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当代置业(01107) - 2025 - 中期业绩
当代置业当代置业(HK:01107)2025-09-30 21:53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益大幅下降至4.18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58.4%[4] - 期内亏损为11.59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的40.52亿元亏损收窄71.4%[4] - 毛利为5015.3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毛损1.30亿元[4]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39.6分人民币,去年同期为135.7分[6] - 公司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产生亏损人民币11.59亿元[16] - 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益为3.899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9.604亿元人民币下降59.4%[27] - 2025年上半年总收益为4.176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0.043亿元人民币下降58.4%[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销售收益为人民币3.899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59.4%[5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为人民币4.176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10.043亿元下降58.4%[5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税前亏损为人民币11.58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8.696亿元大幅收窄[66]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融资成本为11.42亿元人民币,同比略增1.4%[4] - 融资成本总额从11.266亿元人民币小幅上升至11.421亿元人民币[29] - 公司融资成本由2024年上半年的11.266亿元微增1.4%至2025年上半年的11.421亿元[65] - 公司销售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约11.34亿元下降67.6%至2025年上半年的3.674亿元[60] 各业务线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酒店经营收益为1376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2453万元人民币下降43.9%[27] - 2025年上半年租金收入为102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1446万元人民币下降28.8%[27] - 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代理服务收益为18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74万元人民币下降75.7%[27] - 2025年上半年其他服务收益为344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同期的422万元人民币下降18.5%[27] - 公司2025年上半年物业投资收益为人民币1030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28.8%[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代理服务收益为人民币20万元,较2024年同期下跌75.4%[5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酒店收益为人民币1380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3.9%[54]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其他服务收益为人民币340万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18.5%[54] 合约销售与运营指标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合约销售额为人民币10.408亿元,较2024年同期减少45.2%[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销售总建筑面积为108,801平方米,较2024年同期减少41.4%[55]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车位销售486个,较2024年同期减少8.5%[55] - 公司合约销售总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8.992亿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0.408亿元[5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土地储备总建筑面积为591.57万平方米[58] 资产状况(部分关键资产) - 发展中待售物业为139.50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略有增加[10] - 持作销售竣工物业下降至55.35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减少7.9%[10] - 银行结余及现金下降至6815.9万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减少21.8%[10] - 总资产为296.3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末略有增加[10] - 投资物业为20.09亿元人民币,与2024年末基本持平[9] - 公司现金及等价物从2024年底的3.376亿元减少5.9%至2025年6月30日的3.177亿元[67] - 公司持有的受限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3.18亿元人民币[69] 债务、流动性与偿债风险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净额为负人民币280.92亿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负人民币268.57亿元有所扩大[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有人民币60.24亿元的银行及其他借款已违约[1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流动负债总额为人民币577.25亿元,其中即期银行及其他借款为人民币73.70亿元[12][16]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优先票据(一年内到期)为人民币141.68亿元[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有人民币16.15亿元的长期借款因违反契诺被重新归类为流动负债[17]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总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人民币216.68亿元[12]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负人民币230.88亿元[12] - 公司未能支付2023年新票据和2024年票据于2024年12月到期的本金,且2024年全年未支付2025年、2026年及2027年票据的利息[18]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及之后未支付2025年、2026年及2027年票据的现金利息,构成本金及利息支付违约[18] - 公司账面值为人民币8.9803亿元的公司债券已于2025年7月30日到期[19] - 公司总借款账面余额约为人民币243.133亿元,较2024年底增加约2.7%[68] - 公司违反了金额约为61.856亿元的借款契约,该借款须按要求偿还[6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为243.13亿元人民币,较2024年12月31日的236.84亿元人民币略有增加[69] - 一年内到期的优先票据为141.68亿元人民币,占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的58.3%[6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净负债约为239.96亿元人民币[69] - 公司债券本金总额人民币8.8亿元,固定年利率7.8%,到期日延长至2026年1月31日[76] 管理层讨论、计划与指引 - 公司2025年合约销售出现大幅下降,面临严重流动性压力[21] - 公司管理层正与优先票据持有人就重组和/或延长优先票据进行密切磋商[22] - 公司正积极与其他现有贷款人商讨将若干借款续期及/或不要即偿还[22] - 公司现金预测覆盖期间为自2025年6月30日起不少于18个月[23] - 公司债券到期日已获批准延长至2026年7月30日[23] - 公司认为若成功实施所有计划将拥有充足营运资金至少15个月[24] - 公司物业主要位于一二线城市以保持较高价值及对潜在买家吸引力[23] - 公司已与债券持有人达成协议,将人民币8.9803亿元公司债券的偿还日期延至2026年1月31日,并可能进一步延至2026年7月30日[19] 其他财务数据(应收应付及拨备) - 汇兑收益净额大幅改善至6386.1万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为汇兑亏损净额6938.1万元人民币[28] - 出售附属公司产生的亏损净额大幅收窄至437.55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巨额亏损14.0915亿元人民币[28] - 预期信贷亏损拨备显著减少至156.37万元人民币,去年同期为9277.36万元人民币[28] - 所得税开支从1.82116亿元人民币的支出转为776万元人民币的收益,主要由于递延所得税项变动[29] - 期内亏损计算中包含发展中物业及持作销售竣工物业撇减,2025年上半年为0,去年同期为7828万元人民币[31] - 贸易应收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402,12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99,259千元增加0.7%[36] - 其他应收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3,739,958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3,453,731千元增加8.3%[36] - 客户按金及垫款于2025年6月30日为5,943,007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672,724千元增加4.8%[36] - 向建筑商作出的预付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1,564,312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246,078千元增加25.5%[36] - 贸易应付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5,872,250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5,410,925千元增加8.5%[38] - 应计利息于2025年6月30日为2,329,386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936,961千元增加20.3%[38] - 按摊销成本计量之金融负债于2025年6月30日为18,264,579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17,392,329千元增加5.0%[38] - 其他应付款项于2025年6月30日为6,664,873千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6,406,632千元增加4.0%[38] - 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毛损率13.0%改善至2025年上半年的毛利率12.0%,提升25个百分点[61] 风险、诉讼及担保 - 公司部分附属公司为优先票据提供担保,但担保效力次于其他有担保债务[19] - 公司已确认索偿及诉讼拨备人民币7.64252亿元[20] - 以美元计值的负债为142.72亿元人民币,占2025年6月30日总负债的58.7%,面临显著外币风险[69][70] - 公司为物业买家提供的按揭融资担保金额约为150.59亿元人民币[71] - 公司为一合营企业银行融资提供的联合担保,最大负债金额为9.75亿元人民币[72] - 公司为未决诉讼及仲裁案件计提拨备7.64亿元人民币[73] - 贸易应收款项中2年以上但不多于3年的账龄金额为215,284千元,占总额的53.5%[37] - 贸易应付款项中1年以下账龄金额为2,403,885千元,占总额的40.9%[38] 公司治理与上市合规 - 公司未就中期期间宣派及派付中期股息[32] - 董事会不建议派付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78] - 公司股份自2024年4月2日上午九时正起于联交所暂停买卖[83] - 公司未能公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期间的中期业绩及中期报告,违反上市规则[82] - 公司自2023年11月29日起未举行股东周年大会,导致董事未按规退任[81]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张鹏先生一人同时兼任[82] 其他重要内容 - 计算每股亏损所用的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为2,794,994千股[33] - 向合营企业作出之贷款为无抵押、免息、无固定还款期,总额为44.48425亿元人民币[34] - 公司中国附属公司的适用企业所得税率为25%[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雇员总数为377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448名减少15.8%[74] - 公司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无重大收购及出售事项[75] - 公司债券发行价格为面值的98.7%,即人民币8.6856亿元[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