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公司2021年营收约为人民币9.31亿元,较2020年下降约23.4%[7] - 公司2021年净利润约为人民币1550万元,较2020年下降约91.3%[7] - 2021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910,550千元,毛利率30%;国外市场收入20,442千元,毛利率58%;合计收入930,992千元,平均毛利率30%。2020年合计收入1,215,811千元,平均毛利率34%[11] - 2021年国内市场输配电收入539,292千元,毛利率36%;电气化交通收入36,840千元,毛利率23%;工业及其他收入334,418千元,毛利率21%;合计收入910,550千元,平均毛利率30%。2020年合计收入1,194,259千元,平均毛利率33%[13] - 2021年输配电领域收入539,292千元,较2020年的739,866千元变动 -27%;其中特高压直流输电收入165,100千元,较2020年变动 -46%;柔性直流输电收入246,569千元,较2020年变动 -35%;其他输配电收入127,623千元,较2020年变动135%[17] - 2021年电气化交通领域收入36,840千元,较2020年的142,550千元变动 -74%;其中轨道交通收入29,700千元,较2020年变动 -77%;电动汽车收入6,093千元,较2020年变动367%;其他交通收入1,047千元,较2020年变动 -92%[21] - 2021年工业及其他领域收入334,418千元,较2020年的311,843千元变动7%;其中电气设备收入218,200千元,较2020年变动11%;新能源发电收入106,481千元,较2020年变动 -2%;科研院所及其他收入9,737千元,较2020年变动73%[25] - 2021年输配电、电气化交通、工业及其他收入占比分别为59%、4%、37%;2020年分别为62%、12%、26%[14][15] - 2021年国外市场收入20,442千元,较2020年的21,552千元减少5%;国内子公司产品收入4,542千元,较2020年的4,840千元减少6%;国外子公司产品收入15,900千元,较2020年的16,712千元减少5%[28] - 2021年公司收入约931.0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1,215.8百万元减少约23.4%[36] - 2021年销售成本约647.2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802.1百万元减少约19.3%[37] - 2021年毛利约283.8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413.7百万元减少约31.4%;毛利率约30.5%,较2020年的约34.0%下降[38] - 2021年其他收入及收益约40.2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44.9百万元减少约10.5%[39] - 2021年销售及分销开支约64.7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60.1百万元增加约7.7%[40] - 2021年行政开支约112.4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108.1百万元增加约4.0%[41] - 2021年研发成本约84.1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69.5百万元增加约21.0%[42] - 2021年除税前溢利约36.6百万元,较2020年的约203.8百万元大幅减少约82.0%[47] - 净利率从2020年的约14.6%大幅降至2021年的约1.7%,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从约1.772亿元减少约91.3%至约1550万元[49] - 存货从2020年的约2.839亿元减少约27.3%至2021年的约2.065亿元,平均存货周转天数从约116日增加至约147日[50] - 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从2020年的约7.906亿元减少约20.4%至2021年的约6.293亿元,平均周转天数从约218日增加至约245日[51][52] - 贸易应付款项及应付票据从2020年的约1.832亿元轻微减少约0.6%至2021年的约1.821亿元,平均周转天数从约103日轻微减少至约102日[53] - 流动比率从2020年的约3.0上升至2021年的约4.2,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从约6.784亿元减少约13.4%至约5.872亿元[54] - 计息银行借款从2020年的约3.839亿元大幅减少约46.8%至2021年的约2.041亿元,资本负债比率从约21.6%降至约11.3%[54] - 2021年底以人民币计值的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858亿元(2020年约为5.879亿元)[54] - 2021年公司收入为930,992千元,2020年为1,215,811千元,同比下降23.43%[168] - 2021年公司年内溢利为18,551千元,2020年为174,731千元,同比下降89.38%[168] - 2021年母公司普通股权益持有人应占每股基本盈利为人民币0.95分,2020年为人民币10.93分,同比下降91.31%[168] - 2021年非流动资产总额为717,623千元,2020年为598,989千元,同比增长19.81%[170] - 2021年流动资产总额为1,659,518千元,2020年为1,920,073千元,同比下降13.57%[170] - 2021年流动负债总额为398,928千元,2020年为644,653千元,同比下降38.12%[170] - 2021年非流动负债总额为178,660千元,2020年为100,574千元,同比增长77.64%[171] - 2021年公司净资产为1,799,553千元,2020年为1,773,835千元,同比增长1.45%[171] - 2021年母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为1,744,813千元,2020年为1,758,512千元,同比下降0.78%[172] - 2021年非控股权益为54,740千元,2020年为15,323千元,同比增长257.24%[172] - 2020年1月1日已发行股本为136,996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140,377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年内溢利为177,23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5,459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年内其他全面收入中汇兑差额为246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 -160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年内全面收入总额为177,481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8,506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来自控股权益股票的注资为1,532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7,024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行使购股权涉及金额为22,539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4,910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为2,195千元人民币,2021年为1,362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末期及特别股息为 -40,931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股份溢价账为529,524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412,475千元人民币[174] - 2020年以股份支付优贝的储备为25,133千元人民币,2020年12月31日为2,911千元人民币[174] - 2021年综合储备为人民币16.04436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6.18568亿元[175] - 2021年除税前溢利为人民币3.6623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20.3818亿元[175]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为人民币36.4312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5.0762亿元[175] - 2021年经营活动所得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34.4841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8.436亿元[175] - 2021年投资活动所得╱(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 - 25.3885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18.2603亿元[176] - 2021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流量净额为人民币 - 17.9554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 - 18.2563亿元[176] - 2021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减少)净额为人民币 - 8.8598亿元,2020年为人民币8.44亿元[176] - 2021年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人民币58.7176亿元,2020年末为人民币67.8367亿元[176] 各条业务线表现 - 公司自主研发的i20 IGBT芯片已为电动汽车和工控领域客户批量供货[8] - 公司第一条IGBT模块生产线竣工并量产,所制造的ED Type IGBT模块系列产品已在数十家企业开展测试[8] - 2022年初,公司与国内光伏领域企业签订涉及数万只ED Type IGBT模块的首个批量销售合同[8] - 公司自主研发的柔直用直流支撑电容器取得首张批量订单[8] - 公司固态交╱直流开关等产品在国内外多领域取得出色成绩[8] 各地区表现 - 2021年国内市场收入910,550千元,毛利率30%;国外市场收入20,442千元,毛利率58%;合计收入930,992千元,平均毛利率30%。2020年合计收入1,215,811千元,平均毛利率34%[11] - 2021年国外市场收入20,442千元,较2020年的21,552千元减少5%;国内子公司产品收入4,542千元,较2020年的4,840千元减少6%;国外子公司产品收入15,900千元,较2020年的16,712千元减少5%[28] 管理层讨论和指引 - “十四五”时期是能源技术革命及装备产业升级黄金发展期[9] - 2022年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有望启动或规划论证,新能源市场发展形势乐观[9] - 2022年公司将加快IGBT芯片及模块研发推广,完成第二条IGBT模块生产线建设[9] - 2021年因多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未启动或处于初期,公司该领域订单及交货减少,收入较2020年大幅减少;2022年有望在多个工程签订订单并交付产品[19] - 2021年公司智能电网在线监测产品收入大幅增长,电力电容器产品中标金额增加,其他输配电领域收入较2020年大幅增长[20] - 2021年因下游市场需求低迷,公司轨道交通领域收入较2020年大幅减少[22] - 2021年公司取得自主研发IGBT芯片首单并交付,层叠母排销售良好,电动汽车领域收入较2020年大幅增长[23] - 2022年公司将继续以技术创新为发展第一驱动力,加强创新研发和应用推广,加快1700V的IGBT芯片及相关模块的研发和推广,完成第二条IGBT模块生产线建设[154] 其他没有覆盖的重要内容 - 2021年公司取得4项专利,提交32项专利申请,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共取得180项专利,另有37项专利申请在受理中[29] - 陈世敏63岁,2010年8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还在多家上市公司任职[62] - 张学军56岁,2016年12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有丰富工作履历[63][64] - 梁铭枢46岁,2017年3月加入公司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在多家公司担任财务相关职务[66][67] - 何丽娜43岁,2008年7月加入集团,2019年4月任公司秘书,在附属公司任监事[68] - 李金燕43岁,为本集团副总裁,负责销售及推广,在附属公司任职,2004年毕业于北京科技大学[69] - 任洁44岁,为本集团副总裁,负责管理人力及行政,在附属公司任监事,2001年加入集团,2014年取得北京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学位[69] - 薄祥鹏37岁,2016年4月获委任为集团首席财务官,在会计及财务方面有超十年经验[70] - Michael Simon Geissmann 44岁,负责集团欧洲业务拓展,自2016年起担任附属公司Astrol Electronic AG的行政总裁[70][71] - Roland Villiger 62岁,负责集团电力半导体装置相关业务,在功率半导体产业有超二十年经验[71][72] - 公司已采纳上市规则附录十四所载的企业管治守则及附录十所载上市发行人董事进行证券交易的标准守则,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一直遵守相关规定[73][74] - 董事会由三位执行董事、一位非执行董事及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组成,董事会共有四位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成员的40%,公司全面遵守上市规则有关董事会人员组成的规定[76] - 所有董事任期为三年,须根据章程细则及上市规则规定轮值退任及合资格膺选连任,每年股东大会上不少于三分之一在任董事须退任,每名董事最少每三年轮值退任一次[77] - 2021年11月1日高
赛晶科技(00580) - 2021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