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收益表现 - 总收益为631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0.5%[10][13] - 总收益同比下降50.5%至6308.4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7481亿元人民币)[20] - 202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同比下降约50.5%,至约人民币6310万元(2024年同期:人民币1.275亿元)[6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益为6308.4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1.2748亿元人民币下降50.5%[169] - 公司总收益为6308.4万元人民币,其中OEM分部贡献最大,收益为5683.3万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90.1%[196] - 公司总收益为127,481千元人民币[200] 毛利润/亏损 - 录得毛亏损360万元人民币,毛亏损率为5.7%,而去年同期为毛利率10.4%[10][11][13] - 公司期内毛亏损为361.2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毛利润1326.7万元人民币[169] 净亏损 - 期内亏损为1.593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亏损1.5818亿元基本持平[10][11][16] - 公司录得净亏损约159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净亏损:1582万元人民币)[18] - 期内亏损总额为1.5934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5818亿元人民币[1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净亏损为1.593亿元人民币[177] - 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57,845千元人民币[200] OEM业务收益 - OEM业务收益为5683.3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8.9%[10] - OEM业务收益同比下降48.9%至5683.3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11172亿元人民币)[20][26] - OEM业务收入同比下降48.9%至约人民币5680万元,主因东南亚制造商价格竞争及美国关税导致客户订单放缓[65] - OEM产品分部收益最高,为111,172千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87.2%[200] 光伏产品收益 - 光伏产品收益为266.9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7.8%[10] - 光伏产品收益同比下降77.8%至266.9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1202.4万元人民币)[20][27] - 光伏产品业务收入同比下降77.8%至约人民币270万元,因业务向柔性组件及HBC技术授权转型[66] - 光伏产品分部收益为12,024千元人民币[200] 成本和费用 - 一般及行政费用约为1.174亿元人民币,其中包含约7290万元的非现金股权结算股份支付[16]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为1.174亿元人民币,其中股权结算的股份支付为7290万元人民币[18][29] - 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下降26.6%至1000万元人民币,占收益的15.9%(2024年:10.7%)[28] - 研发成本降至299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3280万元人民币)[34] - 研发成本减少290万元人民币至299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8.8%[38] - 2025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7293.3万元人民币[177] - 融资成本为474.5万元人民币[196] - 融资成本为4,229千元人民币[200] 现金流 - 经营活动产生净现金流入920万元人民币(2024年同期:净流出2600万元人民币)[35]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约920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流出净额2600万元人民币[39] - 2025年上半年经营现金流转为正流入922.3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流出2601.8万元人民币有所改善[178] - 2025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7767.4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2051万元人民币流出大幅增加[178] - 2025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入6027万元人民币,相比2024年同期的负流出1520.2万元人民币显著好转[178] 现金及银行结余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70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下降25.7%[35] - 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约25.7%至2370万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底的3190万元人民币[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236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186.1万元人民币下降25.7%[172] - 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236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8091.3万元人民币减少70.7%[178] 资产负债与杠杆比率 - 股东权益为2.9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5.8%[10][11] - 流动比率为0.8倍,较去年同期的1.7倍显著恶化[11] - 杠杆比率为121.3%,较去年同期的57.9%大幅上升[11] - 资产负债比率升至121.3%(2024年12月31日:80.7%),主要因借款增加所致[36] - 杠杆比率上升至121.3%,相比去年底的80.7%[39] - 集团借贷增加至1.764亿元人民币,相比去年底的1.002亿元人民币[3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3.2318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4.1854亿元人民币下降22.8%[17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为2.95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3.8239亿元人民币下降22.6%[173] - 公司流动负债为3.3629亿元人民币,流动资产为2.7882亿元人民币,产生流动负债净额5747.3万元人民币[172] - 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权益为2.9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612亿元人民币下降35.8%[175][177] - 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亏损扩大至19.204亿元人民币[177] 业务分部业绩 - 光伏产品分部是亏损最大的业务分部,分部业绩为亏损4387.6万元人民币[196] - 石墨烯产品分部是唯一盈利的业务分部,分部业绩为盈利39.2万元人民币[196] - OEM分部收益为5683.3万元人民币,但分部业绩为亏损651万元人民币[196] - 公司报告除税前亏损为1.59169亿元人民币,主要受光伏产品分部亏损4387.6万元人民币及企业未分配开支1.09703亿元人民币影响[196] - 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为111,918千元人民币[200] - OEM产品分部业绩为14,019千元人民币,是唯一盈利的分部[200] - 光伏产品分部业绩为亏损63,726千元人民币[200] 资产与负债分部情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6.59475亿元人民币,其中光伏产品分部资产占比最高,为3.85341亿元人民币,占总资产的58.4%[19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负债为3.63486亿元人民币,其中企业未分配负债为2.64215亿元人民币,占总负债的72.7%[198] 员工成本 - 员工总数增加至约1130名,相比去年底的1020名[54] - 员工总成本为1.330亿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435亿元人民币[54] 融资活动(配售) - 2022年配售净筹资额约为4.07291亿元人民币[56] - 2022年配售事项完成,配售50,000,000股新股,每股配售价1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97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4.073亿元)[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2年配售所得款项净额人民币4.073亿元中,未动用余额为人民币224万元,期间仅动用人民币16.1万元[62] - 公司预期未动用的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将于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使用[63] 技术进展与合作协议 - 公司已与行业前三制造商中的两家就HBC高效电池技术签订专利授权协议,其生产线在建,预计未来将带来长期授权收益[70] -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第二位合作伙伴签订HBC技术授权协议,预计其工厂于年底建成后开始大规模量产[71] - 公司HBC太阳能电池效率为27.5%,并正投入资源开发更高效率及更简化生产流程的技术[73] - 完成HBC专用低银含量银铜浆的中试及最终测试并启动量产规划[74] - 完成配套银铜浆的绝缘油墨中试及最终测试并启动量产规划[74] - 柔性产品成功进入全球知名房车及户外用品提供商供应商名录并达成全面产品开发合作[74] - 成功开发100%纯磷酸锰铁锂(LMFP)电池技术并已获得关键核心技术专利[74] - 与一家主要汽车制造商签署合作协议以提供LMFP电池技术的产业化合作[74] 股本与主要股东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13,269,608股[82] - 董事林炜欢女士持有233,155,792股公司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2.86%[77] - 邱新旺先生直接及间接持有权益总计252,908,365股,占已发行股本13.95%[142] - Market Dragon Investments Limited持有权益240,656,365股,占已发行股本13.27%[142] - 林女士直接及间接持有权益总计234,155,792股,占已发行股本12.91%[142] - 蓝石科技(开曼)有限公司持有权益174,4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9.62%[142] - 王孝安先生持有权益141,942,000股,占已发行股本7.83%[142] - 张碧鸿女士及其配偶林朝暉先生被视为共同拥有权益110,8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6.11%[142] - Venus Capital Fund持有权益100,800,000股,占已发行股本5.56%[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本为1,813,269,608股[152] 购股权计划详情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根据2011年、2021年及2023年购股权计划累计未行使购股权分别为1.11亿份、1.5323亿份及1.678亿份[9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11年购股权计划下累计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11,000,000份[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1年购股权计划下累计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53,230,000份[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累计未行使购股权总数为167,800,000份[91] - 2011年购股权计划下,授予雇员的未行使购股权为84,000,000份,行使价为每股0.55港元[93] - 2011年购股权计划下,授予顾问的未行使购股权为27,000,000份,行使价为每股0.55港元[93] - 董事康庄先生持有25,55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1.41%[79] - 行政总裁何双权先生持有19,000,000份购股权,占已发行股本约1.05%[82] - 授予许志博士的购股权总计14,000,000份(8,400,000份 + 5,600,000份)[103] - 购股权A类的行使期为2020年10月22日至2025年10月21日[103] - 购股权B类的行使期为2021年10月22日至2025年10月21日[103] - 2021年购股权计划已于2023年6月16日终止[99][102] - 购股权授予日期(2020年10月22日)前股份的收市价为0.50港元[10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额为153,230,000份[108] - 报告期内,雇员购股权失效1,550,000份,占期初雇员尚未行使购股权109,730,000份的约1.4%[108] - 执行董事郑景东持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8,000,000份,每股行使价为9.62港元[106] - 执行董事康庄持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6,550,000份,其中5,550,000份行使价为7.15港元,1,000,000份为9.62港元[106] - 行政总裁何双权持有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共17,000,000份,每股行使价为7.15港元[106] - 雇员持有的尚未行使购股权为108,180,000份,顾问持有的为11,500,000份[108] - 购股权授出日期前股份收市价:2022年1月21日为9.45港元,2023年4月12日为7.00港元[108] - 375,000份购股权授予一名由集团顾问转为雇员的人士[110][113] - 任何12个月内授予单一合资格参与者的购股权(含已行使及未行使)行权后发行股份不得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111][114] - 购股权的归属期为自授出日期起至相应行使期开始止[109][112] - 于2025年1月24日授出总计1.678亿份购股权,行使价为每股2.07港元[121] - 授予员工的购股权数量为1.46亿份,占此次授予总数的87%[121] - 授予执行董事康莊的购股权数量为1800万份[121] - 授予行政总裁何雙權的购股权数量为200万份[121] - 授予主要股东邱新旺的购股权数量为180万份[121] - 于2025年1月24日授出的购股权公平值为1.51941亿港元[12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2023年购股权计划下剩余可供授予的购股权为1376.596万份[132] - 所授出购股权的行使期自2026年1月24日至2030年1月23日不等[128] - 股份于授出日期2025年1月24日前的收市价为2.06港元[128] - 购股权承授人行使其购股权时须仍为公司的董事、雇员或顾问[128] - 2023年购股权计划项下尚有13,765,960份购股权可供授出[137] 股息政策 - 公司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间支付任何中期股息(对比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153] - 董事不建议就本期间派发任何中期股息[158] 其他财务数据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人民币0.088元[169] - 公司投资物业产生公平值亏损40.4万元人民币[196]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减值亏损为29.5万元人民币[196] - 石墨烯产品分部收益为2,288千元人民币[200] - 寶人牌产品分部收益为1,997千元人民币[200]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5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