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金辉集团(00137) - 2021 - 年度财报
金辉集团金辉集团(HK:00137)2022-04-27 18:08

财务业绩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对比2020年的3.67523亿港元增加178%至10.22335亿港元[7]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8.26895亿港元,2020年则录得亏损净额8584万港元[7]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59港元,2020年每股基本亏损为0.162港元[7] - 2021年来自运费及船租的营业收入为10.22335亿港元,较2020年的3.67523亿港元增加178%[29] - 2021年每天平均之相对期租租金为15万港元,较2020年的5.7万港元增加165%[29] - 2021年船舶每天营运成本为3.6万港元,较2020年的3万港元有所增加[29] - 2021年船舶每天财务成本为1000港元,较2020年的2000港元下降33%[29] - 2021年船队使用率为96%,较2020年的98%有所下降[29] - 2021年本年度溢利净额为14.98072亿港元,而2020年为亏损1.38553亿港元[36] - 2021年每股基本盈利为1.559港元,2020年为亏损0.162港元[36] - 2021年非流动资产为35.92612亿港元,较2020年的22.64529亿港元有所增加[38] - 2021年资产净值为34.81493亿港元,较2020年的19.77684亿港元有所增加[38] - 2021年资本负债比率为6%[38] - 2021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22335亿港元,较2020年的3.67523亿港元增加178%[143] - 2021年公司自置船舶每天平均相对期租租金为19233美元,较2020年的7269美元增加165%[143] - 来自三位租船人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13629亿港元、3.15218亿港元及1.5958亿港元,分别占2021年营业收入的40%、31%及16%[144] - 2021年船舶每天营运成本较2020年增加20%,财务成本下降33%[146] - 2021年船队使用率由2020年的98%下降至96%[146] - 2021年来自运费及船租的营业收入为10.22亿港元,较2020年的3.68亿港元增加178%[154] - 2021年公司股东应占溢利净额为8.27亿港元,2020年则亏损8584万港元[154] - 2021年其他经营收入为1.01亿港元,较2020年的5404万港元增加[154] - 2021年利息收入为2351万港元,较2020年的3881万港元减少[154] - 2021年确认自置船舶减值亏损拨回总额为10.42亿港元[155] - 2021年船务相关开支为3.39亿港元,较2020年的2.69亿港元上升[158] - 2021年其他经营开支为7678万港元,较2020年的8221万港元减少[159] - 2021年财务成本为1607万港元,较2020年的2805万港元下降[159]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收贷款为7204.1万港元,较2020年的2.60192亿港元减少[162]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应付贸易账项及其他应付账项为1.80048亿港元,较2020年的1.43852亿港元增加[163]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营运资金为2.33954亿港元,较2020年的1.53662亿港元增加;股本及债务证券、银行结存及现金总值增至6.35672亿港元,较2020年的6.03541亿港元增加[164]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有抵押银行贷款总额降至8.60436亿港元,较2020年的9.86174亿港元减少;资本负债比率降至6%,较2020年的19%下降[165] - 2021年12月31日,集团物业、机器及设备账面净值合共24.2422亿港元,较2020年的14.95051亿港元增加[168] - 2021年新增机动船舶及资本化的进坞成本资本支出为6.33604亿港元,较2020年的6928.7万港元增加;新增其他物业、机器及设备资本支出为50.6万港元,较2020年的9.8万港元增加[169] - 报告日,集团已订立合同但未拨备的资本支出承担总金额约2.72005亿港元,较2020年的290.5万港元增加[170] - 2021年,集团提取新增循环贷款及有期贷款9793.9万港元,较2020年的1.49079亿港元减少;偿还2.23677亿港元,较2020年的3.51098亿港元减少[165] - 2021年,营运资金变动前来自经营业务所得现金为5.90618亿港元,较2020年经营业务所用现金3110.9万港元增加;营运资金变动后来自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为6.85857亿港元,较2020年的2.02861亿港元增加[16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股本及债务证券投资的公允价值分别为3.43981亿港元及2251.6万港元,个别公允价值占资产总值少于5%[179] - 2021年公司出售若干股本及债务证券确认已变现买卖收益2134.2万港元,确认未变现亏损3745.7万港元[179]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为3.85亿港元,个别公允价值占资产总值少于5%[179] - 2021年公司确认投资物业总租金收入为659.1万港元,确认公平价值亏损2038万港元[180] 股息分配 - 董事会建议就2021年度派发每股港币6仙的末期股息,须获公司股东于公司应届股东大会上批准[8] 船舶收购与处置 - 2021年公司订立数份协议收购八艘船舶,并已接收六艘船舶[8] - 2021年12月公司订立两份收购协议,总价3450万美元(约2.691亿港元),两艘船载重分别为56361公吨和56469公吨,首艘2022年2月交付,第二艘2022年3月30日前交付[21] - 2022年3月公司以1390万美元(约1.08亿港元)出售一艘载重53806公吨的船舶[152] - 2021年公司多次收购超灵便型船舶,总购入价约1.19亿美元(约9.28亿港元),载重合计约38.98万吨[150][151] - 2021年12月22日,集团订立协议收购两艘超灵便型船舶,总代价约2.691亿港元,第一艘已在2022年2月交付,第二艘预计在2022年3月30日前交付[170] - 2021年公司订立协议收购八艘船舶,已接收六艘,完成收购后船队总运载能力将增至1,525,348公吨[174][175][189] - 2021年多次收购超灵便型船舶,总购入价超8.4亿美元,总载重超33万吨[190][192] - 2021年12月22日公司签订收购两艘超灵便型船舶协议,总价3450万美元,载重超11万吨,完成收购后船队总运载能力将增至152.5348万公吨[192] 船队情况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4艘自置船舶,船上雇用554名船员[20] - 公司船队主要由超大型灵便型船舶组成,会采取措施维持财务状况和杠杆效率,不排除缩减船队规模[14]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4艘自置船舶,主要为装备抓斗之超级大灵便型船舶[10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24艘自置船舶,年内订立协议收购8艘船舶并已接收6艘[147] 业务经营 - 公司通过Jinhui Shipping经营全球航运业务,持有其约55.69%权益[15] - 2021年公司船舶租赁业务装货港口营收占比中,亚洲(不含中国)89%,澳洲5.8%,北美洲3.1%,中国1.5%,欧洲0.6%[26] - 2021年公司船舶租赁业务卸货港口营收占比中,中国87.5%,亚洲(不含中国)10.9%,北美洲1.6%[26] - 2021年公司运输货物中,矿物897.1万公吨(占比86.1%),煤炭108.3万公吨(占比10.4%),钢铁产品36.4万公吨(占比3.5%)[26] - 公司经营策略是维持灵活船舶租赁政策,平衡长期期租合约和即期合约,加强风险管理[14] - 公司船舶租赁业务专长在亚洲,年内维持均衡广泛地域的客户组合[25] - 截至2021年年报日,公司持有Jinhui Shipping约55.69%权益[139] - 2021年波罗的海航运指数平均为2943点,2020年为1066点[139] 企业管治 - 公司为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责任作出适当保险安排[43] - 2021年执行董事吴少辉、吴锦华、吴其鸿、何淑莲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均为100%[43] - 2021年独立非执行董事崔建华、徐志贤、邱威廉董事会会议出席率均为100%,崔建华、邱威廉股东周年大会出席率为100%,徐志贤为0%[43] - 主席吴少辉部分职责与董事总经理吴锦华重叠,偏离企业管治守则相关条文,但董事会认为此安排有利且不会影响权力平衡[45] - 董事会将定期检讨主席与董事总经理职责安排的有效性、董事会组成及职责分配[46] - 董事会由七名董事组成,包括四名执行董事和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48] - 年内董事会由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协助,委员会为董事会顾问,仅董事会有最终决策权[49] - 年内董事会遵守上市规则有关独立非执行董事的规定,每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已作出年度独立性确认函[49] - 公司认为所有独立非执行董事均符合上市规则独立性指引规定[49] - 公司在相关网站设存董事会成员名单并列明角色和职能[50] - 独立董事须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并重新委任,主席及董事总经理毋须轮值退任[52] - 徐志贤自1994年起出任独立董事,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中重选,董事会认为其长期服务不影响独立性[53] - 提名委员会于2013年1月1日成立,由三名独立董事组成,每年最少举行一次会议[55] - 董事会目前由七名成员组成,其中六名男性及一名女性[55] - 每位董事获提供董事责任指引,新董事获全面就职资料套件[58] - 董事会负责制定及实行减低风险策略,安排保险范围并编制全面风险报告[58] - 独立董事参与董事会会议,提供独立意见,参与审核、薪酬及提名委员会[59] - 年内多位董事研读监管变动及企业管治文章,部分有会计资格的董事参与专业发展课程[59]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准则作为董事证券交易操守准则[61] - 全体董事确认2021年度内遵守证券交易标准守则规定[61] - 薪酬委员会于2005年8月25日成立,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年内召开一次会议[63][65] - 本年度董事酬金及按级别分类的高级管理人员薪酬详情载于综合财务报告附注12[65] - 管理层每月向全体董事会成员提供公司表现、财务状况及前景的更新资料[66] - 2021年对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的有效性进行了检讨,部分主要内部监控制度由致同(香港)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独立审阅[69] - 集团设有权责分明的明确组织结构,每个业务单位/部门对日常运作负责并定期向执行董事汇报[72] - 管理层每年最少两次向审核委员会汇报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制度成效,审核委员会每年向董事会汇报整体成效[72] - 集团设有严格禁止未经授权使用内幕消息的内部政策及程序[72] - 仅董事及获任命的高级职员方能担任集团发言人及回应外界查询[72] - 集团风险管理政策详情载于“管理层讨论及分析”第48至50页及综合财务报告附注39第128至135页[72] - 董事会有责任按香港会计师公会颁布准则及香港公司条例编制综合财务报告[66] - 董事会决定暂不成立内部审核部门,由审核委员会执行内部审核功能[73]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2021年召开两次会议[75][76] - 董事会将执行策略、政策及管理日常运作权力转授予管理层[78] - 2022年股东周年大会将于6月1日举行,5月27日至6月1日暂停办理股东登记[84][85] - 何淑莲女士自1991年起担任公司秘书,负责提供管治意见等[87] - 2021年已付及应付核数师酬金分别为200万港元及46.6万港元[89] - 公司年内组织章程文件无改变[90] - 股东欲召开股东大会须按公司条例第566条要求及程序[91] - 占全体有权于股东大会上表决之股东之总表决权最少5%之股东可要求召开公司股东大会,董事须在受规定限制日期后21日内召开,大会须在通知发出日期后28日内举行[92] - 若董事未按要求召开,占全体该等股东之总表决权过半数之股东可自行召开,大会须在董事受规定限制日期后3个月内召开[92] - 股东传阅股东周年大会决议案,需占全体有权表决股东之总表决权最少2.5%,或为最少50名有权表决之股东[95] - 董事会对环境、社会及管治策略及汇报承担全部责任,每年就相关表现作出报告[99][101] 环保与安全 - 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