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总资4,416百万港元,较2021年3,956百万港元增长11.63%;总负债2,942百万港元,较2021年2,482百万港元增长18.53%;总权益1,475百万港元,较2021年1,474百万港元增长0.07%[7] - 2022年公司股本数目为7,357百万股,与2021年持平;股本数值为74百万港元,与2021年持平[7] - 2022年公司收入为155百万港元,较2021年226百万港元下降31.42%[7] - 2022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为101百万港元,2021年则为盈利43百万港元[7] - 2022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均为1.38港仙,2021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均为0.58港仙[7] - 2022年公司资产净值为20.04,较2021年20.03增长0.05%[7] - 公司本年度持续经营业务收入约为1.55亿港元,较去年减少7100万港元[31][32] - 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度亏损约为1.01亿港元,2021年溢利约为4300万港元[31][32] - 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38港仙,去年为每股盈利0.58港仙[33][36] - 2021年修订可换股债券条款一次性收益约6900万港元,2022年未确认该收益[18][21][31][32]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为7,356,783,015股,2021年3月31日为7,357,008,015股;已发行股本为73,567,830港元,2021年3月31日为73,570,080港元[45]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有面值总额为9.8亿港元的可换股债券尚未行使,转换价为每股0.80港元;悉数转换将发行12.25亿股,占2022年3月31日已发行股本约16.65%,占经有关未发行换股股份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14.27%[45] - 假设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于2022年3月31日获悉数转换,李光煜先生持股量从3,288,685,405股(44.70%)变为4,513,685,405股(52.60%)[48] - 假设尚未行使可换股债券于2022年3月31日获悉数转换,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船舶资本有限公司持股量均为908,685,000股,占比从12.35%变为10.59%[4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总发行股份从7,356,783,015股变为8,581,783,015股[48] - 于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合共225,000股已回购股份已被注销[45]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可换股债券转换对集团每股亏损的摊薄影响不适用,因转换会使每股亏损减少[50] - 公司收入从2021年约2.26亿港元降至2022年约1.55亿港元,主因物业开发分类收入减少[67][73] - 毛利从2021年约2.08亿港元降至2022年约1.53亿港元,减幅约5500万港元或26.5%,毛利率从约92.2%增至约98.8%[68][74] - 其他收入从2021年约30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100万港元,因未收到政府补贴[69][75] - 销售及分销成本从2021年约140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1100万港元,一般及行政费用从约4500万港元降至约4300万港元[70][76] - 物业、厂房及设备从2021年约1400万港元降至2022年约1100万港元[71][7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金融资产约3300万港元,上市证券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00万港元[72][78] - 现金及银行结余从2021年约3.07亿港元降至2022年约1.52亿港元[81][86] - 截至2022年3月31日,公司净资产约14.75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100万港元[82] - 2022年3月31日,公司拥有人应占集团资产净值约14.75亿港元,较2021年增加约100万港元[87] - 2022年3月31日,总债务与权益比率为0.61(2021年:1.04),净债务与权益比率为0.51(2021年:0.83)[87] - 2022年3月31日,集团银行借款、承兑票据及可换股债券分别约为零、600万港元及8.93亿港元(2021年3月31日:分别约3.84亿港元、500万港元及11.41亿港元)[88] - 2022年3月31日,集团并无已抵押之资产;2021年3月31日,集团账面价值约为9.80亿港元之发展中物业已抵押予银行以获得银行借款[89] - 2022年及2021年3月31日,集团并无或有负债[92][96] - 2022年3月31日,集团资本承担为约2.62578亿港元(2021年:约1.32279亿港元)[93][97]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证券交易业务本年度处置上市证券投资亏损约6万港元,2021年约为100万港元[34] - 证券交易业务本年度因上市证券公允价值变动亏损约100万港元,2021年收益约3300万港元[34] - 贷款融资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48亿港元,2021年约为1.71亿港元[35] - 贷款融资业务本年度贷款及应收利息减值准备约6000万港元,2021年转回约2000万港元[35] - 贷款融资业务本年度分部利润约8800万港元,2021年约为1.91亿港元[35] - 证券买卖业务年内出售上市证券投资变现亏损约6万港元,2021年约100万港元;公允值变动亏损约100万港元,2021年收益约3300万港元;分类亏损约100万港元,2021年收益约3200万港元[37] - 贷款融资业务本年度收入约1.48亿港元,2021年约1.71亿港元;减值拨备约6000万港元,2021年拨回约2000万港元;分类盈利约8800万港元,2021年约1.91亿港元[38] - 物业发展业务年内收入约700万港元,2021年约5500万港元;分类亏损约1500万港元,2021年溢利约1100万港元[41][43] 地区市场收入情况 - 2022年按地区市场划分,中国内地收入为154,679千港元,香港为305千港元,总额为154,984千港元;2021年中国内地收入为224,033千港元,香港为2,036千港元,总额为226,069千港元[4] 公司人员信息 - 公司执行董事为李光煜、苏晓浓、王晓华;独立非执行董事为周肇基、曹貺予、叶志威[9] - 李先生持有永冠国际有限公司50%股权[101] - 李先生60岁,于2011年10月27日加入公司出任执行董事兼主席[101] - 苏先生58岁,于2011年10月27日加入公司出任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102][104] - 王先生60岁,拥有超过30年投资银行和股权投资基金经验[103] - 周肇基先生54岁,2011年10月27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2011年12月至2021年3月任中国融保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08][109] - 曹貺予先生72岁,2014年12月12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曾于1981年7月至1996年2月任职于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1996年2月至1999年9月任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副总经理等职,还曾于2013年1月至2021年6月任新华联资本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0][111] - 叶志威先生54岁,2016年3月31日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拥有逾20年法律执业经验,现为泛海酒店集团有限公司及富道集团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113][115] - 纪家琪先生55岁,2017年2月20日加入公司任执行总裁,在金融市场风险管控及投资运作有逾20年经验,目前担任清华大学及暨南大学兼职教授等职[114][116] - 邝雅婷女士32岁,2017年1月3日加入公司任投资分析师,在数据分析等领域有5年经验,持有特许金融分析师证书等[120][121]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 - 公司主要往来银行有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行、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恒生银行有限公司[10] 公司投资情况 - 公司过去一年积极探索不同投资机会,对资源和能源项目、房地产开发、金融科技、制药和海洋产业等投资项目前景有信心[15] 公司债券延期情况 - 公司于2022年6月24日将本金为2.2亿港元及5950万港元的其他债券到期日延至2023年5月31日[51][57] 政策法规相关 - 2022年6月9日立法会通过取消强积金抵销机制法案,自2025年起取消[52][58] 公司企业管治情况 - 公司致力于维持高标准企业管治,其企业管治实践基于联交所《上市规则》附录14所载《企业管治守则》的原则及守则条文[123][124] - 在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公司除本报告披露的若干偏离情况外,已遵守《企业管治守则》的所有守则条文[124] - 公司采用上市规则附录十所载标准守则作为董事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证券交易守则,董事确认遵守规定准则[125][129] - 董事会负责公司业务整体管理,已授权管理层在其监察下监管集团日常运营事务[126][13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及年报日期,董事会有3名执行董事和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134][136] - 周肇基出任董事会超9年,董事会认为其虽任期长但仍独立[139][141] - 公司接获各独立非执行董事根据上市规则第3.13条发出的书面年度独立确认书,认为其均独立[140][141] - 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董事会举行4次定期会议[143][144] - 企业管治守则规定定期董事会会议应提前至少14日通知董事,该年度若干会议以少于14日通知召开,日后董事会将努力遵守规定[143][144] - 公司为董事安排责任保险,就集团企业活动引发的法律诉讼提供保障[133][135] - 董事会负责履行企业管治守则的守则条文第D.3.1条所载企业管治职责[133][135] - 董事会成员间无财务、业务、家族或其他重大/相关关系[145] - 董事服务协议固定为期两年,自委任期届满自动续期一年,一方提前三个月通知可终止[155][156][162] - 每年股东大会上,三分之一或最接近但不少于三分之一的董事须轮值退任,每位董事上次重选或委任后不超三届股东大会须退任[157][162] - 董事会成立审核、薪酬、提名三个委员会维持公司企业管治标准[165][168]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席周肇基具备财务会计专业资格并符合上市规则[167][16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与核数师举行两次会议,举行2次会议[171]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审核委员会审阅集团2021年3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财报、2021年9月30日止六个月未经审核中期财报等[171] - 薪酬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和一名执行董事组成[173] - 薪酬委员会职责包括向董事会推荐公司董事和高管薪酬政策及结构等[174] - 公司鼓励董事通过参加培训、研讨会、阅读材料等参与持续专业发展[149] - 主席李光煜与行政总裁苏晓浓职务明确划分[153][15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对公司现任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薪酬待遇进行审查并向董事会提出建议[175][177]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薪酬范围在零至港币1,000,000元的高级管理层雇员人数为2人[178] - 提名委员会由一名执行董事和两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主要职责包括至少每年检讨董事会架构等并提出建议[180][181][183] - 董事会采纳董事会成员多元化政策和提名董事的政策,明确相关方法、标准及程序[182][183][185][189]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提名委员会举行1次会议,检讨董事会架构等,评估独立董事独立性,并向董事会推荐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重选的退任董事提名[186][187][190]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支付给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的审计服务费用为1280万港币,非审计服务费用为300万港币[188] - 截至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各董事在董事会会议、审核委员会会议、薪酬委员会会议、提名委员会会议及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的个别出席记录有详细列示[193] - 董事会主席李光煜先生因疫情旅游限制未能出席2021年股东周年大会,该大会由独立非执行董事周肇基先生主持[194][195] - 董事确认按法定要求和适用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责任,且未发现对公司持续经营能力有重大疑虑的重大不确定事项[198] - 审计师关于2022年3月31日止年度财务
鼎亿集团投资(00508)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