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年公司收入为355,277千港元,2021年为1,528,065千港元[4] - 2022年公司年内亏损1,193千港元,2021年溢利147,820千港元[4] - 2022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均为0.14港仙,2021年基本及摊薄每股盈利均为17.56港仙[4] - 2022年平均动用资本回报为 -0.2%,2021年为34.0%[4] - 2022年平均股东资金回报为 -0.3%,2021年为37.5%[4] - 2022年总负债与总资本比率为1.0%,2021年为0.2%[4] - 2022年底总负债为4,634千港元,2021年底为1,105千港元[4] - 2022年底股东权益为459,647千港元,2021年底为470,890千港元[4] - 2022年公司总收益约355百万港元,毛利约为15百万港元[8] - 2022财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55亿港元,2021财年约15.28亿港元[25] - 2022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0.14港仙,2021财年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17.56港仙[25] - 2022财年毛利约1527.7万港元,2021财年约9580.7万港元[25] - 2022财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119.3万港元,2021财年应占溢利约1.48亿港元[26] - 2022年公司收入约为3.55亿港元,2021年约为15.28亿港元[82] - 2022年底公司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514.7万港元,2021年底约为906.9万港元[39] - 2022年底公司流动比率为4.16,2021年底为2.45[39] - 2022年底公司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6.77%,2021年底为23.58%[46] - 2022年底公司雇员人数约为25人,2021年为36人[47]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报告范围内有25名全职员工,2021年12月31日为36名[107] - 公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不建议派发末期股息(2021年:无)[188] - 2022年12月31日,公司无可供分派储备可供分派予股权持有人[192]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2财年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收益及毛利较2021财年减少逾76%[26] - 中国内地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收益从2021财年的15.09亿港元减少76%至2022财年的3.55亿港元[27] - 中国内地销售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溢利从2021财年的9350.6万港元下跌79%至2022财年的1918.6万港元[27] - 贸易业务毛利率从2021财年的6.3%下跌至2022财年的4.8%[27] - 2022财年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溢利566万港元,2021财年为1.1亿港元[28] 公司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未来将探索石油国际贸易、潜在收购、油田开发及维护服务、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投资等新业务机遇[9] 公司人员变动 - 于济源先生自2023年4月17日起,每年袍金由108.3万港元调整为212.3万港元[12] - 林清宇先生于2023年4月17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3] - 陈俊妍女士于2023年4月17日由执行董事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4] - 李松涛先生于2023年4月17日辞任执行董事[16] - 于志波先生于2023年4月17日由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8] - 于济源先生于2020年6月3日被调任为董事会主席[12] - 杨雨燕女士于2021年8月6日由独立非执行董事调任为执行董事[17] - 孙晓泽女士于2021年8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8] - 郑野先生于2021年8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 - 钟碧锋女士于2019年8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1] 能源市场价格情况 - 2022年初布伦特原油每桶79美元,3月上旬升至139.1美元,12月底收于85.9美元,2023年3月初高于81美元[27][30] - 2022年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约8.8%及5.5%,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上涨约17.3%[35] - 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78美元[36] 公司债务及资产情况 - 年内公司偿还免息股东贷款本金200万港元,2022年底无未偿还结余[39] - 2022年底公司概无重大或然负债[40] - 2022年底公司概无资产被抵押[41] 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相关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集团香港总办事处及中国内地和美国三家办事处业务,所有收益来自此[52] - 报告根据联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编制[53] 集团ESG目标及策略 - 集团响应中国内地30•60双碳目标,以转型综合能源企业为目标[57] - 集团自2021年起设定环境目标,涵盖减排、废弃物管理及节约资源等方面[58] - 董事会全面负责集团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应至少每年一次集体商讨相关议题[64] - 集团成立工作小组,由一名执行董事和高级管理层组成,每年最少安排一次会议[65] - 工作小组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会汇报调查结果、决策及建议[65] - 报告期内,集团确认已制定环境、社会及管治管理政策及监控系统[66] - 集团认为持份者参与对业务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通过多元化方式与持份者沟通[67] - 集团将持份者期望融入运营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67] 公司环保目标及措施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废气排放密度[71]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之前将所有公司车辆更换为电动汽车[71]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密度[72]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无害废弃物总量的密度[73]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密度[74]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之前,将办公室的所有照明更换为LED灯[75] - 公司自2022年起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以提高员工节能意识[75] - 公司设定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用水总量的密度[76] - 公司自2022年起参与世界水日等环保活动并张贴节水标语[77] - 公司废气排放主要来自公司车辆汽油消耗等,采取定期保养车辆等减排措施[81] 公司环保数据变化 - 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密度从2021年的8.03克/百万港元收入、0.06克/百万港元收入及0.60克/百万港元收入上升至2022年的14.75克/百万港元收入、0.14克/百万港元收入及1.15克/百万港元收入[82] - 2022年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及颗粒物排放量分别为5.24千克、0.05千克及0.41千克,2021年分别为12.27千克、0.09千克及0.91千克[82] - 2022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68.3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24.40吨二氧化碳当量;排放总量密度从2021年的0.08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增加至2022年的0.19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85] - 2022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0.32吨,2021年为0.31吨;总量密度从2021年的0.20千克/百万港元收入增加至2022年的0.90千克/百万港元收入[90] - 2022年废纸产生量为0.31吨,2021年为0.24吨;一般废弃物产生量为0.01吨,2021年为0.07吨[90] - 2022年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48.38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96.48吨二氧化碳当量[85] - 2022年范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13.06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19.92吨二氧化碳当量[85] - 2022年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为6.94吨二氧化碳当量,2021年为8.00吨二氧化碳当量[85] - 2022年下半年,公司中国内地办公室采暖来源从天然气消耗改为市政供热管网[85] - 2022年直接能源消耗为225,824.20千瓦,2021年为454,400.22千瓦,其中天然气2022年为182,193.84千瓦,2021年为392,730.23千瓦;汽油2022年为34,905.56千瓦,2021年为61,669.99千瓦;液化石油气2022年为8,056.76千瓦,2021年无数据;柴油2022年为401.37千瓦,2021年无数据;煤气2022年为266.67千瓦,2021年无数据[93] - 2022年间接能源消耗为28,014.90千瓦,2021年为36,096.00千瓦,均为外购电力[93] - 2022年能源消耗总量为253,839.10千瓦,2021年为490,496.22千瓦;能源消耗总量密度2022年为0.71千瓦/千港元收入,2021年为0.32千瓦/千港元收入[93] - 2022年用水总量为563.00立方米,2021年为615.20立方米;用水总量密度2022年为1.58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2021年为0.40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96] 公司气候风险应对 - 公司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识别出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100][101][103] - 公司为应对实体风险,密切留意现场维护及维修工程,组织应急演练,制定特别工作安排[102] - 公司为应对转型风险,将监测气候相关趋势、政策及法规,通过低碳策略实现业务脱碳,考虑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替代能源投资项目[104] 公司人力资源管理 - 公司在各附属公司制定《员工手册》所载的人力资源管理程序[105] - 2022年员工总流失率为52%,2021年为18%;男性流失率65%(2021年14%),女性流失率40%(2021年21%)[112] - 2022年31岁以下员工流失率86%,31 - 40岁为80%(2021年22%),41 - 50岁为55%(2021年22%),50岁以上2021年为13% [112] - 2022年中国内地员工流失率111%(2021年9%),香港为6%(2021年25%),美国无数据[112] - 过去三年因工亡故事件为零,报告期内无因工工伤损失工作日数,2021年也为零[116] - 2022年12月31日男性员工占比47%(2021年53%),女性员工占比52%(2021年45%)[107] - 2022年12月31日31岁以上员工占比19%,31 - 40岁占比48%,41 - 50岁占比25%,50岁以上占比8% [107] - 2022年12月31日美国员工占比4%,中国内地占比44%,香港占比53% [107] - 公司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招聘人才,为表现优异员工提供竞争力薪酬和晋升机会[108][109] - 公司为员工提供包括公积金、法定假期、带薪假期等福利,内地员工缴纳“五险一金”[110] - 2022年总受训雇员百分比为92%,较2021年的61%有所增加,平均受训时数为6.45小时,2021年为7.08小时[125] - 2022年男性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00%,2021年为58%;女性为85%,2021年为65%[125] - 2022年高级管理层受训雇员百分比为100%,2021年为14%;中级管理层为100%,与2021年持平;一般员工为67%,2021年为86%[125] - 公司为雇员提供多元化培训,包括入职培训,还鼓励出席行业会议等[123][124] 公司供应链及采购管理 - 2022年供应商总数为5家,较2021年的15家有所减少,其中中国内地为4家,2021年为14家;美国为1家,与2021年持平[132] - 公司制定《供应商管理规定》管理供应链潜在风险[131] - 公司制定《反舞弊及反贪污政策》等监察采购活动[133] 公司产品及服务管理 - 公司为生产销售活动制定严格政策程序,报告期内未发现严重违反产品相关法律法规行为[137][138] - 公司强调以标准化服务等为客户提供产品服务,客户可反馈意见投诉[139] - 报告期内产品及服务相关重大投诉为零,2021年也为零[140] 公司反贪污及举报管理 - 报告期内针对集团或其雇员贪污行为的已审结法律案件为零,2021年也为零[145] - 报告期内集团董事及雇员分别接受约2.5小时及4.5小时的反贪污培训,2021年分别为3小时及13小时[146] - 集团每年至少举办一次反贪污培训并
中港石油(00632) - 2022 - 年度财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