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股份代号为00602[5][6] 宏观经济环境 - 中国经济因疫情冲击增长放缓,固定资产投资上半年总额增加,消费仍低迷,外贸表现强劲,6月起经济数据有企稳反弹迹象[20] - 2022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约56.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2.5%[57] 零售行业发展趋势 - 传统零售模式随新互联网技术浪潮创新突破,产业链向新零售商业模式升级[21] - 2022年零售行业加快适应市场变化,商业发展重心从城市中心转向居民社区[25][27] - 线上和线下进一步融合,电商竞争重点从吸引流量转向挖掘客户消费潜力[26][28] - 零售商以多种业态呈聚合式、生态化发展,未来电商平台建设朝此方向发展[26][28][29][31] - 为配合年轻消费市场,零售行业社交化特征更明显,将利用社交平台构建消费圈层[29][31] - 2022年零售市场整体规模不断扩大,疫情下“下单即到货”消费模式使零售商机遇与挑战并存[29][31] 集团经营策略与信心 - 集团业绩受多因素影响有所反复,但对零售行业发展充满信心[30][32] - 集团主力店精心装潢、改造等,同时扩展其他投资领域以获投资收入[30][32] - 集团采用“巩固增长趋势,开拓创新领域”策略增强核心竞争力[30][32] 零售市场消费数据 - 2022年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约6.3万亿元,同比增长约3.1%,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约5.4万亿元,增长约5.6%,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约为25.9%[60][61] - 2022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约21.0万亿元,同比下降约0.7%,限额以上企业消费品零售额约8.1万亿元,同比上升约0.8%[58][60] - 2022年上半年城镇消费品零售额约18.3万亿元,同比下降约0.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约2.8万亿元,同比下降约0.3%[58][60] - 2022年上半年餐饮收入约2.0万亿元,下降约7.7%;商品零售约19.0万亿元,增加约0.1%,限额以上企业商品零售额约7.6万亿元,增加约1.4%[58][60] - 2022年上半年限额以上实体店零售中,超市和专业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4.2%和2.8%;百货店、专卖店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8.4%和4.1%[61][64] 商业项目开业情况 - 上半年全国新开业商业项目数量约119个,同比下跌约19%,新增商业建筑面积约954万平方米,平均单体建筑面积约8万平方米[43][45] - 近五年购物中心开业数量呈下降趋势,华东开业数量多但上海无新增,5 - 10万平方米中型购物中心占比39%[44] - 购物中心近五年开业数量逐年递减,规模5至10万方数量最多,占比39%[46] - 2022年上半年深圳仅开业3个商业项目,新增商业体量约20万方,预计全年约25个3万方以上购物中心开业,总体量约198万方[49][51][52] 公司旗下项目情况 - 华润万象生活最高端产品万象城半年内在武汉、福州、海口开出3家[48][50] - 南山COMORROW超深活中心打造城市新贵社交场,公布入驻特色主力品牌有寰映影城等[52][54] - 满纷天地总体量约30万方,包含多种商业形态[52][54] - 龙岗仁恒梦中心体量约10万平方米,定位深圳东部潮流梦想力中心[52][54] - 前海印里等项目预计为深圳西部新增约55万方商业体量[53][55] 公司财务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约1.69亿元,较2021年上半年的约2.47亿元减少约31.7%[67][71] - 2022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总额约2640万元,相比2021年同期亏损约3040万元[67][71] - 2022年上半年公司总收入约为1.69亿元,同比下降约31.7%[83][84] - 2022年上半年销售毛利额约为580万元,同比下跌约58.4%[83][84]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约为2510万元,同比下降约14.4%[83][84] - 2022年上半年母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亏损约为2630万元,同比下降约13.3%[83][84] - 商品销售减少约6600万元,专柜销售所得佣金减少约140万元,店铺物业分租收入减少约950万元[84][86][87] - 投资物业收入增加约20万元,商场物业租金收入减少约150万元,金融服务利息收入减少约50万元[86][87]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入约人民币1.69亿元,较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2.47亿元减少31.7%[125][128] - 销售货品由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1.55亿元减少约42.2%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9000万元,占总收入百分比从2021年同期约62.8%降至约53.2%[126][128] - 专卖销售所得佣金从2021年同期约人民币1300万元减少约10.8%至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约人民币1200万元,占总收入百分比从2021年同期约5.3%升至约6.9%[130] - 分租店铺物业的租金收入下跌约人民币1000万元,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减少约人民币200万元,保理业务利息收入减少约人民币50万元,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上升约人民币20万元[125][128] - 分租店铺物业租金收入从2021年同期约310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2200万元,减少约30.5%,占比从12.6%升至12.8%[131][134] - 投资物业租金收入从2021年同期约48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500万元,增加约5.0%,占比从1.9%升至3.0%[132][134] - 分租商场物业租金收入从2021年同期约400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3800万元,减少约3.9%,占比从16.0%升至22.5%[133][135] - 专卖销售所得佣金从2021年同期约130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1200万元,减少约10.8%,占比从5.3%升至6.9%[134] - 金融服务利息收入从2021年同期约33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280万元,减少约15.5%,占比从1.3%升至1.6%[136][140] - 其他经营收入从2021年同期约4770万元增至2022年上半年约5260万元,增加约10.3%[137][141] - 存货采购及变动金额从2021年同期约1414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8390万元,减少约40.6%,占比从91.1%升至93.6%[138][142] - 员工成本从2021年同期约351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3500万元,减少0.4%[139][143] - 租赁使用权摊销从2021年同期约3940万元降至2022年上半年约2960万元,减少约25.0%[145][150] - 公司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约2500万元,2021年同期约2930万元[155] - 所得税开支从2021年同期约110万元人民币增加15.4%至2022年上半年约130万元人民币,集团一般附属公司实际税率为25%,广西税率为15%,中国附属公司股息预扣税率为10%[156][159] - 2022年上半年股东应占亏损约2630万元人民币,较2021年同期约3040万元人民币有所下降[157][16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亏损约2500万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约2930万元人民币[158] - 2022年上半年收入为16.870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4.6998亿元人民币[168] - 2022年上半年已售存货成本为8.389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4.1351亿元人民币[168] - 2022年上半年分销成本为12.0658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13.5001亿元人民币[168] - 2022年上半年行政开支为2.1877亿元人民币,2021年同期为2.4375亿元人民币[168] - 截至2022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8.1754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8.68515亿元下降5.87%[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50717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1.56836亿元下降3.90%[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31688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58857亿元下降10.50%[169]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值为 - 8097.1万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 - 1.02021亿元减少20.63%[170]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净资产为2.12971亿元,较2021年12月31日的2.39306亿元下降11.00%[170] - 2022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流入净额为3140.6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1631.8万元增长92.47%[172] - 2022年上半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550.4万元,而2021年同期为现金流入104.4万元[172] - 2022年上半年融资活动现金流出净额为2086万元,较2021年同期的2626万元减少20.56%[172] - 2022年上半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504.2万元,而2021年同期减少889.8万元[172] - 2022年上半年期内亏损2633.5万元,2021年全年亏损1.00114亿元[17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分类收益为165,934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分类收益为2,774千元人民币,合并分类收益为168,708千元人民币[1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分类业绩为 - 25,541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分类业绩为1,749千元人民币,合并分类业绩为 - 23,792千元人民币[1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为26,335千元人民币[194]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分类资产为887,538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分类资产为39,853千元人民币,合并分类资产为927,391千元人民币[1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资为968,257千元人民币[1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分类负债为717,884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分类负债为371千元人民币,合并分类负债为718,255千元人民币[195] - 截至2022年6月30日,总负债为755,286千元人民币[195]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收益为246,998千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收益243,715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收益3,283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类业绩为亏损26,918千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亏损28,960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盈利2,042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除所得税前亏损29,253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利息收入为亏损331千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亏损324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亏损7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非流动资產添置27,974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无形资产摊销176千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摊销127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摊销49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28,583千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折旧28,581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折旧2千元人民币[197]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分类资产为985,732千元人民币,其中经营及管理零售店及其他相关业务资产945,089千元人民币,提供金融服务资产40,643千元人民币[1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资產为1,025,351千元人民币[198] -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总负债为786,045千元人民币[198] 公司业务运营情况 -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旗下有7家分店及2家购物中心,经营总面积约15.7万平方米[67][71] - 期末有7家零售门店及2个购物中心[83][84] - 百佳华领汇购物中心获评“广东省智能制造示范基地”及“深圳市首批创新创业基地”[89][90] - 深圳百佳华沙井Max City广场获“中购联2021年待开业购物中心星秀大奖”[89][90] - 公司举办核桃小鸭授权展活动,活动期间客流、销售额、新会员数目及媒体曝光率均有所提升[92][93] - 公司举办员工竞技比赛,深圳疫情解封后向医护等人员赠送礼物包,疫情紧张时开展社区便民生活服务[95][96] - 公司积极组织营销活动,实行跨行业合作,开展直播
佳华百货控股(00602) - 2022 - 中期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