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表现 - 收入为人民币19.35亿元,同比增长39.0%[5][8] - 经营溢利为人民币1759.2万元,相比去年经营亏损人民币3323.6万元,扭亏为盈,增幅152.9%[5]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为人民币1744.5万元,相比去年亏损人民币3273.5万元,扭亏为盈,增幅153.3%[5][8] - 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1.68分,相比去年每股亏损人民币3.16分,增幅153.2%[5] - 本年度收入约为人民币1.935亿元,较去年的人民币1.392亿元增长约39.0%[19] - 本年度经营溢利约为人民币1759万元,相比去年经营亏损约人民币332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20]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人民币1745万元,相比去年亏损约人民币3274万元[23] - 本年度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人民币1.68分,去年为每股亏损3.16分[24] - 公司年度溢利为人民币17,445,000元,相比去年亏损人民币32,735,000元实现扭亏为盈[149] 成本和费用表现 - 毛利为人民币6546.9万元,同比增长86.9%[8] - 本年度毛利约为人民币6547万元,较去年的人民币3503万元大幅增长[20] - 本年度员工成本约为人民币4007万元,员工总数增至448人[35] 业务分部表现 - 自动化仪表及技术产品分部收入为人民币19.35亿元,占总收入100.0%,该分部溢利为人民币1818.9万元[13] - 钟表仪表分部溢利为人民币379.8万元,主要由于确认拨回应收贸易账款减值拨备约人民币379.5万元[14][15] 财务状况 - 截至2025年6月30日,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为人民币14.564亿元,较去年约人民币14.170亿元略有增加[2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拥有人应占总权益增加约人民币1762万元至约人民币17.083亿元[29]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0.06,去年约为0.05[30] - 上市所得款项净额约10.43亿港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未动用余额为2400万港元[31] - 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1.66809亿元[197] - 使用权资产账面净值约为人民币648.1万元[197]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公司于本年度并无重大扩张计划,董事将审慎进行未来发展[1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的未来计划[3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已订约但未拨备的资本开支[41] - 公司预期人民币兑外币不会出现对经营业绩构成重大影响的升值或贬值[40] - 公司本年度未利用任何金融工具为货币风险作对冲[40] - 公司计划派付不少于股东应占净利15%的股息[74] - 公司本年度不派付任何末期股息[148]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由4名执行董事和4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共8名成员[5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了6次会议,所有执行董事出席率为100%(6/6)[59] - 独立非执行董事黄世震博士于2024年12月16日获委任,出席董事会会议4次,出席率为100%(4/4)[59] - 公司于2024年12月16日举行了一次股东周年大会,所有董事均出席(黄世震博士因当日获委任不计)[60] - 管理层每半年而非每月向董事会提供包含综合财务报表等资料的更新[52] - 全体董事确认本年度已遵从上市规则附录C3所载标准守则[54] - 公司董事会共有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成员超过三分之一[63] - 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吉勤之女士、胡国清博士及陈玉晓先生)在董事会的任期均超过九年[64] - 公司秘书张全先生于本年度已接受不少于15小时的相关专业培训[66] - 公司主席与行政总裁角色由黄训松先生一人兼任[67] - 董事会中有四名独立非执行董事以确保权力制衡[67] - 所有董事(包括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每三年最少轮值退任一次[7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了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3/3或1/1[7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举行了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为3/3或1/1[79] - 董事会由八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并非单一性别董事会[7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三次会议,成员胡国清博士、吉勤之女士、陈玉晓先生出席率均为3/3(100%),黄世震博士出席率为1/1(100%)[82] - 公司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年度检阅未发现任何职能或程序上的欠妥之处或重大缺失[87] - 董事会在编制综合财务报表时采纳持续经营基准,未发现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的事件或状况[83] - 公司已为董事投保针对潜在法律诉讼的适当保险[191] 环境、社会及管治表现 - 废水排放量从2024年5249吨增加至2025年6176吨,增长17.7%[100] - 废气排放量从2024年589,952标立方米大幅增加至2025年1,749,092标立方米,增长196.5%[100] - 化学需氧量排放从2024年236.2千克增加至2025年420.0千克,增长77.8%[100] - 氨氮排放从2024年0.9千克激增至2025年43.2千克[100] - 颗粒物排放从2024年1.65千克增加至2025年11.17千克,增长576.9%[100] - 五日生化需氧量排放从2024年64.0千克增加至2025年109.3千克,增长70.8%[100] - 悬浮物排放从2024年63.0千克减少至2025年30.9千克,下降51.0%[100] - 动植物油排放从2024年0.9千克增加至2025年3.7千克,增长311.1%[100] - 非甲烷碳氢化合物排放从2024年0.59千克略减至2025年0.54千克,下降8.5%[100] - 公司主要附属公司福建上润持有ISO 14001等多项认证,有效期至2028年1月[95]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耗水量为148千吨,较上一年的133千吨增长11.3%[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耗电量为5,364千个千瓦小时,较上一年的5,677千个千瓦小时下降5.5%[10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公司包装材料消耗量为71吨,较上一年的70吨增长1.4%[108] - 公司设立五年内将非生产相关用水减少10%至15%的中长期目标[108] - 公司计划于五年内将每个生产单位的电力使用减少10%至15%[109] - 公司厂房排水面积为47,221平方米,雨水设计排放量为1,210公升/秒,污水设计排放量为81.9立方米/日[114]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数为448人,其中男性员工304人(占67.9%),女性员工144人(占32.1%)[116] - 公司员工年龄分布:17-29岁87人(占19.4%),30-40岁120人(占26.8%),41-49岁139人(占31.0%),50岁或以上102人(占22.8%)[116] - 公司员工地区分布:福建省274人(占61.2%),四川省48人(占10.7%),江西省27人(占6.0%)[11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雇员总人数为436人,其中男性288人(66.1%),女性148人(33.9%)[117] - 2024年雇员流失比例为15.0%,其中男性员工流失率为11.5%(55人),女性员工流失率为3.6%(17人)[119] - 2025年雇员流失比例为11.2%,其中男性员工流失率为9.2%(41人),女性员工流失率为2.0%(9人)[118] - 2024年按年龄组别划分,17-29岁员工流失率最高,为8.1%(39人)[119] - 2025年按年龄组别划分,17-29岁员工流失率最高,为7.4%(33人)[118] - 2024年按地区划分,福建省雇员流失人数最多,为38人,流失比例为7.9%[119] - 2025年按地区划分,福建省雇员流失人数最多,为31人,流失比例为6.9%[118] - 在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期间,发生1起工伤事故,导致96个工作日损失[122] - 公司在2022年7月至2024年6月的两个年度内,工伤损失工作日均为0[122] - 公司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2024年度内未发生任何工伤事故[120]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培训受训员工总数为61人,其中男性55人占比90.2%,女性6人占比9.8%[125] - 2025年岗位技能培训受训员工总数为256人,其中男性181人占比70.7%,女性75人占比29.3%[125] - 2025年AI技术培训受训员工总数为55人,其中高层管理人员占比12.73%,中层管理人员占比25.45%,专业技能人员占比35%[125] - 2025年职业健康(女职工身心健康)培训受训员工总数为40人,全部为女性,占比100%[125] - 2024年新员工入职培训受训员工总数为52人,其中男性39人占比75%,女性13人占比25%[125] - 2024年岗位技能培训受训员工总数为306人,其中男性207人占比67.6%,女性99人占比32.4%[125] - 2025年新员工入职培训中生产人员完成的平均培训时数最高,为1,032小时[127] - 2025年岗位技能培训中生产人员完成的平均培训时数为4,080小时,专业技能人员为1,512小时[127] - 2025年AI技术培训中高层管理人员平均培训时数为56小时,中层管理人员为112小时,专业技能人员为152小时[127] - 2025年法律法規(安標管理)培训中生产人员平均培训时数为100小时[127] - 新员工入职培训总时数为1,248小时,其中生产人员培训时数最多,为936小时,占比75%[128] - 岗位技能培训总时数为7,344小时,其中生产人员培训时数最多,为4,008小时,占比约54.6%[128] - 本年度内公司无任何因安全及健康理由而须回收的已售或装运产品[135] - 本年度内公司未接获任何有关产品质量的投诉[137] - 公司于本年度内无涉及任何贪污活动的法律案件[140] - 公司为中国员工提供了反贪污培训[140] - 公司支持并参与了福州市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职工劳动和技能竞赛及一线职工疗养等活动[141] 审计与合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应付外聘核数师总薪酬为人民币2,038千元,其中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010千元,非审计服务费用为人民币28千元[88]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以及使用权资产减值评估为关键审计事项[197] - 公司本年度未确认物业、厂房及设备及使用权资产的减值亏损或拨回[197]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已由国富浩华(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审核[192] - 核数师认为综合财务报表已根据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真实而中肯地反映集团财务状况[194] 股东结构和股权激励 - 公司股东Fortune Plus Holdings Limited持有39,824,704股股份[4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037,500,000股[164] - 董事及主要行政人员合计持有公司普通股好仓,其中黄训松先生直接及通过受控法团共持有383,803,786股,占已发行股本约36.99%[162] - 黄训松先生通过其拥有66.6%权益的Fortune Plus Holdings Limited持有39,824,704股公司股份[163] - 公司购股权计划规定,可发行股份总数上限为采纳计划时已发行股份总数的10%,即103,750,000股[171][172] - 黄训松先生持有的权益包括其个人持有的1,037,000份公司购股权[165] - 邹崇先生、苏方中先生、张全先生分别持有6,000,000股、6,000,000股、3,000,000股,占股本比例分别为0.58%、0.58%、0.29%[162] - 胡国清博士、吉勤之女士、陈玉晓先生、黄世震博士分别持有300,000股、300,000股、300,000股、200,000股,占股本比例分别为0.03%、0.03%、0.03%、0.02%[162] - 除披露外,截至2025年6月30日,无其他主要股东在公司股份及相关股份中拥有须披露的权益或淡仓,且无股东持有5%或以上投票权股本[167] - 接纳购股权时,承授人需支付1.00港元予公司作为授出代价[177] - 本年度授予购股权33,474,000份,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约3.23%[178]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购股权计划下可供授出的购股权总数为70,276,000份,占已发行股份约6.77%[178] - 所有购股权行使价定为每股0.255港元[181] - 执行董事邹崇、苏方中各获授6,000,000份购股权[181] - 执行董事张全获授3,000,000份购股权[181] - 其他雇员总计获授15,300,000份购股权[181] - 公司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90] 客户与供应商集中度 - 最大客户销售额占集团总销售额的22.5%[187] - 五大客户销售额总计占集团总销售额的61.8%[187] - 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集团总采购额的47.4%[187] - 五大供应商采购额总计占集团总采购额的92.9%[187] - 公司向超过100名位于中国的独立第三方供应商采购原材料及零件[130] 产品认证与质量 - 公司产品获得欧盟CE标志、俄罗斯GOST-R标志、哈萨克GOST-K标志及Lloyd's Register的《电磁兼容》证书[134] - 公司为具有爆炸风险的电器产品获取了国家防爆电气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签发的《防爆合格证》[134] - 公司建立了《客户信息保密管理规定》以确保客户资料保密[139] 高级管理人员信息 - 高级管理人员唐崇森先生效力本集团29年,担任电气总工程师[50] - 高级管理人员高文江先生效力本集团20年,担任机械总工程师[50] - 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年度,高级管理层(不包括董事)薪酬在1,000,000港元或以下范围内有两人[76] 其他重要事项 - 公司在中国福州拥有大型生产设施,总地盘面积约为47,665平方米[16]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42] - 公司于本年度内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任何上市证券[155] - 公司于2025年6月30日的承担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29[152] - 公司物業、廠房及設備之變動詳情載於財務報表附註15[151] - 公司主要業務為投資控股[143] - 公司無須按比例向其現有股東發售新股份[153]
中国高精密(00591) - 2025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