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 - 本报告期营业收入为94,558,808.53元,同比下降41.44%[4] - 年初至报告期末营业收入为295,418,759.12元,同比下降34.64%[4] - 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4,061,005.08元,同比收窄21.86%[4] - 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5,417,653.22元,同比略降0.95%[4]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总收入为2.95亿元,同比大幅下降34.6%[21] - 2025年前三季度净亏损为1.59亿元,较2024年同期净亏损1.62亿元略有收窄[22] - 2025年前三季度营业成本为2.53亿元,较2024年同期的3.17亿元下降20.0%[21] - 年初至报告期末基本每股收益为-0.254元/股,同比下降10.25%[5] 成本和费用(同比环比) - 研发费用从2024年的9030万元降至2025年的4047万元,降幅达55.2%[22] - 销售费用从2024年的9874万元降至2025年的5726万元,降幅为42.0%[22] 现金流表现 - 年初至报告期末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7,932,285.52元,同比大幅改善1,629.66%[5] - 经营活动现金流改善主要因报告期内收入下降致使销售回款减少[9] - 2025年前三季度经营活动现金流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2.42亿元,同比大幅下降51.7%[25]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负387,932,285.52元,相比上期的负22,428,261.11元,净流出大幅增加[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为251,227,026.31元,相比上期的521,620,691.72元,下降约51.8%[26]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为639,159,311.83元,相比上期的544,048,952.83元,增加约17.5%[26] - 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为202,315,135.93元,相比上期的128,784,782.39元,增加约57.1%[2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1,586,281.85元,相比上期的负6,422,782.77元,由负转正[2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32,022,155.61元,相比上期的42,553,489.52元,增长约680.2%[27] -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为321,600,000.00元,相比上期的563,824,516.36元,下降约42.9%[26]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44,149,746.96元,相比上期的14,487,176.17元,增长约204.8%[27] - 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为112,649,532.93元,相比上期的79,634,809.96元,增长约41.5%[27] 资产和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总资产为1,556,251,304.61元,较上年度末下降11.67%[5]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为207,285,108.23元,较上年度末下降42.87%[5] - 公司货币资金为1.68亿元,较期初1.35亿元增长24.5%[15][16] - 应收账款为4.22亿元,较期初4.54亿元下降7.0%[16] - 存货为2.74亿元,较期初2.99亿元下降8.2%[16] - 流动资产合计为9.37亿元,较期初9.87亿元下降5.1%[16] - 固定资产为3.46亿元,较期初4.77亿元下降27.4%[16] - 开发支出为25.03万元,较期初2,053.36万元大幅下降98.8%[16] - 公司总资产由2024年的17.62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15.56亿元,降幅为11.7%[17][18] - 短期借款从2024年的3.45亿元大幅减少至2025年的7476万元,降幅达78.4%[17] - 应付账款从2024年的4.06亿元下降至2025年的2.54亿元,降幅为37.5%[17] - 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从2024年的3.63亿元降至2025年的2.07亿元,降幅为42.9%[18] 股东信息 - 报告期末普通股股东总数为64,530户[12] - 第一大股东何振亚持股64,848,806股,占总股本10.58%,其中45,122,185股处于质押状态[12] - 股东刘格格、王素芝等通过信用账户合计持股约1,280万股[13] - 前10名股东及前10名无限售股东第三季度期初、期末转融通证券出借余量为零[13] 业绩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下降主要因国际贸易摩擦导致出口业务受阻及现金流紧张影响订单交付[9]
动力源(600405) - 2025 Q3 - 季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