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阜博集团(03738) - 2025 - 中期财报
阜博集团阜博集团(HK:03738)2025-09-30 22:05

收入和利润表现 - 总收入同比增长23.4%至约1,456百万港元[11] - 毛利为64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7.5%,毛利率达44.1%,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约1.4个百分点[11] - 期内溢利为1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8.6%,利润率达到7.0%,较2024年上半年提升约3.0个百分点[11] - 经调整净利润为121百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增长88.1%[1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收入为14.563亿港元,同比增长23.3%[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毛利为6.427亿港元,同比增长27.5%[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税前溢利为1.269亿港元,同比增长81.7%[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1.012亿港元,同比增长118.5%[3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经调整纯利为1.209亿港元,同比增长88.1%[35][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按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算的经调整EBITDA为2.724亿港元,同比增长38.8%[35][42] - 公司期内溢利为101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8.6%[54] - 公司毛利率为44.1%,同比提升1.4个百分点[48] - 公司经调整EBITDA为272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9%[56] - 收入同比增长23.4%至145.63亿港元,去年同期为118.06亿港元[108] - 期内溢利同比大幅增长118.5%至10.12亿港元,去年同期为4.63亿港元[108] - 每股基本盈利为0.0442港元,较去年同期的0.0184港元增长140.2%[108] - 公司权益总额从2024年6月30日的2,181,91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6月30日的3,065,445千港元,增幅达40.5%[114] - 期内溢利(净利润)从2024年上半年的41,474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102,344千港元,增幅达146.8%[114] - 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23.3%,从11.806亿港元增至14.563亿港元[127]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同比增长146.8%,从4147.4万港元增至1.023亿港元[134] - 每股基本盈利计算所用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同比增长2.9%至23.173亿股[134] 业务线收入表现 - 订阅服务收入为61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比重为41.9%[11] - 增值服务收入为846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3.3%,占总收入比重为58.1%[11] - 订阅服务收入达到6.1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1.8%,占总营收比重约41.9%[21] - 增值服务收入8.46亿港元,同比增长33.3%,占总营收比重约58.1%[25] - 增值服务收入为846.4百万港元,同比增长33.3%,占总收入58.1%[44] - 订阅服务收入为609.9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1.8%,占总收入41.9%[44] 地区收入表现 - 北美及其他业务地区收入达730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7%[11] - 中国业务地区收入为727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0.1%[11] - 北美地区收入为7.25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6.8%,占总收入比重约49.8%[26] - 中国地区收入为7.2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20.1%,占总收入比重约49.9%[27] - 中国内地收入同比增长20.1%至7.266亿港元,美国收入同比增长26.8%至7.250亿港元[124] 成本和费用 - 研发费用达到16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4%[11] - 公司销售及营销开支为19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26.6%[49] - 公司研发开支为163百万港元,同比增长14.4%[51] - 公司除税前溢利计算中,研发开支同比增长14.4%至1.634亿港元[128] - 融资成本同比下降22.9%,从4603.3万港元降至3549.1万港元[129] - 所得税开支同比增长9.0%,从2351.0万港元增至2563.0万港元[131] - 其他无形资产摊销从2024年上半年的50,691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上半年的68,236千港元[115] 业务运营与里程碑 - 公司管理的社交媒体平台活跃资产达429万个[25] - 新增管理13个新媒体频道,贡献新增订阅用户约1,050万,期内观看量约95亿次[25] - 为微短剧客户提供出海服务,在YouTube等平台总覆盖观看用户量近1,200万[27] - 公司市值里程碑目标为实现在厘定日期市值递增10亿美元共九次[158] - 公司年度收入或年度经调整EBITDA是购股权归属的营运里程碑条件[162] - 运营里程碑包括年度收入超2.5亿美元及年度经调整EBITDA超5000万美元等目标[94] 战略投资与收购 - 完成对PEX的收购,纳入约1.2亿音乐资产指纹与约230亿互联网音频指纹[20] - 公司完成对领先音频内容识别技术公司PEX的收购,以增强音频内容的实时监测和确权能力[33] - 公司推出数字内容资产贸易平台Vobile MAX,作为核心技术和服务体系的集成载体[30] - 公司与美国佛罗里达大学及浙江大学在AI内容确权与变现技术上进行研发合作并取得突破[34] - 公司基于英伟达的Media2生态系统构建了数字确权技术和AI生成相关技术的应用[34] - 公司于2025年4月4日完成收购Pexeso, Inc.,总代价为1.57亿港元,其中已支付现金7153.9万港元[152][153] - 收购Pexeso, Inc.产生商誉8091.3万港元,可识别无形资产公允价值为7933.2万港元[153] - 被收购业务在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为公司贡献收入643.4万港元,产生亏损759.5万港元[154] - 收购Pexeso, Inc.导致公司投资活动现金净流出7144.9万港元,并发生收购交易成本367.2万港元[155] 融资与资本活动 - 公司于2024年11月9日发行零息可换股债券,筹集净额74百万港元,初始换股价1.95港元,较基准日股价溢价5.98%[63]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发行可换股债券,筹集净额152百万港元,初始换股价3.80港元,较基准日股价溢价14.5%[64] - 2024年11月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74百万港元已于2025年6月30日前全数动用[72] - 2025年5月发行的可换股债券所得款项净额152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90百万港元,其中62百万港元拟用于AI内容业务开发[73][74]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完成配售138,000,000股股份,筹集净额约513百万港元,每股净配售价约3.72港元[75] - 配售股份所得款项净额513百万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动用111百万港元,其中51百万港元用于偿还计息借贷[76] - 公司于2025年5月30日发行本金总额为1.558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初始换股价为每股3.80港元,实际年利率为5.4%[146] - 公司于2024年11月9日发行本金总额为780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初始换股价为每股1.95港元,实际年利率为6.9%[146] - 公司于2025年6月3日完成配售1.38亿股股份,认购价为每股3.78港元,募集资金约5.2164亿港元[148][1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本金总额为6240万港元的可换股债券被转换为3200万股股份[148][150] 资产与负债状况 - 公司总资产为4,837.97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长23.5%[57] - 公司商誉为1,250百万港元,较2024年末增加103百万港元[5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578百万港元,较2024年12月31日的220百万港元增加358百万港元[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流动比率为1.84倍,高于2024年12月31日的1.77倍[6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资本开支金额约为181百万港元[6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为15%,较2024年12月31日的27%下降[70]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显著增加至57.83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22.03亿港元增长162.5%[111] - 贸易应收款项为147.39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140.22亿港元增长5.1%[111] - 可换股债券流动部分大幅增加至15.81亿港元,2024年底仅为0.48亿港元[111] - 资产净额增长33.7%至306.54亿港元,2024年底为229.19亿港元[112] - 投资物业公允价值增加至16.37亿港元,较2024年底的9.83亿港元增长66.5%[111] - 其他无形资产增长27.0%至66.17亿港元,2024年底为52.10亿港元[111] - 公司非流动资产同比增长17.0%,从18.604亿港元增至21.763亿港元[124]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值半年内下降5.0%,从6606.0万港元降至6272.9万港元[135] - 投资物业账面价值从2024年末的98,333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63,664千港元,增幅达66.5%[136] - 公司增置投资物业61,266千港元,较2024年全年增置额29,637千港元增长106.7%[136] - 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总额由2024年末的208,967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216,266千港元,增长3.5%[137]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2024年末的1,421,752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497,578千港元,增长5.3%[138] - 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由2024年末的19,540千港元增至23,703千港元,期内新增减值4,163千港元[139] - 逾期超过2年的贸易应收款项预期信贷亏损率为72.48%,其账面总值从9,879千港元增至11,900千港元[140] - 贸易应付款项从2024年末的466,713千港元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409,020千港元,减少12.4%[141] - 计息借贷总额从2024年末的1,018,27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1,096,552千港元,增长7.7%[142]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可换股债券的负债部分为2.91768亿港元,其中1.58127亿港元被分类为流动负债[14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普通股数量为2,454,443,656股,较2024年12月31日增加1.7亿股[148] 现金流量状况 - 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018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8,910千港元,降幅为19.1%[115] - 投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49,512千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263,898千港元,主要由于添置投资物业及收购业务[115][117] - 融资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118,980千港元大幅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608,603千港元,主要得益于发行股份所得款项513,152千港元[11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2024年6月30日的301,645千港元增至2025年6月30日的578,278千港元,增幅达91.6%[117] - 有关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从2024年上半年的亏损35,289千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的收益69,082千港元[114] - 发行股份所得款项从2024年上半年的8,588千港元激增至2025年上半年的513,152千港元[117] - 贸易应收款项增加导致经营现金流出,2025年上半年为52,872千港元,而2024年同期为152,650千港元[115] 股权与薪酬激励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为542名,较2024年12月31日的535名增加7名[8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薪酬成本总额约为1.2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1.25亿港元略有下降[87] - 公司不派发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86] - 股份计划下可能发行的股份总数占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已发行普通股加权平均数的5.87%[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数目为136,045,02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54%[8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份奖励计划授权项下可供授出的奖励数目为188,461,988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68%[89] - 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项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36,045,020股,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5.54%[9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为1.6807亿份[92] - 董事王先生的购股权为1.12亿份,行使价为5.00港元,归属与市值及运营里程碑挂钩[92][94] - 雇员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为4607万份,行使价在0.875港元至8.70港元之间[92] - 顾问尚未行使的购股权总计为1000万份[92] - 股份奖励计划下可供发行的股份总数为1.92802988亿股,占已发行股本的7.72%[97] - 董事购股权归属条件要求公司市值达到100亿美元并实现至少9个运营里程碑中的9个[94] - 股份奖励计划规定奖励股份总数不得超过公司已发行股本的10%[96] - 向合资格人士授予的奖励在12个月内若超过已发行股份的1%,需经股东大会批准[96] - 部分雇员购股权的归属期为5年,其中20%于首个周年日归属,80%于次个周年日后分48个月等额归属[95] - 根据股份奖励计划,公司于2025年6月27日向董事授予总计776,132股股份,向雇员授予总计357,143股股份,授予总额为1,133,275股[99] - 股份奖励的授予和归属日每股公允价值为3.26港元[9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王先生为公司主要股东,实益拥有及被视为拥有415,961,92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16.95%[100][101] - 王先生的权益包括可因行使购股权而发行的112,000,000股股份,以及通过信托持有的303,961,920股股份[101]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其他董事持有的公司股份权益分别为:王伟军先生3,038,889股(约0.12%)、Chu先生638,889股(约0.03%)、Eesley先生638,889股(约0.03%)、关先生594,889股(约0.02%)、邓先生431,285股(约0.02%)[100] - 主要股东Poly Platinum Enterprises Limited实益拥有170,799,807股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6.96%[104] - Greater Bay Area Homeland Development Fund (GP) Limited及大灣區共同家園投資有限公司均被视为在170,799,807股股份中拥有权益,各占已发行股本约6.96%[104] - 公司持有144.5万股库藏股,截至期末未注销,价值412.3万港元[105] - 公司采纳了首次公开发售前购股权计划于2016年12月30日[162] - 公司采纳了首次公开发售后购股权计划于2017年12月8日[162] - 公司采纳了股份奖励计划于2019年5月6日[162] 客户与财务细节 - 主要客户A和客户B贡献收入分别为2.000亿港元和1.608亿港元,合计占总收入24.8%[125] - 银行及其他借贷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2024年的7.4%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5.7%[143] - 可换股债券加权平均实际利率从2024年的8.0%下降至2025年6月30日的6.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