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股本变动 - 公司成立于1997年,由鞍山鋼鐵作为唯一发起人设立,发行内资股1,319,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4] - 公司于1997年7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890,000,000股H股,每股1.63港元,于1997年11月在境内发行了300,000,000股A股,每股3.90元[5] - 公司于2000年3月在中国发行人民币15亿元A股可转换公司债券,至2005年3月到期还本付息,共转股453,985,697股A股[6] - 公司于2006年1月新增29.7亿股A股股份,作为收购鞍鋼新鋼鐵公司100%股权的部分对价,新增股份后总股数为5,932,985,697股[7] - 公司于2007年向全体股东配售股份,A股股东增加1,106,022,150股,H股股东增加195,800,000股,配售后总股数为7,234,807,847股[10] - 公司于2018年5月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发行18.5亿港元零票息H股可转换债券,将于2023年5月到期[11] - 公司于2019年6月实施了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3股,共计转增股本2,170,442,354股,总股数为9,405,250,201股[12] - 公司于2022年2月根据《鞍鋼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回购注销了8名因离职而不符合激励条件的原激励对象持有的2,229,750股A股限制性股票[13] - 公司于2023年2月根据《鞍鋼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回购注销了12名因离职而不符合激励条件的原激励对象持有的2,040,931股A股限制性股票[14] - 公司股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鞍鋼股份,股票代码为000898;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为鞍鋼股份,股票代码为00347[15] 公司财务状况 - 2022年度營業收入为131,072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度下降3.71%[17] - 2022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6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度下降97.76%[17] - 2022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6,139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度下降52.54%[17] - 2022年度资产总额为96,935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1.74%[17] - 2022年度负债总额为38,138百万人民币,较上年度增长1.93%[17] - 公司截至2023年3月30日的总股本为9,400,979,520股,全面摊薄每股收益为0.017元[19] - 公司建议向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068元,总计分配利润约为64百万人民币,占净利润40%[25] - 公司的现金分红水平符合行业平均水平,分红方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26] 公司经营策略 - 公司以「製造更優材料創造更美生活」为使命,以「打造高质量发展的‘钢铁旗舰‘,成为最具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为愿景[48] - 公司将緊密围绕鞍钢集团新时代「新鞍钢」战略目标和打造「双核+第三极」产业新格局战略部署,持续推进「11361」发展战略[48] - 推动鋼鐵基地升级,圍繞調品提質、節能環保、綠色生产、智能製造等领域加快装备升级和工艺换代[50] - 深化多维服务、面向未来的营销体系建设,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提升国际化供给能力[51] - 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加强治理管控体系建设,深化市场化改革[52] - 深化「四个创新平台」建设,推进21个领域科技领军计划项目和5个科技卓越项目[53] - 推进成本变革,提升发展内在潜力,通过「三对三找三抓三维度」,强化对标提升、工艺改进、指标优化、科技创新[55] - 构建数字化精益管理体系,做数字转型带头型企业,推进精益管理与数智建设双向融合[56] - 防范各类风险,保障企业稳健运行,加强安全管理模式,防范火灾事故发生,加强财务风险管控[57] - 落实「双碳」战略,推进流化床氢冶金工艺试验项目建设,加快推进节能项目实施,不断提升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水平[58] 公司研发情况 - 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在2022年达到2185人,比2021年增加21%[1] - 公司研发投入金额在2022年为2621百万人民币,占營业收入比例为2.0%,较2021年上升0.07个百分点[2] - 研发费用在2022年同比增长13.59%,达到727百万人民币,对公司未来发展有积极影响[115] - 高炉高效冶炼项目预计能提高高炉富氧率,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116] - 針狀焦產品研發项目旨在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创效能力[117] - 基于数据挖掘的鞍钢配煤模型项目旨在提高配煤效率
鞍钢股份(00347)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