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 - 收益总额大幅下降至1199.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9370.4万港元下降87.2%[3][4]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93,704千港元大幅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1,993千港元,降幅达87%[19] - 公司总收益约1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87.2%[67] - 公司总收益约为12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减少约87.2%[88] - 期内溢利扭亏为盈,录得1827.9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2288.9万港元[3][4] - 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盈利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亏损22889千港元转为2025年同期的盈利18279千港元,每股盈利从亏损47.16港仙转为盈利30.47港仙[32] - 公司录得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18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约2290万港元,实现扭亏为盈[67] - 公司录得盈利及全面收益总额约183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约2290万港元,扭亏为盈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产生净收益约2410万港元[91] - 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30.47港仙,去年同期为亏损47.16港仙[3][4] 成本和费用(同比) - 员工成本增加至1179.8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083.7万港元增长8.9%[4] - 员工成本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10837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1798千港元,增幅约为8.9%[26] - 员工成本增加约8.9%至约1180万港元,主要由于专业人员人数增加,公司雇员总数为39名[90][99] - 使用权资产折旧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632千港元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596千港元,降幅约为5.7%[26][36] - 物业及设备折旧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45千港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同期的10千港元,降幅约为77.8%[26] - 公司其他经营开支减少约92.0%至约710万港元,主要因去年同期确认分包销开支约8430万港元而本期间无此类开支[89] 各业务线表现 - 配售及包销服务收益锐减至144.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的8570.1万港元下降98.3%[4] - 配售及包销服务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85,701千港元急剧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1,441千港元,降幅达98%[19] - 证券交易及经纪服务佣金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1,27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2,581千港元,增幅为103%[19] - 资产管理服务管理费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205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202千港元,增幅为486%[19] - 企业融资顾问服务总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4,347千港元小幅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4,815千港元,增幅为11%[19] - 保荐费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314千港元大幅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458千港元,增幅为364%[19] - 证券融资服务所得利息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1,409千港元下降至2025年同期的896千港元,降幅为36%[19] - 放债服务所得利息收入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77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同期的1,058千港元,增幅为37%[19] - 企业融资顾问业务收益约48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约10.8%[71] - 首次公开发售保荐服务收入约1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为30万港元[72] - 证券交易及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放债业务收入分别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03.2%、485.4%及37.0%[67] - 财务及独立财务顾问项目数量为16个,收入约2.5百万港元,同比分别减少2个项目和约0.5百万港元[73] - 合规顾问项目数量为7个,收入约0.8百万港元,项目数量持平但收入同比减少约0.2百万港元[74] - 配售及包销项目数量为4个,收入约1.4百万港元,同比项目数量减少14个,收入大幅减少约84.3百万港元[76] - 证券账户数量为1,194个,证券交易及经纪业务佣金收入约2.6百万港元,同比账户增加191个,收入增长约100%[77] - 保证金贷款未偿还总结余约22.4百万港元,证券融资业务利息收入约0.9百万港元,同比收入减少约0.5百万港元[79] - 在管资产总额约174.4百万港元,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约1.2百万港元,同比收入增幅约为485.4%[80] - 放债业务利息收入约为110万港元,占集团总收益约8.8%,应收贷款总额约为3260万港元[84] 其他财务数据 - 其他收益及亏损项录得收益2409.2万港元,去年同期为亏损1830.1万港元[4] - 透过损益以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的已变现及未变现收益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亏损21,236千港元改善至2025年同期的收益24,092千港元[24] - 透过损益以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实现净收益约241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净亏损约1830万港元[67] - 金融资产减值拨备中,应收贷款及利息之减值亏损拨备从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的67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同期的120千港元,增幅约为79.1%[25] - 公司流动资产净值约为2.029亿港元,流动比率为2.34倍,银行结余约为6780万港元[92] 资产和债务变化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75.3万港元,较2025年2月28日的9719.7万港元下降30.3%[5] - 资产净值为2.05152亿港元,较2025年2月28日的1.86873亿港元增长9.8%[6] - 代表客户所持现金及银行结余为1.14345亿港元,较2025年2月28日的1.33243亿港元下降14.2%[5] - 应收账款为5670.9万港元,较2025年2月28日的4333.1万港元增长30.9%[5] - 应收账款项总额从2025年2月28日的43331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8月31日的56709千港元,增幅约为30.9%[38] - 证券融资服务产生的应收账款项从2025年2月28日的13432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8月31日的22354千港元,增幅约为66.4%[38] - 应收账款的信贷亏损拨备从2025年2月28日的105千港元增加至2025年8月31日的183千港元,增幅约为74.3%[38] - 账龄在0-30天的应收账款从2025年2月28日的29880千港元增长至2025年8月31日的34432千港元,增幅约为15.2%[40] - 物业及设备账面净值从2025年2月28日的24千港元微降至2025年8月31日的21千港元[33] - 应收贷款总额为32,647千港元,较期初29,797千港元增长约9.6%[42] - 透过损益以公允价值列账之金融资产为80,747千港元,较期初44,150千港元大幅增长约82.8%[43] - 现金及银行结余为67,753千港元,较期初97,197千港元下降约30.3%[46] - 应付账款总额为147,686千港元,较期初162,916千港元下降约9.3%[48] - 证券交易及经纪服务产生的应付账款中包含存入独立账户的款项为114,345千港元[49] - 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为2,160千港元,较期初1,747千港元增长约23.6%[50] - 租赁负债总额为1,322千港元,较期初1,257千港元增长约5.2%[52] - 截至2025年8月31日,递延税项余额为负35.7万港元[54] - 公司资产质押、资本承担、或然负债及贷款承诺均为零,且无任何债项,资产负债比率为零[92][95][97][9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香港股市平均每日成交额较去年同期上升约130.6%,达约2564亿港元[69] - 香港首次公开发售市场新上市公司集资金额约1271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约672.5%[70] - 香港首次公开发售市场新上市公司数目达49间,较去年同期上升约36.1%[70] - 香港2025年首季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按年增长3.1%[108] - 公司对全球金融市场持审慎建设性态度[107] - 人工智能及高科技产业被视为推动经济转型的关键力量[107] - 公司将持续关注宏观动态并寻求具韧性的投资机会[109] - 公司将专注于扩展产品种类及客户基础以加强核心业务[109] 公司资本和股权变动 - 股份合併於2024年10月25日生效,每10股面值0.01港元的股份合併為1股面值0.1港元的股份[53] - 股份合併後法定股本為1000萬港元,分為1億股,已發行股本為400萬港元,分為4000萬股[53] - 公司於2024年12月6日完成供股,籌集總額約1200萬港元,淨額約1167.1萬港元[53] - 供股基準為每持有2股獲發1股供股股份,認購價每股0.60港元[53] - 公司於2022年3月9日授出4000萬份購股權,行使價為0.324港元[56][62] - 上述購股權的估計公允價值約為673.8萬港元[57] - 購股權估值使用的波動率為107.072%,無風險利率為1.7201%[58] - 公司於2024年9月26日註銷了根據2018年計劃授出的全部4000萬份尚未行使購股權[62] - 公司于2025年10月10日公告王庭发先生收购百阳全部已发行股份[110] - 公司于2025年10月10日公告可能无条件强制性现金要约收购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110] - 公司计划将创陞信贷有限公司及创陞管理有限公司出售予Maine Sky Limited[11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60,000,000股[124][132] - 执行董事钟志文先生通过受控法团权益持有公司45,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124][129] - 控股股东百阳作为实益拥有人持有公司45,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129] - 李燕霞女士(钟志文先生配偶)被视为拥有与钟志文先生相同的权益,涉及45,000,000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的75%[129][132] - 钟志文先生全资拥有百阳,并因此被视为拥有百阳持有的全部110股股份,占该相联法团股权的100%[126][127] - 公司董事会包括主席兼执行董事钟志文先生、行政总裁兼执行董事潘兆权先生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133] 其他重要内容 - 2024年8月31日止六个月有三位主要客户(客户A、B、C)贡献了总计48,863千港元收入,而2025年同期无主要客户收入[23] - 期末应收关联方钟志文先生及潘兆权先生贷款分别为150万港元及171.4万港元[65] - 个人贷款未偿还本金为28,739千港元,企业贷款未偿还本金为3,908千港元[83] - 最大借款人应收贷款约为880万港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约26.9%;前五大借款人总额约为2280万港元,占比约69.9%[84] - 公司未就本期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105] - 公司董事会议决不就本期间宣派任何中期股息(去年同期:无)[130] - 截至2025年8月31日,公司无任何重大或然负债[63] - 公司审阅了本期间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14][115] - 公司确认全体董事遵守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16] - 根据公开资料,公司于公告日期维持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131]
创升控股(02680) - 2026 - 中期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