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恒天立信国际(00641) - 2023 - 中期财报

公司整体财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期公司营业收入8.47985亿港元,2022年中期为12.7781亿港元[14] - 2023年中期公司毛利2.11214亿港元,2022年中期为3.1573亿港元[14] - 2023年中期公司税前亏损7723万港元,2022年中期为7285.8万港元[14] - 2023年中期公司期内亏损7947.5万港元,2022年中期为7502万港元[14] - 2023年中期公司期内全面开支总额1.00484亿港元,2022年中期为1.56144亿港元[14] - 2023年中期每股亏损7.09港仙,2022年中期为6.82港仙[16] - 2023年6月30日非流动资产为25.7119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7.17735亿港元减少5.4%[1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资产为10.67144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2.46663亿港元减少14.4%[17]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为22.557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24.74914亿港元减少8.9%[18] - 2023年6月30日流动负债净额为 -11.88602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 -12.28251亿港元减少3.2%[18] - 2023年6月30日净资产为12.8456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85052亿港元减少7.3%[18]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内亏损7947.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502万港元增加5.9%[19]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1.10265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2.62947亿港元减少58.1%[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3072.4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 -2539.4万港元增加221.0%[20]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融资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 -8002.5万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6373亿港元减少119.2%[20] - 2023年6月30日期终现金及现金等值物为2.38962亿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10942亿港元减少41.8%[20] - 2023年上半年集团营业收入847,98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1,277,810千港元下降33.63%[27][32] - 2023年上半年集团税前亏损77,23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72,858千港元增加5.99%[27] - 2023年上半年财务费用36,124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7,161千港元增加32.99%[27][34] - 2023年上半年所得税支出1,995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162千港元下降7.72%[37] - 2023年上半年已终止经营业务税前亏损250千港元,2022年同期无亏损[38] - 2023年上半年中国地区营业收入367,350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421,403千港元下降12.82%[32] - 2023年上半年香港地区营业收入24,179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1,013千港元下降22.04%[32] - 2023年上半年亚洲太平洋(中国及香港除外)地区营业收入177,708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352,928千港元下降49.65%[32] - 2023年上半年欧洲地区营业收入203,567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269,463千港元下降24.45%[32] - 2023年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为2.1万港元,投资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000港元,2022年均为零[40]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及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7805.9万港元,2022年为7505.2万港元;计算每股基本亏损的普通股数目均为11.00217亿股[43]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持续经营业务的期内亏损为7922.5万港元,2022年为7505.2万港元;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期内溢利为116.6万港元,2022年为零[45] - 2023年公司拥有人应占来自已终止经营业务的每股基本盈利为0.11港仙,2022年为零港仙[49] - 2023年已派付2022年度末期股息为零,2022年为1100.2万港元;董事会决定2023年上半年不宣派中期股息,2022年同期也无[52]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添置物业、厂房及设备的总成本约为1045.9万港元,2022年为1255.3万港元[53] - 2023年上半年公司综合营业收入约8.48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12.78亿港元减少34%;公司拥有人应占亏损约7800万港元(2022年:亏损约7500万港元);每股基本亏损及摊薄亏损均为7.09港仙(2022年:每股亏损6.82港仙)[63]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共有约2400名雇员,2022年12月31日约2800名[73] - 2023年上半年,雇员成本约2.82亿港元,占营业收入33%,2022年上半年约3.71亿港元,占29%[7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集团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净额约1.1亿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存货水平约4.98亿港元,2022年12月31日约4.97亿港元[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及其他借款约12.47亿港元,51%以人民币计值、48%以港元计值及1%以美元计值[75] - 2023年6月30日,集团银行结存及现金约为2.39亿港元,其中48%以人民币计值、35%以欧元计值、9%以美元计值、5%以港元计值,3%以其他货币计值[76] - 2023年6月30日,集团负债比率升至78%(2022年12月31日为58%),流动比率为0.47(2022年12月31日为0.50)[76] 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期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业务在中国营收3.23亿港元(占比36%),2022年中期为3.09亿港元(占比50%)[9] - 2023年中期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业务在亚太地区营收3.36亿港元(占比37%),2022年中期为1.61亿港元(占比26%)[9] - 2023年上半年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对外销售616,441千港元,较2022年同期的907,324千港元下降32.06%[27] - 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业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6.16亿港元,占集团营业收入72%,较去年同期约9.07亿港元下跌32%;经营亏损约5500万港元,较去年同期有所改善[64] - 制造及销售染整机械业务中,香港和中国市场销售额约3.12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3.33亿港元减少6%;海外市场销售额约3.04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约5.74亿港元下跌47%[64] 制造及销售不锈钢铸造产品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期制造及销售不锈钢铸造产品业务在欧洲营收8800万港元(占比44%),2022年中期为1.41亿港元(占比47%)[11] - 制造及销售不锈钢铸造产品业务2023年上半年营业收入约2亿港元,占集团营业收入24%,较去年同期约2.94亿港元减少32%;经营溢利约800万港元,去年同期为约1400万港元[67] 不锈钢材贸易业务数据关键指标变化 - 2023年中期不锈钢材贸易业务在中国营收1000万港元(占比32%),2022年中期为5700万港元(占比74%)[1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不锈钢材贸易业务营业收入约3200万港元,占集团营业收入约4%,较去年同期约7700万港元减少58%,经营溢利约350万港元,去年同期约35万港元[69] 公司资产负债相关数据变化 - 2023年6月30日分类为持有待售处置组的资产总额为8.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3.6万港元有所下降;负债方面,其他应付款项为3482.2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576万港元略有减少[41] - 2023年6月30日营业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为32956.7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34684.2万港元有所下降;集团向营业客户提供平均60天的信贷期,与2022年相同[54] - 2023年6月30日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总额为66314.8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91182万港元大幅减少;购货平均信贷期为90天,与2022年相同[56] - 2023年6月30日,银行及其他借款总计12.4729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98428亿港元有所增加[59] - 2023年6月30日,无抵押借款为1.5415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6.13422亿港元减少;已抵押借款为10.93146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85006亿港元增加[59] - 借款合约到期日方面,2023年6月30日一年内须偿还的款项账面价值为6.48638亿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5.69846亿港元增加[59] - 2023年6月30日,就购买物业、厂房及设备和租赁土地已订约而未在简明综合财务报告作出拨备的资本开支为170万港元,较2022年12月31日的1.14304亿港元大幅减少[61] 公司关联方交易数据变化 - 2023年上半年,公司与关联方交易中,物料采购、利息开支等项目金额有变化,如向一名董事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关联方物料采购为246.8万港元,较2022年的654.5万港元减少[62] 公司融资情况 - 2018年8月9日,公司若干全资附属公司接纳总额最高为5亿港元的经修订银行融资,包括2亿港元三年期定期贷款、1.7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和1.3亿港元五年期定期贷款[79] - 2022年12月19日,公司若干全资附属公司接纳总额最高为6.5亿港元的银行融资,包括最多5.5亿港元一年期定期贷款融资、最多5000万港元循环信贷融资和最多5000万港元贸易融资[79] - 来自中间控股公司的贷款为无抵押、按固定年利率5.22%计息及须于一年内偿还;来自直接控股公司的贷款为无抵押、按固定年利率4.3%计息及须于一年内偿还[56][57] 公司股权结构 - 2023年6月30日,方国梁先生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9820422亿股,占股本18.02%[80] - 2023年6月30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6.1540814亿股,占股本55.94%[82] - 2023年6月30日,方寿林先生持有公司已发行普通股1.9490422亿股,占股本17.72%[82] 公司证券交易及合规情况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及其附属公司无购买、出售或赎回公司上市证券[84]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全体董事遵守公司有关董事进行证券交易行事守则规定标准[85] - 截至2023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内,公司遵守《企业管治守则》所有守则条文[86] 市场价格变化 - 2023年初以来,不锈钢材平均价格从高位回落约15%[70] 公司业务分类情况 - 自2020年起,公司将环保服务非核心业务列为已终止经营业务[71] 公司股份情况 - 2023年6月30日,法定普通股股份数目为20亿股,已发行及缴足股份数目为11.0021657亿股,金额为5501.1万港元,与2022年情况相同[60]