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经营与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采矿业务因煤炭价格上升转亏为盈,但需面对煤炭行业政策及环保措施挑战[12] - 2021年初公司从中国环保轮胎回收厂房合资公司撤资,4月资金返还改善流动性及财务状况[12] - 2021年公司收入为183,016千港元,较2020年的133,012千港元增长37.6%[15] - 2021年公司毛利为73,865千港元,较2020年的48,339千港元增长52.8%[15] - 2021年公司财务成本为38千港元,较2020年的128千港元下降70.3%[1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溢利为14,372千港元,2020年则为亏损42,505千港元[15] - 2021年公司总资产为259,999千港元,较2020年的263,299千港元下降1.25%[15] - 2021年公司总负债为81,224千港元,较2020年的78,623千港元增长3.3%[15] - 2021年公司银行及现金结余为86,412千港元,较2020年的93,502千港元下降7.6%[15]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19,128千港元,较2020年的105,497千港元增长12.9%[15] - 2021年公司收入约1.83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1.33亿港元增加约5000.4万港元或约37.6%[18][26] - 2021年溢利约为3197.5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为6287.6万港元[18][26]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为1437.2万港元,2020年为亏损约4250.5万港元[18][26] - 2021年煤炭开采业务税后溢利约4035.1万港元,2020年为税后亏损约4141.3万港元[27] - 2021年煤炭开采业务若干资产减值亏损拨回总额约3269.3万港元[27] - 2021年4月,公司完成出售轮胎回收合资公司51%股权事项,录得净收益约200万港元[3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出售煤炭平均单位售价约为176元/吨,同比增加约15.8%[42] - 2021年第四季度煤炭最高单位售价为220元/吨[42] - 税前贴现率增加至16.66%以反映煤炭价格波动风险[4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集团煤炭开采业务分部相关资产账面价值录得减值亏损拨回总额约3269.3万港元[43] - 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377.9万港元,较2020年增加约24.4%,因售出煤炭量及物流成本增加[44] - 2021年行政开支约7432.3万港元,较2020年减少约866万港元,因内蒙古金源里行政罚款减少[45] - 2021年溢利约3197.5万港元,2020年亏损约6287.6万港元;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净额约1437.2万港元,2020年亏损净额约4250.5万港元[48] - 2021年底受限制银行存款及银行与现金结余总额约9134.4万港元,2020年底约9827.3万港元[49] - 2021年底集团无借贷,资本负债比率为零,流动比率约1.79,2020年底分别为无、零、约2.08[49] - 2021年底集团无抵押资产,无资本承担,无重大或然负债[51][58][57] - 2021年底集团有447名全职雇员,2020年底为472名;2021年员工成本8069.1万港元,2020年为6349.3万港元[59] 煤炭业务运营 - 内蒙古煤矿区958项煤矿允许年产能为120万吨[29] - 2021年生产约97.8万吨煤炭,2020年为88万吨[29] - 2021年售出约97.3万吨煤炭,2020年为88万吨[29] - 2020年内蒙古金源里就相关事项缴纳行政罚款及土地转让金约2.26亿港元[30] - 截至年报日期,内蒙古金源里已提交不动产所有权证申请,有待审批[30] - 内蒙古金源里安全生产许可证和采矿许可证均获延期三年,分别于2023年9月24日及10月26日届满[33] - 2021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公司因工作场所安全事宜分别缴纳约44万港元和65.8万港元行政罚款[33] - 2021年3月,内蒙古金源里被强制暂停煤炭生产10天以符合环保措施[33] - 预计内蒙古煤矿区958项年度煤炭产出量维持在约90万吨[33] - 集团预计年度煤炭产出量自2020年的100.36万吨调整至90万吨,减少约10.3%[42] - 政府将收紧内蒙古煤炭行业法规,为公司煤炭开采业务带来经营及合规风险[60]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将把握能源项目机遇,物色勘探与开采业务及新能源项目[61] - 公司将实施成本节约和资金管理措施,拓宽业务范围提升股东价值[62] 公司治理与团队 - 周宏亮于2020年12月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在管理采矿及资源等业务方面有逾20年经验[67] - 李伟明自2020年11月起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会计等范畴拥有逾25年经验[70] - 畅学军于2016年3月17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超20年法律经验[71] - 何敏于2020年1月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私募股权投资及金融方面有逾20年工作经验[72] - 尹瑞华于2015年2月加入公司,担任集团财务总监及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在审核等领域经验丰富[75] - 禢廷彰于2021年8月加入公司,为公司联席公司秘书,可从事第六类受规管活动[76] - 王云龙为集团附属公司财务总监,有超25年财务管理经验[77] - 公司企业管治常规按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十四的企业管治守则制定[8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但存在主席与行政总裁职责未区分的偏离事项[81] - 公司正物色合适人选填补主席及行政总裁空缺[81] - 2021年董事会由7名董事组成,包括3名执行董事、1名非执行董事及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2] - 2021年除每年四次定期董事会会议外,董事会按需举行会议[89] - 2021年吴映吉、陶冶等5位董事定期董事会会议出席率100%,周宏亮出席率50% [90] - 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于2021年6月25日举行,2021年无其他股东大会[89] - 2021年吴映吉、陶冶等5位董事2020年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100%,周宏亮出席率0% [90] - 公司于2005年9月成立薪酬委员会,2021年12月31日由畅学军、何敏及陶冶组成[95] - 2021年薪酬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畅学军、陶冶、何敏出席率100% [96][98] - 公司于2005年9月成立提名委员会,2021年12月31日由李伟明、何敏及陶冶组成[101] - 2022年4月6日,李伟明获委任为提名委员会主席[101] - 董事会已向提名委员会转授甄选及委任董事的职责及权限,公司已采纳董事提名政策[102] - 2021年提名委员会举行2次会议,审核委员会举行4次会议[106][108] - 提名委员会成员陶冶、李伟明、何敏出席率均为100%,审核委员会成员李伟明、畅学军、何敏出席率均为100%[107][108] - 2021年公司独立核数师核数服务收费约130万港元,非核数服务收费约15万港元,与2020年相同[113] - 董事会成员中会计或财务背景3人占44%,工商管理背景1人占14%,电机及电子工程背景2人占28%,法律背景1人占14%[117] - 董事会成员均为男性,年龄31 - 35、36 - 40、41 - 45、56 - 60各1人占14%,51 - 55有3人占44%[117] - 董事会成员服务年资1 - 5年有5人占72%,6 - 10年有2人占28%[117] - 2021年高级管理人员(董事除外)薪酬零 - 100万港元有3人[118] - 公司董事需履行持续职业发展计划,公司秘书每年需接受不少于15小时专业培训[111][112] - 审核委员会认为2021年中期及全年业绩按适用会计准则及规定编制并充分披露[110] - 董事认为集团在可见将来有能力履行财务责任,无重大不确定因素影响持续经营能力[119] - 2021年公司宪章文件无变动[122] - 董事会认为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有效充足,已遵守相关守则条文[120] - 董事不建议就2021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0年亦无派息[125] - 持有不少于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的股东有权要求召开股东特别大会[126] - 公司遵照上市规则向股东披露必要资料,适时与传媒及投资者会面[127]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 - 公司致力于建立环保企业,煤炭业务以内蒙古为基地[129]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相关指引编制,遵循重要性等原则[131] - 报告涵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130] - 报告范围主要集中于中国内蒙古矿场的煤炭开采业务[136] - 报告范围与2020年报告无重大变动[137] - 公司致力于煤炭开采业务可持续发展,推行绿色环保企业文化[138] - 公司董事会全面负责可持续发展事务,组建可持续发展项目组[140] - 公司拥有包括雇员、客户等在内的广泛持份者网络[144] - 公司为持份者设立多个沟通渠道以收集意见[146] - 报告期内公司更关注重大气候相关问题、极端天气及知识产权的缓解[151] - 公司建立二维重要性矩阵,识别出对持份者及公司具高重要性的问题[155] - 对持份者及公司具高重要性的问题包括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等[156]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资料涵盖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59] - 公司长期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50%的氮氧化物排放[172] - 2021年乘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氮氧化物排放62.7千克,较2020年的74.4千克减少[172] - 2021年乘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硫氧化物排放4.2千克,与2020年持平[172] - 2021年乘用车及其他交通工具悬浮微粒排放4.1千克,较2020年的5.4千克减少[172]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8082.2吨,较2020年的7721.8吨增加[174] - 2021年范围一(车辆排放)温室气体排放274.0吨,较2020年的721.1吨减少[174] - 2021年范围二(外购电力及外购燃气)温室气体排放7734.8吨,较2020年的6930.9吨增加[174] - 2021年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73.5吨,较2020年的69.8吨增加[174] - 2021年温室气体排放密度按每名雇员计算为18.5吨/雇员,较2020年的16.7吨/雇员增加[174] - 公司在报告期内升级能源来源,以甲醇替代液化石油气[170] - 报告期内集团经营活动排放8,082.2吨二氧化碳当量温室气体,总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为18.5吨/雇员,目标到2030年在2021年基础上减少15%排放量[179] - 报告期内集团产生约106.2吨无害废弃物(2020财年为112.8吨),每名员工的密度为243.8吨[184] - 2021年电力消耗12,678兆瓦时,2020年为10,996兆瓦时;2021年电力密度(按每吨煤炭生产计算)为13.0千瓦时,2020年为12.5千瓦时[197] - 集团煤炭开采业务噪音来源包括运泥车、挖掘机等,采取安装噪音控制设施、定期维修机器、良好天气爆破等措施减轻影响[180] - 集团运营废物主要有废矸石、生活垃圾及污泥,废矸石用于铺路或出售,生活垃圾指定处理,污泥用于施肥或堆肥后处理[181][182] - 煤炭开采业务产生的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处理后可用于洒水降尘等方面[184] - 集团为稳定电力供应及节省电力采取减少通风阻力、使用高效设备、电压补偿等方法[191][192][193][194] - 集团实施简约节水管理方案,采用高效节水生产方式,利用矿坑水减少淡水使用[198][200] - 集团明确业务所用资源,制定资源管理计划,使用节能装置及设备节省能源消耗[185] - 集团管理团队对电力供应经营控制系统分配责任,实施节能措施并定期核查[186][187]
弘海高新资源(00065)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