示公司经营效率提升 [1]
环能国际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85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 2025-08-29 22:59
财务表现 - 收入2.1亿港元 同比减少7.7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5万港元 去年同期亏损9238.7万港元 [1] - 每股基本盈利0.06港仙 [1] 业务构成 - 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建筑及装修项目的建筑材料销售 [1] - 杭州峻衡成立后建筑材料供应收入大幅增加 [1] 经营状况 - 收入下降主要归因于市场竞争激烈 [1] - 公司具备以具竞争力价格和有利信贷条款采购建筑材料的优势 [1]
环能国际(01102)发布中期业绩,股东应占溢利85万港元,同比扭亏为盈
智通财经网· 2025-08-29 22:57
业绩表现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6个月收入2.1亿港元 同比减少7.77%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85万港元 去年同期亏损9238.7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 [1] - 每股基本盈利0.06港仙 [1] 收入构成 - 收入主要来自中国建筑及装修项目销售建筑材料 [1] - 自2022年杭州峻衡成立后建筑材料供应收入大幅增加 [1] 经营状况 - 收入减少主要归因于市场竞争激烈 [1] - 公司拥有以具竞争力价格及有利信贷条款采购建筑材料的优势 [1]
环能国际(01102) - 2025 - 中期业绩
2025-08-29 21:52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与利润表现 - 持续经营业务收入为209.612百万港元[2]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营业溢利为9.765百万港元[2] - 持续经营业务除税前溢利为64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7127.4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 - 持续经营业务期内溢利为390.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7198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3] - 持续经营业务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为0.06港仙,相比去年同期每股亏损11.68港仙实现扭亏[3] - 持续经营业务盈利850千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79,427千港元实现扭亏为盈[23] - 公司拥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0.06港仙,去年同期为每股亏损13.58港仙[23] - 公司持续经营业务录得溢利3.9百万港元,较上年同期亏损79.4百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43] 成本与费用变化 - 销售成本为198.786百万港元[2] - 行政及经营开支为5.960百万港元[2] - 持续经营业务售出货品成本198,521千港元2025年211,591千港元2024年[20] - 员工成本包括董事酬金1,693千港元2025年2,628千港元2024年[20] - 退休福利计划供款126千港元2025年157千港元2024年[20] - 行政及经营开支从上年同期的6.0百万港元减少至4.3百万港元[39] - 融资成本维持在0.3百万港元[40] - 融资成本为309千港元[2] - 融资成本中解除其他贷款贴现254千港元2025年228千港元2024年[19] - 来自关联方贷款利息开支0千港元2025年47千港元2024年[19] - 持续经营业务员工成本为180万港元,上年同期为280万港元,同比下降35.7%[52] 毛利与毛利率变动 - 毛利为15.432百万港元[2] - 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毛利为10.8百万港元(上年同期:15.4百万港元)[38] - 整体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6.8%下降至5.2%[38] 所得税开支 - 所得税开支为255.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370.6万港元减少31%[3] - 即期所得税中中国企业所得税2,556千港元2025年3,706千港元2024年[21] 终止经营业务表现 - 已终止经营业务期内亏损为1296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为零出现恶化[3] - 物业投资分部业绩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第5号列为终止经营业务[15] - 物业投资业务于2024年9月完成出售,本期无租金收入(上年同期:0.1百万港元)[32] 全面收益与亏损 - 期内全面亏损总额为8824.9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全面收益总额588.3万港元由盈转亏[4] - 全面收益总额中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收益为211.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8050.6万港元大幅改善[4] 非控股权益与股东应占损益 - 非控股权益应占溢利为305.4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应占亏损444.7万港元实现扭亏[3]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9238.7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应占溢利85万港元由盈转亏[3] 汇兑差额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之汇兑差额为盈利197.9万港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30.9万港元改善显著[4] 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变动 - 银行及现金结余减少至3274.9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770.2万港元下降13.1%[5] - 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大幅增加至9553.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5344.7万港元增长78.7%[5] - 应付贸易账款及其他应付款项增长至7704.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391.5万港元增长75.4%[5] - 存货显著增加至1833.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981.8万港元增长86.7%[5] - 流动资产总额下降至1.0565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4897亿港元减少29.1%[5] - 流动负债总额上升至6032.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1.0268亿港元下降41.3%[5] - 流动资产净额基本持平为4622.1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4532.7万港元微增2.0%[5] - 按金、预付款项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至468.5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228.0万港元增长105.5%[5] - 合约负债保持稳定为944.3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971.3万港元下降2.9%[5] - 应付董事款项增至461.2万港元,较上年同期的641.2万港元下降28.1%[5]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银行及现金结余约32.7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37.7百万港元下降13.3%[46] - 公司流动资产由105.7百万港元增至148.9百万港元,流动负债由60.3百万港元增至102.7百万港元[46] - 应收贸易账款及票据总额95,535千港元,较去年末53,447千港元增长78.8%[24] - 应付贸易账款68,590千港元,较去年末35,277千港元增长94.4%[26] - 94.3%应付账款账期在30天内,金额68,112千港元[27] 非流动负债与资本结构 - 非流动负债总额为9,281千港元,相比上期的4,942千港元增长87.6%[6] - 股东贷款为1,600千港元,上期无此项负债[6] - 来自同系附属公司之贷款为2,851千港元,上期无此项负债[6] - 租赁负债为280千港元,上期无此项负债[6] - 资产净值为36,046千港元,较上期的41,929千港元下降14.0%[6]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2,742千港元,较上期的14,856千港元下降14.2%[6] - 非控股权益为23,304千港元,较上期的27,073千港元下降13.9%[6] - 股本保持稳定为71,969千港元[6] - 储备为-59,227千港元,较上期的-57,113千港元扩大3.7%[6] - 公司权益总额由2024年12月31日36.0百万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41.9百万港元,增幅16.3%[45] 现金流与流动性指标 - 公司流动比率为1.5,较2024年12月31日1.8有所下降[47] - 公司处于净现金状况,银行及现金结余32.7百万港元超过总贷款11.7百万港元[45]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不适用因净现金状况[45] - 公司现金结余中人民币计价占比96.4%,港元计价占比3.6%[46] 债务与资本化安排 - 债务资本化安排亏损为80.730百万港元[2] - 债务资本化涉及债务总额约44.9百万港元[41] - 公司于2024年6月3日因债务资本化产生一次性亏损约80.7百万港元[42] - 债务资本化总额为4490万港元,发行896,993,536股资本化股份,每股发行价0.05港元[53][54] 收购与出售业务 - 公司完成出售环能投资香港及环能矿业全部股权业务于2024年9月26日[15] - 拟收购Sapphire Asia Limited 60%股权,代价为68百万港元[35] - 公司拟以68百万港元收购目标公司60%股权,通过发行13.6亿股代价股份支付[28] - 代价股份发行价为每股0.05港元,总发行规模13.6亿股[28] - 报告期末后拟以6800万港元收购Sapphire Asia Limited 60%股权[59] - 收购代价通过发行1,360,000,000股代价股份支付,每股发行价0.05港元[59] 业务分部表现 - 销售材料业务收入为209.6百万港元(上年同期:227.3百万港元),同比下降7.8%[37] 公司治理与人事变动 - 公司董事会主席与行政总裁职务分离 吴伟于2025年4月22日获委任主席 李刚于同日辞任[65] - 公司未设立行政总裁职务 相关职能由执行董事承担[65]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 谢佳扬任主席且具备财务专业资格[67] - 董事会包含三名执行董事 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70] - 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获全体董事确认遵守[66] - 公司员工总数从23名减少至20名,同比下降13.0%[52] 财务报告与披露 - 中期财务资料未经审核但已通过审核委员会审阅及董事会批准[67] - 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公司网站及香港联交所网站[68] - 中期报告将适时寄发股东并同步网站登载[68] - 财务数据均以千港元为单位列示[9] 其他重要事项 - 杭州峻衡成立后公司财务业绩大幅改善[31] - 公司无重大资本承担(2024年12月31日:无)[50]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2024年12月31日:无)[51] - 公司未持有任何价值超过总资产5%的重大投资[55] - 公司无任何资产抵押[48] - 非流动资产中非金融资产约65万港元仅位于香港2025年6月30日2024年12月31日无[17] - 账龄超过120天的应收款项达14,737千港元,占应收总额15.4%[25] - 强制性现金要约涉及595,742,78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41.39%,最高现金代价为2980万港元[57] - 要约完成后要约方及其一致行动人士持有731,358,376股股份[58]
环能国际(01102.HK)拟8月29日举行董事会会议批准中期业绩
格隆汇· 2025-08-19 17:07
董事会会议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8月29日星期五举行董事会会议 [1] - 会议目的包括审议批准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中期业绩 [1] - 会议将考虑派付中期股息事宜(如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