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益为57.03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56.039亿元人民币增长1.8%[4] - 总收益为57.0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的56.04亿元人民币增长1.8%[57] - 物业销售收益为56.22亿元人民币,占总收益的98.6%[57] - 物业销售收益为人民币5,621.8百万元,较2022年增长约3.3%[112] - 公司2023年度收益为人民币5,703.7百万元,较2022年微增1.8%[118] - 毛损为44.4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11.149亿元人民币大幅扩大298.7%[4] - 公司2023年度毛损为人民币4,444.1百万元,毛损率高达77.9%[120] - 年度亏损为158.8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49.050亿元人民币扩大223.9%[4] - 税前亏损为155.29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46.668亿元人民币扩大232.8%[4] - 公司税前亏损大幅增加至155.29378亿元,较上年的46.66803亿元扩大233%[65] - 公司2023年度产生亏损人民币158.87887亿元[37] - 公司2023年度产生亏损人民币158.88亿元[87] - 公司年度亏损大幅增加至人民币15,887.9百万元[127] - 年度全面收入总额为负159.3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负49.11亿元人民币扩大224.5%[5]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43.13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44.54亿元人民币扩大221.3%[5]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143.12777亿元,较上年的44.53718亿元扩大221%[68] - 非控股权益应占年度亏损为15.75亿元人民币,较2022年4.51亿元人民币扩大249.0%[5] - 基本每股亏损为159.4人民币分,较2022年512.1人民币分改善68.9%[5] - 摊薄每股亏损为159.4人民币分,较2022年512.1人民币分改善68.9%[5]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计算所用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94994亿股,与上年持平[68] - 2023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产生收益4.16156亿元人民币,销售成本3.90942亿元人民币,净影响总额为溢利0.24307亿元人民币[95] - 2023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亏损净额为5.63895亿元人民币[95]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导致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亏损净额合共2.55642亿元人民币[96] 成本和费用 - 销售成本为101.47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67.187亿元人民币增长51.0%[4] - 公司2023年度销售成本为人民币10,147.9百万元,同比大幅上升51.0%[119] - 已售竣工物业的成本为69.66633亿元,较上年的51.5555亿元增长35%[66] - 融资开支为28.530亿元人民币,较上年3.757亿元人民币大幅增长659.6%[4] - 融资开支为28.53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及其他借款利息15.67亿元人民币,优先票据及公司债券利息17.94亿元人民币[60] - 公司融资成本同比暴增659.4%至人民币2,853.0百万元[125] - 员工成本(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2.06369亿元,较上年的2.83688亿元减少27%[66] - 所得税开支为3.585亿元人民币,较上年2.382亿元人民币增长50.5%[4] - 所得税开支为3.59亿元人民币,其中土地增值税4.36亿元人民币[63] - 所得税开支为3.58509亿元,较上年的2.38166亿元增加51%[65] - 土地增值税按增值价值的30%至60%累进税率计算[64] - 资本化借款成本比率为2.8%至24.0%[60] 其他财务数据(非直接损益) - 其他收入净亏损为76.889亿元人民币,较上年26.493亿元人民币扩大190.2%[4]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76.89亿元人民币,主要受预期信贷亏损拨备55.68亿元人民币和汇兑亏损11.98亿元人民币影响[59] - 公司2023年度其他开支激增至人民币7,688.9百万元,主要由于录得预期信贷亏损约人民币5,567.8百万元[121] - 年度亏损经扣除后厘定,其中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激增至55.67791亿元,较上年的4.01437亿元增长1287%[66] - 发展中和持作销售物业撇减金额为28.43102亿元,较上年的11.86765亿元增长140%[66] - 于合营企业的权益减值为3.67221亿元,上年无此项减值[66] - 未使用且未确认的税项亏损之税务影响为18.52亿元,较上年的5.64157亿元增加228%[65] - 权益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净额为负45,461千元,较2022年负3,542千元扩大1183.7%[5] - 换算境外业务所产生的汇兑差额为零,2022年为负2,481千元[5] - 汇兑亏损净额11.98亿元人民币,主要源于人民币兑美元贬值[59][61] - 优先票据重组收益为1.44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4.971亿元人民币下降71.0%[4] 资产状况 - 总资产从2022年的580.04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的424.15亿元人民币,降幅达26.9%[6][7] - 发展中待售物业从2022年的290.01亿元人民币减少至2023年的165.15亿元人民币,降幅为43.1%[6] - 持作销售竣工物业从2022年的46.70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的70.53亿元人民币,增幅为51.0%[6] - 银行及现金结余从2022年的54.23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的29.19亿元人民币,降幅为46.2%[6]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下降56.5%至人民币683.0百万元[129] - 公司2023年末银行及现金结余仅为人民币2.92亿元[8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仅为人民币2.91912亿元[37] - 于合营企业的投资成本从2022年的人民币24.08亿元下降至2023年的人民币18.76亿元,降幅为22.1%[71] - 向合营企业作出贷款总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71.08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人民币44.48亿元,降幅为37.4%[71] - 对合营企业贷款的减值拨备在2023年计提人民币27.21亿元,而2022年为零[71] - 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人民币3.3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3.90亿元,增幅为15.8%[73] - 应收非控股权益款项从2022年的人民币29.36亿元减少至2023年的人民币18.56亿元,降幅为36.8%[73] - 其他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人民币26.79亿元大幅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54.05亿元,增幅为101.8%[73] - 货款及应收款项总额从2022年的人民币59.97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77.03亿元,增幅为28.4%[73] - 账龄超过2年但不多于3年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人民币2.41亿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2.58亿元[75] - 账龄在1年以内的贸易应收款项从2022年的人民币0.57亿元增至2023年的人民币1.10亿元,增幅为93.3%[75] - 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年末余额为60,719千元,与年初持平,年内无新增拨备[77] - 其他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拨备年末余额大幅增至3,238,452千元,较年初的935,497千元增长246%[77] - 其他应收款项年内新增拨备2,457,809千元,并撇销不可收回金额154,854千元[77]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拥有发展中待售物业15.57534亿元人民币[96]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持作销售竣工物业3.61371亿元人民币[96]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38.04773亿元人民币[96] 负债和权益状况 - 流动负债净额从2022年的-13.62亿元人民币扩大至2023年的-90.67亿元人民币[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净额为人民币90.66516亿元,资本亏绌为人民币151.58873亿元[37] - 公司2023年末流动负债为人民币90.67亿元,资本亏绌为人民币151.59亿元[87] - 净流动负债由2022年的人民币13.62亿元大幅上升至2023年的人民币77.05亿元,增幅达465.7%[134] - 流动比率从2022年的0.97倍下降至2023年的0.80倍[134]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2年的8.72亿元人民币转为2023年的-151.59亿元人民币,出现严重负资产[7]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2年的-1.53亿元人民币恶化至2023年的-145.15亿元人民币[7] - 非控股权益从2022年的10.25亿元人民币转为2023年的-6.43亿元人民币[7]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及已收按金从2022年的106.82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23年的159.46亿元人民币,增幅为49.3%[7] - 贸易应付款项年末余额为4,553,148千元,较2022年的1,855,824千元增长145%[78] - 应计利息年末余额为1,197,397千元,较2022年的309,069千元增长287%[78] - 其他应付款项年末余额为5,271,646千元,较2022年的2,735,441千元增长93%[78] - 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负债年末余额为15,275,137千元,较2022年的10,548,110千元增长45%[78] - 合約負債从2022年的185.12亿元人民币下降至2023年的121.59亿元人民币,降幅为34.3%[7] - 合约负债(销售按金)年末余额为12,158,846千元,较2022年的18,512,043千元下降34%[81] - 预计一年后确认为收益的销售按金为4,313,438千元,较2022年的13,995,700千元下降69%[81]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已收按金及应计费用为34.45301亿元人民币[96]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合约负债为0.59487亿元人民币[96]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应付税项为0.4098亿元人民币[96] 借款和融资活动 - 公司2023年末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76.95亿元,其中人民币59.32亿元已到期应付及逾期未付[87][88] - 公司2023年末公司债券为人民币8.22亿元,优先票据为人民币19.97亿元[87]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人民币76.95497亿元,公司债券为人民币8.21685亿元,优先票据为人民币19.97077亿元[37] - 总借款从2022年的人民币221.63亿元增加至2023年的人民币229.52亿元,增长3.6%[132] - 公司总借款账面余额为人民币22,951.6百万元,较2022年底增加3.6%[130] - 2024年已出售附属公司于2023年底银行及其他借款为7.91亿元人民币[96] - 公司持有以美元计值的负债约人民币105.51亿元,面临显著外币风险[135] - 公司于2019年发行总面值人民币880,000,000元、年利率7.8%的公司债券,初始到期日为2023年7月30日[149] - 公司债券到期日经与持有人协议,可延长至2026年7月30日[149][150] - 公司已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协议,将公司债券到期日延后至2026年1月31日,并可进一步延长至2026年7月30日[40] - 公司债券到期日已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并可能进一步延长至2026年7月30日[43] - 公司赎回全部2023年票据,赎回价为本金总额85,667,000美元的2023年新票据实物支付[148] - 公司以零代价出售一家联营公司20%股权,并豁免其股东贷款人民币23,800,000元[144] - 公司出售两间目标公司的股权,总代价为人民币22,196,000元[146] 风险、违约及诉讼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违反银行及其他借款合约人民币7.61462亿元[38] - 公司违反了与银行及其他借款有关的若干契约,总额为人民币7.61亿元[88] - 公司违反了与部分借款有关的契诺,涉及金额为人民币761,462,000元,须按要求偿还[131]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未能偿还已到期且逾期的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59.31603亿元[38] - 公司未能支付2024年到期优先票据本金及2024年全年其他优先票据利息[39] - 公司未能支付2023年新票据及2024年票据到期本金,以及2025年至2027年票据的利息[89] - 截至财务报表批准日,公司未支付2025年、2026年及2027年票据的现金利息[39] - 2023年12月31日公司已作出申索及诉讼拨备人民币7.65028亿元[41] - 公司2023年末就索偿及诉讼计提拨备人民币7.65亿元[87][91] - 因诉讼及仲裁案件计提的赔偿拨备为人民币7.65亿元,较2022年的人民币4.97亿元增加53.9%[141] - 索偿及诉讼拨备年末余额为765,028千元,年内新增拨备600,605千元并使用332,685千元[80] - 公司涉及多宗诉讼及仲裁案件,管理层评估其可能结果并计提拨备[53] - 向合营企业贷款及其他金融资产的减值拨备基于信贷风险及预期信贷亏损模型确定[53] 持续经营不确定性 - 公司管理层正与优先票据持有人就优先票据重组及/或延长进行密切磋商[43] - 公司已审视涵盖未来15个月的集团现金流预测,但实现计划仍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44] - 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取决于与现有贷款人商讨将若干借款续期及/或不要来即时偿还[44] - 公司计划加快开发中及竣工物业的预售和销售,并加快收回未收销售款项[44] - 公司将继续寻求从现有股东及潜在股权投资者获得更多新的融资来源[44] - 公司将继续控制行政成本及避免不必要的资本开支以维持资金流动性[44] - 公司正积极寻求解决未决诉讼及申索,并已就相关诉讼及索偿作出拨备[44] - 公司成功实施上述措施的前提是获得债券持有人批准进一步延长公司债券到期日[44] - 若未能按时达成一项或多项计划,公司可能无法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继续经营[45] - 中国物业市场显著向下调整,导致公司内部资金萎缩,面临为建筑项目融资及偿付计息借款的流动性压力[91][92] 业务线表现 - 物业投资收益约为人民币31.0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减少约22.6%[113] - 房地产代理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22.2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约62.4%[113] - 酒店经营收益为人民币18.8百万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51.0%[113] - 其他服务收益约为人民币10.0百万元,2022年同期为人民币24.8百万元[114] - 公司经营分部为单一可报告分部,包括物业销售、物业投资、酒店经营、房地产代理服务及其他相关服务[54] 销售和运营数据 - 2023年合约销售额约为人民币5,557百万元,较2022年上升12.5%[115] - 2023年销售总建筑面积516,419平方米,较2022年减少约13.8%[115] - 2023年交付物业平均售价为人民币10,540元/平方米,车位平均售价为人民币65,274元/个[112] - 2023年车位销售1,749个,较2022年减少59.3%[115] - 公司在广东的平均售价最高,为人民币79,906元/平方米[116] - 公司截至2023年12月31日土地储备总计7,903,748平方米,其中湖北省储备最多,为2,036,327平方米[117] - 雇员人数从2022年12月31日的1,450名大幅减少至2023年12月31日的661名,降幅约为54.4%[142] 会计政策和审计事项 - 公司于2023年1月1日首次应用多项新订或经修订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会计准则[11] - 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实务报告第2号修订本仅影响公司会计政策的披露,对合并财务报表计量或呈列无影响[
当代置业(01107)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