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您的要求,我已对提供的财报关键点进行了严格的主题分组。以下是归类结果: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收入和利润 - 公司2024年收益为31.3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7.04亿元人民币下降45.1%[4] - 公司2024年年度亏损为75.6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8.88亿元人民币亏损收窄52.4%[4] - 公司2024年毛损为4.5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4.44亿元人民币毛损大幅改善89.7%[4] - 公司2024年每股基本亏损为266.9人民币分,较2023年的512.1人民币分改善47.9%[6] - 2024年总收益为31.3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7.04亿元人民币下降45.1%[52] - 其他收入、收益及亏损净额为亏损37.9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亏损76.89亿元人民币收窄50.6%[54] - 2024年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55.294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71.624亿元[60]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为74.59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43.13亿元人民币收窄[65] - 集团总收益为人民币3,133.3百万元,较2023年减少45.1%[117] - 集团毛损为人民币455.6百万元,毛损率为14.5%[119] - 年度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15,887.9百万元减少人民币8,328.1百万元至2024年的人民币7,559.8百万元[126]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从2023年的人民币14,312.8百万元减少人民币6,854.0百万元至2024年的人民币7,458.8百万元[127]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成本和费用 - 公司2024年融资开支为22.3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53亿元减少21.7%[4] - 融资开支为22.3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8.53亿元人民币下降21.7%[55]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为22.26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5.68亿元人民币下降60.0%[54] - 汇兑亏损净额为1.9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20亿元人民币增加61.1%[54] - 2024年所得税开支为人民币3.585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974亿元[56] - 2024年土地增值税拨备为人民币4.356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3.001亿元[56] - 2024年员工成本中退休福利供款为人民币576.4万元,2023年为人民币1159.7万元[62] - 2024年员工成本中薪金、工资及其他福利为人民币11.0098亿元,2023年为人民币20.6369亿元[62] - 折旧费用为4.11亿元人民币,无形资产摊销为2007万元人民币[63] - 核数师酬金总额为665万元人民币,其中核数服务为650万元人民币[63] - 销售成本为人民币3,588.9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下降64.6%[118] - 其他开支由人民币7,688.9百万元减少至人民币3,793.5百万元,主要因预期信贷亏损减少约人民币3,342.0百万元[120] - 销售及分销开支为人民币118.7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61.9%[122] - 行政开支为人民币184.1百万元,较2023年同期减少约28.2%[123] - 融资成本从2023年的人民币2,853.0百万元减少21.7%至2024年的人民币2,234.5百万元[124] 各条业务线表现 - 物业销售收益为29.98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6.22亿元人民币下降46.7%[52] - 房地产代理服务收益为106.4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2216.8万元人民币下降95.2%[52] - 酒店经营收益为4425.8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881.9万元人民币增长135.2%[52] - 其他收益为6090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999.1万元人民币增长509.3%[52] - 租金收入为2934.4万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3100.6万元人民币下降5.4%[52] - 物业销售收益为人民币2,997.7百万元,较2023年下降46.7%[112] - 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3,180百万元,较2023年下跌42.8%[114] - 公司收益主要来自物业销售、物业投资、酒店经营、房地产代理服务及其他服务[111] 资产与流动性状况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发展中待售物业价值为136.7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165.15亿元下降17.2%[8]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持作销售竣工物业价值为60.1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70.53亿元下降14.8%[8]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银行结余及现金为0.8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2.92亿元大幅减少70.2%[8]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总流动资产为292.3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同期的356.06亿元减少17.9%[8]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为79.55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00.31亿元人民币下降20.7%[70] - 其他应收款项(扣除拨备)为34.54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54.05亿元人民币大幅下降36.1%[70] - 预付税金为9.9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38亿元人民币下降12.4%[70] - 于合营企业的投资净额为17.5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6.74亿元人民币有所增加[68] - 向合营企业作出贷款净额为12.03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2.61亿元人民币略有减少[68]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3年的人民币683.0百万元下降50.6%至2024年的人民币337.6百万元[128] 负债与资本结构 - 流动负债总额从2023年的446.73亿元增加至2024年的560.90亿元,增幅为25.6%[9] - 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计费用从2023年的159.46亿元增至2024年的183.00亿元,增长14.8%[9] - 应付关联方款项从2023年的121.59亿元降至2024年的98.34亿元,下降19.1%[9] - 应付税项从2023年的39.99亿元增至2024年的42.26亿元,增长5.7%[9] - 银行及其他借款(一年内到期)从2023年的76.95亿元微降至2024年的74.32亿元,下降3.4%[9] - 公司债券及优先票据(一年内到期)从2023年的28.18亿元大幅增至2024年的144.50亿元,增幅为412.6%[9] - 流动资产净额从2023年的-90.67亿元恶化至2024年的-268.57亿元[9] - 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22.58亿元恶化至2024年的-204.58亿元[9] - 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从2023年的-145.15亿元恶化至2024年的-219.80亿元[9] - 非流动负债中的优先票据(一年后到期)从2023年的99.72亿元降至2024年的0元[9] - 贸易应付款项总额为54.11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45.53亿元人民币增长18.8%[75] - 按摊销成本计量的金融负债为173.92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52.75亿元人民币增长13.9%[75] - 应付利息为19.37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的11.97亿元人民币增长61.8%[75] - 总借款从2023年的人民币22,951.6百万元增加3.2%至2024年的人民币23,684.2百万元[129] - 净流动负债从2023年的人民币9,066.5百万元上升至2024年的人民币17,790.4百万元[132] - 流动比率从2023年12月31日的0.80倍下降至2024年12月31日的0.52倍[132] 债务违约与流动性压力 - 公司于2024年12月31日违反了与银行及其他借款有关的若干契约,总额为人民币1.615亿元[29] - 公司拖欠偿还银行及其他借款人民币48.46亿元,该款项已到期应付及逾期未付[29] - 公司未能于2024年12月履行2023年新票据及2024年票据到期偿付义务[30] - 公司于2024年全年及之后未能支付2025年票据、2026年票据及2027年票据之利息[30] - 公司优先票据的未偿还本金及利息为人民币134.996亿元[28][30] - 公司面临为建筑项目融资及偿付计息借款的流动性压力[33] - 2024年末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逾期未付金额为人民币48.460亿元[85]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2024年重点工作为稳经营、化负债和创新生,集中优势资源保品质、保竣备和保交付[102] - 预计2025年中国房地产市场步入企稳通道,呈现整体趋稳、内部分化格局[103] - 2025年公司首要目标为稳交付,确保项目在约定时间以过硬品质完成交付[105] - 公司2025年发展战略为绿色低碳+科技赋能+产业生态,力争实现迭代转型[106] - 公司未来将锁定绿色科技为核心驱动力,构建服务各龄阶客户的绿色家园[107] - 公司预计2025年中国商品房销售跌幅将收窄[145] - 公司预计2025年新开工和开发投资将延续温和回落态势,但收缩幅度将减缓[145] 持续经营能力与应对措施 - 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取决于多项计划及措施的成功实施[35] - 公司能否持续经营将取决于能否成功获得债券持有人批准进一步延长公司债券到期日[36] - 公司若未能按时达成计划措施可能无法持续经营并需进行资产撇减和负债重分类[37] - 公司已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协议,将公司债券的偿还日期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并可进一步延长至2026年7月30日[31] - 公司债券到期日已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并可能进一步延长至2026年7月30日[34] - 公司管理层正与优先票据持有人就重组及/或延长进行密切磋商[34] - 公司正积极与其他现有贷款人商讨将若干借款续期及/或不要来即时偿还[34] - 公司将加快开发中及竣工物业的预售及销售,并加快收回未收销售所得款项[34] - 公司将继续寻求从现有股东及潜在股权投资伙伴获得更多新的融资来源[34] - 公司将继续控制行政成本及避免不必要的资本开支以维持资金流动性[34] - 公司能否成功将优先票据到期日进一步延长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90] - 公司能否成功获得更多新的融资来源存在重大不确定因素[90] 会计政策与审计事项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将于2027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预计对财务报表的呈列和披露产生重大影响[16][18] - 国际会计准则第21号修订本将于2025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6]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9号及第7号修订本将于2026年1月1日或之后生效[16] - 公司评估认为采用新准则对合并财务报表不大可能造成重大影响,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8号会影响收益表呈列[19] - 合并财务报表根据历史成本编制,但投资物业及股本投资按公允价值计量[20] - 公允价值计量根据输入数据的可观察程度分为三个级别[21] -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0号及国际会计准则第28号修订本要求资产出售或注资构成业务时全额确认损益[17] - 负债分类为非流动时,若需在报告日期后十二个月内遵守契约则须披露[14] - 披露内容包括负债账面值、契约资料及可能难以遵守契约的事实[15] - 公司无法获取已出售附属公司会计记录导致审计范围受限[94][95] - 审计范围限制可能对集团财务表现及财务状况构成重大影响[96] - 公司审核委员会已审阅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合并年度业绩[154] 市场环境与行业趋势 - 房地产开发投资面临显著下行压力,土地市场深度调整和收缩[100] - 二手房市场逐步企稳,核心城市价格趋稳,二手房价格环比转正、跌幅明显收窄[101] - 新房市场呈现高端支撑、刚需承压格局,改善型需求成为市场主流[101] - 政策托底效应显著,购房成本降低和补贴政策落地缓解价格下行压力[101] 其他重要内容 - 截至2024年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并无宣派及支付股息[67] - 每股摊薄亏损与每股基本亏损相同[64] - 公司持有以美元计值的货币资产约人民币777.5百万元及以美元计值的负债约人民币13,665.0百万元,面临外币风险[133] - 资本承担为人民币7,123,414千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9,370,829千元减少24.0%[134] - 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未偿还按揭担保金额为人民币15,113,507千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16,266,436千元减少7.1%[136] - 为一合营企业银行融资提供的担保最大负债为人民币996,082千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1,046,388千元减少4.8%[138] - 为诉讼及仲裁案件计提赔偿拨备人民币795,384千元,相比2023年的人民币765,028千元增加4.0%[139] - 雇员总数为448名,相比2023年的661名减少32.2%[140] - 公司债券本金总额为人民币880,000千元,年利率7.8%,到期日已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144] - 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公布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业绩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的全年业绩[150] - 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刊发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之中期报告及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之年报[150]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买卖直至另行通知[151] - 董事会不建议派发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2023年12月31日:每股零港元)[153] - 公司全年业绩公告已登载于公司网站及联交所网站[155] - 公司2024年年报将于适当时候寄发予股东并刊登于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155] - 公司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包括三名执行董事、两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56]
当代置业(01107) - 2025 - 年度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