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运营与财务表现 - 公司2022年面临COVID-19 Omicron变种持续爆发,导致香港及中国经济活动严重干扰,整体经济及公司运营仍充满挑战[6] - 公司融资租赁分部表现疲弱,主要受中国融资租赁行业严格监管要求影响[7] - 公司已制定一项违约融资租赁项目的退出计划,以摆脱困境[7] - 公司处理一项涉及2亿元人民币贷款合同的未决诉讼,已与中国法律顾问及核数师确定该判决的财务影响[7] - 公司通过梳理制造流程及设立新生产线,积极应对辽宁食品添加剂制造及销售业务的高成本问题[8] - 公司新生产线已于2023年初开工,预计将提高生产率[8] - 公司坚持保守有效的投资策略,从投资分部的闲置资金中获得稳定收入,同时不增加流动资金风险[9] - 融资租赁分部在2022年录得分部溢利7500万港元,较2021年的分部亏损4220万港元大幅改善[10] - 食品添加剂业务在2022年录得净亏损450万港元,较2021年的1160万港元亏损有所减少[10] - 投资分部在2022年录得纯利790万港元,较2021年的250万港元有所增长[10] - 贸易分部在2022年录得净亏损710万港元,主要由于恒嘉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的存货撇销[10] - 集团在2022年录得净亏损4360万港元,较2021年的净亏损6270万港元有所改善[10] - 集团在2022年录得收入7780万港元,较2021年的1.236亿港元有所下降[14] - 集团在2022年录得毛利1430万港元,较2021年的毛损380万港元有所改善[14] - 食品添加剂业务在2022年录得净亏损760万港元,较2021年的净亏损1160万港元有所减少[17] - 集团在2022年确认了约1.694亿港元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终止确认净收益[15] - 集团在2022年开始制造莱茵衣藻营养粉,并从事爱德万甜和EPS等新产品的研发[16] - 投资分部2022年净利润为1200万港元,较2021年的250万港元大幅增长,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变动收益增加2760万港元[18] - 贸易分部2022年净亏损710万港元,较2021年净利润660万港元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存货撇销720万港元[19] - 公司2022年净利润为4360万港元,较2021年净亏损6270万港元大幅改善,主要由于终止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净收益以及应收贷款减值亏损[20][21] - 融资租赁分部2022年收入为600万港元,同比增长88%,毛损为1000万港元,同比减少64%[22] - 投资分部放贷业务和物业开发2022年收入和毛利均为910万港元,较2021年下降19%,主要由于提前结算应收贷款和2022年6月至8月租金收入豁免[26][27] - 食品添加剂分部2022年收入为210万港元,较2021年的570万港元下降63.2%,但实现毛利50万港元,而2021年为毛损320万港元[28] - 贸易分部2022年收入为6050万港元,较2021年的1.035亿港元下降41.5%,毛利为1470万港元,较2021年的1570万港元下降6.4%[29] - 公司2022年其他收益及亏损为净收益1.605亿港元,而2021年为净亏损1250万港元,主要由于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1690万港元及金融资产终止确认一次性收益净额1.694亿港元[33] - 公司2022年总资产为8.013亿港元,较2021年的10.815亿港元下降25.9%,总负债为2.647亿港元,较2021年的5.658亿港元下降53.2%[37] - 公司2022年资产负债比率从2021年的52.3%下降至33.0%,流动比率从2021年的0.9提升至1.3[3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受限制银行存款、存放于非银行金融机构之存款及短期银行存款约为8.83亿港元,其中1,700万港元已质押给银行作为融资租赁业务的抵押[3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银行及其他借款总额为1.526亿港元,较2021年的4.114亿港元大幅减少[39] - 公司2022年的借款利率为9.0%,较2021年的4.75%至9.0%有所上升[39] - 公司主要信贷风险来自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42] - 公司在中国境内的融资租赁业务主要通过北京恒嘉集团开展,采用售后租回模式,并以自有资金拨付业务[44] - 北京恒嘉集团的目标客户主要包括能源资源、制造、交通、公共设施建设、物业管理及教育等行业的大规模、资产密集型机构客户[46] - 北京恒嘉集团通过现有客户、银行或同业的业务合作伙伴推荐、市场推广及销售工作以及公司高级管理层的商业网络招揽客户[47] - 北京恒嘉集团在开展融资租赁业务时,采取内部控制措施,包括评估客户背景及信誉、考虑未来业务策略及扩展计划等[49][50] - 北京恒嘉集团在确定贷款条款时,会进行尽职审查及信誉核查,研究客户背景,并根据估计资本成本、回报评估及管理层批准提供初步报价[52] - 北京恒嘉集团将评估不同交易结构及相关租赁和融资选择权,包括租赁条款(期限、租赁付款额、付款时间表)和融资条款(利率、期限、融资额)[53] - 北京恒嘉集团将进行现金流分析以评估交易的财务影响[54] - 北京恒嘉集团在评估融资租赁交易时将评估盈利能力、投资回报、对手方风险、杠杆风险和剩余价值风险[55] - 北京恒嘉集团将获取至少两家金融机构对建议融资安排的初步意向[56] - 北京恒嘉集团总经理将根据外部法律顾问的意见对融资租赁申请的风险进行最终评估,并考虑是否向董事会建议批准[57] - 北京恒嘉集团财务资金部将根据签订的融资租赁协议规定的放款条件和时间表投放项目款项[60] - 若申请金额触发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规则的披露或股东批准义务,所有融资租赁均须通过公司董事会的进一步审批[61] - 北京恒嘉集团将密切监控承租人和担保人的财务状况,每半年要求债务人提供财务报表并进行公共领域分析[64] - 北京恒嘉集团将通过持续监控、行业分析、网络资料、报刊和研究报告等外部渠道了解承租人经营、信贷状况及租赁资产状况[64] - 北京恒嘉集团将探索通过不同融资策略将融资租赁应收款的投资变现的机会[67] - 北京恒嘉集团在客户违约时,通常会给予不超过三个月的缓冲期[69] - 北京恒嘉集团在客户违约后,可能会通过公开拍卖变现财产以收回本金和未付利息[70] - TF Advances在香港的贷款融资服务主要通过提供无抵押或有抵押贷款进行[71] - TF Advances的目标客户包括个人和机构客户,大部分贷款交易通过现有客户或业务合作伙伴推荐获得[72][73] - TF Advances的贷款审批流程包括对客户信用的评估和抵押品的估值,贷款金额超过2500万港元或触发披露义务时需董事会批准[74] - TF Advances在贷款审批过程中会进行背景调查和信用调查,并遵循防止洗钱和恐怖主义融资的程序[75] - TF Advances的贷款条款包括贷款金额、利率、还款期限等,具体条款根据申请人背景和其他因素确定[76][77] - TF Advances的贷款金额通常不超过抵押品市值的100%或不超过5年的预计工资收入/净利润总额[80] - TF Advances在贷款审批过程中会咨询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意见,并评估公司的现金状况以确保充足的营运资金[79] - TF Advances在获得内部批准后,会与借款人和/或担保人签订贷款协议,并可能委托外部法律顾问准备所需法律文件[81][82] - 公司前五名借款人的总本金金额为221,904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100%[90] - 客户1(三亚)的贷款金额为152,645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68.8%[90] - 客户2的融资租赁金额为33,921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15.2%[90] - 客户3的融资租赁金额为7,915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3.6%[90] - 客户4和客户5的融资租赁金额均为7,915千港元,各占总本金金额的3.6%[90] - 其他(青海)的融资租赁金额在2021年为245,380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43.3%[90] - 其他贷款金额在2021年为56,000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9.9%[90] - 其他融资租赁金额在2021年为12,269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2.2%[90] - 其他资金投资的贷款金额为11,593千港元,占总本金金额的5.2%[90] - 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预期信贷亏损总额从2021年的2.552亿港元减少至2022年的1.623亿港元,主要由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取消确认收益净额以及应收贷款的减值亏损[94] - 2022年12月31日,三亚贷款的累计预期信贷亏损为1.526亿港元,基于1.526亿港元的违约敞口,违约概率为100%,违约损失率为100%,贴现系数为1.0[96] - 2022年12月31日,客户2融资租赁的累计预期信贷亏损为530万港元,基于3390万港元的违约敞口,违约概率为35.3%,违约损失率为52.6%,贴现系数为1[97] - 2022年12月31日,客户3融资租赁的累计预期信贷亏损为160万港元,基于790万港元的违约敞口,违约概率为3.5%,违约损失率为52.6%,贴现系数为1[98] - 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拨备总额中,三亚贷款占比最高,2022年为94.2%,2021年为40.4%[91]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拨备总额为1.620亿港元,净额为5987.5万港元[91]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拨备总额中,客户2融资租赁占比3.2%,客户3融资租赁占比1.0%[91]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拨备总额中,客户4和客户5融资租赁各占比0.1%[91]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拨备总额中,资金投资占比1.4%[91] - 2022年12月31日,融资租赁应收款及应收贷款的拨备总额中,青海融资租赁占比56.7%[9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累计预期信贷亏损为10万港元,基于790万港元的敞口金额,违约概率为3.5%,违约损失率为52.6%,回收率为47.4%[99]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受限制银行存款为1700万港元(2021年:1840万港元),融资租赁应收款项为0港元(2021年:1.006亿港元)[10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的恒嘉(天津)融资租赁有限公司51.39%股权被质押,用于为潜在融资租赁交易提供借款融资,但该交易未落实且融资未被使用[102]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涉及中国进出口银行针对北京恒嘉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的诉讼,未偿还本金及利息分别为2亿元人民币和3330万元人民币[103]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其他重大或然负债[10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资本承诺用于购置物业、厂房及设备(2021年:10万港元)[105] - 2022年,融资租赁行业从业实体数量及融资租赁业务余额双双下降,行业进入转型优化的关键时期[106][107] - 绿色转型、数字经济及设备升级为行业转型增添动力,预计融资租赁行业将保持健康发展[108][109] - 香港经济在疫情控制措施和抗疫补贴计划的推动下保持强劲复苏,公司将调整销售策略,优化产品组合,加强品牌营销以应对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变化[110][111] - 融资租赁分部中,截至2021年底,违约客户的应收融资租赁款账面值(扣除减值拨备)为人民币8200万元,且关联债务已解除[112] - 公司将继续对投资组合(包括股权、债务及房地产)采取保守的投资策略,并优化其构成以平衡稳定收入与流动性[114][115] - 食品添加剂业务因原材料价格暴涨,公司停止制造和销售固体山梨糖醇,并于2022年下半年开始制造莱茵衣藻营养粉以解决规模经济问题[116][117] - 贸易分部将注重产品多样化、分销渠道多元化及扩大客户群,并寻求与医疗保健公司合作以拓展产品线至母婴保健品及药品领域[119][120] - 公司于2023年1月10日与冠邦国际有限公司订立持续关连交易,预期将扩大产品组合至中国市场[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持有应收贷款930万港元(2021年:4000万港元)、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入列账的股本投资9320万港元(2021年:1.088亿港元)及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约1.233亿港元(2021年:1.471亿港元)[123] - 公司通过中国金融机构发行的1至3年期信托产品投资应收贷款,2022年投资额为1160万港元(2021年:4250万港元),并录得贷款利息收入240万港元(2021年:310万港元)[12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透过其他全面收入列账的股本投资为9320万港元(2021年:1.088亿港元),主要投资于中国及香港的私人实体,涉及医疗设备、火箭及卫星网络、电动汽车电池等领域[125] - 公司持有的Imagi Brokerage Limited 5550万股,占其全部已发行股份的9.69%,公平值为5490万港元,占公司总资产的6.85%(2021年:5570万港元,占5.15%),2022年确认未变现公平值亏损80万港元(2021年:1860万港元)[12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按公平值透过损益列账的金融资产为1.233亿港元(2021年:1.471亿港元),包括中国非上市的基金及股权产品6440万港元(2021年:7220万港元)和香港及中国证券交易所的上市股份及债券5880万港元(2021年:7490万港元)[127] - 公司持有的投资物业公平值总额为1.4767亿港元(2021年:1.42369亿港元),2022年录得租金收入469.9万港元(2021年:571.3万港元)及未变现公平值收益1692.3万港元(2021年:公平值亏损1070.1万港元)[129] - 公司于2022年11月7日以约1178.4万港元的价格出售位于上海闵行区的一层高工业楼宇[130]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拥有约65名员工(2021年为98名),主要分布在中国和香港[135] - 公司未在2022年内进行任何重大子公司或联营公司的收购或出售[134] - 公司计划将未动用的470万港元用于改善和提升食品添加剂业务的现有生产线,预计在2023年初完成[137] - 公司已将部分配售所得款项净额用于食品添加剂业务的营运资金,金额为630万港元[137] - 公司购买了1500万港元的医疗保健及卫生产品用于贸易目的[137] - 公司的一般营运资金使用了620万港元[137] - 公司通过实施ESG管理框架,致力于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关注员工福祉[141] - 公司为员工提供入职培训和定期培训,以更新其技能和知识[135] - 公司密切监控投资表现和现金流状况,确保投资风险可接受且流动性高[132][133] - 公司未在报告期后发生任何重大事项[136] - 董事会负责指导并监督可持续发展措施,确保其在不断变化的可持续发展形势下有效并适用[142] - 董事会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风险和机遇视为公司整体战略规划的一部分[142] - 公司每年进行重要性评估,以了解不同持份者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的意见及期许[144] - 公司通过持份者沟通确认及确定重大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145] - 公司设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目标,并定期向董事会汇报进展[147] - 公司报告遵循四大报告原则:重要性、量化、平衡性和一致性[149] - 公司报告涵盖四个经营及可呈报分部,包括融资租赁咨询、投资物业、医疗产品销售及食品添加剂研发[152] - 公司关键绩效指标数据仅从直接运营控制下的业务收集[153] - 公司主要持份者包括政府、股东、客户、员工、供应商、社区及公众[154] - 公司2022年氮氧化物排放量为13,746克,较2021年的11,404克有所增加[161] - 公司2022年硫氧化物排放量为111克,较2021年的240克显著减少[161] - 公司2022年悬浮粒子排放量为1,247克,较2021年的898克有所增加[161] - 公司设定了到2024年减少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悬浮粒子排放密度各3%的目标[162] - 公司2022年识别了24项环境、社会和治理(ES
恒嘉融资租赁(00379)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