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同机械(00118) - 2021 - 年度财报
大同机械大同机械(HK:00118)2022-04-27 16:46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118[1][40] - 公司秘书为王勵瑭[39] - 核数师为丁何關陳會計師行[39] - 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银行(香港)有限公司、法国巴黎银行香港分行、南洋商业银行有限公司、香港上海滙豐銀行有限公司[39] - 注册办事处位于香港九龙长沙湾长裕街10号亿京广场2期10楼[39]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卓佳秘书商务有限公司,位于香港皇后大道东183号合和中心54楼[40] - 公司网址为http://www.cosmel.com,投资者关系联络邮箱为ir@cosmel.com,电话为(852) 2376 6188,传真为(852) 2375 9626[40] 公司管理层信息 - 截至2022年3月30日,执行董事为邓焘(主席)、邓愚(行政总裁)[7][9][10] - 截至2022年3月30日,非执行董事为简衞华、瞿金平[11][12][13] - 截至2022年3月30日,独立非执行董事为杨淑芬、郑达贤、黄志煒[14][15][16][17] - 邓焘73岁,1988年7月14日任执行董事,1997年9月18日任董事会主席,有逾40年制造及贸易业务经验[181][183] - 邓愚44岁,2006年加入集团,2011年3月18日任执行董事,2013年7月1日任行政总裁[182][183] - 简卫华64岁,1998年5月22日任非执行董事,有逾40年企业策划及管理经验[186][188] - 瞿金平65岁,2006年9月8日任非执行董事,从事科研教学超30年[187][188] - 杨淑芬57岁,2004年6月18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逾30年财务经验[190][191] - 郑达贤83岁,2007年1月30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近50年业务管理经验[192][194] - 黄志伟83岁,2012年11月2日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政府机关任职超10年[193][194] - 文志辉60岁,2013年加入集团,有逾20年塑料注塑等领域经验[197] - 叶跃然48岁,2002年加入集团,有逾10年机械制造经验[198] - 叶嘉顺74岁,1994年加入集团,有逾40年电子生产及管理经验[199] - 万志辉60岁,2013年加入集团[200] - 万志辉任注塑制品附属公司总经理及若干附属公司董事[200] - 万志辉持有英国伦敦大学机械工程学士及香港大学工程学硕士学位[200] - 万志辉是香港工程师学会及英国特许工程师学会会员[200] - 万志辉在塑料注塑等领域有逾20年经验[200] 公司业务范围 - 截至2022年3月30日,公司业务涵盖机械制造、塑料制品加工、印刷线路板加工及贸易、工业消耗品贸易等[42] 公司经营环境与挑战 - 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欧美刺激政策提振消费,中国内地承接大量国际订单,公司成员公司订单量可观[45][46] - 自去年起公司经营环境挑战加剧,包括原材料和能源价格上涨、进口物料短缺、运费增加、招工困难、限电等[47][48] - 2022年公司仍面临诸多挑战,如疫情变异、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波动、运费高企、劳动力成本上升等[51] - 欧美此前的宽松政策引发通胀并开始缩减刺激,全球经济复苏可能放缓,美联储政策或影响新兴市场[52] - 中美对抗、贸易保护主义和俄乌冲突使企业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加[52] - 2021年多数工业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公司产品采购成本显著增加,海外生产商供货延迟且货运成本上升[139][141] - 公司预期中国制造业不会重现2021年上半年的强劲势头,需求回落情况可能延续,且面临原材料成本高、运输受阻、货运成本高和劳动成本高等挑战[168]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约30.75305亿港元,较2020年约24.32021亿港元增加26.5%,主要因注塑制品加工及制造业务和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收入上升[63][64][67] - 2021年公司毛利约5.44491亿港元,较2020年约4.07978亿港元上升33.5%,主要因注塑制品加工及制造业务毛利上升,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上升0.9个百分点至17.7%[63][65][68] - 2021年公司年度溢利约8420.5万港元,较2020年约2587.8万港元大幅上升225.4%,主要因毛利率显著改善及成本控制有效[63][66][69] - 2021年公司行政费用约2.13423亿港元,较去年约2.22678亿港元下降4.2%,因成本监控有效[72] - 2021年公司分销费用约1.9741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512亿港元上升30.6%,主要因销售佣金大幅上升[73][74] - 2021年公司财务成本约1774.1万港元,较去年约2031.5万港元下降12.7%,主要因逐步偿还银行借款[75][76] - 2021年公司其他收益及收入净额约664.6万港元,较2020年约1582.9万港元减少58.0%,主要因政府补贴减少[77][7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约3.01167亿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3.22344亿港元[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一年内到期银行借款约2.89469亿港元,二至五年到期约1169.8万港元;2020年同期分别约为2.84469亿港元和3787.5万港元[15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约5146.9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5583.9万港元[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4.06057亿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4.94669亿港元[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集团净现金约5342.1万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1.16486亿港元[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股东应占总权益约14.10809亿港元,2020年同期约为12.68626亿港元[15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3.01167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3.22344亿港元有所下降[156] - 2021年12月31日,一年内到期和第二至五年到期偿还的银行借款金额分别约为2.89469亿港元和1169.8万港元,2020年分别约为2.84469亿港元和3787.5万港元[156]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租赁负债约为5146.9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5583.9万港元减少;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06057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4.94669亿港元减少;现金净额约为5342.1万港元,较2020年的约1.16486亿港元减少[156] - 2021年12月31日,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4.10809亿港元,较2020年的约12.68626亿港元增加[15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已发行股份总数保持不变,仍为8.61930692亿股[161]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在香港及中国内地共有2523名雇员,较2020年的2779名减少[162]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没有任何重大收购与出售[160] 注塑机制造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注塑机制造业务持续增长,上半年订单强劲,中小机器销售占主导,多个客户行业销售良好,定制机器系列受青睐,汽车和消费电子行业销售反弹,出口业务同比显著增长,净利润显著增长[81] - 2021年上半年注塑机业务订单量强劲增长推动产能达峰值,下半年需求回落,但大型两板机订单下半年略有反弹[82][84] - 注塑机业务全年销售以中小型机器系列为主,PET包装及电子科技行业专用机系列销售表现亮眼,汽车及消费电子行业销售回升,出口业务同比显著增长,净溢利可观增长[83] - 2021年上半年供应链管理和敏捷生产管理面临挑战,关键零部件供应中断,铸铁等原材料成本创纪录,产品售价略微上调但影响利润率[86][90] - 2021年下半年新加工中心及生产设备投产,水性喷漆线进一步扩展以符合减排目标,提升生产能力和产量[87][90] - 公司自研的“iSee 4.0”平台客户增长令人鼓舞,生产基地采用高阶定制版本增强生产和管理流程数字化[88][90] - 公司对注塑机业务长期增长有信心,但对2022年前景持谨慎态度,成本上涨和需求难测或影响业绩,业务将向重点行业渗透并加大研发等投入[89][91] 挤出机、橡胶注射机及油压机制造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挤出机、橡胶注射机及油压机制造业务2021年业绩较去年稳定增长,定制自动化橡胶注射机、汽车专用五层共挤挤出机、汽车刹车组件油压机系统销售或订单表现良好[94][97] - 该业务面临原材料价格创新高和海外货运成本创纪录的挑战,通过推广高端定制型号、调整售价和与供应商合作缓解成本影响[95][97] - 该业务在研发创新方面获多项荣誉,橡胶履带自动生产机和多层尼龙汽车管挤出线获相关奖项,公司被评为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6] - 公司全段橡胶履带成型机获认定为“东莞市首台(套)重点技术装备”,多层尼龙复合管挤出生产线被评选为“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入选“2021年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98] - 公司对来年业务稳健增长持谨慎乐观态度,主要市场为汽车、重型运输及电动汽车行业,但面临经济复苏不均、原材料价格、外币汇率及海外运输成本波动等风险[100][103] 塑料制品加工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珠海食品塑料包装加工厂保持适度增长,获婴幼儿配方奶粉及保健品行业客户增单,新重点项目成功获取,但出口业务因运费和集装箱供应问题仅轻微增长[101][104] - 公司塑料业务因原油价格上升致塑料树脂价格上涨、供应受限、运输成本上升及直接劳工成本增加和员工流动率提高,盈利能力受影响[107][111] - 公司塑料业务获“广东省高新技术企业”荣誉,有助于业务发展和节省所得税[108][111] - 2021年合肥家电塑料配套件工厂在严峻状况下实现增长,下半年订单随主要客户家电出口复苏回升,还获“安徽省高新技术企业”荣誉[110][112][113][114][115] - 家电市场未来增长预计缓慢,原材料成本可能维持高位,塑料加工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将聚焦精益生产[116] - 2021年东莞吹塑塑料模特生产厂取得满意增长,虽年初受疫情影响,但因主要客户扩张业务带动销售[117] - 家电市场因消费者消费意欲增长平稳、新房销售疲软、原材料成本上涨和行业竞争激烈,预计不会大幅增长[118] - 东莞生产吹塑人体模型展示品的工厂业务在挑战环境下仍录得满意增长,因主要客户扩张门店使销售上升[118] 印刷线路板加工及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印刷线路板加工业务艰难,铜价及其他原材料价格升至新高,虽销量增加但利润仍下跌[123][125] - 全球集成电路及半导体供应紧绌影响下游客户,业务面临劳工短缺和成本增加,增加外包使生产成本上升[127][130] - 印刷线路板贸易业务销售和利润实现轻微增长,从日本汽车和消费电子客户取得新项目[129][131] - 公司对印刷线路板业务前景谨慎,原材料价格下降或增加调整售价压力,影响利润率[134]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在2021年销售和利润显著增长,得益于中国大陆疫情控制良好,供应链优势凸显[135] -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的客户群体包括半导体、消费电子等行业,汽车和家电行业客户采购量回升[135] - 电梯行业受益于政策,公司在华南地区的电梯组件解决方案业务持续增长[135] - 公司运动和驱动组件及解决方案增长超预期,钢铁和紧固件产品因市场改善和新产品推出略超计划增长[135] - 2021年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销售及利润显著增长,受供应链、客户群等因素驱动[137] 公司业务发展策略与展望 - 公司将继续致力于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等重点行业市场发展,预计这些行业具长期增长潜力[176] - 尽管预计来年业务增长会回落,公司将坚持投入技术创新研发,提升产能和技术,加强培训等,同时保持审慎财务管理和健康现金流[177] 公司私有化相关情况 - 2021年6月18日,私有化协议安排决议案未获法院会议协议安排股东批准,特别决议案未获股东大会股东通过,私有化建议及协议安排失效[146][147][149] 集团财务报表及外汇风险管理 - 集团财务报表以港元列报,主要业务交易货币有港元、人民币、美元和日元,集团监控日元和人民币外汇风险,必要时签订远期合约[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