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永发置业(00287) - 2022 - 年度财报
永发置业永发置业(HK:00287)2022-07-26 16:32

财务业绩 - 集团营业额约1891.1万港元,较上年下跌约193.7万港元(或9.3%)[10] - 集团年内溢利约1348.5万港元,较去年亏损约367.1万港元大幅改善约1715.6万港元[10] - 集团租金收入约1294.8万港元,较去年下跌约39.1万港元(或2.9%)[13] - 租赁分部业务溢利约902万港元,较去年下跌约90.5万港元(或9.1%)[13] - 集团投资物业公平价值溢利约2570万港元(2021年:亏损2810万港元),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平价值为9.442亿港元(2021年:9.185亿港元)[14] - 集团发展中或待发展物业公平价值溢利约44万港元(2021年:3万港元)[15] - 股息收入约637万港元,较去年上升约149.3万港元(或30.6%)[18] - 集团按公平价值计入损益的权益工具销售亏损约40.8万港元(2021年:溢利约263万港元)[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上市证券投资组合市值约1.42862亿港元(2021年:1.83692亿港元)[1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长期证券投资组合公平价值70315000港元,占总资产比例5.8%,年内公平价值亏损7053000港元,销售溢利8220000港元,股息收入2949000港元[2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买卖证券投资组合公平价值72547000港元,占总资产比例6.0%,年内公平价值亏损23122000港元,销售亏损408000港元,股息收入3422000港元[26] 股息分配 - 公司已派中期股息每股2仙,董事会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12仙,合共480万港元[10] - 公司拟按定额股息政策每年宣派及派付两次股息,中期股息每普通股2仙,末期股息每普通股12仙[122] - 公司董事会可按个别情况派发特别股息,尤其是出售资产带来可观资本盈利时[123] - 董事会厘定股息金额时会考虑公司财务业绩、财务状况、营运及流动资金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宣派及派付股息需董事会酌情批准,末期股息需经股东周年大会批准且不得超建议金额,董事会保留更新股息政策的权利[124] - 本年度已派中期股息每股2港仙,共80万港元,董事会建议派末期股息每股12港仙,按4000万股发行股本计算,共480万港元[187] 资产与负债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贷款总额约17916000港元,较2021年的18727000港元有所下降,资产及银行借贷比率维持1.5%[2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持有现金结存约120634000港元,较2021年的108291000港元有所增加[29] - 集团用于物业重建项目的已订约但未拨备的未偿付资本性承担金额为13050000港元[2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投资物业账面总值65500000港元已抵押予银行以提供一般银行授信[31] - 集团截至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并无使用任何金融工具作对冲用途[30] - 集团截至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并无任何或然负债[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可供派發儲備為6.48974439亿港元(2021年:6.64028546亿港元)[190] 疫情影响 - 自2020年首季以来,COVID - 19影响集团物业租赁、发展和股票投资,物业价值及租金回报受不利影响[33] - 香港房地产发展因防疫措施面临建筑材料供应短缺、成本增加及延误问题,影响集团未来业绩表现[33] - 集团预计未来可能出现另一波COVID - 19传播,物业租金收入将持续面临下调压力[47] - 随着COVID - 19疫情稳定,若本地感染率持续下降且无反弹,预计香港政府将逐渐放宽防疫措施,公司对内外经济活动中期恢复正常保持乐观[47] 员工情况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有四位员工(2021年:四),不包括两位执行董事[4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员工薪酬(包括董事薪酬)约431.3万港元(2021年:409万港元)[42] - 集团与最大租户建立至少十年的良好长久关系,半数员工在集团工作至少十多年[4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集团共有四位长期及全职雇员[161] - 2022年和2021年雇员人数均为4人,男女各2人,35岁以下2人、35至55岁1人、55岁以上1人[162] - 2022年和2021年雇员流失人数均为0,流失率均为0%,平均服务年期从2021年的12.8年增至2022年的13.8年[162] - 2022年和2021年未来5年内合资格退休的雇员人数均为1人[162] - 2022年雇员接受培训/教育总人数为1人,比率25%;2021年为2人,比率50%[170] - 2022年雇员接受职位相关的培训/教育总时数为40,2021年为320[170] 业务情况 - 集团核心业务是专注在香港投资物业及物业发展,也专注投资证券投资[41] - 集团预计物业市场仍面临净人口流动、监管措施等风险,会考虑相关因素决定投资[36] - 集团预计证券市场更加波动,会及时进行买卖决策以应对市场状况[37]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投资、股票投资、物业发展及证券买卖,年内未直接从事物业建筑,业务对环境影响细微,无重大废气排放、废弃物产生等情况,不适用相关披露[130] - 公司主要业务为物业及股票投资、物业发展及证券买卖,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内无重大改变[183] 企业管治 - 公司已根据上市规则附录十四制定及采纳企业管治守则[5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在部分方面未完全遵守“管治守则”,如无特定行政总裁等[52] - 公司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作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守则,2022年3月31日前已遵守相关标准[53] - 董事会包括2位执行董事、3位非执行董事及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 2022年3月31日前,董事会召开四次会议,出席率为100%[57] - 董事发展及培训是持续过程,公司秘书定期传阅培训资料并鼓励董事参加课程[6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伍大伟担任董事会主席,公司无行政总裁[62]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无固定任期,须按公司章程轮值告退[65] - 集团于2004年12月15日成立薪酬委员会,成员包括3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及1位执行董事[66] - 薪酬委员会审阅董事及高管薪酬并提建议,员工薪酬由管理层视情况决定[6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出席率100%[67] - 该年度薪酬委员会执行审阅执行董事薪酬政策等多项工作[68] - 公司薪酬根据雇员技能等因素确定,董事不参与自身薪酬制定[6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召开一次会议,出席率100%[73] - 该年度提名委员会执行评核董事会组成等工作[74] - 提名政策于2019年3月被正式编写及采纳,为董事会提供相关建议[75] - 董事会考虑新提名或重新委任董事因素包括诚信等[78] - 公司自2013年9月1日起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78] - 现董事会有6名男性董事及2名女性董事,旨在保持女性董事比例至少25%[80] - 提名委员会获授权通过多种渠道物色董事人选[83] - 企业管治委员会于2012年3月13日成立,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内召开一次会议,出席率100%[87][88] - 审核委员会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内召开两次会议,出席率100%[94]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核数服务酬金370,000港元,其他非核数服务酬金合计107,000港元,总额477,000港元[94][97] 风险管理与内部监控 - 董事会负责集团的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包括评估风险、设立和维持系统及检讨有效性[100] - 风险管理小组持续辨认、分析、评估及管理集团财务及非财务风险,合资格会计师每年提交内部报告并协助独立专业顾问工作[101] - 独立专业顾问按风险程度对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成效提供独立客观保证[102] - 董事会透过审核委员会检讨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性,审核委员会监察财务汇报及审阅报告[102] - 外聘独立专业顾问协助监察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进行年度内部审核,识别不足并建议改进[103] - 独立专业顾问发出的报告无发现重大弱项,董事会认为本年度集团风险管理及内部监控系统有效及足够[103] 股东权益与会议 - 占全体有权表决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或不少于50名有权表决股东,可书面要求在周年大会提呈议案[112] - 占全体有相关表决权股东总表决权最少2.5%或最少50名有相关表决权股东,可要求公司传阅不多于1000字陈述书[114] - 占全体有相关表决权股东总表决权最少5%的股东可要求公司召开股东大会[118] - 若董事在书面要求存放日期起21天内未安排会议,有关股东或占一半以上总表决权股东可自行开会,但不得在3个月届满后举行[118] - 股东可通过电邮(ir@winfairinvestment.com)向董事会直接查询[119] - 公司通常在每年八月或九月召开周年大会,须在会计参照期结束后6个月内举行[11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公司于2017年3月正式编写并采纳“环保政策”,鼓励员工遵照指引,年内无违反香港环保法律及规例情况,无环境违规确认事件及罚款、检控[130] - 日常运营中电力使用是最大间接温室气体排放贡献者,公司致力减少用电,通过多种方式减少电力和纸张消耗[131][133] - 全年用电量及用纸量在排放目标范围(8.59吨二氧化碳当量至9.64吨二氧化碳当量)内,全年能源使用效率目标为14,500千瓦时至16,400千瓦时,年内与上年无重大差距[133] - 公司运营不涉及产生重大有害和无害废弃物,无害废弃物主要为纸张和日常办公废弃物,由大厦营业处聘用的承办商处理[134] - 公司认为企业有责任保护地球,正式编写“环保政策”以降低运营对环境负面影响,会年度检讨及更新政策,不时估算环境风险并采取防止措施[135] - 公司已进行风险评估,检讨气候变化对业务潜在影响,极端天气可能损坏设施、增加维修开支,公司通过预防措施和减排指引降低影响[139] - 2022年总温室气体排放8.64吨,较2021年的8.31吨增加0.33吨,增幅4.0%[140] - 2022年间接排放(范围2)中向电力公司购买电力排放5.75吨,占比66.5%,较2021年增加0.38吨,增幅7.1%[140] - 2022年间接排放(范围3)中本地交通排放较2021年减少0.01吨,减幅100.0%[140] - 2022年办公室用纸排放较2021年减少0.06吨,减幅16.7%[140] - 2022年印製刊物用纸排放较2021年增加0.02吨,增幅0.8%[140] - 2022年间接能源消耗(电力)为14,740千瓦,较2021年的14,500千瓦增加240千瓦,增幅1.7%[146] - 2022年能源消耗支出为19,810港元,较2021年的7,565港元增加12,245港元,增幅161.9%[146] - 2022年办公室用纸消耗量为62.4千克,较2021年的74.8千克减少12.4千克,减幅16.6%[149] - 2022年印製刊物用纸消耗量为539.0千克,较2021年的536.0千克增加3.0千克,增幅0.6%[149] - 集团长期面临气候变化风险,相关管理资料刊于年报“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的“气候变化”分部[37] 社会责任 - 公司鼓励承包商维持高水平商业道德及行为,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和废物处理指引[173] - 公司制定反贪污行为准则,提供相关阅读文件,采纳举报计划,年内无违反相关法律及规例情况[175] - 公司全年鼓励雇员及董事参与社区义工服务,因疫情影响,年内义工服务约16小时[179] - 年内公司未发现违反工作场所健康及安全相关法律及规例情况,无职业安全及健康违规检控,过去三年无因工死亡及须报告工伤/职业病[168] 股权结构与变动 - 伍大伟先生持股726.9577万股,占已发行股本18.2%;伍大贤先生持股1468.6423万股,占36.7%;苏国梁先生持股596.1077万股,占14.9%;苏国伟先生持股502.5923万股,占12.6%;伍国芬女士持股10.5万股,占0.3%[197] - 伍大贤先生、苏国伟先生和吴志扬博士应届轮值退任,并均愿候選連任[195] - 公司本年度内未订立股票挂钩协议,年终时也无此类协议存在[189] - 各董事、其配偶或18岁以下子女均未获认购公司股份的权利[200] 信息披露 - 按业务分类的财务表现分析刊载于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附注第6项内[184] - 集团主要业务探讨及分析、面临的主要风险及不明朗因素、未来业务发展揭示刊载于年报第3页至11页的主席报告书内[185] - 集团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业绩及年末财务状况详列于第47页至100页的集团综合财务报告书内[186] - 本年度公司股本变动情况刊载于集团综合财务报表附注第26项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