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建集团(00335) - 2026 - 中期业绩
美建集团美建集团(HK:00335)2025-11-21 20:37

收入和利润(同比变化) - 收益为4210.5万港元,同比下降14.9%[3][5] - 期内溢利为2551.3万港元,同比下降8.8%[3][5] - 每股基本溢利为0.95港仙,同比下降8.7%[3][5] - 公司总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4944.8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4210.5万港元,降幅为14.8%[34] - 公司除税前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3053.4万港元下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716.2万港元,降幅为11.0%[34] - 基本每股盈利基于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2024年上半年的2799.1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552.0万港元,降幅为8.8%[4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约为4200万港元,同比下降14.9%[95][99]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溢利约为2600万港元,同比下降8.8%[95][99] 成本和费用(同比变化) - 银行借款利息支出从2024年上半年的338.0万港元减少至2025年上半年的165.5万港元,降幅为51.0%[41] - 员工总成本从2024年上半年的619.7万港元微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619.3万港元[44] - 公司行政及经营开支约1600万港元,占集团收益约38.1%,较去年同期29.6%有所上升[122][126]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员工成本总额约为619万港元,占当期收益的14.7%[146] 各业务线表现(收益同比变化) - 2025年中期客户合约总收益为644.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19.7万港元增长约53.5%[27][29] - 2025年中期经纪业务收益为561.2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340.9万港元增长约64.6%[27][29] - 2025年中期资产管理业务收益为81.9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77.4万港元增长约5.8%[27][29] - 2025年中期房地产投资租赁收益为2142.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18.1万港元增长约11.7%[29] - 2025年中期财务业务利息收益为1424.1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2607万港元下降约45.4%[29] - 2025年中期贷款融资利息收益为1102.3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1901.4万港元下降约42.0%[29] - 2025年中期来自财务机构及其他来源的利息收益为107.6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72.5万港元下降约77.2%[29] - 2025年中期总收益为4210.5万港元,较2024年同期的4944.8万港元下降约14.8%[29] - 财务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2607.0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1424.1万港元,大幅减少45.4%[34] - 房地产投资分部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1918.1万港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2142.1万港元,增幅为11.7%[34] - 经纪分部业绩由2024年上半年亏损123.0万港元转为2025年上半年盈利135.3万港元[34] - 经纪业务分部收益约为560万港元,较上一财政期间增加220万港元[104][108] - 财务业务分部收益由上一财政期间的约2600万港元下降至约1400万港元[105][109] - 企业融资业务分部录得收益约3000港元及亏损约18000港元[111] - 资产管理业务分部录得收益约80万港元及溢利约30万港元[111] - 贵金属买卖业务分部录得亏损约73000港元[112] - 房地产投资分部收益约2100万港元,同比增长11.7%,分部溢利约1360万港元,同比下降2.7%[113][120] - 资产管理分部收益约80万港元,溢利约30万港元[118] - 企业融资分部收益约3000港元,亏损约1.8万港元[117] 各地区表现 - 香港地区收益从2024年上半年的3177.1万港元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2627.1万港元,降幅为17.3%[39] - 澳门地区非流动资产在2025年9月30日为170,737.4万港元,与2025年3月31日的170,740.0万港元基本持平[39] 贷款业务表现 - 贷款总额从2025年3月31日的5.37487亿港元增长至2025年9月30日的5.22252亿港元,下降约2.8%[59][61][62] - 抵押贷款是最大贷款类别,金额为4.86373亿港元,占贷款总额的93.1%[59] - 企业结构性贷款金额从1043.4万港元下降至833万港元,降幅约20.2%[59][61] - 私人财务贷款金额从2251.2万港元增长至2070.1万港元,增幅约8%[59][61] - 小企业贷款金额保持稳定,为684.8万港元[59][61] - 公司整体贷款利率范围为年利率5.5%至36%[63] - 贷款还款期限范围为1个月至20年[63] - 贷款价值比一般不超过抵押品价值的70%[66] - 放债业务贷款本金范围介于20万港元至1.29亿港元[116] 资产和债务状况 - 资产净值为28.33亿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下降0.5%[3][7] - 投资物业价值为20.18亿港元,较期初略有增加[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3.40亿港元,较期初下降4.4%[7] - 借款为7285.3万港元,较期初下降34.2%[7]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为5.35亿港元[7] - 投资物业公允值净增加333.3万港元,期末总公允值为20.18233亿港元[50] - 集团抵押投资物业总账面价值约为15.068亿港元,作为银行融资的抵押品[51] - 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按金及预付款项总额为57.9167亿港元,其中流动资产为53.4655亿港元[53] - 证券孖展融资应收客户款项为5.3918亿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4.8918亿港元有所增加[53] - 计息应收贷款总额为6.80944亿港元,扣除信贷亏损拨备后净值为5.22252亿港元[53] - 孖展客户应收款项的抵押品总市值为1.01932亿港元[56] - 应收贷款的实际利率范围在5.50%至36.00%之间[55] - 贸易应收款项总额从3月31日的37,835千港元增至9月30日的50,147千港元,增长32.5%[76] - 账龄不足一个月的贸易应收款项为46,230千港元,占总额的92.2%[76] - 应收贷款总额从3月31日的697,703千港元略降至9月30日的680,944千港元,减少2.4%[77] - 应收贷款中549,240千港元为按要求偿还,占总额的80.7%[77] -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3月31日的355,590千港元降至9月30日的339,897千港元,减少4.4%[79] - 无抵押短期银行存款为201,000千港元,占现金总额的59.1%[79] - 有抵押银行贷款账面值从3月31日的110,802千港元降至9月30日的72,853千港元,减少34.2%[82] - 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从3月31日的87,502千港元增至9月30日的108,225千港元,增长23.7%[87] - 总贸易应付款项为90,636千港元,其中现金客户应付款项占86,248千港元[87] - 有抵押短期银行存款年利率为1.0%[8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集团银行结余及现金约3.4亿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3.556亿港元有所减少[130][135] - 集团总借贷约7290万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1.108亿港元下降,债务比率约为2.57%[131][136] - 集团净资产约28.328亿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28.468亿港元略有下降[131][136] - 集团可用银行信贷总额为4.48亿港元,其中3.751亿港元未动用[130][13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用作银行融资担保的资产包括价值约15.068亿港元的投资物业及1500万港元的抵押银行存款[140] 信贷风险管理 - 信贷委员会每周召开会议监控贷款可收回性和抵押物价值[67] - 公司定期(物业每半年,上市证券每日)重估抵押品价值以管理信用风险[68] 税务相关 - 香港利得税拨备为164.9万港元,而去年同期为254.9万港元[49] - 集团未动用税务亏损约为1.25987亿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1.18971亿港元有所增加[49] 股息和股东信息 - 宣派及支付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年度的末期股息总额约为4023.5万港元(2024年:5364.6万港元)[90][93] - 其他应付款项中应付小股东款项约为225.7万港元(2025年3月31日:255.5万港元)[89][92] - 最终控股公司CCAA Group Limited持股比例约为74.29%[10] - 截至2025年9月30日,直接母公司CCAA Group Limited持有公司1,992,721,496股,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的74.29%[15] - 公司公众持股量不低于已发行股份总数的25%[162] 担保和抵押 - 公司为子公司提供担保达4.48亿港元[130][135]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为附属公司向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担保额为4.48亿港元[143] - 截至2025年9月30日,附属公司已使用的担保额度为7290万港元,较2025年3月31日的1.108亿港元有所下降[144] 市场环境 - 2025年首九个月香港交易所平均每日成交额为31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692亿港元上升约87%[103][107] 公司治理和人员 - 公司审计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并已审阅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的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152] - 公司薪酬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位执行董事组成[159] - 公司提名委员会由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位执行董事组成[160] - 公司已成立由两位执行董事组成的信贷委员会,负责监督信贷批核[161] - 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员工总数约为36名,较2024年同期38名有所减少[146] - 公司董事会由1名主席兼非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2名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179] 报告和披露 - 所有财务数值均以港元呈列,并四舍五入至最接近的千位[13][16] - 公司报告期为截至2025年9月30日止六个月[169] - 公司未为董事订立正式委任书,但认为已采取足够措施确保企业管治不逊于守则要求[169][170] - 公司全体董事确认已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171][175] - 中期业绩公告已发布于香港联交所及公司网站[172][176] - 自报告期末至报告发布日,董事未悉任何与集团业务或财务表现相关的重大事件[173][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