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业绩 - 撇除一次性估值收益等,股东应占核心综合溢利6.58亿港元,同比增长4%[7] - 2022年收入40.967亿港元,同比增长20%;毛利15.726亿港元,同比增长17%[8] - 投资物业及金融工具之公平价值变更为 - 9.71亿港元,同比增长115%[8] - 除税前亏损1520万港元,公司股东应占亏损5400万港元[8] - 每股普通股股息合计27港仙,与2021年持平[9] - 资产总值354.992亿港元,同比增长8%;权益总额273.273亿港元,同比增长3%[9] - 2022年全年派發總股息為每股27港仙,與去年相同[13] - 2022年物業估值虧損淨額及減值撥備總額為17億港元,金融工具估值收益淨額為5.02億港元,非現金估值虧損淨額為11.98億港元,去年為3.01億港元[1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錄得股東應佔綜合虧損5.4億港元,去年則錄得溢利8.54億港元,每股虧損為0.40港元[13] - 撇除非現金估值虧損淨額,2022年公司實現股東應佔核心綜合溢利6.58億港元,與2021年的6.83億港元相若[13] - 2022年公司資產淨值為273.27億港元,去年為281.66億港元[13] - 2022年公司收入為40.97億港元,2021年為34.23億港元,收入增加主要因「OMA by the Sea」預售單位交付確認收入增多[15] - 2022年物業發展分部收入為33.42億港元,2021年為27.01億港元[15] - 2022年撇除估值收益淨額及減值撥備,物業發展分部除稅前溢利為7.1億港元,2021年為4.97億港元[15] - 2022年「The Carmel」項目全部住宅單位均已售出,約1%住宅單位已交付,相關收入於2022年確認[15] - 2022年物业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为5.89亿港元,2021年为5.97亿港元,除税前亏损(含估值亏损净额)为7.68亿港元,2021年为溢利3900万港元[16] - 2022年服务式公寓投资及管理分部收入为1.06亿港元,2021年为690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含估值亏损净额)为1.58亿港元,2021年为5000万港元[20] - 2022年其他业务分部收入为6000万港元,2021年为5600万港元;除税前亏损(含估值收益净额)为800万港元,2021年溢利为300万港元[21]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资产净值为273.27亿港元,较2021年的281.66亿港元减少8.39亿港元[23]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为67.28亿港元,2021年为68.04亿港元;负债比率为16.4%,2021年为19.0%[23][24] - 2022年12月31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为22.41亿港元,未动用循环贷款融资为33.93亿港元,合计56.34亿港元[25] - 2022年公司收入40.97亿港元,2021年为34.23亿港元[140] - 2022年公司本年度亏损3.24亿港元,2021年溢利9.18亿港元[140] - 2022年公司本公司股东应占每股亏损0.40港元,2021年为每股盈利0.63港元[140] - 2022年公司本年度全面亏损3.97亿港元,2021年全面收益9.44亿港元[143]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277.16亿港元,2021年为290.20亿港元[14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7.83亿港元,2021年为97.19亿港元[144]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负债为36.05亿港元,2021年为68.06亿港元[144]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平价值变更为亏损11.99亿港元,2021年为亏损5.27亿港元[140] - 2022年金融工具公平价值变更为亏损9.71亿港元,2021年为亏损4.52亿港元[140] - 2022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为亏损1.89亿港元,2021年为收益0.03亿港元[142] - 2022年银行及其他借款为41.771亿港元,2021年为33.462亿港元[145] - 2022年其他长期负债为1100万港元,2021年为3280万港元[145] - 2022年递延税项负债为3.789亿港元,2021年为3.851亿港元[145] - 2022年资产净值为273.273亿港元,2021年为281.658亿港元[145] - 2022年股东资金中股本为6.78亿港元,2021年为6.774亿港元[146] - 2022年永续资本证券为14.914亿港元,2021年为15.134亿港元[146] - 2022年非控股权益为1511万港元,2021年为 - 5万港元[146] - 2022年本年度亏损5.4亿港元,全面亏损总额为6.135亿港元[147] - 2022年换算海外业务之汇兑差额亏损1.891亿港元[147] - 2022年已派付2021年末期股息2.848亿港元,2022年中期股息8140万港元[147] - 2021年公司权益总额为276.41亿港元,2021年末为281.658亿港元[149] - 2021年度公司溢利8.544亿港元,全面收益总额9.438亿港元[149] - 2022年经营(亏损)/溢利为 - 2.09亿港元,2021年为8.998亿港元[150] - 2022年经营所得现金净额为5.69亿港元,2021年为 - 13.338亿港元[151] - 2022年投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 4.353亿港元,2021年为 - 1.257亿港元[152]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所得现金净额为 - 4.859亿港元,2021年为19.849亿港元[154] - 2022年末现金及等值现金为11.133亿港元,2021年末为14.655亿港元[154] - 2021年与拥有人交易总额为 - 4.19亿港元[149] - 2022年衍生金融工具现金支付为 - 1.015亿港元,2021年为 - 0.134亿港元[152] - 2022年筹集银行借款30.361亿港元,2021年为42.38亿港元[152] 项目权益 - 公司在OMA OMA物业发展项目中所占实际权益为100%,OMA by the Sea为70%等[6] - 公司在Landmark East物业投资及管理项目中所占实际权益为100%,Fleet Place 10号为25%等[6] - 公司在香港逸兰铜锣湾酒店服务式公寓投资及管理项目中所占实际权益为100%,吉隆坡逸兰武吉锡兰服务式公寓为50%[6] - 公司在永泰地产发展管理服务项目中所占实际权益为100%,逸兰酒店及公寓管理为100%[6] 项目进展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发展项目中,结志街/嘉咸街发展计划H18C项目累计售出约95%住宅单位,约8%已交付;“OMA by the Sea”项目累计售出约90%住宅单位,约88%已交付[16] - 2022年9月,公司与另一地产发展商合营企业投得沙田一幅住宅用地,拥有50%权益,总楼面面积约8.9万平方呎[1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投资物业组合总面积约202.7万平方呎,总应占市场公平价值约210亿港元,其中香港163.3万平方呎,伦敦32.8万平方呎,北京6200平方米[18] - 2022年12月31日,Landmark East出租率约为91%,瑞兴中心出租率约为84%[18] - 2022年12月31日,“澐瀚”项目已租出约81%住宅单位,“澐灃”项目已租出约74%住宅单位[18] - 公司拥有伦敦多宗商业物业权益,全资产物业平均出租率约86%,合营企业物业平均出租率约92%[18][19] - 公司拥有北京新城国际公寓33个住宅单位,2022年12月31日已租出约67%单位[19] - 公司透过市区重建局项目投得中环一幅综合商业用地,拥有50%权益,总楼面面积达43.35万平方呎,地基工程已竣工[16] - 公司拥有“OMA by the Sea”项目70%权益,实用面积约25.2万平方呎,提供517个分层住宅单位,2022年已预售约1%住宅单位[16] - 香港逸蘭銅鑼灣酒店10月關閉進行大規模翻新工程[14] 业务风险与展望 - 公司对2023年业务前景保持审慎,将继续推售屯门项目余下单位,关注业务表现并探索投资机遇[27] - 公司业务、财务状况或经营业绩受香港物业市场、利率变动、政治司法形势等因素影响[28] - 公司物业发展活动受香港法律及法规影响,政府楼市降温措施或带来不利影响[28] - 公司物业投资及服务式公寓业务若租金或出租水平下降、续约或找新租户困难,财务表现可能受重大不利影响[28] 公司业务策略 - 公司致力于维持和发展“物业发展”“物业投资及管理”“服务式公寓投资及管理”分部以取得稳健回报[31] - 公司物业发展专注打造优质物业,通过收购出售和项目管理取得回报[31] - 公司物业投资及管理维持多元化投资组合,为租户提供服务并通过资产管理等取得回报[31] - 公司服务式公寓投资及管理保持品牌形象,拓展第三方管理服务,优化业务运营模式取得回报[31] 公司运营管理 - 公司通过招标程序甄选主要供应商或承包商,内部审核部门定期检讨采购及招标程序[30] - 公司住宅发展项目有完善交付手续,商业及住宅物业管理、服务式公寓管理定期向客户获取反馈提升服务质量[30] 公司人员架构 - 郑维志博士自1991年出任公司主席,曾任香港上海滙豐銀行等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分别于2022年6月1日和1月1日退任及辞任该等职位[32] - 郑文彪先生自1991年出任公司执行董事,为永泰出口商等公司董事,相关公司属公司大股东[32] - 郑维新先生自1994年出任公司执行董事及行政总裁,2007年获委任为副主席,还是渣打银行(香港)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32] - 周伟伟先生自2007年出任公司执行董事,曾任ARA资产管理(新达城)有限公司非执行董事,于2022年4月15日辞任[33] - 周伟伟先生为Farnham等公司董事,按规定这些公司属公司大股东[33] - 吴家炜先生自2015年1月出任公司执行董事,自2022年12月1日起不再担任香港大学房地产及建设系兼任教授[33] - 郭炳联先生自1991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为新鸿基地产等公司主席或董事,新鸿基地产属公司大股东[34] - 郭炳联先生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34] - 郭顥澧自2015年4月出任郭炳聯在公司的替任董事,负责新鸿基地产集团香港新住宅项目工作[35] - 康百祥自2002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为公司审核委员会成员[35] - 陈周薇薇自2012年出任公司非执行董事,拥有超30年地产投资经验[35] - 马世民自1994年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薪酬委员会主席[35] - 杨杰圣自2004年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审核委员会主席等[36] - 鲍文自2012年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曾在香港政府服务30年[36] - 林健锋自2018年6月出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在玩具业有超40年经验[36] - 吴德伟自2022年11月21日起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专长制造业运营等[36] - 冯静雯于2007年加入集团,为公司财务总监[37] - 钟少华于1993年加入集团,为公司集团法律顾问兼公司秘书[37] 股息分配 - 2022年10月6日公司向股东派发中期股息每股6.0港仙,合共约8140万港元;董事会建议末期股息每股21.0港仙,连同中期股息合共约3.664亿港元[41]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可供分配储备为47.2亿港元,2021年为50.9亿港元[42] 慈善捐款 - 集团本年度慈善及其他捐款为20万港元[44] 董事选举与退任 - 周伟伟、吴家炜、郭炳联、杨杰圣、吴德伟会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轮值退任并合资格重选连任[44] - 吴德伟于2022年11月21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会在应届股东周年大会上自愿退任并合资格重选连任[44] 公众持股量 - 公司已维持联交所上市规则规定的公众持股量[46] 股份持有情况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1
永泰地产(0036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