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播数据(00471) - 2021 - 年度财报
中播数据中播数据(HK:00471)2022-04-25 16:40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1年公司收入为5723千美元,较2020年的3876千美元增长47.65%[10] - 2021年公司毛利为1508千美元,较2020年的602千美元增长150.5%[10] - 2021年公司财务成本为5134千美元,较2020年的5625千美元减少8.73%[10] - 2021年公司除税前亏损为37971千美元,较2020年的133192千美元减少71.48%[10] - 2021年公司年度亏损为37971千美元,较2020年的133192千美元减少71.48%[10] - 2021年公司每股亏损为10.38美仙,较2020年的52.75美仙减少80.32%[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非流动资产为128400千美元,较2020年的180090千美元减少28.7%[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流动资产为7476千美元,较2020年的5519千美元增长35.46%[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总负债为42198千美元,较2020年的61984千美元减少31.92%[10]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净资产为93678千美元,较2020年的123625千美元减少24.23%[10] - 公司亏损从2020财年约1.33亿美元缩小到2021年约3800万美元,减少近70%[14][16] - 2021年公司录得年内亏损约3800万美元,2020年约为1.332亿美元[34] - 2021年公司每股亏损约10.38美仙,2020年约为52.75美仙;2021年集团每股资产净值约0.20美元,2020年约为0.44美元[34] - 2021年公司收益约570万美元,2020年约390万美元,收益增加约180万美元或约46%[34] - 2021年毛利从2020年的约60万美元增加至约150万美元,主要因电视租赁收入增加70万美元[34] - 2021年行政开支增加约36.4%至约180万美元,2020年约为130万美元[34] - 2021年市场开发及推广开支减少约33.3%至约110万美元,2020年约为160万美元[34] - 2021年公司财务费用约510万美元,2020年约为560万美元[37][43] - 公司持有Silkwave 20%权益,2021年分担其应占亏损约4430万美元,2020年约为9950万美元[39][44] - 2021年印刷电路板贸易销货成本增加约100万美元及其他销货成本增加,导致销售成本增加[34] - 2021年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为510万美元,2020年约为2430万美元[47] - 2021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总额减少至约7870万美元,2020年约为1.061亿美元[50][55] - 2021年因行使购股权发行新股所得款项净额约为140万美元,通过新股认购筹集约260万美元[50][55] - 2021年流动资产约为750万美元,2020年约为550万美元[51][55] - 2021年银行结余及现金约100万美元,2020年约40万美元[51][55] - 2021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约160万美元,2020年约100万美元[51][55] - 2021年应收一间关联公司款项约390万美元,2020年约220万美元[51][55] - 2021年应收一家联营公司款项约100万美元,2020年约90万美元[51][55] - 2021年流动负债约为660万美元,2020年约为860万美元[52][56] - 2021年集团流动比率约为1.13,2020年约为0.64[52][56] - 2021年12月31日,公司可换股票据约3560万美元,2020年约为5340万美元[58] - 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比率约为26.2%,2020年约为28.8%[58] - 2021年员工平均数目约23人,2020年约为25人[64][69] - 2021年员工成本约90万美元,2020年约为120万美元[64][69] 公司业务线发展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附属公司从事CMMB、资讯娱乐、PCB元件贸易[22] - 公司LPTV组合逐渐恢复播出,业务水平渐归正常[22] - 升级将带来更多频谱效率、容量和业务运营能力[22] - 转换为ATSC 3.0标准使公司能开展新业务模式[22] - 公司预计未来收入将继续提高[22] - 公司与美国当地运营商建立运营伙伴关系[22] - 公司在纽约建立内容合作关系发展特色频道[22] - 公司将传输地点移至帝国大厦以扩大服务范围[22] - 公司在疫情和中美贸易冲突下保持PCB业务流量,收入水平好于预期[27][30] - 公司正在进行技术升级,涉足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电子产品元件业务[27][30] - 公司计划通过技术升级和新运营伙伴关系,借助ATSC 3.0在未来几年成为美国重要的NewGenTV供应商[90] - 公司计划通过内部增长及收购加快印刷电路板贸易技术升级,完成业务整合项目以提升在人工智能及物联网领域业务前景[93][97] - 公司与中国卫星通信完成一年海上多媒体业务合作,业务稳定,随疫情缓解业务有望增长[94][98] - 公司预计来年在卫星联网汽车多媒体服务开发领域有重大发展[95][99] - 公司计划利用新技术升级现有业务,与联营公司Silkwave在多领域合作打造卫星多媒体互联汽车服务平台,并在大湾区和东盟地区部署试点服务[101][104] - 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预计贸易业务来年仍面临挑战,将加大研发升级产品至卫星和车载电子产品[103][105] - 2021年初公司与中国卫星通信合作开展船舶卫星多媒体服务,服务覆盖船舶数量随行业扩张稳步增加[108][110] - 公司计划结合亚洲之星移动卫星广播功能在南海扩展业务,有望服务数百万船只及其乘客和运营商[108][110] - 公司亚洲之星卫星覆盖东南亚及900万平方英里的南海,在等待中国联网汽车业务监管批准时将探索东南亚商机[109][110] 公司股权及资本运作 - 2022年2月4日,要约人Chi Capital Holdings Ltd.成为公司控股股东,持有51.15%已发行股份[73][78] - 2021年5月24日,公司与六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认购58342055股新普通股,总代价约20419719港元[75] - 认购价较2021年5月24日收市价溢价约6.06%[76] - 认购价较认购协议日期前最后五个完整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3.71%[76] - 2021年5月24日公司与六名认购人订立认购协议,以每股0.35港元认购58,342,055股新普通股,总代价约20,419,719港元,认购价较5月24日收市价溢价约6.06%,较前五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折让约3.71%[79] - 认购事项于2021年6月1日完成,所得款项净额经扣除费用开支后约为20,343,279港元,每股认购股份净发行价约为0.349港元[83][84][85]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认购事项所得款项拟用于偿还股东垫款20,273,279港元、强化一般营运资金70,000港元,且已全部使用[86][87] - 2021年,公司根据行使购股权发行34,536,100股新股,根据认购事项发行58,342,055股新股,根据行使可换股票据换股发行108,571,428股新股[90] - 公司全面收购完成后,主要股东Chi Capital Holdings持股达74.64%,通过转换可转债减少约200百万港元债务[96][99] 公司董事及治理情况 - 截至报告日期,董事会由8名董事组成,包括1名执行董事、4名非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12] - 执行董事黄秋智57岁,2007年5月获委任,现任集团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主席[112] - 非执行董事刘辉53岁,2009年11月获委任,现任集团首席技术官及董事会副主席,拥有超70项电信专利[115] - CMMB技术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首次推出,现在中国330个城市使用[115] - 刘辉博士53岁,拥有超70项通讯专利,其中超20项与LTE、Mobile WIMAX及CMMB相关核心OFDM技术有关,CMMB已用于中国330个城市[116] - 周灿雄先生79岁,2005年6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9月调任非执行董事[118][119] - 杨毅先生58岁,2007年2月任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管理咨询行业有逾28年经验[120][121] - 吕振邦先生53岁,2022年2月任非执行董事,在金融及物业行业有逾30年经验[124][128] - 李军博士60岁,2007年6月任非执行董事,2011年5月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2] - 周健荣先生40岁,在财务管理、审计和会计领域有超13年经验[133] - 杨毅先生毕业于北京大学、东京大学、塔夫茨大学及哈佛大学联办的弗莱彻法律及外交学院[120][121] - 吕振邦先生拥有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澳洲查尔斯‧斯德特大大学及香港城市大学学位[124][128] - 李军博士获英国牛津大学政治经济学哲学博士学位[132] - 周健荣先生获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会计与金融学士学位[133] - 李珺博士60岁,2007年6月任非执行董事,2011年5月调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34] - 周建荣先生40岁,有逾13年财务管理等经验,曾任职多家公司[135] - 谭汉华先生55岁,2021年9月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身兼多项公职及社区服务职位[138][140] - 李群女士负责中国业务运营,有超20年CMMB/DTH芯片组设计等经验[139][141] - 公司采纳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44]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公司应用原则并遵守企业管治守则适用条文,但偏离守则条文C.2.1,因主席及首席执行官角色未区分,自2008年5月19日起黄先生兼任[144] - 上市规则修订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前,董事会考虑设立提名委员会但决定集体审核及批准新董事任命[147] - 上市规则修订于2022年1月1日生效后,规定须设立由董事会主席或独立非执行董事担任主席且多数成员为独立非执行董事的提名委员会[148] - 公司于2021年12月31日成立提名委员会并采纳其职权范围,遵守相关企业管治守则条文[149][152] - 公司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不逊于规定标准的守则,所有董事在2021年遵守相关准则[150][153]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董事会由1名执行董事和6名非执行董事组成,其中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比超三分之一[157][158] - 刘辉博士于2021年4月30日由执行董事调任非执行董事[157][158] - 李山博士于2021年9月17日因业务承担辞任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58] - 谭汉华先生于2021年9月29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157][158] - 吕振邦先生于2022年2月28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57][158] - 2021年9月17日李山博士辞任后,独立非执行董事人数减至2人,低于上市规则要求[163][164] - 2021年9月29日谭汉华先生获委任后,公司全面遵守上市规则对独立非执行董事数量及资质的要求[163][164] - 公司已收到每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的年度独立性确认书,相信其遵守相关指引保持独立身份[162][164] - 董事須最少三年輪席告退一次,董事會須解釋董事辭任、重選或罷免原因[166] - 公司將安排董事參與持續專業發展培訓,新董事接受入門培訓[166] - 公司全年定期向董事提供涵蓋關鍵業務和財務狀況的管理報告[169] - 劉輝博士於2021年4月30日由執行董事調任非執行董事[174][176] - 李山博士於2021年9月17日因其他業務辭任獨立非執行董事[175][176] - 譚漢華先生於2021年9月29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175][176] - 非執行董事和獨立非執行董事初始任期一年,可自動續期一年[180] - 董事會全年定期開會,常規會議提前14天通知董事[181] - 非执行董事及独立非执行董事初步任期一年,可自动续期一年,可提前三个月书面通知终止合约[183] - 定期董事会会议召开前给董事最少14天通知[184] - 年内召开25次董事会会议[187] - 黄秋智、刘辉、周灿雄、李珺、周建荣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5/25[188] - 杨毅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25[188] - 李山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2/16[188] - 谭汉华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6/6[188] - 刘辉于2021年4月30日由执行董事调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