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大同机械(00118) - 2023 - 中期财报
大同机械大同机械(HK:00118)2023-09-22 16:3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为11.33707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24571亿港元下降7.41%[4] - 期内毛利为1.8808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89237亿港元下降0.61%[4] - 经营溢利为1092.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33.8万港元下降11.42%[4] - 期内溢利为229.8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64.8万港元增长39.44%[4] - 每股盈利为0.41港仙,较2022年同期的1.00港仙下降59%[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7.1788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7.3362亿港元下降2.14%[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8.8069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8.9183亿港元下降0.59%[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10.5085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31189亿港元增长1.91%[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净值为8.2984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8.60641亿港元下降3.58%[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资产总值减流动负债为15.4772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94261亿港元下降2.92%[6]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溢利为3,56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633千港元减少[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65,632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50,973千港元增加[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149,35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9,559千港元增加[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现金流入净额为5,7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现金流出净额34,994千港元[10] - 2023年6月30日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440,509千港元,较期初的524,793千港元减少[1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总收入为113370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24571千港元[2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综合总收入为1,133,70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24,571千港元下降7.41%[28][31] - 2023年上半年经营溢利为10,92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338千港元下降11.42%[28][31]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溢利为9,05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0,760千港元下降15.84%[28][3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资产总值为2,598,581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625,450千港元下降1.02%[30][3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综合负债总值为1,099,862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087,054千港元上升1.18%[30][33]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市场收入为124,20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71,577千港元下降27.61%[34]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内地市场收入为818,04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874,268千港元下降6.43%[34] - 2023年上半年其他亚太国家市场收入为146,41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34,784千港元上升8.63%[34] - 2023年上半年北美洲市场收入为6,576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043千港元上升116.10%[34] - 2023年上半年欧洲市场收入为38,463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0,899千港元下降5.95%[34]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利得税20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64.3万港元;海外税655.8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46.9万港元,香港利得税拨备按16.5%计算[35]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溢利356.9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863.3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0.41港仙,2022年同期为1.00港仙[36]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收入约11.3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7.4%[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约1.88亿港元,毛利率为16.6%,去年同期毛利约1.89亿港元,毛利率为15.5%[4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溢利约1093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11.4%[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溢利约23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4%[47] - 2023年上半年公司分销费用约8245万港元,占收入约7.3%,与去年同期相若[4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行政费用约9751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下降3.8%[51] - 2023年上半年公司财务费用约779.5万港元,较去年同期上升27.1%[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未偿还银行借款总额约为2.4832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2.27595亿港元有所增加[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到期和第二至第五年到期偿还的银行借款分别约为2.47972亿港元及35.3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分别约为2.25127亿港元及246.8万港元[10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净额约为1.806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2.92614亿港元减少[10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股权持有人应占权益总额约为12.8783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3.22122亿港元减少[105] 各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上半年产品销售为112439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208883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机械安装服务为1848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69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融资租赁合同收入为7464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13319千港元[23] - 按主要产品类别分,2023年上半年工业消耗品贸易收入为215893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27258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注塑制品销售收入为264517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31571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机械销售收入为391855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440203千港元[23] - 2023年上半年印刷线路板销售收入为252130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09851千港元[23] - 医疗用品和包装行业专用定制解决方案销售增长较好,今年将推出新系列高节能机器等[57] - 注塑机业务将推出新节能机器系列并加大出口市场开发投资[60] - 挤出机、橡胶注射成型机及油压机制造业务销售略有下跌但盈利能力改善[61] - 珠海食品包装塑料加工工厂上半年销量较去年同期略有增长[69] - 保健品行业关键客户营销带动细分市场销售,公司将开拓该行业[70] - 出口销售因高通胀等因素略有下跌,客户仍在消化高库存[73] - 合肥家电塑料配套件加工厂一季度销售改善,但后续销量预计低迷[78][79] - 东莞吹塑人体模型制造工厂业绩稳定,受益于欧洲环保法规和客户满意度高[84] - 深圳印刷线路板加工厂持续经营亏损,欧洲汽车客户需求弱,日本游戏行业订单降至极低水平[88] - 印刷线路板贸易业务上半年营业额与去年同期相若,重点客户订单稳定[91] -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整体销售业绩稳定,但盈利能力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96] - 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进口零部件销售受客户国内采购替代产品影响[97] - 锂电池、可再生能源、电动汽车、机器人和医疗器械等行业客户订单增长,抵消其他客户群订单跌幅[98] - 运行与伺服驱动组件销售保持增长,为机器人行业客户提供定制解决方案取得突破[100] 公司财务报表相关事项 - 未经审核简明综合财务报表于2023年8月24日获董事会批准[14] - 公司已向公司注册处处长交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综合财务报表[19] - 公司核数师对2022年综合财务报表的报告并无保留意见[20] 公司资产及负债相关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负债中银行借款为35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68千港元减少[7] - 2023年6月30日租赁负债为18,110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5,003千港元减少[7] - 2023年6月30日递延税项负债为30,543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8,394千港元增加[7]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1,498,719千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538,396千港元减少[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应收融资租赁款6314万港元,二至五年为1953万港元;逾期应收融资租赁款2850.5万港元[3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总额66324.5万港元,其他应收款项4692.4万港元,预付款项3285.9万港元,应收关联方款项1.5万港元[41]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到期日为三个月以上一年以内的银行定期存款433.9万港元,已抵押银行存款1459.9万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44050.9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总额57834万港元,应付费用及其他应付款项13086.2万港元[4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其他储备总额为7.164亿港元[4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签约但未作出拨备的资本支出为669万港元[4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抵押资产账面价值为1.40155亿港元[45] 公司股权及股息相关情况 - 2023年1月1日及6月30日,普通股股数为861930692股,金额为60902.7万港元[43]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2023年上半年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未宣派[3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总数仍为8.61930692亿股,较上一统计期无变化[112] - 董事会决定不宣派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中期股息(2022年6月30日:无)[129] 公司业务运营及发展策略 - 公司管理团队争取出口规格和高端型号新项目,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80][81] - 公司投入精力开发世界级运动品牌客户项目,有助于未来业务增长和客户群多样化[85] - 公司努力降低前期模具开发成本和最低订货量,吸引更多世界级零售品牌[86] - 印刷线路板加工厂管理团队通过减少员工和租赁空间等降低经营成本,探索新业务[90] - 机械制造和工业消耗品贸易业务将服务新兴行业客户维持增长,塑料业务保订单量,PCB业务减亏损[125][126] - 公司将在产品研发、数字平台和系统及人才培养方面投入,下半年审慎管理现金流、外汇风险和财务费用[128] 公司人员相关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2410名雇员,较2022年6月30日的2458名有所减少,女性与男性比例为34:66[113] 公司证券交易相关情况 - 公司或其附属公司在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未购买、售出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130] 公司股份持有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邓焘持有股份总数450,813,463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2.30%[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邓愚持有股份总数442,157,052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51.30%[13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董事简卫华持有股份总数136,400股,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0.02%[132] - 邓愚先生被当作拥有442,157,052股股份权益,其中Codo透过附属公司持有405,907,052股,Saniwell持有36,250,000股,邓愚拥有Saniwell约42.86%权益[13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Tai Shing持有170,104,452股股份,占已发行股份19.74%[137] - 截至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