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港石油(00632)
icon
搜索文档
中港石油(00632.HK)6月12日收盘上涨12.12%,成交718.72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6-12 16:29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6月12日下跌1 36%至24035 38点 中港石油股价上涨12 12%至0 74港元/股 成交量1035 94万股 成交额718 72万港元 振幅15 15% [1] - 中港石油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37 5% 今年以来累计涨幅22 22% 跑赢恒生指数21 47%的涨幅 [1]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 42亿元 同比减少5 18% 归母净利润-1989 32万元 同比增长31 33% [1] - 毛利率1 42% 资产负债率19 76% [1] 行业估值 - 石油及天然气行业市盈率平均值-3 55倍 行业中值4 1倍 [1] - 中港石油市盈率-26 71倍 行业排名第28位 低于同业公司如交运燃气5 09倍 中信资源5 63倍 [1] 资产与业务 - 公司2010年收购美国犹他州天然气油田100%开采权益 该油田位于犹因塔盆地 拥有成熟基础设施 [2] - 油田2015年探明及概算净储量:天然气94,510 8百万立方英尺 石油及凝析油906 9千桶 [2] - 2015年运营6口页岩气井 销售天然气13,774千立方英尺 2口页岩油井销售石油2,149桶 [2] - 业务聚焦油气勘探开采 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获美国政府优先发展 [2]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年度财报
2025-04-24 16:31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53,126千港元,2023年为161,497千港元[7]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1,482千港元,2023年为31,284千港元[7] - 2024年基本每股亏损2.55港仙,2023年为3.72港仙[7] - 2024年平均动用资本回报率为 -8.8%,2023年为 -11.3%[7] - 2024年平均股东资金回报率为 -9.0%,2023年为 -11.6%[7] - 2024年总负债对股东权益比率为24.7%,2023年为33.2%[7] - 2024年总债务对资本比率为6.9%,2023年为8.0%[7] - 2024年综合收入约1.531亿港元,2023年约1.615亿港元[22] - 2024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55港仙,2023年(经重列)为3.72港仙[22] - 2024年及2023年已发行股份加权平均数约8.416亿股[22] - 2024年毛利约220万港元,2023年约150万港元[22] - 本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2150万港元,2023年为3130万港元(经重列),年内纯损减少因拨回油气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减值亏损,但受行政开支增加部分抵销[23] - 2024年12月31日,结欠最终控股公司的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090万港元,较2023年的300万港元增加约263.33%;结欠银行的浮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人民币300万元(约320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无结欠其他借款人的免息贷款,2023年为1390万港元[3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350万港元,较2023年的130万港元增加约938.46%[3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2.2倍,2023年为2.3倍[35] - 本年度集团融资成本总额约为26.4万港元,较2023年的24.9万港元增加约6.02%[36]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也无[37]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资产被抵押,2023年也无[38]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9.8%,2023年12月31日(经重列)为24.9%[43]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2148.2万港元[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为5021.3万港元,须在未来十二个月内到期偿还[4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仅有1351.1万港元的银行结余及现金[45] - 2024年公司收入约为1.53亿港元,2023年约为1.61亿港元[73]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本年度集团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入约1.531亿港元,2023年约1.615亿港元[24] - 本年度集团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收入约1000港元,2023年无[26] 公司管理层变动 - 金先生51岁,2024年10月4日获委任为公司行政总裁[15] - 杨女士42岁,2021年8月6日调任为执行董事[16] - 孙女士38岁,2021年8月6日获委任为执行董事[17] - 林先生50岁,2023年4月17日调任为非执行董事[18] - 郑先生58岁,2021年8月6日获委任为非执行董事[19] - 钟女士40岁,2019年8月14日获委任为独立非执行董事[20] - 于济源先生2024年10月4日辞任,于志波先生调任主席,金爱龙先生调任行政总裁[143] - 孙晓泽于2025年3月28日提出辞呈,自2025年4月28日生效[175] 油气田业务情况 - 公司恢复犹他州油气田运营能力,全年仅维持基本运营[11] - 2024年12月底,集团犹他州油气田相关租赁中一口油井完成维护并恢复生产,2025年2月底再有两口完成气体测试待安装管道后生产,第四口仍在维护[26] - 2025年3月土地管理局重新发布终止相关租赁的决定,分别自2022年8月27日、9月26日及11月8日起生效[25][2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不再于相关租赁中持有权益,但保留三项余下租赁的所有权[26] - 集团目前掌管余下租赁项下的四口油井,正与油田服务公司合作进行生产设施维护以重启生产[26] - 本年度犹他州油气田生产活动及相关成本支出约为830万港元[30] - 2024年12月31日,犹他州油气田总探明天然气储量约为317亿立方英尺,较2023年的867亿立方英尺下降约63.44%;总探明加概算天然气储量约为341亿立方英尺,较2023年的902亿立方英尺下降约62.2%[30] - 2024年12月31日,犹他州油气田总探明石油及凝析油储量约为27.6万桶,较2023年的93.8万桶下降约70.58%;总探明加概略石油及凝析油储量约为171.2万桶,较2023年的315.2万桶下降约45.69%[30] 市场价格情况 - 2024年油价在约70 - 90美元/桶之间波动,天然气价格在约1.51 - 3.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之间波动[28] - 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024年初约80美元/桶降至年末约70美元/桶,天然气价格从年初约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收于12月约3.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28] 公司业务策略调整 - 公司在中国的石油贸易业务因经济增长缓慢和需求减弱面临挑战,团队调整策略应对[10] - 集团检讨定价政策,确保合约包含参考市场报价的价格调整机制以减轻价格不确定性影响[28] - 集团以转型成为综合能源企业为目标,探讨业务脱碳途径[54] - 公司制定《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55] - 公司完善管治实务,董事会负责监督环境、社会及管治议题,制定管理方法及策略[56] - 公司提升与内外部持份者沟通,与独立第三方合作进行重要性评估[56] - 公司将推进将环境、社会及管治理念融入业务战略及管理体系[57] - 公司密切留意现场维护及维修工程,组织应急演练,执行应急预案,留意天气消息并制定特别工作安排[92] - 公司将定期监测气候相关趋势、政策及法规,避免声誉风险[96] - 公司致力通过低碳策略实现业务脱碳,考虑可再生能源及低碳替代能源投资项目[96] - 公司会持续评估将气候变化纳入发展计划行动的有效性[96] - 公司将持续审阅及调整业务策略以应对市场变化[147] 环境、社会及管治相关情况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涵盖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集团相关活动[48] - 集团自2021年起设定环境目标,涵盖减排等方面[54] - 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根据联交所证券上市规则附录C2编制[50] - 董事会全面负责公司的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至少每年集体商讨一次相关议题[59] - 公司成立工作小组,在董事会授权下对环境、社会及管治事宜进行系统管理[60] - 工作小组每年最少安排一次会议,评估现行政策及程序有效性[60] - 工作小组每年至少一次向董事会汇报调查结果、决策及建议[60] - 公司认为持份者参与对业务可持续增长至关重要,与主要持份者保持密切沟通[61] - 公司通过多元化合作方式及沟通渠道,将持份者期望融入运营及环境、社会及管治战略[61] - 排放及污染控制在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重要性评分为5.46,对持份者评估及决策影响评分为5.23[65] - 能源管理在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重要性评分为4.69,对持份者评估及决策影响评分为5.00[65] - 气候风险管理在经济、环境及社会影响重要性评分为4.94,对持份者评估及决策影响评分为4.94[65]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废气排放密度[68]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之前将所有公司车辆更换为电动汽车[68]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密度[68]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无害废弃物总量的密度[68]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密度[68] - 公司计划在2025年或之前,将办公室的所有照明更换为LED灯[68] - 公司以2021年为基准年,未来五年逐步降低用水总量的密度[68]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NOx、SOx及PM密度分别从7.12克/百万港元收入、0.06克/百万港元收入及0.56克/百万港元收入降至2.09克/百万港元收入、0.02克/百万港元收入及0.13克/百万港元收入[73]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NOx、SOx及PM排放量分别从1.15千克、0.01千克及0.09千克降至0.32千克、0.003千克及0.02千克[73] - 2024年与2023年相比,范围1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2.33吨二氧化碳当量降至0.84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2能源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16.48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25.22吨二氧化碳当量,范围3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从7.78吨二氧化碳当量增至12.03吨二氧化碳当量[76] - 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38.0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3年为26.59吨二氧化碳当量;2024年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密度为0.25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2023年为0.16吨二氧化碳当量/百万港元收入[76] - 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为0.13吨,2023年为0.19吨;2024年无害废弃物总量密度为0.85千克/百万港元收入,2023年为1.18千克/百万港元收入[80] - 2024年废纸产生量为0.13吨,2023年为0.12吨;2023年一般废弃物产生量为0.07吨,2024年数据未获取[80] - 2024年直接能源消耗为3731.23千瓦时,2023年为8318.50千瓦时;间接能源消耗2024年为41732.00千瓦时,2023年为31461.00千瓦时;能源消耗总量2024年为45463.23千瓦时,2023年为39779.50千瓦时;能源消耗总量密度2024年为0.30千瓦时/千港元收入,2023年为0.25千瓦时/千港元收入[83] - 2024年用水总量为657.91立方米,2023年为752.00立方米;用水总量密度2024年为4.30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2023年为4.66立方米/百万港元收入[86] - 公司业务运营未使用包装材料[87] - 公司实施《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识别出实体风险和转型风险[91][93] - 极端天气事件可能导致电力短缺、供应链中断、设施受损、收入减少、成本增加等问题[91] - 中国内地政府推动能源转型,石油公司未来面临不确定因素,公司若不满足合规要求可能面临索赔及诉讼风险[93] 员工相关情况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0人,2023年为27人[44] - 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全职员工20名,2023年12月31日为27名[97] - 2024年按性别划分,男性员工8名占40%,女性员工12名占60%;2023年男性员工17名占63%,女性员工10名占37%[98] - 2024年按年龄组划分,<31岁4名占20%,31 - 40岁6名占30%,41 - 50岁8名占40%,>50岁2名占10%;2023年<31岁12名占44%,31 - 40岁6名占22%,41 - 50岁8名占30%,>50岁1名占4%[98] - 2024年按地区划分,美国1名占5%,中国内地10名占37%,香港16名占59%;2023年美国1名占4%,中国内地7名占35%,香港12名占60%[100] - 2024年雇员总流失比率34%,2023年为8%[103] - 2024年男性雇员流失比率22%,2023年为18%;女性雇员流失比率41%,2023年无数据[103] - 2024年31岁以下雇员流失比率67%,31 - 40岁为30%,41 - 50岁为20%,50岁以上为43%;2023年31 - 40岁、41 - 50岁无数据,31岁以下无数据,50岁以上为24%[103] - 2024年中国内地雇员流失比率35%,香港为36%;2023年中国内地无数据,香港为13%,美国2023年和2024年均无数据[103] - 过去三年包括报告期内,因工伤亡事故为零,报告期内无因工伤损失工作日数,2023年损失工作日数也为零[106] - 公司为附属公司制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办法》,为雇员营造安全工作环境[1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年度业绩
2025-03-28 22:23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公司收入为153,126千港元,2023年为161,49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18%[4] - 2024年毛利为2,171千港元,2023年为1,509千港元,同比增长约43.87%[4] - 2024年除税前亏损为13,453千港元,2023年为36,179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约62.82%[5] - 2024年年内亏损为21,482千港元,2023年为31,284千港元,亏损同比收窄约31.33%[5] - 2024年每股亏损为2.55港仙,2023年为3.72港仙,亏损同比收窄约31.45%[5] - 2024年末非流动资产为175,881千港元,2023年末为151,246千港元,同比增长约16.30%[6] - 2024年末流动资产为109,080千港元,2023年末为185,876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1.31%[6] - 2024年末流动负债为50,213千港元,2023年末为81,167千港元,同比下降约38.14%[6] - 2024年末资产净值为228,648千港元,2023年末为253,33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74%[6] - 2024年末权益总额为228,648千港元,2023年末为253,33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9.74%[7] - 2024年公司收入153,126千港元,其中美国石油及天然气销售1千港元,中国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153,125千港元;2023年收入161,497千港元,均来自中国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31][33] - 2024年公司分部溢利3,974千港元,2023年分部亏损21,472千港元[31][33] - 2024年公司除税前亏损13,453千港元,2023年除税前亏损36,179千港元[31][33] - 2024年公司年内亏损21,482千港元,2023年年内亏损31,284千港元[31][33] - 2024年公司总资284,961千港元,总负债56,313千港元;2023年总资产337,122千港元,总负债83,784千港元[32][34] - 2024年公司融资成本264千港元,2023年融资成本249千港元[32][34][35]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21482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55港仙;2023年亏损31284千港元,每股亏损3.72港仙[44] - 2024年综合收入约153100000港元,2023年约161500000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2.55港仙,2023年为3.72港仙[58] - 2024年毛利约为2200000港元,2023年约为1500000港元[58] - 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21500000港元,2023年约为31300000港元[59] - 本年度集团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入约1.531亿港元,2023年约1.615亿港元[60] - 本年度集团融资成本总额约为26.4万港元,2023年为24.9万港元,增加因银行借款利息增加[76] - 2024年12月31日,结欠最终控股公司的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09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263.3%[75] - 2024年12月31日,结欠银行的浮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人民币300万元(约320万港元),2023年无此项[75] - 2024年12月31日,无结欠其他借款人的免息贷款,2023年为1390万港元[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350万港元,较2023年增加938.5%[75] - 2024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约为2.2倍,2023年为2.3倍[75]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约为19.8%,2023年12月31日(经重列)为24.9%[83] - 2024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0人,2023年为27人[84] - 集团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产生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2148.2万港元[95] 公司资产减值及税项相关数据变化 - 若2024年报告期末付款期限超365天的已付贸易按金预期信贷亏损率增加(减少)1%,亏损拨备应增加(减少)92,000港元;2023年对应增加(减少)1,200,000港元[29] - 2024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拨备拨回2,682千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拨回26,218千港元;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计提减值亏损拨备2,521千港元,无形资产计提减值亏损拨备20,879千港元[32][34][36] - 2024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拨备5,998千港元,2023年无此项[32][34][36] - 2024年雇员福利开支9,408千港元,2023年10,380千港元[36] - 2024年中国企业所得税计提1311千港元,中国预扣税计提1661千港元,年内税项开支总额8029千港元;2023年无相关计提,税项抵免4895千港元[42] - 2024年中国经营附属公司按海南自由贸易港优惠政策15%税率计提企业所得税,2023年产生亏损未计提[39] - 外资企业收取相关收益须按10%缴纳中国预扣税,2024年和2023年末未就中国附属公司未汇款盈利应付预扣税80963000港元(2023年:79295000港元)确认递延税项[40] - 计量美国税项即期及递延税项结余税率为21%,2024年和2023年美国附属公司无应课税溢利未计提税项拨备[41] 公司租赁业务相关情况 - 公司与美国内政部土地管理局三项租赁最早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2025年3月重新发布终止决定[11][12] - 2024年8月公司发现与土地管理局相关租赁最早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11月决定搁置及发回,2025年3月重新发布终止决定[25] - 据法律顾问意见,相关租赁可视为2022年9月26日终止,集团认为2022年12月31日无犹他州油气田开采权[26] - 相关租赁无形资产及油气资产于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被撇销[26] - 2024年11月土地管理局搁置并发回终止相关租赁的决定,2025年3月重新发布终止决定,分别从2022年8月27日、9月26日及11月8日起生效[61][64]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集团不再于相关租赁中持有任何权益,但保留三项余下租赁的所有权[62] 公司财务报表重列情况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财政年度综合财务报表需重列[13] - 2023年1月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先前呈报55,442千港元,重列调整 -37,108千港元,经重列18,334千港元[14] - 2023年1月1日无形资产先前呈报332,249千港元,重列调整 -181,912千港元,经重列150,337千港元[14] - 2023年12月31日物业、厂房及设备先前呈报48,812千港元,重列调整 -32,999千港元,经重列15,813千港元[15] - 2023年12月31日无形资产先前呈报292,379千港元,重列调整 -162,921千港元,经重列129,458千港元[15] - 2023年除税前亏损先前呈报 -59,279千港元,重列调整23,100千港元,经重列 -36,179千港元[15] - 2023年1月1日无形资产重列调整为1.81912亿港元,含2022年撇销亏损1.69885亿港元及减值亏损拨备1202.7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62921亿港元,含2022年撇销亏损及减值亏损拨备和2023年减值亏损拨回1899.1万港元[21] - 2023年1月1日递延税项负债经重列调整减少4581.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增加483.2万港元[21] 公司会计准则采纳情况 - 公司首次采纳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相关准则[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将负债分类为流动或非流动修订旨在提高应用规定一致性[17] - 香港会计准则第1号(修订本)附带契诺的非流动负债修订指明报告日期后契诺不影响债务分类[19] 公司资金状况及应对策略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2148.2万港元,同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5021.3万港元须于2024年后12个月内偿还,集团仅拥有1351.1万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22] - 集团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继续提供财务支持[24] - 参考未来12个月现金流预测,集团将通过内部现金流维持足够现金及等价物[24] - 集团将考虑其他融资安排及集资方案降低债务权益比率[24] - 集团将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盈利能力和改善现金流[24] 公司资产账面价值情况 - 2024年末石油及天然气资产成本26108千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10184千港元,账面价值15924千港元[47][48] - 2024年末租赁物业装修成本89千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89千港元,账面价值为0[47][48] - 2024年末家具、装置及设备成本1398千港元,累计折旧及减值亏损1332千港元,账面价值66千港元[47][48] - 2024年末石油及天然气加工权利成本1348175千港元,累计摊销及减值1192499千港元,账面价值155676千港元[50] 公司应收应付款项及借款情况 - 2024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207千港元,2023年为7679千港元,减值亏损为2934000港元,2023年为零港元[51] - 2024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94240千港元,2023年为176945千港元,亏损拨备为3003千港元,2023年为零[52] - 2024年已付贸易按金为89207千港元,2023年为169684千港元,2023年118250000港元贸易按金按4.35厘利率计息[52][53] - 2024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21618千港元,2023年为50729千港元[54] - 2024年银行贷款为3193千港元,2023年为2859千港元,其他借款2023年为10995千港元[55] - 2024年银行贷款实际年利率为3.48厘,2023年为4.23厘[56] 公司股份及股息情况 - 法定及已发行普通股每股面值0.2港元,法定股份数为100000000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为841879千股[57]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4年度派发现金股息,2023年亦为零港元[43] - 2025年1月17日,公司与新华订立贷款和解协议,按每股0.415港元发行1204.8192万股资本化股份,清偿500万港元贷款本金[76][85] - 2025年1月15日公司与国元证券订立配售协议,2月5日完成配售,按每股0.385港元配售1542.6万股[85]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或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6] - 董事会不建议就截至2024年12月31日止年度派付末期股息,2023年也无[87] 公司油井生产及储量情况 - 2024年底一口油井完成维护并恢复生产,2025年2月底两口油井完成气体测试待安装管道后生产,第四口油井仍在维护[63] - 本年度集团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收入约1000港元,2023年无收入[63] - 年内油价在约70 - 90美元/桶之间波动,天然气价格在约1.51 - 3.25美元/百万英热单位之间波动[65] - 布伦特原油价格从2024年初约80美元/桶降至年末约70美元/桶,天然气价格从年初约2.6美元/百万英热单位收于12月约3.4美元/百万英热单位[65] - 本年度犹他州油气田生产活动及相关成本支出约为830万港元[68] - 2024年12月31日,犹他州油气田总探明天然气储量及总探明加概算天然气储量分别约为317亿立方英呎及341亿立方英呎,较2023年分别下降63.4%和62.2%[69] - 2024年12月31日,犹他州油气田总探明石油及凝析油储量及总探明加概略石油及凝析油储量分别约为27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10-02 16:31
财务表现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收益为36,705千港元,同比下降8.1%[1]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毛利为121千港元,同比下降75.4%[1]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行政开支为12,458千港元,同比增加53.4%[1] - 本集团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除税前虧損为12,389千港元,同比增加62.7%[1]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流动资产净额为89,712千港元[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资产净值为238,396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本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為12,389,000港元[11] - 本集團於2023年6月30日的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總額、最終控股公司貸款、銀行貸款及其他借款、租賃負債、應付稅款合計約為47,059,000港元,其中46,469,000港元須於2024年6月30日之後十二個月內償還,而本集團僅擁有40,285,000港元的銀行結餘及現金[11] - 本集團期內虧損為12,389千港元[25] - 本集團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為1.47港仙[25] - 本集團於本期间录得收入約36,705,000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8%[33] - 本期间毛利約為121,000港元,較去年同期下降約75%[33] - 本公司擁有人應佔純損約為12,389,000港元,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3%[33] 财务状况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285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大幅增加[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最终控股公司贷款为11,560千港元,较2023年12月31日大幅增加[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应付税项为11,448千港元[4] - 本集团于2024年6月30日的股本为168,376千港元[5]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結欠最終控股公司的免息貸款為11,560,000港元,結欠銀行的計息貸款及另一名借款人的免息貸款為2,793,000港元[43] - 於2024年6月30日,本集團的現金及銀行結餘約為40,285,000港元,流動比率為2.06[43] 业务表现 - 公司来自中国市场的收益为36,705千港元,占总收益的100%[16] - 公司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36,705千港元[16] - 公司石油、石油相关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4,791千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亏损876千港元[17] - 公司总资产为324,375千港元,其中石油、石油相关及天然气销售分部资产为140,769千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资产为171,636千港元[17] - 公司总负债为85,979千港元,其中石油、石油相关及天然气销售分部负债为6,212千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负债为60,688千港元[17] - 本集團專注於買賣石化產品(MBTE和C10),受中國國內消費水平低迷及房地產泡沫破裂影響[34] - 猶他州油氣田的日常營運及維護受當地供應商不確定因素影響,需要更多時間進行修井計劃[35] - 土地管理局認為相關租賃已於2020年7月及2021年3月終止,本集團正根據法律意見評估相關情況[35] - 公司正與一家石油服務公司合作,預計將於2024年第四季度開始保養部分井場基礎設施,以恢復生產[40] - 公司正考慮引入先進的油气开采技术和监控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40] - 公司正寻求法律意见,努力恢复相关租赁的所有权,并恢复与這些租賃有關的井場的生產[40] - 公司將專注於提升鑽探和完成質量管理,嚴格控制成本,以提高生產力和運營效率[41] - 貿易及服務業務將逐漸恢復,但石油貿易業務仍會受國際貿易復常進度的限制[42] - 本集團將繼續維持及開發現有業務,並探索新的業務機遇,如石油及石油相關產品的國際貿易、油田開發及維護服務、清潔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潛在投資[42] 风险因素 - 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可能对石油天然气及石化产品的供应和下游需求造成负面影响[36] - 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和第三方服務供應商重組,導致公司在猶他州的相關租賃缺乏生產,可能會失去租賃並需要繳納罰款[37] - 猶他州油气田的经营取决于第三方服务供应商,任何第三方未能遵守协议将对公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38] - 天然气和石油价格的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延迟或取消现有或未来的勘探和开发,并对公司的储备价值、生产、贸易收入、现金流和盈利能力造成负面影响[39] 其他 - 本集團的最終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實益股東已承諾繼續向本集團提供必要的財務支持[11] - 本集團將通過內部產生的現金流維持足夠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其活動提供資金以及償還到期債務[11] - 本集團將考慮其他融資安排及集資方案,務求增加本集團的資本/股本,以及支持本集團日常營運[11] - 本集團將透過採取措施,加強對各項營運開支的成本控制,以提高盈利能力以及改善未來營運產生的現金流,從而繼續提高營運效率[11] - 本集團根據香港財務報告準則第8號報告分部業績所採用之計量政策與根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中期财报
2024-09-30 22:33
财务业绩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收益36,705千港元,毛利121千港元,期内亏损12,389千港元,全面亏损总额14,942千港元,每股亏损1.47港仙[4] - 与2023年同期相比,2024年上半年收益从39,952千港元降至36,705千港元,期内亏损从7,620千港元增至12,389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其他收入251千港元,行政开支12,458千港元,销售开支155千港元,融资成本148千港元[4] - 2024年上半年换算海外业务产生的汇兑差额为 - 2,553千港元[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产生本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1238.9万港元[17] - 2024年上半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为3.6705亿港元,较2023年上半年的3.9952亿港元有所下降[22] - 2024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1.2389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7620万港元[26][29] - 2024年上半年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4791万港元,其他产品贸易分部亏损876万港元[26] - 2023年上半年经营分部(亏损)溢利为 - 721万港元[29] - 2024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的收益为36,705千港元,2023年为39,952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相关,折旧、融资成本、雇员福利开支等各项费用有不同程度变化,如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45千港元(2023年41千港元)[32] - 2024年上半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12,389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1.47港仙;2023年分别为7,620千港元和0.91港仙[3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综合收入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3995.2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7港仙,2023年中期为0.91港仙;毛利约为12.1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为49.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1238.9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762万港元[48] - 2024年上半年纯损增加,主要因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75%及计提土地管理局施加罚款的拨备[48] - 期间集团专注买卖石化产品(MBTE和C10),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益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3995.2万港元[49] - 本期集团财务成本总额为14.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2万港元,增加因银行借款金额、平均利率及租赁负债利息增加[61] 财务状况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150,317千港元,流动资产174,058千港元,流动负债84,346千港元,资产净值238,396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较2023年12月31日,流动负债从81,167千港元增至84,346千港元,非流动负债从2,617千港元降至1,633千港元[6]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7,276千港元,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126,497千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40,285千港元[6]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4705.9万港元,其中4646.9万港元须于该日之后十二个月内偿还[17]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仅拥有4028.5万港元的银行结余及现金[17] - 2022年储备先前呈报为29127.1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7320.4万港元,经重列为11806.7万港元[1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先前呈报为4881.2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3299.9万港元,经重列为1581.3万港元[15] - 2023年无形资产先前呈报为29237.9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6292.1万港元,经重列为12945.8万港元[15] - 2023年非流动资产先前呈报为34716.6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9592万港元,经重列为15124.6万港元[15] - 2023年资产净值先前呈报为40827.4万港元,重列调整为 - 15493.6万港元,经重列为25333.8万港元[15]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24375亿港元,总负债为8597.9万港元[2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3.37122亿港元,总负债为8378.4万港元[28]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7,2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79千港元[40]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6,4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945千港元[43] - 已付贸易按金中115,528,000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8,250,000港元)为无抵押及免息款项(2023年12月31日按4.35%年利率计息)[44] - 2024年6月30日应付第三方贸易应付款项为145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千港元[45] - 2024年6月30日其他应付款项及应计费用等合计56,6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729千港元[45] - 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通常在90天内,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4.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4.8万港元[46]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结欠最终控股公司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15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万港元;结欠银行计息贷款及另一借款人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79.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5.4万港元[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02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5.2万港元,主要因预付款项较去年减少[61]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06,2023年12月31日为2.29[61] 现金流量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所得现金净额42,418千港元,投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54千港元,融资活动所耗现金净额3,243千港元,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增加净额39,121千港元[10] - 2024年上半年经营业务现金净额由负转正,从 - 13,658千港元变为42,418千港元[10] 公司业务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销售以及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11] - 集团按主要产品和客户地理位置确认运营分部和编制分部资料,计算经营业绩时不考虑融资成本等[21] - 分部资产和负债不包括非直接归属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资产和负债[23] - 在中国经营的附属公司按25%计提企业所得税拨备[34] - 董事会不建议就本期派发中期股息(2023年:无)[35] - 法定普通股每股面值0.20港元,法定股份数目为10亿千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84.1879万千股[48] - 集团保持对犹他州油气田的日常营运及维护,但受当地油气服务供应商不确定因素及国际政治情况变动影响[50] - 土地管理局认为相关租赁分别于2020年7月31日及2021年3月31日终止,法律顾问认为相关租赁可视为已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52] - 集团贸易业务随世界经济贸易恢复正常有望逐渐恢复,但石油贸易业务受国际贸易复苏进度限制[60] - 集团将维持和开发现有业务,探索石油国际贸易、产业链项目,中期提供油田开发维护服务,长期考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投资[60] - 集团本期对犹他州油气田无进一步勘探及开发,维护作业开支约为66.2万港元[72]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期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74] 风险因素 - 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俄乌战争、以巴冲突、中美贸易纷争、2024年美国大选)可能对集团业绩造成不利影响[53] - 若公司未能达到犹他州油气田相关生产要求,可能失去租赁并缴纳罚款[54] - 中国国内消费低迷、房地产泡沫破裂、新质生产力影响传统小型炼油厂,影响公司市场[49] 市场行情 - 2024年上半年油价在75.9美元至91.1美元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年初每桶77.4美元涨至4月初每桶91.1美元高位,6月收于每桶85美元;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年初开盘2.61美元,1月中旬涨至3.3美元高位,3月底跌至1.58美元,6月收于2.6美元,8月初收于2.14美元[56] 业务发展规划 - 公司在犹他州原本有六个石油租赁项目,土地管理局终止相关租赁后,仍拥有三项租赁,旗下4个井场受监管[58] - 保养井场基础设施工程预计2024年第四季度开展,公司将解决井场问题并恢复生产[58] - 公司委任专业人士更新现有井场储量评估并提供专业意见,致力于提高运营效率和油气田增产[58] - 现有井场恢复生产后,公司将评估财务资源和产能,重新制订新钻探计划,有资金需求时考虑集资[58] - 公司考虑引入现代化油气开采工具、先进开采技术和监控系统,以提升生产效率和安全规范水平[58] - 2024年9月26日,公司已提交复核土地管理层决定的要求存档,将努力恢复相关租赁所有权和井场生产[59] - 公司战略议程包括提升成本效益和维持产量增长,专注提升钻探和质量管理并严格控制成本[59] 资金支持与融资 - 公司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继续提供必要财务支持[17] - 公司将考虑其他融资安排及集资方案增加资本/股本[17] 会计政策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年报一致,新准则暂无重大影响,集团正评估未生效准则影响[19] 公司持续经营 - 集团若不能落实措施,可能无足够资金持续经营,或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18] 股权结构 - 2024年6月30日,董事于公司股份权益方面,于志波、陈俊妍通过受控法团权益分别持有5.801720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8.91%;钟碧锋、金爱龙先生分别实益拥有500万股、472.6万股,占比0.59%、0.56%[65] - 2024年6月30日,新华石油(香港)有限公司实益拥有5.80172014亿股,占已发行股本68.91%[69] 购股权计划 - 截至报告日期,无根据购股权计划授出购股权[70] 员工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3人,2023年12月31日为27人[71] 公司治理 - 公司董事会主席兼行政总裁于济源负责监督集团总体营运,董事会认为该架构利于决策制定与执行[75][77] - 自2024年9月3日起,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第3.10A条,董事会将在三个月内填补独立董事空缺[78] - 审核委员会与管理层审阅并确认集团会计原则及惯例,认为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财务资料披露充足[80] - 董事知悉编制财务报表责任,认为集团有足够资金履行财务责任[81] - 报告日期董事会成员包括五名执行董事、三名非执行董事及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83] 后续事项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至报告日期,除终止相关租赁事项外无重要事项[82]
中港石油(00632) - 2024 - 中期业绩
2024-09-30 21:40
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收益为36,705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39,952千港元,同比下降约8.13%[1] - 2024年上半年毛利及其他收入为37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629千港元,同比下降约40.86%[1] - 2024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为12,3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10千港元,同比扩大约62.80%[1] - 2024年上半年期内亏损为12,389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7,620千港元,同比扩大约62.59%[1] - 2024年上半年全面亏损总额为14,942千港元,2023年同期为12,343千港元,同比扩大约21.06%[2] - 2024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150,31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51,246千港元,略有下降[3] - 2024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84,34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1,167千港元,同比上升约3.92%[3] - 2024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238,39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53,338千港元,同比下降约5.90%[4] - 2024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为1.47港仙,2023年为0.91港仙,同比扩大约61.54%[2] - 2024年6月30日总负债为85,979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83,784千港元[17][18] - 2024年和2023年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期内亏损分别为12,389千港元和7,620千港元[25] - 2024年和2023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分别为1.47港仙和0.91港仙[25] - 2024年6月30日和2023年12月31日贸易应收款项分别为7,276千港元和7,679千港元[28] - 截至2024年6月30日,超过365天款项为7276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7679千港元[29] - 2024年6月30日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26497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76945千港元[29] - 计入已付贸易按金的1.15528亿港元(2023年12月31日:1.1825亿港元)为无抵押及免息款项(2023年12月31日按4.35%年利率计息)[30] - 2024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6604千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50729千港元[31] - 2024年上半年综合收入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3995.2万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1.47港仙(2023年中期:0.91港仙)[33] - 2024年上半年毛利约为12.1万港元(2023年中期:约49.2万港元),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1238.9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约762万港元)[33] - 2024年上半年纯损增加主要归因于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2023年上半年减少约75%以及计提罚款拨备[3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结欠最终控股公司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156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298万港元;结欠银行计息贷款及另一借款人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79.3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为1385.4万港元[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4028.5万港元,2023年12月31日约为125.2万港元,主要因预付款项较去年减少[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2.06,2023年12月31日为2.29[43] - 本期集团财务成本总额为14.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为12万港元,增加因银行借款金额、平均利率及租赁负债利息增加[43] - 2024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3人,2023年12月31日为27人[46] 财务报表重列 - 公司发现与土地管理局订立的三项租赁最早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相关财务报表将重列[7][8] - 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储备经重列后为118,067千港元,累计亏损经重列后为(3,102,197)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重列后为286,443千港元,权益总额经重列后为287,458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物业、厂房及设备经重列后为15,813千港元,无形资产经重列后为129,458千港元,非流动资产经重列后为151,246千港元,资产净值经重列后为253,338千港元[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储备经重列后为105,724千港元,累计亏损经重列后为(3,109,817)千港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权益经重列后为274,100千港元,权益总额经重列后为275,115千港元[9] 持续经营评估 - 截至2024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为12,389,000港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47,059,000港元,其中46,469,000港元须于2024年6月30日后十二个月内偿还,银行结余及现金为40,285,000港元[11] - 公司董事认为集团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提供财务支持,内部现金流、其他融资安排及成本控制措施可使集团有足够营运资金[11] - 若集团未能落实措施,可能无足够资金持续经营,需对资产和负债进行调整,未经审核报表未反映该影响[12] 会计政策及准则影响 - 编制未经审核简明综合中期财务报表的会计政策与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经审核综合财务报表一致,新准则对业绩和财务状况无重大影响[13] - 集团正在评估未生效新订/经修订香港财务报告准则的可能影响,尚未能确定是否有重大财务影响[13] 经营分部信息 - 集团根据内部财务资料确认营运分部及编制分部资料,各经营分部分开管理[14] - 计算经营分部经营业绩时不计入融资成本、所得税和非直接归属的公司收支,分部资产和负债有特定排除项[15] - 2024年上半年分部亏损5,667千港元,2023年上半年分部(亏损)溢利为 - 721千港元[17][18] 各条业务线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和2023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收益分别为36,705千港元和39,952千港元[16] - 2024年和2023年来自中国外部客户收益分别为36,705千港元和39,952千港元[19] - 2024年集团在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益约3670.5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3995.2万港元)[34] 成本费用变化 - 2024年上半年折旧中物业、厂房及设备为45千港元,使用权资产为935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1千港元和906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融资成本中租赁负债利息为87千港元,银行贷款利息为61千港元;2023年租赁负债利息为120千港元[20] - 2024年上半年雇员福利开支薪金及津贴为4,805千港元,退休计划供款为181千港元;2023年分别为4,654千港元和177千港元[20] 油气田业务情况 - 公司保持对犹他州油气田稳定日常营运及维护,但面临当地供应商不确定因素及国际政治情况变动影响[35] - 相关租赁可被视为已于2022年9月26日终止[35] - 公司在美国犹他州油气资源丰富地区原有六个石油租赁项目,土地管理局终止相关租赁后,仍拥有三项租赁[40] - 余下租赁中的4个井场受公司监管,保养工程预计于2024年第四季度开展[40] - 公司已将寻求复核土地管理局决定的要求于2024年9月26日送交存档[40] - 犹他州油气田相关租赁自2020年起缺乏生产,可能导致公司失去租赁并缴纳罚款[37] - 勘探及开发犹他州油气田井场需大量资本投资,且经营依赖第三方服务,第三方服务供应商问题或对公司经营造成负面影响[38] - 公司战略目标是恢复余下租赁中天然气及液化石油气田的产能,提高运营效率,确保油气田持续增产[40] - 公司战略议程包括积极提升成本效益,维持产量增长,专注提升钻探及完成质量管理,严格控制成本[41] 市场价格波动影响 - 2024年上半年油价在75.9美元至91.1美元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从年初每桶77.4美元升至4月初每桶91.1美元高位,6月收于每桶85美元;天然气价格大幅波动,年初开盘2.61美元,1月中旬升至3.3美元高位,3月底跌至1.58美元,6月收于2.6美元,8月初收于2.14美元[39] - 天然气或石油价格大幅下跌可能导致公司延迟或取消现有或未来钻探、勘探,或削减及关闭生产[39] 外部风险因素 - 目前地缘政治不稳定因素(俄乌战争、巴以冲突、中美贸易纷争、2024年美国大选)或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36] 或然负债及资产抵押情况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2023年12月31日也无[44] - 2024年6月30日,集团概无资产被抵押,2023年12月31日也无[45] 证券交易及股份买卖情况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本期董事遵守规定准则及行为守则[47] - 公司或附属公司本期内概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48] - 公司股份于2024年9月2日上午9时起暂停买卖,申请于2024年10月2日上午9时起恢复买卖[53] 公告及董事会信息 - 公告日期为2024年9月30日[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5名执行董事[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非执行董事[54] - 董事会成员包括3名独立非执行董事[54]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年度财报
2024-04-26 20:55
公司业务及财务状况 - 二零二三年度收入为161,497千港元,较上一年度355,277千港元有所下降[3] - 年内虧損为49,552千港元,较上一年度1,193千港元有显著增加[3] - 平均动用资本回报率为-10.2%,较上一年度-0.2%下降[3] - 公司在中国石油贸易业务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客户所在的下游行业受到严重冲击[5] - 公司团队展现了灵活应变能力,重新调整交易策略并加强运营效率[6] - 行业利润空间有所改善,市场正在开始复苏[7] - 公司在整个年度仅维持犹他州气油田的基本运营,反映了对地缘政治风险的审慎态度[8] - 公司致力于向所有利益相关方提供持久价值,准备应对全球市场的复杂性[10] - 公司主席于濟源表示对中国经济的复苏和对国内需求的积极影响保持谨慎乐观[11] - 金愛龍先生,50歲,於二零二三年四月十七日獲委任為執行董事,主管國內石油貿易業務[15] - 楊雨燕女士,41歲,於二零二零年九月二十一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擔任本公司全資附屬公司棕櫚能源(海南)有限公司之財務總監[17] - 孫曉澤女士,37歲,於二零一一年七月至二零一五年十月曾任中航安盟財產保險有限公司人事主管[19] - 鄭野先生,57歲,於二零二一年八月六日獲委任為非執行董事,擁有近三十年石油行業工作經驗[22] - 鍾碧鋒女士,39歲,於二零一九年八月十四日獲委任為獨立非執行董事,持有中國河北省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頒發之法學學士學位[24] 市场行情及价格走势 - 油气资产及无形资产的公平值下降主要归因于天然气及石油价格下跌,而预测显示油价前景相对稳定[31] - 原油业务受到原油价格不利走势影响,导致部分炼油厂录得微薄利润甚至亏损,进而限制了贸易活动规模[32] - 预期天然气及石油价格将在可见将来波动,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及俄乌战争导致市场对商品供求存在不确定因素[38] - 布倫特原油价格从2023年初的每桶85.9美元上涨至年底的每桶77.4美元[41] - WTI原油价格从2023年初的每桶80.5美元上涨至年底的每桶71.7美元[42]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每桶82美元[43] - 公司与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以确保供货量,维持2024年预期贸易需求[45] 财务状况及风险管理 - 公司流动比率从4.16下降至2.29[47] - 公司融资成本总额为249,000港元,较上年增加[49] - 公司资本负债比率从16.77%上升至23.41%[56] - 公司未来无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53] - 公司无重大或然负债[50] - 公司无资产被抵押[51] 环保及社会责任 - 公司设定了环境目标,包括减排、废物管理及节约资源等方面[71] - 公司制定了集团层面《应对气候变化与环境保护政策》,将气候相关风险纳入风险管理框架[72] - 公司已设定了环境方面的定量和定性目标,包括降低廢氣排放密度、更换所有公司车辆为电动汽车、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密度、降低无害废物总量密度、降低能源消耗总量密度、更换办公室照明为LED灯、参与节能活动、降低用水总量密度[87],[88],[89],[90],[91],[92],[93],[94] - 公司已制定《节能减排程序》以控制排放,成立节能工作小组监督能源和排放表现[95][96] - 公司密切关注最新的环保法律法规,未发现严重违反相关法规的行为[97] - 公司针对汽车排放采取保养维修、逐步淘汰不合格卡车和鼓励员工乘坐公共交通等措施[98] - 公司通过绿色通勤方式和降低车辆使用率等措施,成功降低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和颗粒物排放密度[100] - 公司主要温室气体排放源包括取暖用天然气、汽油消耗和煤气使用,采取车辆减排、环保节能和减少纸张使用等措施[101] - 公司在中国内地办公室改用市政供热管网取暖,实施绿色出行措施成功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和密度[103]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年度业绩
2024-03-28 18:21
公司整体收入变化 - 2023年公司收入为161,497千港元,较2022年的355,277千港元下降54.54%[2] - 2023年公司收入16.1497亿港元,其中石油及天然气销售无收入,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16.1497亿港元[22] - 2022年公司收入3.55277亿港元,其中石油及天然气销售8000港元,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销售3.55269亿港元[24] - 2023年综合收入约161,497,000港元(2022年:约355,277,000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5.89港仙(2022年:0.14港仙),毛利约为1,509,000港元(2022年:约15,277,000港元)[46] - 2023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入约161,497,000港元(2022年:355,269,000港元)[50] 公司亏损情况 - 2023年公司年内亏损49,552千港元,而2022年亏损1,193千港元,亏损幅度扩大[3] - 2023年每股亏损为5.89港仙,2022年为0.14港仙[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49,552,000港元[11] - 2023年公司除税前亏损5927.9万港元,年内亏损4955.2万港元[22] - 2022年公司除税前溢利945.4万港元,年内亏损119.3万港元[24]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年内亏损49552千港元,2022年为1193千港元;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2023年为 - 5.89港仙,2022年为 - 0.14港仙[3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纯损约为49,552,000港元,2022年约为1,193,000港元,2023年纯损增加因收入减少约55%及油气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亏损约46.5百万港元[47]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4955.2万港元[86] 公司资产变化 - 2023年非流动资产为347,166千港元,较2022年的394,941千港元下降12.09%[4] - 2023年流动资产为185,876千港元,较2022年的158,557千港元增长17.23%[4] - 2023年公司总资产5.33042亿港元,总负债1.24768亿港元[23] - 2022年公司总资产5.53498亿港元,总负债9283.6万港元[2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账面净值为48812千港元,2022年为55442千港元[35] - 2023年无形资产账面净值为292379千港元,2022年为332249千港元[36] - 2023年贸易应收款项为7679千港元,2022年为17448千港元[37] - 2023年预付款项、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为176945千港元,2022年为125962千港元[38] - 已付贸易按金包括2023年118250000港元(2022年:123746000港元),2023年利率为4.35厘(2022年:3.88厘)[38]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125.2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为1514.7万港元[64] 公司负债变化 - 2023年流动负债为81,167千港元,较2022年的38,101千港元增长113.03%[4] - 2023年资产净值为408,274千港元,较2022年的460,662千港元下降11.37%[4] - 2023年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50,729千港元,2022年为23,246千港元[41] - 2023年合约负债为32,160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预计2023年末12个月内结清[42] - 2023年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为13,854千港元,2022年为0千港元,银行贷款年利率为4.23厘[43] - 2023年12月31日,结欠最终控股公司免息贷款未偿还结余为298万港元,结欠银行及其他贷款人贷款未偿还结余为1385.4万港元[64] - 2023年12月31日,流动比率为2.29,2022年12月31日为4.16[64]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资本负债比率(资产负债率)约为23.41%,2022年12月31日为16.77%[7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不包括合约负债)、最终控股公司贷款、银行贷款及其他借款、租赁负债、应付税款合计约为5058.1万港元[86]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有4900.7万港元须于2023年12月31日之后十二个月内偿还[86] 公司成本及费用情况 - 2023年银行贷款利息2.6万港元,租赁负债利息22.3万港元,融资成本共24.9万港元;2022年银行贷款利息无,租赁负债利息12.4万港元,融资成本共12.4万港元[25] - 2023年物业、厂房及设备减值亏损拨备663万港元,无形资产减值亏损拨备3987万港元[23] - 2022年物业、厂房及设备拨回减值亏损110.5万港元,无形资产拨回减值亏损664.5万港元[25] - 2023年雇员福利开支(包括董事酬金)为10380千港元,2022年为10678千港元;存货成本2023年为159988千港元,2022年为340000千港元[26] - 2023年中国企业所得税无计提,2022年计提5309千港元;2023年中国预扣税无计提,2022年计提2332千港元[32] - 2023年年内税项抵免开支总额为 - 9727千港元,2022年为10647千港元[32] - 2023年已付按金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亏损期末为0千港元,2022年为71,609千港元[40] - 集团2023年融资成本总额为24.9万港元,2022年为12.4万港元[65] 公司业务线数据 - 2023年石油及天然气销售分部亏损48,091,000港元(2022年:分部溢利5,660,000港元)[51] 市场价格情况 - 2023年油价在71.8美元至96.6美元之间波动,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初为85.9美元/桶,9月下旬涨至96.6美元/桶,12月收于77.0美元/桶;2024年1 - 3月上旬收于逾83.6美元/桶高位[53] - 2023年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年初开盘4.4美元,12月收于2.5美元,2024年3月初收于1.8美元[53] - 2023年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年內波幅分别约为29%及33%,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下跌约57%[58] - 预计2024年布伦特原油平均价格为82美元/桶[60] 公司运营相关 - 2023年犹他州油气田保养活动开支约为120.8万港元,且无勘探、开发或生产活动[56]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概无重大或然负债和资产被抵押[66][67] - 2023年12月31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7人,2022年为25人[73] 公司合规及公告情况 - 公司已采纳不逊于上市规则附录10所载标准的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为守则,所有董事年内一直遵守规定标准[75] - 年内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任何上市证券[76] - 审核委员会由三名独立非执行董事黄庆维女士(主席)、钟碧锋女士及沈世刚先生组成[83] - 本年度业绩公告已在联交所网站及公司网站刊登,2023年年报将适时在上述网站可供查阅[88] 公司现金流及持续经营措施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等合计约50,581,000港元,其中49,007,000港元须在之后十二个月内偿还,而集团仅拥有1,252,000港元银行结余及现金[11] - 集团最终控股公司及其主要实益股东承诺继续提供财务支持,集团还将采取维持现金流、考虑融资安排、加强成本控制等措施保障持续经营[12] - 截至2023年12月31日,集团仅拥有125.2万港元的银行结余及现金[86] 已付贸易按金预期信贷亏损情况 - 若付款期限超365天的已付贸易按金预期信贷亏损率增加(减少)1%,亏损拨备应增加(减少)120万港元(2022年:零港元)[21] 预付款项信贷风险情况 - 2023年预付款项总额中70%(2022年:100%)及100%(2022年:100%)分别为向最大供应商及五大供应商作出的预付款项,公司有集中信贷风险[39] 已付贸易按金退还情况 - 报告期末后,已付贸易按金及相应应收利息123825000港元已退还[38] 公司股份情况 - 2023年和2022年法定及已发行普通股面值均为0.2港元,法定股份数均为100,000,000千股,已发行股份数均为841,879千股[45]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中期财报
2023-09-08 18:09
财务表现 - 二零二三年六月三十日止六个月收入为39,952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2] - 期内全面虧損为12,343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有所增加[2] - 期内经营活动所耗现金净额为13,658千港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 - 本期间每股基本及攤薄虧損为0.91港仙,较去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攤薄盈利1.30港仙下降[30] - 本期间毛利约为49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25,788,000港元下降[30] - 本期间公司擁有人應佔虧損淨額约为7,620,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淨利约10,982,000港元下降[30] - 本集團的石油、石油相關及其他產品貿易分部收入约为39,952,000港元,较去年同期的368,218,000港元下降[31] 资产负债 - 非流动资产中,无形资产为332,249千港元,较上年同期持平[3] - 流动资产中,贸易应收款项为8,086千港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 - 公司流动比率为4.59,借贷比率约为15.77%[43] 经营分部 - 分部报告显示各经营分部分开管理,根据主要产品和服务类型确定业务部分[13] - 分部业绩计算时未包括融资成本、所得税和非直接归属于任何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收支[14] - 分部资产不包括非直接归属于任何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资产,公司资产包括物业、厂房设备、预付款项、现金等[15] - 分部负债不包括遞延税项负债和非直接归属于任何经营分部业务活动的公司负债,公司负债包括其他应付款项、租赁负债等[16] 客户及地区收入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客户合同收入按主要产品和客户地理位置分列,中国地区收入达到39,952千港元[17] - 2023年上半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的总资产为515,348千港元,总负债为24,983千港元[18] - 2022年上半年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的总资产为526,011千港元,总负债为31,675千港元[19] - 2023年上半年来自外部客户收入按地区划分,中国地区收入为39,952千港元,美国地区收入为4千港元[20] 市场风险 - 石油价格在72美元至89美元之间波动,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趋势[34] - 预期石油及天然气价格将在可见将来继续波动,全球经济增长及地缘政治局势不确定性导致市场供求存在不确定因素[35] - 石油及天然气价格波动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38] - 美国能源信息管理局预测布伦特原油价格下半年平均为每桶86美元[39] 其他 - 公司主要以人民币和美元进行商业交易,管理层将继续关注外汇风险情况[44]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重大或然负债[45]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无资产被抵押[46] - 公司于本期间无重大投资[48] - 公司于2023年6月30日已发行股份841,879,482股[53] - 公司雇员人数约为25人,薪酬包括每月薪金、强制性公积金、医疗保险及购股权计划[56] - 公司未对犹他州油气田进行进一步勘探和开发,相关成本约为1,010,000港元[57]
中港石油(00632) - 2023 - 中期业绩
2023-08-25 18:41
财务收益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收益为39,95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368,22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毛利为492千港元,2022年同期为25,788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除税前亏损7,61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5,955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期内亏损7,620千港元,2022年同期溢利10,982千港元[2]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总收益为3995.2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68222亿港元大幅下降[16][17][18][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除税前亏损761万港元,而2022年同期除税前溢利为1595.5万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期内亏损762万港元,2022年同期期内溢利为1098.2万港元[17][18]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来自中国的收益为3995.2万港元,2022年同期为3.68218亿港元;来自美国的收益为0,2022年同期为4000港元[16][19]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收入约3995.2万港元,2022年中期约3.68222亿港元,2023年上半年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1港仙,2022年中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30港仙[26] - 2023年上半年毛利约为49.2万港元,2022年中期约为2578.8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净额约为762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则录得纯利约1098.2万港元,2023年上半年纯利减少主要因石油及石油相关产品销售收入较2022年上半年减少约89%[27] - 2023年上半年贸易业务中,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分部收入约3995.2万港元,2022年上半年为3.68218亿港元[28] 资产负债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393,99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94,94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38,284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158,557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30,140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38,101千港元[4] - 2023年6月30日资产净值为448,319千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460,662千港元[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5.32278亿港元,总负债为8395.9万港元[17]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收款项为808.6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744.8万港元减少[2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及其他应付款项为1577.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324.6万港元减少[24] - 贸易应付款项信贷期通常在90天内,2023年6月30日贸易应付款项为10.9万港元,2022年12月31日为727.9万港元[2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未偿还贷款结余,现金及银行结余约为566.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约1514.7万港元减少[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流动比率为4.59,借贷比率(资产负债率)约为15.77%,2022年12月31日分别为4.16和16.77%[39] - 2023年6月30日,集团无重大或然负债,无资产被抵押[41][42] 每股情况 - 2023年基本及摊薄每股亏损0.91港仙,2022年为每股盈利1.30港仙[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每股基本及摊薄亏损为0.91港仙,2022年同期每股基本及摊薄盈利为1.30港仙[20] 业务情况 - 公司主要业务为投资控股、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销售以及石油、石油相关及其他产品贸易[6] 股息情况 - 董事会不建议就2023年上半年派发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亦无派息[20] 费用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折旧、融资成本、雇员福利开支等费用较2022年同期有不同程度变化[19] 油气价格情况 - 2023年上半年油价比于72 - 89美元之间波动,天然气价格持续下行,布伦特原油价格年初85.9美元,6月收于75.41美元,7 - 8月上旬收于85.3美元,天然气年初4.4美元,6月收于2.8美元,8月初收于2.7美元[31] - 布伦特及WTI原油价格2023年期间波幅分别约为22%及24%,亨利枢纽天然气价格下跌约123%[34] - EIA预计布伦特原油2023年下半年平均价格为每桶86美元[36] 业务策略情况 - 公司将谨慎重新评估犹他州油气田项目投入进度以管理经营风险[37] - 预期公司贸易业务将逐渐恢复,但仍受国际贸易复常进度限制,公司将维持及开发现有业务,探索新业务机遇,包括石油国际贸易、产业链项目、油田开发维护服务及清洁能源投资[38] 风险应对情况 - 公司已检讨定价政策,确保合约包含必要价格调整机制以减轻价格不确定性负面影响,还积极物色替代第三方服务供应商并开展尽职调查以减轻相关风险[32][33] 重大事项情况 - 本期集团无重大收购或出售附属公司、联营公司及合营企业事项,无重大投资[43][44] - 除“前景”一节披露外,无未来重大投资或资本资产计划[45] 雇员情况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雇员人数约为25人,与2022年12月31日持平[46] 董事交易情况 - 公司已就董事证券交易采纳行为守则,本期董事均遵守规定[47][48] 证券交易情况 - 本期公司或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行为[49] 后续事项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后至公告日期无重要事项发生[50] 财务资料审核情况 - 公司审核委员会认为,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的简明综合中期财务资料披露充足[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