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为中国兴业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号为132[3] - 执行董事包括何向明(主席)、符伟强(董事总经理)等[7] - 独立非执行董事有陈国伟、陈达成、邓宏平[7] - 注册办事处位于Bermuda的Clarendon House, 2 Church Street, Hamilton HM 11[7] - 主要营业地点在香港九龙尖沙咀麼地道62号永安广场501室[7] - 股份过户登记处为MUFG Fund Services (Bermuda) Limited,登记分处为卓佳广进有限公司[10] - 主要来往银行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10] - 律师为胡关李罗律师行,核数师为恒健会计师行有限公司[10] - 公司秘书是罗泰安,网址为http://chinainvestments.tonghaiir.com[10] 财务状况 - 2021年公司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达2.27291亿港元,同比增长77.4%,主要因收购天诺、接管桃苑福利中心和桃苑康复医院、丹灶产业园运营及融资租赁业务发展[12] - 2021年无出售资产带来的亏损,按香港会计准则可入当期损益的丹灶产业园项目政府补贴等其他收入同比上升60.8%,增加利润贡献约3537.7万港元[12] - 因去年对9000万美元(约7.01756亿港元)进行再融资,2021年利息支出及再融资银行费用等财务支出较去年减少约1663.1万港元[12] - 2021年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公允价值损失约1629.5万港元,去年为收益约2009.4万港元[16] - 因煤价上升,集团持股31.875%的长海发电成本增加、盈利减少,集团溢利分成较去年大幅减少约4253.6万港元[16] - 2021年公司扭亏为盈,净利润约1088.7万港元,去年净亏损6603.6万港元[16]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2.99701亿港元,较2020年的61.05371亿港元增长;总负债为61.07245亿港元,较2020年的41.17039亿港元增长;资产负债率为73.6%,较2020年的67.4%上升[4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产生流动负债净额约4870.9万港元,但综合财务报表按持续经营基础编制,因公司已获银行9000万美元授信额度[4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存款及现金为5.26837亿港元,较2020年的7.98263亿港元减少,足以应付未来营运及新项目资金需求[4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账面价值约40.73813亿港元的资产已抵押给银行作借款抵押,其中约26.43168亿港元为已抵押融资租赁应收款,2020年抵押资产账面价值约20.11973亿港元[50] - 预计人民币兑港币升值或贬值5%,会使公司本年度盈利增加或递减约521.4万港元;2021年公司录得汇兑收益约38.9万港元,2020年约为1730.8万港元[50] - 2021年投资物业重估盈余为港币16,679,000元,2020年为港币49,000元[188]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无现金及实物分派储备,股份溢价约港币725,199,000元可缴足红股形式分派[195] 业务发展 - 2021年9月,附属公司绿金租赁获G - 1级(最高级)绿色企业认证评级[17] - 2021年融资租赁业务营业收入增长36.3%至约2.16144亿港元,经营利润上升5.0%至约8518.7万港元[17] - 新能源产业园一期部分建成,可租面积约24万平方米,2021年与18家企业签约交付,累计交付约18.2万平方米,年末出租率约68.75%,全年录得营业收入约3078.4万港元[22] - 其他物业租金收入同比增加24.1%至约1112.8万港元,中控大厦出租率升至约98.69%,租金收入增加24.3%至1042.7万港元,汕头商业广场租金收入同比降58.7%至约14万港元,香港物业租金收入同比升132.8%至约56.1万港元[22][25] - 物业和产业园投资业务营业收入增长308.7%至约4191.2万港元,经营利润扭亏为盈,约2010.4万港元[26][28] - 接管桃苑福利中心和桃苑康复医院,分别有990张护理床和250张病床,截至2021年底入住率分别为98%和77%[27][29] - 九江桃苑颐养院护理床入住率从2020年底约43%升至2021年底约60%[27][29] - 成立桃苑护理院并于4月26日内部试运营,现阶段床位使用率低未产生效益[27][29] - 装修改造18359平方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业务用房用于医疗康复,改善桃苑康复医院设施[29][31] - 南海区福利中心和九江养老院分别被评为省级“五星级”和“四星级”养老机构[31] - 大力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升级,引入居家养老服务提供商,创新服务产品,探索居家与社区养老结合模式[31] - 2021年养老大健康业务收入约7775.4万港元,较去年大幅增长32.7倍,经营亏损转微利约287.6万港元[31] - 养老大健康业务2021年营业收入约7775.4万港元,较去年增加32.7倍,经营利润约287.6万港元,扭亏为盈[32] - 大数据业务2021年营业收入约3205.8万港元,同比增长23.7%,经营利润约595.5万港元,同比增长212.3%[35][36] - 大数据业务2021年完成4个专利申请,累计申请5个,其中2个已获授权[35][36] - 民用爆炸品业务2020年9月完成收购天诺,天诺2021年亏损约1204.8万港元,年底完成技术升级改造及试生产[38][40] - 酒店业务2021年入住率降至40.41%,较去年下跌3.78%,平均房价上升约10.87%,营业收入约1213.1万港元,同比增加19.0%,经营亏损约642.2万港元,同比收窄18.7%[39][41] - 联营公司长海发电2021年经营利润约8027.3万港元,为公司提供盈利贡献约2536.1万港元,同比减少62.6%[45][46] 未来规划 - 公司将根据市场趋势调整业务布局,应对挑战,发展康养、融资租赁、产业园/物业投资、大数据和民爆业务[53] - 2021年公司康养业务取得突破,接管南海区桃源福利中心和桃源康复医院,获南海区政府认可支持[53] - 公司以南海为核心,将在佛山开展业务并辐射广东,打造大湾区一流康养产业投资集团[53] - 公司将继续发展机构、社区和家庭三级养老体系,打造“桃源”康养品牌,将康养业务发展为核心业务[53] - 公司将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优化业务,发展养老大健康、融资租赁等业务[54] - 2021年养老大健康业务取得突破,通过接管运营拓展机构养老业务[54] - 养老大健康业务将以南海为核心,布局佛山、辐射广东,构建三级体系[54] - 融资租赁业务坚持专业化方向,开展佛山及大湾区项目营销,扩大融资渠道[54][56] - 物业和产业园业务将完成佛山新能源产业园一期建设,引入企业,提供稳定收益[56][57] - 大数据业务借南海智慧城市建设契机,发展产业项目,开拓新市场[56][57] - 民用爆炸品业务天诺将完成技术升级,释放产能,压缩成本改善业绩[56][57] - 公司将积极寻找生物医药、高新科技企业或项目投资并购机会[56][57] 企业管治 - 公司重视企业管治,采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证券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所有条文为自身守则,2021年除偏离守则条文A.2.1外均遵守规定[60] - 新企业管治守则于2022年1月1日生效,适用于2022年1月1日或之后开始财政年度,公司已采用其守则条文[60] - 公司管治架构包括董事会及旗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董事会书面订明各委员会职权范围[63] - 董事会由9名董事组成,含6名执行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2021年10月1日符伟强任执行董事及董事总经理,何向明不再担任董事总经理[63] - 2021年1月1日程卫东获委任为执行董事及董事副总经理[63] - 董事有足够时间处理集团事务,每年披露担任职位及重大承担,董事会认为执行董事与非执行董事比例合理[66] - 独立非执行董事为集团带来多元经验和专业知识,为集团事务提供独立意见,保障股东权益[68] - 按公司细则和上市规则,每次股东周年大会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轮值告退,每位董事至少每三年退任一次[68] - 所有董事个人资料及责任列于年报第38至40页[69] - 各董事彼此间无业务、财务、家属及其他相关利益[70] - 董事会负责公司发展方向、目标、业务计划等,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定期会议[73][74] - 2021年董事会召开六次会议,全体董事出席率均为100%[77][78] - 董事酬金参考职责和公司业绩,依据2017年股东批准方案确定[78][79] - 董事会为董事设立独立专业咨询程序,费用由公司承担[80] - 2020年9月5日至2021年10月1日何向明兼任两职,之后符伟强接任总经理[85] - 主席负责领导董事会,确保其有效运作和公司制定良好治理程序[85] - 总经理负责集团日常运营管理,贯彻董事会策略方针[85] - 2021年全体董事参与持续专业发展以更新知识和技能[89]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召开两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工作包括审核财务报表等[92][94][95]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两名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召开三次会议,成员出席率100%,工作包括检讨集团薪酬及奖金制度等[101][103][104] - 集团薪酬政策按员工职责、资历及表现厘定酬金,2013年4月26日采纳为期十年购股计划,未授出购股期权[108] - 提名委员会由两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负责审核董事会结构等[109] - 2021年提名委员会举行两次会议,何向明、陈国伟、陈达成、邓宏平出席率100%[111][112] - 提名委员会年度工作包括提名符伟强为新董事、检讨董事会架构等[115][119] - 陈国伟、陈达成、邓宏平任期分别至2022年6月30日、2023年6月30日、2023年6月30日[116][119] - 董事会采纳提名政策,规定董事选拔标准和程序[117][119] - 公司2013年采纳董事会多元化政策,提名委员会不时检讨[125][129][130] - 董事会采纳无预定派息率的股息政策,会考虑多因素并不时检讨[134][135] 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 集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特点是提供治理结构、政策程序和报告机制[136] - 集团建立风险管理框架,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层组成[137] - 董事会决定集团战略目标风险性质和程度,负责监控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137] - 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系统旨在管理而非消除风险,只能提供合理保证[137] - 公司制定企业风险管理政策,管理层至少每年识别、评估和排序影响集团目标的风险,并对主要风险制定缓解计划和指定负责人[140][143] - 公司设有内部审核职能,协助监督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发现严重缺失会及时汇报以采取改善措施[141][143] - 风险管理报告和内部审核报告至少每年提交审核委员会和董事会,董事会认为现有系统有效[142][144] 信息披露与股东沟通 - 公司制定内幕消息披露政策,确保消息保密,必要时及时向公众披露,保证公告资料真实准确[147][148] - 回顾年度内公司组织章程文件无变动,董事负责编制集团财务报表,财务报表编制符合法规和准则[15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审核费用约为港币1800000元,非审核服务费用约为港币100000元[152][156] - 董事会制定股东通讯政策,公司通过股东大会与股东沟通,鼓励股东参与[153][157] - 2021年6月25日的股东周年大会上,董事出席回应股东提问,公司委任监票员并公布投票结果[155][157] - 持有公司缴足股本十分之一且有投票权的股东可要求召开特别股东大会[160][161] - 股东提名他人参选董事,相关通告须在指定股东大会日期至少7日前提交[162][163] - 持有公司附带有投票权缴足股本二十分之一(5%)的登记股东或不少于100名登记股东可向公司书面提要求[166] 其他事项 - 董事会呈交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年报及经审核财务报表[169][174] - 公司为投资控股公司,主要附属公司主要业务载于财务报表附注42[170][175] - 集团业务审视及未来业务发展讨论载于年报第4至14页主席报告书[171][176] - 以财务关键表现指标对集团本年度表现分析载于年报第4至14页主席报告书[172][177] - 2021年12月31日后至年报日期对集团有重大影响事件载于财务报表附注44[172][177] - 集团财务状况等受业务、营运及金融管理等风险影响[173][178] - 集团财务风险管理政策和做法详情载于财务报表附注6[180] - 2021年度公司与供应商及客户无严重重大纠纷[181][183] - 公司致力于环境及社区长期可持续性,环境管理报告在年报49 - 109页[184][185] - 公司运营遵守百慕达、中国内地及香港相关法律法规[188] - 2021年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上市证券[190] - 2021年10月1日傅伟强获任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何向明辞任董事总经理[195][198] - 2021年1月1日程卫东获任执行董事兼董事副总经理[195][1
中国兴业控股(00132)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