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长城环亚控股(00583) - 2022 - 年度财报

公司物业情况 - 2022年公司物业组合配有总建筑面积204.8万平方尺的优质零售楼面及逾7760个停车位[9] - 公司持有Everwell City Limited 35.78%股权,该合营集团拥有16项分布于香港的多元化商业物业等[89] - 2018年对Everwell City Limited初始投资为312.34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投资公平值为496.07亿港元,占集团总资产约55.3%,2021年12月31日为455.67亿港元,占比52.2%[89] 金融服务板块业绩 - 金融服务板块收入和亏损分别约为30万港元和400万港元,较上一年分别下降约76.9%和23.1%[10] - 2022年金融服务分部收益从上年度约130万港元减至约30万港元,减少约76.9%;亏损从上年度520万港元减至400万港元,减少23.1%[49] - 2022年金融服务收益为30万港元,2021年为130万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76.9%[133] - 2022年金融服务经调整经营亏损为420万港元,2021年为520万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19.2%[133] - 2022年金融服务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为400万港元,2021年为520万港元,变动百分比为 -23.1%[133] 公司整体盈利情况 - 2022年股东应占综合净利润约为3.526亿港元,较2021年下降46.8%[20] - 2022年每股收益为20.3港仙,2021年为48.5港仙[20] - 2022年集团收益总额约为1.209亿港元,股东应占综合净溢利约为3.176亿港元,含约350万港元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21] - 2022年公司收益为12090万港元,较2021年的12040万港元增长0.4%[37] - 2022年公司全年盈利31760万港元,较2021年的75970万港元减少58.2%[37] - 2022年公司每股盈利20.3港仙,较2021年的48.5港仙减少58.2%[3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计入投资物业重估亏损约3500万港元,权益持有人应占净盈利约为3.526亿港元,较2021年的约6.626亿港元同比减少约3.1亿港元或46.8%[62] - 2022年公司收益增加0.4%至1.209亿港元,权益持有人应占盈利3.176亿港元[63] 投资物业相关情况 - 2022年集团投资物业出租率达100%[23] - 2022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约3500万港元,2021年投资物业重估收益约9710万港元[62] - 2022年公司投资物业公允价值损失3500万港元,2021年为公允价值收益9710万港元[64] - 2022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约3500万港元,2021年投资物业公平值收益约9710万港元[81] - 2022年投资物业业务贡献收入约1.206亿港元,较2021年的1.191亿港元相对稳定[63] - 2022年物业投资分部收益约1.206亿港元,较2021年的1.191亿港元增加1.3%,主要因愉景楼租赁协议收益增加[106][107] - 2022年物业投资分部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330万港元,2021年为盈利1.312亿港元,主要因2022年投资物业公平值亏损[106] - 2022年投资物业重估亏损约3500万港元,2021年为重估收益约9710万港元,因香港物业市场复苏不确定[111]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投资物业重估亏损约为3500万港元,2021年重估收益约为9710万港元[132] 香港经济情况 - 2022年香港实质本地生产总值收缩3.5%[25] - 2022年香港经济在明显复苏后显著减弱[74][77] 公司业务展望 - 公司预计2023年项目和运营将取得积极业绩成果[25] - 公司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机遇,依托控股股东资源,结合境内外资本市场,拓展国内业务[43][44] - 董事会和管理层将利用集团竞争优势推动核心业务发展,审慎把握投资机会[78] 公司业务牌照 - 公司持有证券及期货条例项下牌照,可在香港从事第1、4、6、9类受规管活动[49] 公司各项费用情况 - 2022年租金及设施费用为1350万港元,较2021年的1430万港元减少5.6%[37] - 2022年其他经营开支为4280万港元,较2021年的4890万港元减少12.5%[37] - 2022年财务成本净额为16390万港元,较2021年的14640万港元增长12.0%[37] 联营公司盈利情况 - 2022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较2021年减少约4.657亿港元,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盈利约7.735亿港元,主要因一家联营公司投资物业公平值重估收益增长缓慢[62] - 2022年公司应占联营公司利润减少4.657亿港元,2021年应占联营公司利润为7.735亿港元[64] - 2022年公司自合营集团分占一家联营公司盈利约4.659亿港元,2021年为7.747亿港元[89] 公司现金流情况 - 2022年经营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6220万港元,2021年为5130万港元[66][69] - 2022年投资活动产生现金净额为6350万港元,2021年为8590万港元[67] - 2022年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454亿港元,2021年为2030万港元[67] 公司人员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共有14名员工,2021年为18名[71] - 公司员工招聘和晋升主要基于个人优点、相关经验、岗位发展潜力和绩效[120]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集团共有14名雇员,其中女性8人,男性6人,女性与男性比例为1.33:1,高级管理层性别比例为1:1[164][190] 公司资金来源与财务状况 - 公司主要流动资金来源为物业投资及金融服务业务的经常性现金流量[92]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2.097亿港元,较2021年的3.296亿港元减少36.4%[93][96]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负债比率为57.2%,较2021年的56.5%增加1.2%,主要因来自中间控股公司贷款增加[93][96]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抵押股东贷款未偿还本金为51.798亿港元,较2021年的47.501亿港元增加[96] - 公司积极定期检讨及管理流动资金和财务资源,视经济和业务需求调整[96] 公司其他业务收入情况 - 2022年资产管理无收入,较2021年的130万港元同比减少100%;企业融资服务收入30万港元,2021年无收入,同比增加100%[117]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无来自资产管理的收益,2021年为130万港元,同比减少100%[134]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来自企业融资服务的收益为30万港元,2021年无此收益,同比增加100%[134] 董事会构成与职责 - 于本年度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六位董事组成,包括两名执行董事及四名非执行董事,其中三名是独立非执行董事[122][138] - 独立非执行董事占董事会逾三分之一人数[122][138] - 董事会负责制定战略方针,监督集团业务和管理表现,职责包括批准战略方向、审核业务计划和预算等[141] - 董事会定期检讨与管理层职责分工安排,确保符合集团及业务需求[142][150] - 年内董事会检讨的关键企业管治事项包括公司合规情况、内部监控系统成效等[151] - 董事会每年至少召开四次常规会议,通常每季度举行,年内召开了五次董事会会议[157][160] - 董事王海、徐永乐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为4/5,余先庆、宋敏、孙明春、刘艳出席次数为5/5[161] - 宋敏、孙明春出席薪酬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徐永乐出席次数为1/1[161] - 余先庆、宋敏、刘艳出席审核委员会会议次数为3/3[161] - 宋敏、孙明春出席提名委员会会议次数为1/1[161] - 年内董事会已举行五次董事会会议[166] - 董事会主席与独立非执行董事于2022年8月30日举行了会议[168] - 报告日期,董事会由六名董事组成,其中一名为女性[180][187] - 公司目标为避免出现单一性别董事会,并适时检讨董事会性别多元化程度[180][187] - 可量化目标包括至少三分之一董事为独立非执行董事、至少一名女性董事、至少一名董事具会计或其他专业资格,2022年集团已满足[186] 公司合规与政策 - 截至2021及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内,所有持牌附属公司一直遵守证券及期货(财政资源)规则项流动资金规定[136] - 集团制定举报政策,截至2022年12月31日无重大欺诈或不当行为事件,该政策每年由审核委员会检讨[153][154][155] - 公司采纳内幕消息披露政策,以遵守相关披露责任[156] 董事提名相关 - 提名委员会主导委任董事过程,物色及提名候选人待董事会批准[172] - 提名委员会每年检讨董事会达致多元化的可量化目标并提建议,汇报委任程序[175][176] - 董事会采纳提名政策,载列甄选准则及提名程序[188][190] - 提名委员会或董事会收到委任新董事建议及候选人资料后,依据准则评估候选人是否合格[197] - 股东提名的董事候选人,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需评估其是否合格,并适时向股东提出建议[199] - 提名委员会和董事会需审查退任董事对公司的整体贡献和服务情况[200] - 提名委员会及董事会评估及挑选董事候选人时应考虑品格与诚信等准则[179][191] 集团经调整经营盈利情况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录得经调整经营盈利约4850万港元,2021年约为4100万港元[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