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新能源(01121)

搜索文档
金阳新能源早盘涨超6% 光伏行业整治低价竞争取得初步成效 硅料能耗标准拟提高
智通财经· 2025-08-01 11:12
公司股价表现 - 金阳新能源早盘涨幅达6.29% 报1.52港元 [1] 光伏行业现状 - 光伏行业成为反内卷代表性行业 产业链价格端已取得初步成效 硅料、硅片、电池成功顺价 [1] - 硅料格局最为集中 企业数量最少 整合难度最小 有望率先实现供给侧改革 [1] - 硅料在后续利润分配中将处于强势地位 [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成功开发利用单晶铸锭硅片制造的高效本征薄层异质结(HJT)太阳能电池技术 [1] - 年内与金阳泉州及合作伙伴订立HBC升级改造项目合资协议 [1] 行业技术发展 - 多晶硅综合能耗持续降低 正在推进修订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标准 [1] - 现行多晶硅单位产品综合能耗1级、2级、3级标准分别为≤7.5、8.5和10.5 kgce/kg [1] - 拟修订后标准为≤5、6和7.5 kgce/kg 以推动落后产能出清 [1]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30 18:26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4年收益为2.535亿元,较2023年减少4180万元,降幅14.2%[14][17][21] - 2024年毛利率为13.0%,净利率为 - 109.4%[14] - 2024年公司收益减少约4180万元或14.2%至约25350万元,主要因光伏产品业务及OEM业务收益减少[28][32] - 2024年公司毛利减少约23.2%至约3290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的约14.5%降至约13.0%[28][32] - 2024年公司净亏损减少约4900万元至约27740万元,主要因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31][33] - 2024年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约5520万元至约12240万元[31][3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2.1%,从2023年的2480万元增至2024年的2530万元,占比从8.4%升至10.0%[44][47] - 一般及行政开支下跌约13.8%,从2023年的2.571亿元降至2024年的2.216亿元[45][48] - 研发成本减少2310万元,从2023年的8330万元降至2024年的6020万元[46][49] - 2024年经营活动净现金流出5060万元(2023年为1.619亿元),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3190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1.107亿元[51] - 2024年末集团资产负债率为80.7%(2023年为58.7%)[52]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人民币506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6190万元[5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人民币3190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人民币11070万元[5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人民币及美元分别占比16.8%、68.6%及14.6%[55] - 2024年末短期借贷约人民币10020万元,与2023年持平[55] - 2024年末杠杆比率为80.7%,2023年为58.7%[55] - 2024年末员工总数约1020名,2023年为1090名;2024年员工总成本约人民币243953000元,2023年为人民币293066000元[61][65] - 2024年各项用途所得款项净额总计407291千元人民币,已动用105979千元人民币[72] 各条业务线表现 - 2024年OEM业务收入约2.062亿元,较2023年微降1.5%[18][21] - 2024年光伏产品制造与销售业务收入约3860万元,较2023年下降51.6%[19] - 2024年光伏产品业务收益减少约51.6%至约3860万元,因新旧技术产品交替销售受影响[22][29][32] - 2024年OEM业务收益稍减约1.5%至约20620万元,虽面临宏观经济及关税政策挑战但销售团队努力控制降幅[30][33] - 2024年宝人牌产品收益因线上销售增加增长约496.8%至约410万元[35][36] - 石墨烯产品收益下降约16.1%,从2023年的550万元降至2024年的460万元[37][39] - 宝人牌产品收益增加约496.8%,从2023年的70万元增至2024年的410万元[38] - OEM业务收益稍降约1.5%,从2023年的2.094亿元降至2024年的2.062亿元[40][42] - 光伏产品收益减少约51.6%,从2023年的7980万元降至2024年的3860万元,2024年HJT电池生产线升级后量产效率达27.5%[41][43]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2025年公司预计建成全球首个吉瓦级HBC电池工厂,完成产能爬坡后扩大合作及市场覆盖[23][25] - 公司升级HJT电池产线到HBC技术,爬坡后量产效率达27.5%[26] - 公司开发的背接触电池银铜浆技术使银浆消耗减少超20%,降低生产成本[26] - 2025年公司将推动自有品牌太阳能遮阳棚销售,与传统遮阳棚供应商合作供应产品[76,77] - 2025年公司预计通过合资公司建成全球首个吉瓦级HBC电池工厂[76,77]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与印尼工厂合作应对OEM业务销售影响[80,81]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康莊先生于2024年6月14日被委任为执行董事及授权代表[3][4][5] - 张保平博士于2024年6月7日被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审核委员会、薪酬委员会及提名委员会成员[3][4][5] - 2024年6月7日,安娜女士退任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张保平博士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等职务[91][92][94] - 2024年6月14日,梁子冲先生卸任执行董事及主席职务,康庄先生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主席[92][93][95][96] - 2024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规定,并定期审查企业管治常规[84,85] - 公司采用《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标准,2024年董事均遵守[86] - 2024年全年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87] - 全体董事在2024年度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88] - 2024年公司遵守上市规则第3.10(1)及(2)条规定,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符合上市规则第3.13条独立性评估指引[99][104] - 2024年董事会共举行11次会议[108] - 康庄先生出席6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梁子冲先生出席6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郑景东先生出席10次董事会会议、1次股东周年大会等[109] - 公司聘请外部服务提供商Sum, Arthur & Co.的叶沛森先生为公司秘书[111] - 公司秘书叶沛森先生在2024年度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111] - 各董事须根据公司章程细则轮流退任并重选[100][105] - 公司委聘沛森沛林会计师行的叶沛森为公司秘书,其于2024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11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人数超过三分之一[124] - 各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任期3年的服务合约,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126] - 公司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须至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轮流传退任一次[131] - 公司现有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权范围符合守则条文[132] - 股东可将查询及关注事项寄往公司香港主要营业地点交公司秘书转董事会[133] - 独立非执行董事在董事会会议提出独立意见,监督集团表现,为集团提供专业建议[122] - 全体董事须参与持续专业进修,截至报告日期均已参加相关活动[116] - 公司已取得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独立身份年度确认[125] - 审核委员会于2011年1月8日成立,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当年召开3次会议[138][139] - 审核委员会成员陈少华、赵金宝出席会议率为100%(3/3),张保平出席率为100%(2/2),安娜出席率为100%(1/1)[142] - 薪酬委员会于2011年1月8日成立,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当年召开2次会议[144][145] - 薪酬委员会成员赵金宝、陈少华出席会议率为100%(2/2),安娜出席率为100%(2/2),张保平数据为N/A[14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年薪在100 - 150万人民币有2人,900 - 950万人民币有1人,1700 - 1750万人民币有4人,1950 - 2000万人民币有1人[151] - 提名委员会于2011年1月8日成立,截至2024年12月31日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当年召开2次会议[152][155] - 提名委员会成员赵金宝、陈少华出席会议率为100%(2/2),安娜出席率为100%(2/2),张保平数据为N/A[158]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男性占83.3%,女性占16.7%,达成董事会设定目标[167][170]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员工(不包括董事)的女性与男性比例为47.7:52.3,集团预期来年维持均衡男女比例[168][170] - 公司性别多元化目标为董事会至少有一名女性董事[166][170] - 提名委员会评估拟议候选人时须参考诚信声誉、业务成就经验声誉等标准[173][175] - 提名委员会可从内部提升、外部招聘等渠道挑选董事候选人[177] - 若董事会拟在股东大会提呈决议选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需在相关文件列明甄选过程等信息[183] - 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提名委员会应按标准评估其是否合格[183] - 提名委员会将不时检讨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确保其有效性[165][170] - 提名委员会应根据公司需要及候选人证明审查排列优先次序[177] - 董事会拟在股东大会上提呈选举或重选董事决议案时,通函及说明函件将按要求载列候选人资料[186][188] - 提名委员会将检讨提名政策有效性,讨论并向董事会建议可能的修订[187][188] - 提名委员会应检讨退任董事贡献、表现及是否符合准则,就重选提案向股东建议[189] - 董事负责编制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财务报表,确保真实公平反映公司事务[191][194] - 核数师责任声明载于年度报告的独立核数师报告内[192][195] - 管理层向董事会提供资料,公司向董事会成员更新表现、状况及前景[193][195] - 董事会负责持续监控及维持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至少每年检讨[196][197] - 集团设有内部审计职能,向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汇报[196][19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董事会及审核委员会评估现有体系足够有效[199][200] - 检讨涵盖财务、运营、合规等重大监控及相关资源、人员资质等方面[199][200] - 2024年公司完善独家完整的HBC电池专利体系并建立专利授权商业模式[78] - 2024年公司将现有HJT电池产线升级为HBC太阳能电池技术,爬坡后量产效率达27.5%[78] - 2024年公司成功开发背接触电池专用银铜浆技术,银浆耗量比市场TOPCon电池减少超20%[78]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5亿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409050000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97850000港元(相当于约人民币407291000元)[67][69] - 2022年配售事项净配售价约为每股9.96港元[67][69] - 2024年公司注销回购股份,年末已发行股份为18.13269608亿股,实缴资本约1.2079亿元[53] - 2024年末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末也无[59][6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为2401千元人民币,预计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使用[72,74]
金阳新能源2024年亏损收窄,行政总裁何双权曾在法国一大学主修哲学
搜狐财经· 2025-04-01 22:45
文章核心观点 金阳新能源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收益约2.54亿元,净亏损约2.77亿元同比收窄15%,净亏损减少与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有关,同时介绍了公司行政总裁履历及相关行业企业情况 [1][2]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收益约2.54亿元,2023年为约2.95亿元,收益有所下降 [1] - 2024年净亏损约2.77亿元,2023年为约3.24亿元,净亏损同比收窄15% [1] - 2024年毛利3293.4万元,2023年为4290.5万元,毛利减少 [1] 净亏损减少原因 - 2024年度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相较2023年的约1.776亿元减少约5520万元至约1.224亿元,此费用为非现金会计项目对现金流无影响 [2] 公司行政总裁情况 - 行政总裁何双权1972年生,有超26年工作经验,超13年中国光伏产业经验 [2] - 加入金阳新能源前任职于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最后职位为总裁 [2] -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导师等多个行业协会职务,2021年6月取得里昂第三大学人文及社会科学(主修哲学)硕士学位 [2][3] 行业相关企业情况 - 无锡尚德成立于2001年,曾冲进全球光伏电池制造企业前三强,2012年因多种原因陷入困境进入破产重整,后经历股权变更 [3] - 2024年12月10日消息,建发集团将出手托管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3] 公司业务分部情况 - 公司运营宝人牌产品、石墨烯产品、原设备制造商三大报告分部 [4] - 宝人牌产品分部生产及出售宝人牌拖鞋等 [4] - 石墨烯产品分部将石墨烯应用于多种产品生产 [4] - 原设备制造商分部生产品牌拖鞋以供转售 [4]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31 18:5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收益为253,51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95,348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4.16%[3] - 2024年毛利为32,93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42,90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3.24%[3]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276,031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3,829千元人民币,同比收窄约14.76%[3] - 2024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及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277,407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26,380千元人民币,同比收窄约14.99%[3]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为15.294分人民币,2023年为18.400分人民币,同比收窄约17.96%[3] - 2024年非流动资产为327,292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341,13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06%[4] - 2024年流动资产为368,889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22,86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9.45%[4] - 2024年流动负债为277,644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261,342千元人民币,同比上升约6.24%[4] - 2024年资产净值为382,386千元人民币,2023年为540,99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29.32%[4] - 2024年公司销售及提供服务收益为253,514千元,2023年为295,348千元,同比下降14.16%[13][14]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276,031千元,2023年为323,829千元,同比收窄14.76%[13][14] - 2024年公司利息收入为1,397千元,2023年为4,455千元,同比下降68.64%[13][14]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为8,139千元,2023年为5,154千元,同比增长57.92%[17] - 2024年公司已售存货成本为220,580千元,2023年为252,443千元,同比下降12.62%[18] - 2024年公司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9,963千元,2023年为17,616千元,同比增长13.32%[18] - 2024年公司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122,399千元,2023年为177,636千元,同比下降31.10%[18] - 2024年公司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810千元,2023年为4,374千元,同比下降81.48%[18] - 2024年年内税项总开支为137.6万元,2023年为255.1万元[20]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2.77407亿元,2023年为3.2638亿元;2024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为18.1378893亿股,2023年为17.73772107亿股[22] - 2024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为6.6421亿元,2023年为6.6043亿元;2024年公平值收益为37.8万元,2023年公平值亏损为20.8万元[24] - 2024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44295亿元,2023年为1.55321亿元[26] - 2024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7189万元,2023年为7959.2万元[27] - 2024年和2023年须于一年内偿还的有抵押银行贷款均为1亿元;2024年贷款利率为每年3.05% - 4.10%,2023年为每年3.70% - 4.55%[30] - 2024年公司抵押楼账面价值约210万元、使用权资产中租赁土地账面价值约360.6万元及投资物业中租赁土地账面价值约3683.5万元作银行贷款抵押,2023年分别为197.3万元、375.2万元、3564.9万元[30] - 2024年公司法定普通股数目为50亿股,面值34240万元;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8.13269608亿股,面值12079万元[32] - 2024年公司注销239万股股份,以约358.9万元购回110.4万股股份并注销[32]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建议派发股息[21] - 2023年12月公司以约475.2万港元(约人民币432.6万元)回购128.6万股股份,每股最低及最高回购价分别为3.56港元及3.90港元[33] - 2024年集团收益减少约4180万元或约14.2%至约25350万元,毛利减少约23.2%至约3290万元,毛利率从约14.5%降至约13.0%[35] - 与2023年净亏损约32640万元相比,2024年净亏损减少约4900万元至约27740万元[36] - 2024年销售及分销开支较去年增加约2.1%至约2530万元,占收益约10.0%(2023年:8.4%)[42] - 2024年一般及行政开支下跌约13.8%至约22160万元,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减少约5520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增加约1800万元[43] - 2024年研发成本减少约2310万元至约6020万元[44]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5060万元,2023年为16190万元[4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3190万元,较2023年末减少约11070万元[45] - 2024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中,港元、人民币及美元分别占比16.8%、68.6%及14.6%[45] - 2024年末短期借贷约10020万元,与2023年持平[45] - 2024年末杠杆比率为80.7%,2023年为58.7%[45] - 2024年末已发行股份为1813269608股,缴足股本约120790000元[46] - 2024年末员工约1020名,2023年为1090名;2024年总员工成本约243953000元,2023年为293066000元[51] - 2024年公司以约394.2万港元(相当于约358.9万元人民币)于联交所购回110.4万股股份[63] - 2024年1月购回9万股,最高每股3.95港元,最低每股3.66港元,总代价33.9万港元[64] - 2024年6月购回43.4万股,最高每股4.06港元,最低每股3.68港元,总代价162.4万港元[64] - 2024年7月购回58万股,最高每股3.77港元,最低每股3.14港元,总代价197.9万港元[64]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付末期股息[65] 公司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光伏产品业务收益较2023年的约7980万元减少约51.6%至约3860万元,HJT电池生产线升级为HBC太阳能电池技术,爬坡后量产效率达27.5%[35][41] - 2024年OEM业务收益较2023年的约20940万元稍减约1.5%至约20620万元,毛利受东南亚制造商价格竞争不利影响[36][40] - 2024年宝人牌产品收益增加约496.8%至约410万元(2023年:70万元)[37][38] - 2024年石墨烯产品收益下降约16.1%至约460万元(2023年:550万元)[37][39] 公司业务及财务准则相关说明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从事拖鞋、石墨烯EVA发泡材料等产品的生产及销售[5] - 公司未提前采用已颁布但未生效的新订或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预计对综合财务报表无重大影响[9] - 公司有宝人牌产品、石墨烯产品、OEM、光伏产品四个可呈报及经营分部[11] 公司配售事项款项情况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约500000000港元,所得款项净额约497850000港元[5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未动用金额为2401000元[54] - 预期所有未动用所得款项净额余额将在2025年12月31日或之前使用[54] 公司技术相关情况 - 2024年现有HJT电池产线升级为HBC太阳能电池技术,爬坡后量产效率达27.5%[57] - 专用背接触电池的银铜浆技术使银浆消耗量减少20%以上[57] 公司未来业务计划 - 2025年3月,公司间接全资子公司金阳(泉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向金隆(西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注资7100万元人民币作为注册资本[60] - 公司预计2025年通过合资公司建成全球首个吉瓦级HBC电池工厂[55] - 公司预计2025年第二季与印尼工厂开始合作开展OEM业务[56]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16:35
财务表现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7,4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3,26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4%[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58,18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加25.2%[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股东权益为461,24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6.8%[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为10.4%,同比下降5.8个百分点[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率为124.1%,同比增加42.8个百分点[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入减少约2800万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至约1.275亿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光伏产品业务收入下降[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毛利率下降至10.4%,较2023年同期的16.2%下降5.8个百分点,主要由于OEM业务毛利率下降[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净亏损约1.58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1.264亿元人民币亏损扩大[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328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升级HJT生产线至HBC太阳能电池技术[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137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开拓柔性光伏产品的海外市场[1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光伏产品业务收入下降71.7%,至约1202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太阳能公司价格竞争及技术过渡期影响[8][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OEM业务收入基本持平,为约1.11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石墨烯产品收入增长182.8%,至约2288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空调系统杀菌组件销售增加[1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宝人牌产品收入增长107.8%,至约1997万元人民币,主要由于线上销售增加[12] - OEM业务收入略微下降0.1%至约人民币1.112亿元,主要受美国主要客户需求减少和东南亚制造商价格竞争影响[13] - 光伏产品收入下降71.7%至约人民币1200万元,主要由于2024年上半年太阳能公司价格竞争[13]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23.4%至约人民币1370万元,占集团收入的10.7%,主要用于开拓海外市场[13] - 一般及行政开支增加31.6%至约人民币1.243亿元,主要由于股权结算的股份支付增加和工资薪金增加[14] - 研发成本减少约人民币1660万元至约人民币3280万元,主要专注于升级HJT生产线至HBC太阳能电池技术[14] - 集团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净额约为人民币2600万元,现金及银行结余减少43.3%至约人民币8090万元[14] - 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中,19.8%为港币,23.2%为人民币,57.0%为美元[14] - 短期借贷约为人民币1.002亿元,所有贷款均以人民币计值,利率固定且一年内偿还[1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的杠杆比率为57.9%,较2023年12月31日的58.7%有所下降[15]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拥有1,814,283,608股已发行股份,缴足股本约为人民币120,862,000元[15] - 公司员工总数从2023年12月31日的1,090人减少至2024年6月30日的890人,员工成本为人民币1.435亿元[16] - 2022年配售事项的净收益为约4.0729亿元人民币,用于加强公司资本基础[16] - 公司银行借贷由账面值约人民币200万元的楼宇、370万元的使用权资产和3,620万元的投资物业抵押[1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15] - 公司收益主要以美元、欧元及人民币计值,销售成本及经营开支主要以人民币计值[15] - 公司于2023年6月16日采纳新的购股权计划以激励董事及合资格雇员[16] - 公司于2024年6月30日无应付票据,而2023年12月31日的应付票据由约240万元人民币的定期存款抵押[15] - 公司光伏产品业务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下跌约71.7%至约人民币1200万元,主要由于太阳能公司削价竞争[19] - 公司OEM业务收益在2024年上半年仅轻微下跌约0.1%至约人民币1.112亿元,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挑战[19] - 公司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完成BC技术推广,预计将为光伏产品业务增长带来贡献[19]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遮阳棚产品已获得美国顶级房车品牌和配件供应商的认证,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将产生订单[20]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在2024年6月初获得国际权威UL认证,标志着相关产品进入美国住宅应用市场的第一步[20] - 公司第二个柔性量产设施在2024年上半年完成,预计在2024年第三季度开始运营[21] - 公司计划在2024年9月开始为传统玻璃模块制造HBC太阳能电池,首个设施将与国内模块供应商联合建立[22] - 公司目标基于独家专利建立HBC太阳能电池和模块集群,选择性合作具有高端海外渠道的模块制造商[22]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于2024年6月初获得美国安全认证实验室(UL)认证,为进入美国家用应用市场迈出第一步[23] - 公司第二个柔性量产车间预计于2024年第三季度启用,第一个车间预计在2024年9月完成澳洲订单并出货[23] - 公司计划于2024年9月启动制造针对传统玻璃组件的HBC太阳能电池,首个基地将与国内组件供应商合资建设[23]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持续出货澳洲,并尽快将美国及欧洲房车产品形成订单并启动生产及出货[23] - 公司计划基于独家专利,建立HBC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集群,与拥有高端海外渠道的组件生产商合作设立合资公司[23]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27,48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0%[55]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3,267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47.4%[5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成本为32,801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3.6%[55]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净亏损为158,184千元人民币,同比扩大25.2%[55]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余为80,913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43.3%[5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存货为104,044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24.7%[5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总资产为733,16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10.4%[57][5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4,84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14.0%[57] - 公司2024年6月30日净资产为461,241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下降14.7%[59]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贷为100,200千元人民币,与2023年底持平[5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减少净额为61,730千元人民币[64] - 2024年上半年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为26,018千元人民币[64] - 2024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为20,510千元人民币[64]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的现金流出为15,202千元人民币[6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80,913千元人民币[6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累计亏损为1,646,458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总权益为461,241千元人民币[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股份回购注销了1,783千元人民币的股份[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通过股份结算支付了80,218千元人民币的股份[6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因汇率波动产生的汇兑差额为4千元人民币[62]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总销售收入为127,481千元人民币,总亏损为49,907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708千元人民币,其他未分配收入及收益净额为7,199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企业及其他未分配开支为111,918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之公平值收益为57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为4,229千元人民币[71] - 公司总资产为863,995千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资产为650,546千元人民币,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资产为213,449千元人民币[77] - 公司总负债为323,001千元人民币,其中分部负债为165,041千元人民币,企业及其他未分配负债为157,960千元人民币[77]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为8,099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7%[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收入为102,866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79]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41,936千元人民币,较2023年底的341,132千元人民币略有增加[80]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客户A的收入为58,873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2.0%[8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客户B的收入为44,08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81]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融资成本为4,229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5.3%[86] - 2024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143,4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6.2%[8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人民币2,401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2,297千元有所增加[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为人民币281千元,而2023年同期无此项亏损[90]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人民币339千元,较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1,081千元大幅减少[91]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每股基本亏损为人民币0.087元,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人民币158,184千元及加权平均股份数1,814,277,795股计算[94]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的公平值收益为人民币57千元,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投资物业公平值为人民币66,100千元[9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租赁土地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36,195千元,较2023年底的人民币35,649千元有所增加[9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楼宇的账面净值为人民币29,905千元,较2023年底的人民币30,394千元有所减少[96] - 公司2024年上半年未派发股息,与2023年同期一致[94] - 公司无形资产中,技术知识(石墨烯应用相关)的账面净值为30,000元人民币,截至2024年6月30日[98] - O2O分销售货系统的设计成本为60,000,000元人民币,采用直线法分9年摊销[100] - 公司研发石墨烯材料用于杀菌芯片、电池储能材料及鞋履压敏照明装置的成本为92,000,000元人民币,计划未来推出相关产品[100]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总额为110,118,000元人民币,其中3个月内到期的金额为73,746,000元人民币[105]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中,4至6个月到期的金额为32,114,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6,959,000元人民币有所增加[105] - 公司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中,超过6个月到期的金额为4,258,000元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2,860,000元人民币有所减少[105] - 公司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在2024年6月30日无应付票据,2023年12月31日通过已质押存款约人民币2,426,000元为约人民币2,426,000元的应付票据作出担保[108] - 公司短期借贷中,2024年6月30日有抵押银行贷款为人民币100,200千元,利率范围为每年3.70%至4.55%[1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有抵押银行贷款由账面值约人民币1,968,000元的楼宇、约人民币3,679,000元的使用权资产中的租赁土地及约人民币36,195,000元的投资物业中的租赁土地作为担保[111] - 公司2024年6月30日的已发行及缴足股本为1,814,283,608股,面值为人民币120,862千元[115] - 公司在2024年期间以总现金代价约人民币1,783,000元购回524,000股股份,每股最低及最高购回价分别为3.66港元及4.06港元[115] - 公司在2023年12月以总现金代价约人民币4,326,000元购回1,286,000股股份,每股最低及最高购回价分别为3.56港元及3.90港元[115] - 公司2024年上半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总计约人民币80,218,000元,较2023年同期的177,636,000元有所下降[138]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111,000,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6.12%[142]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拥有154,830,000份尚未行使的购股权,占已发行股份约8.53%[142] - 公司主要管理人员的酬金在2024年上半年为31,170,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7,801,000人民币有所下降[147] - 公司与非控股股东控制的公司之间的交易中,2024年上半年采购设备支出为12,230,000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1,939,000人民币减少[150] - 公司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资本承诺总额为1,828,414,000人民币,较2023年12月31日的1,952,947,000人民币有所减少[146] 产品与业务 - 宝人牌产品收益为1,99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7.8%[5] - 石墨烯产品收益为2,288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2.8%[5] - OEM业务收益为111,17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0.1%[5] - 光伏产品收益为12,024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1.7%[5]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从事拖鞋、凉鞋、休闲鞋、石墨烯产品及光伏产品的生产及销售[66] - 宝人牌产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997千元人民币,亏损421千元人民币[71] - 石墨烯产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2,288千元人民币,盈利221千元人民币[71] - 光伏产品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11,172千元人民币,盈利14,019千元人民币[71] - OEM分部在2024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12,024千元人民币,亏损63,726千元人民币[71] 研发与技术 - 公司2024年上半年研发费用约328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升级HJT生产线至HBC太阳能电池技术[10] - 研发成本减少约人民币1660万元至约人民币3280万元,主要专注于升级HJT生产线至HBC太阳能电池技术[14] - 公司研发石墨烯材料用于杀菌芯片、电池储能材料及鞋履压敏照明装置的成本为92,000,000元人民币,计划未来推出相关产品[100] - 公司拥有独家专利的混合钝化技术[154] - 公司拥有完善的专利体系[154] 市场与销售 - 公司2024年上半年销售及分销费用约1370万元人民币,主要用于开拓柔性光伏产品的海外市场[10] - 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23.4%至约人民币1370万元,占集团收入的10.7%,主要用于开拓海外市场[13]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和太阳能遮阳棚产品已获得美国顶级房车品牌和配件供应商的认证,预计未来几个月内将产生订单[20]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在2024年6月初获得国际权威UL认证,标志着相关产品进入美国住宅应用市场的第一步[20]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于2024年6月初获得美国安全认证实验室(UL)认证,为进入美国家用应用市场迈出第一步[23] - 公司预计2024年下半年持续出货澳洲,并尽快将美国及欧洲房车产品形成订单并启动生产及出货[23] 股东与股权 - 公司董事林炜欢女士持有233,155,792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2.85%[27] - 公司董事郑景东先生持有500,00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3%[27] - 公司董事林炜欢女士持有1,000,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06%[27] - 公司董事康庄先生持有7,550,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42%[27] - 公司董事郑景东先生持有8,000,000股购股权,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44%[27] - 公司首席执行官何双权先生持有17,000,000股公司股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94%[29]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814,283,608股[29] - 公司2011年购股权计划累计未行使购股权为111,000,000份,2021年购股权计划累计未行使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8-30 18:39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于2011年1月28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9] - 公司主要业务包括投资控股及多种产品生产销售[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收益相关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127,481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55,516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总收益为127,481千元,2023年同期为155,516千元,同比下降17.9%[16][17][18][22] - 2024年上半年主要客户A收益为58,873千元,客户B为44,087千元,客户C为4,639千元[20] - 2024年上半年来自中国的收益为8,099千元,美国为102,866千元,欧洲为6,760千元[18] - 2024年上半年销售废料收入为118千元,2023年同期为229千元,同比下降48.5%[22] - 2024年上半年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为2,401千元,2023年同期为2,297千元,同比增长4.5%[22] - 本期集团收益减少约人民币2,800万元或约18.0%至约人民币1.27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555亿元[39] - 本期集团收益减少约2800万元或约18.0%至约1.275亿元(2023年为1.555亿元) [5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毛利相关 - 2024年上半年毛利为13,267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25,230千元人民币[2] - 本期集团毛利减少约47.4%至约人民币1,330万元,毛利率从2023年同期的约16.2%下降至约10.4%[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亏损相关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57,845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25,280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57,845千元,2023年同期为125,280千元,亏损扩大26.0%[16][17]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43,497千元,2023年为113,737千元[26]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为158,184千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为126,361千元人民币[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综合亏损约为158,184,000元,2023年为126,361,000元;2024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股数为1,814,277,795股,2023年为1,731,235,299股[29] - 本期集团录得净亏损约人民币1.582亿元,2023年同期净亏损约为人民币1.264亿元[3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每股亏损相关 - 2024年上半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087元人民币,2023年同期均为0.073元人民币[2]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资产相关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41,93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341,132千元人民币[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391,230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22,863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166,384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1,521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权益总额为461,241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540,994千元人民币[5] - 2024年1月1日权益总额为5.40994亿人民币千元,2024年6月30日为4.61241亿人民币千元[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资产总额为733,166千元,负债总额为271,925千元[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为341,936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341,132千元[19] - 2024年6月30日投资物业公平值为66,1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66,043千元[30] - 2024年6月30日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10,118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5,321千元[33]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馀约8090万元,较2023年12月31日的1.426亿元减少约43.3% [48] - 2024年6月30日,现金及银行结馀约19.8%、23.2%及57.0%分别以港币、人民币及美元计值 [48] - 2024年1月1日有1,815,659,608股已发行股份及缴足股本约1.2096亿元,2024年6月30日有1,814,283,608股已发行股份及缴足股本约1.20862亿元 [49]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负债相关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4,846千元人民币,2023年12月31日为261,342千元人民币[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43,895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79,592千元[34] - 2024年6月30日须于一年内偿还的有抵押银行贷款为100,200千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200千元,息率范围为每年3.70%至4.55%[35] - 2024年6月30日,短期借贷约1.002亿元(2023年12月31日为1.002亿元),杠杆比率为57.9%(2023年12月31日为58.7%) [48]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其他收支相关 - 2024年上半年利息收入为708千元,2023年同期为1,827千元,同比下降61.2%[16][17] - 2024年上半年汇兑收益净额为2,985千元,2023年同期为5,418千元,同比下降44.9%[22] - 2024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114,214千元,2023年为130,286千元[24] - 2024年上半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9,526千元,2023年为8,103千元;使用权资产折旧2024年为11,841千元,2023年为1,179千元[24]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中工资及薪金为56,133千元,2023年为46,211千元;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2024年为80,218千元,2023年为62,050千元[25] - 2024年上半年所得税开支总额为339千元,2023年为1,081千元[28] - 本期亏损及全面开支总额为1.58184亿人民币千元[8] - 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8021.8万人民币千元[8] - 购股权失效涉及金额为283.6万人民币千元[8] - 购回自有股份金额为178.3万人民币千元[8] - 注销已购回股份涉及金额为9.8万人民币千元[8] - 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4万人民币千元[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宝人牌产品收益增加约107.8%至约人民币20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90万元[40][41] - 石墨烯产品收益增加约182.8%至约人民币230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80万元[40][42] - OEM业务收益轻微下跌约0.1%至约人民币1.112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1.113亿元[40][43] - 光伏产品收益对比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4,250万元下降约71.7%至约人民币1,200万元[40][44] - 光伏产品业务收益本期下跌约71.7%至约人民币1200万元[59] - 本期OEM业务收益仅轻微下跌约0.1%至约1.112亿元,2024年下半年收益预期较2023年下半年下跌 [58] 公司业务发展动态 - 公司于2023下半年至2024上半年升级HJT生产线至HBC太阳能电池技术[59] - 公司柔性太阳能组件6月初获美国UL认证[60] - 公司第二个柔性量产车间2024上半年建成,预计三季度启用[60] - 公司计划9月启动制造针对传统玻璃组件的HBC太阳能电池[60] 公司股份相关 - 2024年公司以约1,963,000港元(约人民币1,783,000元)购回524,000股股份,最低及最高购回价分别为3.66港元及4.06港元[37] - 公司于联交所购回524,000股股份,总代价约196.3万港元(约人民币178.3万元)[64] - 90,000股股份本期被注销,434,000股于2024年6月30日被录为库存股份[64] 公司财务报表及股息相关 - 本期应用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财务状况及表现无重大影响[12] - 未经审核中期财务报表已由审核委员会审阅且无异议[63] - 董事不建议就本期派中期股息[60] 公司资金及员工相关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2600万元(2023年为2830万元)[48] - 2024年6月30日,集团共有约890名雇员(2023年12月31日为1090名),本期总员工成本约1.435亿元(2023年为1.137亿元) [53] 公司配售事项相关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5亿港元(相当于约4.0905亿元)及约4.9785亿港元(相当于约4.07291亿元) [5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总计4.07291亿元,未动用3098.4万元 [56] 公司期后事项相关 - 自2024年6月30日以来无重大期后事项[66] 公司费用相关 - 本期销售及分销开支较2023年同期约人民币1,110万元增加约23.4%至约人民币1,370万元[45] - 研发成本减少约1660万元至约3280万元(2023年为4940万元)[47]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30 06:15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公司收益为2.953亿元,2022年为2.743亿元,2021年为3.135亿元,2020年为1.119亿元,2019年为1.697亿元[7]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4.5%,2022年为13.0%,2021年为28.2%,2020年为16.1%,2019年为17.7%[7] - 2023年公司净亏损率为110.5%,2022年为60.9%,2021年利润率为2.9%,2020年亏损率为97.2%,2019年亏损率为185.3%[7]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资产为3.411亿元,2022年为2.073亿元,2021年为1.609亿元,2020年为0.928亿元,2019年为1.539亿元[7] - 2023年公司流动资产为5.229亿元,2022年为7.081亿元,2021年为4.158亿元,2020年为1.028亿元,2019年为1.205亿元[7] - 2023年公司流动负债为2.613亿元,2022年为2.525亿元,2021年为2.685亿元,2020年为2.349亿元,2019年为2.233亿元[7] - 2023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0.617亿元,2022年为0.180亿元,2021年为0.234亿元,2020年为0.056亿元,2019年为0.031亿元[7] - 2023年公司股东权益为5.410亿元,2022年为6.448亿元,2021年为2.848亿元,2020年为 - 0.449亿元,2019年为0.480亿元[7] - 2023年公司收入增加约2110万元,增幅约7.7%,达约2.954亿元,主要归因于光伏产品和OEM业务收入增加[8] - 2023年公司收益增加约2110万元或约7.7%,至约29540万元[11] - 公司本年度收益增加约2110万元或约7.7%,至约2.954亿元,2022年为2.743亿元[16] - 公司本年度毛利增加约20.8%,至约4290万元,毛利率从2022年的约13.0%增至约14.5%[16] - 公司本年度净亏损约3.264亿元,2022年净亏损约1.67亿元[16] - 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从2022年的约1.196亿元增加约5800万元,至约1.776亿元[16] - 本年度研发成本增加约3100万元,至约8340万元[16] - 本年度销售及分销开支增加约1310万元,至约2480万元[16] - 销售及分销开支从2022年1170万元增至2023年2480万元,增幅约112.0%,占比从4.3%升至8.4%[26][29] - 一般及行政开支从2022年18450万元增至2023年25710万元,增幅约39.3%[27][30] - 研发成本从2022年5240万元增至2023年8340万元,增加约3100万元[28][3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从2022年7870万元增至2023年16190万元[32][35] - 2023年末现金及银行结余约14260万元,较去年末35470万元减少约21210万元[32][35] - 2023年末短期借贷约10020万元,2022年为9100万元[32][35] - 2023年末杠杆比率为58.7%,2022年为40.8%[33][35] - 2023年发行103700000股股份,年末已发行股份达1815659608股,缴足股本约120960000元[34]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OEM业务收入增长约11.7%,达约2.094亿元;光伏产品制造和销售业务收入增长约12.9%,达约7980万元[9][10] - 2023年OEM业务收益增加约11.7%,至约20940万元[11] - 2023年光伏产品业务收益增加约12.9%,至约7980万元[11] - 光伏产品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12.9%,至约7980万元,2022年为约7070万元[16] - OEM业务本年度收益增加约11.7%,至约2.094亿元,2022年为约1.874亿元[16] - 宝人牌产品收益减少约19.1%,至约70万元,2022年为80万元[18] - 石墨烯产品收益下降约64.1%,至约550万元,2022年为1540万元[20] - 光伏产品收益从2022年约7070万元增至2023年约7980万元,增幅约12.9%[25] HBC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业务进展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超27%的高效二代混合型HBC太阳能电池的公司[13][14] - 公司成为全球首家应用HBC太阳能电池量产住宅及房车用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的公司[13][14] - 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重量仅为传统玻璃太阳能组件的八分之一,卷起后直径不足3英寸[13][14] - 公司申请多项涵盖HBC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结构、生产工艺和设备的专利,已获数十项授权[13][14] - 2023年集团成为全球首个量产转换效率超27%的第二代高效混合HBC太阳能电池的生产商[50] - 2023年集团成为全球首个量产面向住宅和房车消费产品的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的生产商,该产品重量仅为传统玻璃太阳能组件的八分之一,可完全卷曲成直径小于3英寸[50] - 集团已就HBC太阳能电池和组件的结构、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申请多项专利,包括欧美专利,并已成功获得数十项授权专利[50] - 集团创新的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已成功进入房车和露营太阳能应用产品高端市场,并与美、欧、澳多家大型房车零售商和制造商展开合作[51] - 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超27%的高效二代混合型HBC太阳能电池的公司[52] - 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应用HBC太阳能电池量产专用住宅及房车用消费者产品的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的公司,该组件重量是传统玻璃太阳能组件的八分之一,卷起后直径不足3英寸[52] - 公司12尺800瓦房车用可卷绕太阳能遮阳棚,可在不占用车顶面积前提下,新增50%至200%的发电量[52] HBC太阳能组件市场策略 - 2024年公司将通过自有官网等线上渠道、房车制造商及售后安装市场线下渠道、合作伙伴线上渠道构建多渠道销售模式[14] - 公司选择房车市场作为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首个市场,首批产品已运往美国,计划未来两季度向欧洲和澳洲大批量出货[14] - 公司第二步计划是基于消费者对房车用太阳能遮阳棚的体验,逐步替代现有住宅太阳能系统,最终发展为家庭独立电源系统[14] - 集团将通过自有网站及其他在线渠道、房车制造商及售后安装市场线下渠道、合作伙伴在线渠道建立多渠道销售业务模式[51] - 集团首批产品已运往美国,计划未来两个季度向欧洲和澳大利亚大量发货[51] - 全球房车约2000万辆,以平均每辆房车安装1000瓦柔性太阳能电池,每瓦2.2美元计算,总市场容量超400亿美元,公司计划未来三至五年内覆盖该市场大部分刚性需求[53] - 公司第二步计划是逐步替代现有住宅用太阳能系统,最终成为家庭独立式电源系统,预计比当下美国家庭独立式电源系统成本降低至少30%[53] 公司员工情况 - 2023年末员工约1090人,2022年为930人,2023年员工总成本约293067000元,2022年为218154000元[40]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约有1090名雇员,2022年为930名;2023年度总员工成本约人民币293,067,000元,2022年为人民币218,154,000元[43]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090名雇员,2022年为934名[187][189] - 2023年男性雇员626名,占比57.4%;女性雇员464名,占比42.6%[190] - 2022年男性雇员528名,占比56.5%;女性雇员406名,占比43.5%[190] - 2023年全职雇员1,044名,占比95.8%;兼职雇员46名,占比4.2%[190] - 2022年全职雇员905名,占比96.9%;兼职雇员29名,占比3.1%[190] - 2023年30岁以下员工125人,占比11.5%;30 - 50岁员工689人,占比63.2%;50岁以上员工276人,占比25.3%[191] - 2023年中国(香港除外)员工1077人,占比98.8%;香港员工13人,占比1.2%[191] - 2023年员工离职人数为258名,2022年为274名[191] - 2023年男性员工流失率25.1%,女性员工流失率21.8%;2022年男性为30.9%,女性为27.3%[192] - 2023年30岁以下员工流失率55.2%,30 - 50岁为22.2%,50岁以上为13.0%;2022年分别为67.3%、27.6%、15.9%[192] - 2023年中国(香港除外)员工流失率23.9%,香港为7.7%;2022年分别为29.3%、40.0%[192] - 2023年工伤个案8起,2022年12起,2021年10起[197] - 2023年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318天,2022年166天,2021年224天[197]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并定期检讨企业管治常规以确保持续合规[55][57]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于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56][58] - 公司董事会成员包括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组成结构平衡[57][59][60] - 因赵金保教授及陈少华先生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逾九年,其重选须经股东以独立决议案审批通过[60] - 安娜女士因达退休年龄,已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职务,自股东周年大会结束时生效[60] - 赵金保教授、陈少华先生和安娜女士分别在董事会任职9年、9年和14年,公司将在应届股东大会委任新独立非执行董事[62][64] - 2023年梁子冲先生、郑景东先生、林炜欢女士、安娜女士、赵金保教授、陈少华先生出席董事会会议、股东周年大会次数均为11/11,出席股东特别大会次数均为1/1[67] - 公司秘书叶沛森在2023年接受多于35小时相关专业培训,上市规则要求不少于15小时[68][6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为赵金宝教授、陈少华先生及安娜女士[75] - 各非执行董事与公司订立初步任期三年的服务合约,任期直至一方向另一方送达不少于三个月的书面通知终止合约为止[77] - 公司各执行董事、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须根据细则最少每三年于股东周年大会轮流退任一次[77] - 公司现有审核、薪酬及提名三个董事会专门委员会,职权范围符合守则条文[78][79] - 审核委员会于2011年1月8日成立,主要职责为检讨及监督集团财务报告程序等[81][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陈少华、赵金宝及安娜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陈少华任主席[82][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了三次会议[82][84]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成员陈少华、赵金保、安娜会议出席率均为100%(3/3)[85]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薪酬委员会成员安娜、赵金保、陈少华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1),该年举行1次会议[87][88]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提名委员会成员赵金保、陈少华、安娜会议出席率均为100%(1/1),该年举行1次会议[93][94] - 2023年公司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以提升董事会有效性[95][9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男性占比66.7%,女性占比33.3%[9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员工(不含董事)男女比例为57.4 : 42.6 [100] - 2023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两名执行董事、一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男性占66.7%,女性占33.3%[102] - 2023年12月31日,员工(不包括董事)的女性与男性比例为42.6:57.4[102] - 董事负责编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年度的财务报表,以真实、公平地反映公司和集团的事务、集团的业绩和现金流[111] - 董事会有责任维护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以保护集团资产和股东利益[113] - 提名委员会评估拟议候选人是否适合任命为董事或重新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8:14
整体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收益为295,34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74,277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毛利为42,90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35,523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23,82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4,922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及年内全面开支总额为326,380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7,040千元人民币[2]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18.400人民币分,2022年为9.767人民币分[2] - 2023年总收益为295,348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74,277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7.7%[10][12][14] - 2023年除税前亏损为323,829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164,922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96.3%[10][12] - 2023年利息收入为4,455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32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931.2%[10][12][14] - 2023年融资成本为5,15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414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6.8%[10][12][15] - 2023年销售废料收入为276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9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43.9%[14] - 2023年补贴收入为2,4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965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15.9%[14] - 2023年已售存货成本为252,443千元,2022年为238,754千元[16]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为17,616千元,2022年为10,383千元[16]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293,067千元,2022年为218,154千元[16] - 2023年所得税开支为2,551千元,2022年为2,118千元[17] - 2023年每股基本亏损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综合亏损约326,380,000元及年内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1,773,772,107股计算,2022年分别为167,040,000元及1,710,160,978股[18] - 2023年集团收益约29,54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约2,110万元或约7.7%,毛利增加约20.8%至约4,290万元,毛利率从约13.0%增至约14.5%[32] - 2023年集团净亏损约32,64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同期的约16,700万元增加[33] - 2023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2,48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约112.0%,占本年度收益约8.4%(2022年:4.3%)[39] - 2023年一般及行政开支约25,71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升幅约39.3%[40] - 按股权结算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从2022年的约11,960万元增加约5,800万元至2023年的约17,760万元[33][40] - 研发成本增加约3100万元至约8340万元(2022年:5240万元)[4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6190万元(2022年:7870万元),现金及银行结馀较去年末减少约21210万元至约14260万元,分别以港元、人民币及美元计值比例为46.9%、12.7%及40.4%,短期借贷约10020万元(2022年:9100万元)[42] - 2023年12月31日杠杆比率为58.7%(2022年:40.8%)[43] 资产负债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41,13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07,287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流动资产为522,863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708,054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流动负债为261,342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252,500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流动资产净值为261,521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455,554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资产净值为540,994千元人民币,2022年为644,800千元人民币[3] - 2023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为66,043千元,2022年为66,251千元[20] - 2023年应收贸易账款及应收票据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为155,321千元,2022年为101,583千元[23] - 2023年应付贸易账款及应付票据为79,592千元,2022年为94,422千元[25] - 2023年须于一年内偿还的有抵押银行贷款为100,200千元,2022年为91,000千元[27] - 2023年有抵押银行贷款息率为每年3.70%至4.55%,2022年为每年3.90%至4.44%[27] - 应付票据由存款约240万元(2022年:140万元)抵押,银行借贷由楼宇约200万元(2022年:190万元)、使用权资产租赁土地约380万元(2022年:390万元)、投资物业租赁土地约3560万元(2022年:3570万元)抵押[45] 各业务线关键指标变化 - 宝人牌产品2023年分部业绩亏损1,523千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976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56.0%[10][12] - 石墨烯产品2023年分部业绩盈利505千元人民币,2022年盈利5,012千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89.9%[10][12] - OEM分部2023年分部业绩盈利38,803千元人民币,2022年盈利16,716千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约132.1%[10][12] - 光伏产品2023年分部业绩亏损121,245千元人民币,2022年亏损9,132千元人民币,亏损扩大约1227.7%[10][12] - 2023年光伏产品业务收益约7,98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约12.9%;OEM业务收益约20,94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增加约11.7%[32] - 2023年宝人牌产品收益约7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减少约19.1%;石墨烯产品收益约550万元人民币,较2022年下降约64.1%[35][36] 股份相关情况 - 2023年12月31日已发行及缴足普通股数目为1,815,659,608股,面值为120,960千元人民币,较2022年1月1日的1,661,909,608股和110,606千元人民币有所增加[29]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约为497,850,000港元[29] - 2023年公司以约4,752,000港元(约4,326,000元人民币)购回1,286,000股股份,每股最低及最高购回价分别为3.60港元及3.88港元[30] - 2023年发行103700000股股份,年末已发行股份达1815659608股,缴足股本约120960000元[44] - 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及净额分别约为5亿港元(约409050000元)及497850000港元(约407291000元),净配售价约每股9.96港元[48] - 截至2023年末,2022年配售事项所得款项净额已动用130548000元,未动用105979000元,预期2024年12月31日前使用完[4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于联交所购回128.6万股股份,总代价(扣除开支前)约475.2万港元(约人民币432.6万元),购回股份被录为库存股[5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54] 公司业务成果与规划 - 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量产最高转换效率超27%的高效二代混合型HBC太阳能电池的公司[50] - 公司成为全球第一家应用HBC太阳能电池量产高效柔性HBC太阳能组件的公司,该组件重量是传统玻璃太阳能组件的八分之一,卷起后直径不足3英寸[50] - 公司12尺800瓦房车用可卷绕太阳能遮阳棚可在不占用车顶面积前提下,新增50%至200%的发电量[50] - 全球房车约2000万辆,若平均每辆安装1000瓦柔性太阳能电池,每瓦2.2美元,总市场容量超400亿美元,公司计划未来三至五年覆盖大部分刚性需求[50] - 公司计划用房车上的太阳能遮阳棚逐步替代住宅用太阳能系统,预计比当下美国家庭独立式电源系统成本降低至少30%[50] 公司合规与治理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载守则条文[51]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全体董事确认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51] - 2023年12月31日,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公司全年业绩已由其审阅[52] 员工情况 - 2023年末雇员约1090名(2022年:930名),年度总员工成本约293067000元(2022年:218154000元)[47]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29 17:18
财务状况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短期借款约为人民币9,020万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人民币9,100万元略有下降[25]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槓桿比率为32.5%,较2022年12月31日的40.8%有所降低[26] - 本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共发行了1,815,659,608股股份,繳足股本约为人民币120,960,000元[28] - 本集团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应付票据由存款抵押,金额约为人民币1.0万亿元[3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和2022年12月31日,本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31] 业务发展 - 公司计划在2023年第三季度开始生产新型HJT太阳能电池[48] - 公司已完成柔性组件的第一条生产线,将成为向美国和欧洲供货的主要基地[49] - 公司计划通过自有团队和外部渠道合作推广C端产品[51] - 本集团将进一步提高产品价值和品牌价值,专注于欧美市场的住宅客户[53][54] 股权结构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梁子冲先生持有600万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0.33%;林煒歡女士持有233,155,792股,占12.84%;郑景东先生持有500,000股,占0.03%[55] - 林女士持有1,000,000股,占0.06%;梁子冲先生持有6,000,000股,占0.33%;郑景东先生持有8,000,000股,占0.44%;何双权先生持有17,000,000股,占0.94%[56] - 林女士被视为Total Shine Investments Limited所持股份中的利益持有人[57] - 除上述股份外,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董事和主要行政人员在公司或其关联法团的股份、相关股份或债券中没有任何利益或空头头寸[60] 财务表现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增长约16.0%,达到约15.55亿元人民币[39] - OEM业务收入增长约19.9%,达到约11.13亿元人民币[40] - 光伏产品业务销售额增长约33.8%,达到约4.25亿元人民币[4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为155,516千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1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为25,230千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577.6%[1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净利润为-126,361千元,较去年同期亏损增加22.1%[11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资产总额为646,003千元,较去年底减少2.4%[1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流动资产净值为381,468千元,较去年底减少16.1%[1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非流动负债为16,254千元,较去年底减少9.9%[1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本为120,960千元,较去年底增长6.2%[1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权益为629,749千元,较去年底减少2.3%[119]
金阳新能源(01121) - 2023 Q2 - 业绩电话会
2023-09-07 10: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属于亏损状态,主要是由于执行股权激励计划导致财务减值约6000多万 [16] - 公司市场营销费用增加,主要是在美国和欧洲成立销售公司,并参加展会等 [16][17]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主要业务为太阳能光伏,包括二代电池片和柔性封装技术 [1][2][3][12][13] - 二代电池片技术有单面加线、成本降低等优势 [13][14] - 柔性封装技术可以实现电池片的卷曲和折叠,为应用于更多场景提供可能 [14][1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在国内建立了张家口、南安和徐州三个生产基地,正在逐步投产 [3][4][20][21][22] - 公司在美国和欧洲成立销售公司,正在开拓海外市场 [19][29]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及行业竞争 - 公司的战略重点是向C端市场拓展,将太阳能产品融入日常生活 [5][6][7][8] - 公司推出了房车遮阳棚等新产品,并计划在美国SPI展会上展示更多新品 [8][11][27][28] - 公司认为目前行业产能较为丰富,需要根据市场变化调整自身产能规划 [22]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公司的新产品和技术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尤其是在美国房车市场 [10][25][26][27] - 管理层表示将继续推进国内外市场开拓,并根据市场变化调整产能规划 [19][20][21][22] 问答环节重要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1 **投资者提问** 新产品是否针对新能源房车的电池充电 [28] **管理层回答** 新产品主要针对房车内部电力系统,不涉及动力电池 [29] 问题2 **投资者提问** 未来是否会推出一体化的光伏系统产品 [30] **管理层回答** 公司会陆续推出更多集成化的光伏系统产品 [30] 问题3 **投资者提问** 未来是否还会在其他地区建立新的生产基地 [31][32] **管理层回答** 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和政府合作情况,适当调整产能布局 [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