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持续及已终止业务营业收入为47.45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32.55%[12] - 2021年公司毛利率从2020年的27.02%下降至22.65%[12] - 2021年公司计入投资物业公允值变动后净溢利为4.03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6.51%[12] - 2021年持续及已终止业务股东应占溢利为3.46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6.54%[12] - 2021年扣除相关影响后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63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26.10%[12] - 2021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持续及已终止业务营业收入为47.45367亿港元,较2020年的35.80121亿港元增加32.55%[25] - 2021年公司持续及已终止业务溢利为4.03214亿港元,较2020年的3.78565亿港元增加6.51%[25]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为3.45764亿港元,较2020年的2.96681亿港元增加16.54%[26] - 按30.85022亿股计算,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1.21仙,较2020年的9.62仙增加16.53%[27] - 2021年末总资产为港币168.69亿元,较去年增加4.67%,股东应占权益为港币83.88亿元,较去年增加5.83%[37] - 2021年末总负债为港币60.26亿元,较去年增加3.35%,其他借款为港币15.77亿元[39][40] - 2021年行政费用为港币4.17亿元,较去年增加12.06%,财务费用为港币7694.6万元,较去年上升6.60%[41] - 2021年毛利率为22.65%,净资产收益率为3.72%,资产负债率为35.72%,流动比率为2.39,速动比率为1.98[43] - 2021年末流动现金及银行结余及短期银行存款为港币18.57亿元[44] - 2021年末公司及附属公司并无重大的或然负债[4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及附属公司已订约但未在综合财务报表中拨备的资本承担约为8774.6万港元[45]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本约为30.85亿股,市值约为16.66亿港元[8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注册股东1009名[88] - 2021年公司支付约489.1万港元给核数师,其中核数费用约390万港元,非核数费用约99.1万港元[82] - 2021年公司及附属公司购入土地及楼宇23万港币、机器及设备2.69985亿港币、汽车等设备3927.5万港币、在建工程1.1701亿港币[16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派股东的储备中保留溢利约9.96614亿港币,2020年为10.73418亿港币[169] - 2021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最大客户和五位最大客户营业收入分别占总营业收入8%和24%,五位最大供应商采购额占总采购额少于30%[170]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97.9696亿港元,公允价值亏损为4772.4万港元[194]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科技工业营业收入为42.89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34.67%,经营溢利为1.90亿港元,较2020年下降13.14%[15] - 2021年深圳航天科技广场出租及相关业务营业收入为4.40亿港元,较2020年增加14.30%,经营溢利为3.01亿港元,较2020年下降2.88%[17] - 2021年底深圳航天科技广场估值约为77.34亿元人民币,2020年为77.71亿元人民币[18] - 2021年线路板业务盈利增长4.72%,硬板业务营收占比增长达51%[30] - 注塑产品业务拓展理想,越南厂房一期建成投产并实现营收[30] - 液晶显示器业务拓展日本市场,营业收入显著上升[30] - 2021年科技工业营业收入为港币42.89亿元,较去年增加34.67%,经营溢利为港币1.90亿元,较去年下降13.14%[32][33] - 深圳航天科技广场2021年租金收入稳定,但计提港币1.22亿元拨备,营业收入为港币4.40亿元,分部溢利为港币3.01亿元,较2020年下降[34] 公司股息相关 - 董事会建议派发年度股息每股2港仙[13] - 董事会建议派发2021年末期股息每股2港仙,待2022年6月24日股东大会批准,预计7月22日前寄发[28] - 公司建议派发2021年度末期股息每股港币2仙,与2020年相同[167] 公司股权变动相关 - 深圳瑞华泰薄膜科技上市后公司间接持股比例由31.17%降至23.38%,募集资金计划用于兴建年产1600吨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厂房[20] - 2021年公司间接持股的深圳瑞华泰上市,公司权益由31.17%摊薄至23.38%,录得收益港币528.9万元[36] 公司征地补偿相关 - 公司和附属公司因配合惠州政府城市重建获补偿款2.76亿元人民币(约3.28亿港元),为税前净收益贡献约2.01亿港元[19] - 公司及附属公司获征地现金补偿约港币3.28亿元,税前净收益约港币2.01亿元[31] 公司未来规划相关 - 公司已制定五年规划纲要,未来聚焦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29] 公司董事相关 - 2021年,公司董事会由2名执行董事、3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53] - 公司非执行董事(包括独立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每年三分之一现任董事须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轮流告退[54] - 2021年公司按规定委任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罗振邦符合相关专业资格要求[54] - 公司已收到各独立非执行董事确认其独立性符合规定的函件,董事会确认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独立[55] - 公司与各董事签署委任函,规定董事责任、权利等条款[58] - 公司采纳相关准则作为董事和员工证券交易守则,规定特定时间内不得交易[58] - 2021年所有董事均遵守证券交易规定[58] - 展示2021年公司董事出席会议情况,包括有权出席次数和实际出席次数[59] - 2021年公司举行四次董事会会议,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举行一次无其他董事及管理人员出席的会议[62] - 2021年审核委员会由罗振邦、梁秀芬、毛以金组成,召开两次会议[64] - 审核委员会成员罗振邦、梁秀芬、毛以金2021年会议有权出席次数和出席次数均为2次[66] - 2021年薪酬委员会由梁秀芬、王小军、华崇志组成,召开一次会议[67] - 薪酬委员会成员梁秀芬、王小军、华崇志2021年会议有权出席次数和出席次数均为1次[68] - 2021年提名委员会由周利民、刘旭东、罗振邦、梁秀芬、王小军组成[69] - 董事会每年最少召开四次会议,如有需要会另行安排[62] - 审核委员会已审阅、讨论及通过公司截止2021年12月31日的年度财务报表[65] - 公司制定《董事多元化政策》作为遴选董事候选人准则[69] - 公司制定《提名董事的政策》,经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审议通过[70] - 公司董事局有8位成员,包括7位男性董事及1位女性董事[71] - 提名委员会2021年召开1次会议,成员出席次数均为1次[71][72] - 环境、社会及管治委员会于2021年3月30日成立,2021年召开2次会议,成员出席次数均为2次[73][74] - 2021年公司为董事和管理人员安排反贪污和董事及高管责任保险培训,公司秘书为执行董事和管理人员提供联交所有关纪律处分权力及制裁条文咨询总结培训[75] - 公司秘书陈家健2021年进行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77] - 周利民58岁,2020年9月起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获委任为主席[155] - 金学生59岁,2019年12月获委任为公司执行董事兼总裁[156] - 罗振邦55岁,2004年12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58] - 梁秀芬58岁,2012年3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8] - 王小军67岁,2013年3月起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59] - 非执行董事任期为两年,须按公司章程细则按序告退并在股东周年大会上膺选连任[171] - 2021年公司各附属公司部分担任董事人士在该年或报告日止期间辞任[172][173] - 2021年所有董事均遵守《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规定[174] - 2021年公司及附属公司无安排令董事藉购买股份或债券获益,董事等无认购公司证券权利[177] 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相关 - 公司管理层每年对风险管理和内控系统进行评价,发现漏洞会要求整改[79] - 公司及附属公司本年度全面检视风险管理和内部监控系统,涵盖财务、运作、合规、风险管理等监控层面[80] - 公司制定《信息披露事务管理规则》和《识别须予公布交易及内幕消息的指引》[80] - 董事局认为公司会计、财务汇报和内部审计职能方面资源、员工资历和经验足够,员工接受了充分合适培训[81] - 公司认为目前实施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充分,但会因应需要作出检视和修订[81] 公司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 - 公司2021年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遵守上市规则附录27相关条文及建议披露进行汇报[95] - 公司通过对董事、员工等进行问卷调查识别环境、社会及管治层面重要性[92] - 产品安全、产品责任及职业健康与安全是公司最重要的三个环境、社会及管治层面[92] - 公司考虑为排放物总量等关键绩效制定量化目标,确立前委员会将拟定声明和建立管理系统[92] - 本年度公司进行持份者沟通活动及实质性评估,识别22个可持续发展重大议题[101] - 22项议题涵盖环境保护、雇佣及劳工惯例、营运惯例及社区投资四大范畴[101] - 公司及主要营运企业在22项相关议题中按不同范畴排列,已采取相应举措[103] - 公司通过建设性沟通采纳持份者意见,保障其权益以确定长期发展方向[104] - 2021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8.13公斤,较2020年的145.24公斤大幅减少[110] - 2021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960.31公斤,较2020年的840.53公斤略增[110] - 2021年氯化氢排放量为2,602公斤,较2020年的4,205公斤减少[110] - 2021年颗粒物排放量为1,178.1公斤,较2020年的2,220.3公斤减少[110] - 2021年直接温室气体(范围1)排放量为63,27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64,389吨略减[112] - 2021年能源间接温室气体(范围2)排放量为103,703吨二氧化碳当量,较2020年的97,452吨增加[112] - 2021年产生有害废弃物2,693吨,较2020年的1,690吨增加[112] - 2021年产生无害废弃物4,560吨,较2020年的4,157吨增加[112] - 各主要工业企业被核定的排污种类为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物,会增加少量环保税税务负担[109] - 2021年各主要营运企业排放大致符合法律规定,无重大违反环保法律规定及重大负面环境事故[109] - 2021年液化石油气耗量171.0千个千瓦时而2020年为150.9千个千瓦,天然气耗量1766.9千个千瓦时而2020年为1368.3千个千瓦,环保燃油耗量144.5千个千瓦时而2020年为275.1千个千瓦,汽油耗量619.3千个千瓦时而2020年为476.4千个千瓦,柴油耗量346.1千个千瓦时而2020年为200.0千个千瓦,电耗量167225.9千个千瓦时而2020年为127318.5千个千瓦[117] - 2021年液化石油气按员工人数计密度为0.03千个千瓦/员工与2020年持平,天然气为0.28千个千瓦/员工而2020年为0.24千个千瓦/员工,环保燃油为0.02千个千瓦/员工而2020年为0.05千个千瓦/员工,汽油为0.10千个千瓦/员工而2020年为0.08千个千瓦/员工,柴油为0.06千个千瓦/员工而2020年为0.03千个千瓦/员工,电为26.77千个千瓦/员工而2020年为22.01千个千瓦/员工,耗能密度为27.3千个千瓦/员工而2020年为22.4千个千瓦/员工[117] - 2021年总耗水量2003926吨而2020年为1666127吨,耗水密度为320.8吨/员工而2020年为288.0吨/员工[118] - 2021年所用包装物料总量2715吨而2020年为2071吨,密度为0.43吨/员工而2020年为0.36吨/员工[118] - 公司争取未来逐步降低各类排放物排放并每年报告披露废气、温室气体排放量及废弃物产生量等关键绩效指标[114] - 公司要求附属公司日常运作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废物、污染物、噪音等排放并降低自然资源消耗[116] - 2019年初
航天控股(00031)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